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七二)健保福保苦人多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鋪出不久,我彰化縣衛生局,某位剛退休不久的老同事,也是老長官,不!不能稱老,他尚年輕的,還小我近10歲,他回應說:「川普關稅戰真是攪亂全世界的經濟。我們家很喜歡地瓜,長年不斷。」我所知道的,他家有塊很大的庭園或田地,既然全家喜歡吃地瓜,不如自己動手種,尤其退休後的日子,要活就要動,不僅當運動,也當休閒,更是有喜愛的收成,何樂不為?除了種花花草草外,地瓜挺好種的,只要一小塊地方,甚至盆栽,就能種出一堆地瓜來,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地瓜可算經濟作物,尤其二戰時期,以及早期的台灣,飢不擇食,它可是人們夢寐以求的主食;至於今日,則是眾人追捧的養生食品。經過農業專家不斷的改良,地瓜品種無數,有專吃葉子的,也有專吃塊莖的,葉子的形狀有好幾種,葉子的顏色也有好幾種,至於塊莖呢?不管塊莖外皮顏色,還是內頭肉色,也是林林總總,無奇不有,種類繁...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七一)種植地瓜好口味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七一)種植地瓜好口味作者:吳聰賢醫師114年4月27日,週日,上午6點不到,天已大亮,晴空萬里,老天向我喊早安,我也剛好睡到自然醒了。來到一樓,盥洗後,給自己倒了一杯昨晚泡的高山茶,泡在保溫杯裡,屬於綠茶,因已泡了整晚,茶葉全泡開了,茶色橙黃,香味撲鼻,茶溫適中,我好整以暇,坐上書桌,享受一杯好茶。我不單享受好茶,也一邊滑著手機,瀏覽手機google新聞。google每幾個小時,就翻新首頁新聞,來個即時訊息,且全部免費相送,分文不收,不看也可惜。不過,很多訊息屬於置入性行銷,不要被拐了;很多資訊,依據個人立場說話,自己要有主見,不要被矇了。最近中美關稅大戰,令人看得心血沸騰,美國總統川普好樣的,在全球引爆無數原子彈,爆炸引發的蕈狀雲,讓世界很有看頭。今日,有新聞直說,Walmart、Home Depot、Target等美國零售大企業執行長,據信已告訴川普,若繼續打中美...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七O)藥用植物扛板歸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七O)藥用植物扛板歸作者:吳聰賢醫師「扛板歸」,是一種雜草,在我田裡,雖不若白花鬼針草(又名大花咸豐草)那般猖獗,那般滿地開花,那般遍地都是,卻也偶而會出現,由於具有倒鉤的刺,會刺傷皮膚,我深受其害,想清除它,挺麻煩的,令人畏懼,讓人退卻,但不清除又不行,因為會蔓生一大堆。不過,扛板歸跟白花鬼針草一樣,都是知名的中草藥,據說可以治療蛇毒。但以醫師的立場,我必須嚴重警告,被毒蛇咬傷,仍須送大醫院急診室,尤其是醫學中心,他們與疾管署簽有合約,備有毒蛇血清可救命。要清除扛板歸,必須穿長袖的,且戴手套,否則皮膚會被刺傷,嚴重者,甚至滲血和流血。其實,我田裡還另有兩種雜草,都是蔓生的,一種雜草,照樣有尖銳的刺,比扛板歸還恐怖,傷害更嚴重,我必須戴雙重手套,外加一件大外套,我才敢靠近它;另一種雜草,不長刺,但莖藤和葉柄,佈滿砂紙般細小的顆粒,劃過皮膚後,皮膚會起紅腫疼痛,痛上2、...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九)充滿倒鉤扛板歸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九)充滿倒鉤扛板歸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鋪出後,有好友用Line傳來回應,他說:「台灣人戴口罩習慣還不錯,堪稱世界第一!」識時務為俊傑,適而可止是好漢,我不能繼續再掰肺炎黴漿菌話題了,不僅話題會臭酸,親朋好友也肯定要翻臉了!總說一句,至少也要隔一陣子吧?等一下,我再多廢話一句,雖說台灣人戴口罩習慣不錯,比起西方人好太多了,但照樣被肺炎黴漿菌所蹂躪,莫可奈何喔。我的職業就是醫師、公衛和防疫,就這些是我的專長,勉強可獻醜的,不再有其他十八般武藝了,有點見笑,小咖一個,我還能談什麼話題?想來想去,只有園藝和農作話題,勉強還可聊一些。接觸田地,是我的興趣,也是我的休閒,我是半路出家的,我不靠它吃飯,它不是我的專業,也不是我的專長,但從事了20幾年,日積月累下,加上我強迫心理症個性,小事緩慢做,也仔細做,更是堅持做,以致小有心得,可分享的話題還不少呢。有人說,小事做久了,也...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八)外科口罩保平安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八)外科口罩保平安作者:吳聰賢醫師這兩天,有位多年好友,本身也是醫事人員,曾在公立醫學中心任職,對醫療端和公衛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多所專業上的見解,他用Line送來回應:「...研發出疫苗來,短者5、6年,甚至8、9年...,相較於‘’新冠疫苗‘’,從研發到正式銷售,幾乎不到一年,堪稱“奇蹟”!COVID-19 從武漢發現,到2020年初爆發,至同年年底,AZ疫苗獲英國首先緊急授權(EUA);次年一月,歐盟通過;二月,世衛列入緊急使用清單。」說到新冠肺炎,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所引爆,相當可怕的傳染病,可說是人類世紀大浩劫,生靈塗炭,死傷無數,其嚴重程度,不下於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我稍微科普一下。據信2019年10月至11月,此新型冠狀病毒,已進入人類社會,並且開始傳播,首宗感染個案,於2019年12月1日,在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發病,被稱為中國武漢地區不明原因肺炎,故有武漢肺炎之簡稱。2020年1月7日,中國宣布分離出新病毒,命名為新型冠狀病毒。後來,世界衛生組織將此疾病,正式命名為COVID-19,CO是Corona,意指冠狀;VI是Virus,意指病毒;D是Disease,意指疾病;19則意指2019年。至於台灣怎麼命名?正式法律文件上,不稱為武漢肺炎,而稱之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表明它是很嚴重的,且會傳染給他人的肺炎。中國分離出的致病病毒,為何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因為2003年,也就是民國92年,中國亦爆發了不明原因肺炎,被稱為非典型肺炎,後來分離結果,是一種新發現的冠狀病毒,故後來的武漢肺炎病毒,就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2003年的非典型肺炎,造成跨地域、跨國家的嚴重疫情,草木皆兵,台灣飽受蹂躪,當年我任衛生局防疫科長,承擔重大的防疫壓力,很慶幸的,屹立不搖,我沒有倒下。此非典型肺炎,世界衛生組織命名為SARS,直接翻譯成中文,就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也是衛福部正式法律名稱。關於此惡名昭彰的冠狀病毒,為了方便區別,世界衛生組織將引爆COVID-19的冠狀病毒,命名為SARS-COV-2。當然囉,引爆SARS的冠狀病毒,自然命名為SARS-COV-1。我這樣解說,條理分明,你應該很清楚吧。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據估計,造成世界1/3人口(約5億人)感染,共有2千萬至5千萬人死亡。至於2019年的新冠肺炎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共有7億7千萬確診病例,涵蓋707萬確診死亡病例。若非,經過百年的演變,全球醫療進步了,公衛進步了,防疫也進步了,加上疫苗的緊急推出,防疫物資的擴大推展,我猜測,此波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不會只有這個數字,可能還要乘上好幾倍。有不少親朋好友替我慶幸,直說我剛好已公職退休,恰好退休3年,不站在防疫的風頭浪尖上,若正面對決此波新冠肺炎疫情,我縱然沒有倒下,也必然心力交瘁,遍體鱗傷。眾所周知,疫苗之研發,不僅要靠上生物科技,也要花上很長的時間,以及燒掉不少的金錢,若非疫情的嚴峻,死傷慘重,世界各國、世界衛生組織,以及台灣食藥署,不得不針對疫苗,採行緊急使用授權(EUA,Emergency ...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七)頭暈目眩眩暈症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七)頭暈目眩眩暈症作者:吳聰賢醫師上文鋪出,隔天週日早上,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某山友,現職的教保育老師,他送來回應:「早!吳醫師,上呼吸道症狀,我是深受其害(擾),很長、很深的患者,久病不能成良醫,因為不會開藥,但真的是醫師的老師,也等於是大數據。運動、登山,對上呼吸道症狀及改善,有絕對的幫助和改善,否則我可能已骨頭拍鼓了,那能還在上班?」這位仁兄罹患何種上呼吸道疾病?我沒聽他說過,我不清楚。因牽涉個人隱私,我不應該去詢問,也不應該去猜測或揣測,無論如何,運動和登山,對身體健康是有幫助的。我稍微科普一下,一般人可能分不清楚,呼吸道疾病,分上呼吸道疾病和下呼吸道疾病兩種,以會厭軟骨為切點,會厭軟骨以上為上呼吸道,會厭軟骨以下為下呼吸道。前者,主要症狀是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喉嚨痛等,也可能合併發燒、惡寒、全身無力、全身酸痛,例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扁桃腺炎、咽喉炎、腸...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六)快篩檢測陰與陽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六)快篩檢測陰與陽作者:吳聰賢醫師前幾天,有位多年親朋好友,用Line送來回應,他說:「可以增加段落,以便閱讀;段與段之間空一行,更方便閱讀。」多年前,他以方便閱讀為理由,已提過2、3次相同的建言,然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保守又守舊,懶得去變動,持續延宕著,遲遲不予理會,直到這次,我終於下定決心,從善如流,把文章的編排就此稍作更改。其實,這種更改輕而易舉,有如探囊取物,再簡單不過了,無須多麻煩,無非增加段落,以及多空一行罷了,小事一樁。上回文章,我就是這樣編排,希望眾親朋好友能接受,也能適應,至少不會反感或反彈。至於提出建言的這位老兄,他很滿意如此的編排,他回應說:「有空一行,真的比較好閱讀。」希望如此。對你來說,真的是如此嗎?歡迎不吝賜教。上回文章,我近晚間10點半才鋪出,11點剛過,即刻有好友回應進來,是我前衛生局同事,也是前衛生局長官,他也已公職退休,正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他說:「我小孫子,感冒、咳嗽、發燒很嚴重,醫生也說,都是黴漿菌感染,最好的藥物,就是加抗生素治療。」黴漿菌之疫情,雖非方興未艾,卻也仍未停歇,還不時興風作浪,令人厭惡至極。黴漿菌有高比率的抗藥性,治療成效不彰,讓人卻步,但願老同事的小孫子,能平安順利,盡快痊癒。從去(113)年5、6月,在我診間,我開始碰觸到所謂黴漿菌感染症患者,不是小兒患者,都是成人患者,搜尋疾管署相關資料後,才認識到什麼叫黴漿菌,病人是醫師的老師,病人是最好的教材,讓我成長,也讓我精進。如今,黴漿菌流行將滿一年了,疫情有稍緩和嗎?有稍緩和,但沒有停歇,怎麼說?114年4月19日,週六下午門診,我抓了4位劇烈咳嗽的患者,進行黴漿菌抗體快篩試驗,結果是2位陽性、2位隱形,陽性比率仍佔了一半,足見黴漿菌疫情仍未停歇。想要停歇嗎?再等一陣子吧!我估計,等社區民眾全部感染過了,疫情才會結束吧?是否如此,只能就教於疾管署長官,以及各大醫學中心感染科專家了。我抓了4位咳嗽患者,進行黴漿菌抗體檢測,表示門診只有4位咳嗽患者嗎?誤會可大了!現今門診患者中,少說有2/3以上,都罹患咳嗽症狀,從是否有發高燒?是否咳嗽有膿痰?是否有呼吸困難?是否肺臟有囉音?就能判定患者罹患黴漿菌感染嗎?絕不可能!從外觀完全看不出來,醫師不是神,只能靠抽血來快篩檢驗。我怎抓出這4位咳嗽患者為檢驗代表?有以下幾點:咳嗽超過一週的、咳嗽到胸痛的、咳嗽到呼吸困難的、夜晚咳嗽到無法睡覺的、咳嗽到尿失禁的,它們有較高比率的陽性反應,才讓他們接受快篩檢驗,免得大量篩檢,浪費健保資源。週六這天門診,我首次遇到一個特殊病例,在女性,尤其上了年紀的女性,因咳嗽導致尿失禁的,相當常見,沒想到,這個特殊病例,才50歲上下男性,竟然也因咳嗽而尿失禁,足見咳嗽相當地劇烈。抗體快篩檢驗,就能正確診斷黴漿菌感染嗎?作夢也別夢想,絕不可能!天下沒有這種試劑,也不可能有這種試劑!試劑的準確性牽涉敏感度和特異度。敏感度(sensitivity)是真正患病的人當中,有多少%的人,檢驗呈現陽性反應;特異度(specificity)是真正沒有患病的人當中,有多少%的人,檢驗成陰性反應。顯然地,當敏感度越高,特異度也越高,就是越好的檢驗試劑,然而,敏感度和特異度是互為拮抗的,當敏感度高,則特異度低;當敏感度低,則特異度高。一般常見的檢驗試劑,敏感度多介於80-95%之間,而特異度也多介於80-95%之間,這已算是最好的試劑了,也就是說,有5-20%的假陰性患者(真正罹病者),被遺漏了,很可憐地,沒有接受治療;另外,也有5-20%的假陽性患者(非罹病者),被誤判了,很可憐地,接受了不需要的治療。我是臨床醫師,所有的臨床醫師幾乎全一樣,都得接受檢驗試劑這個事實,陽性就是陽性,陰性就是陰性,硬著頭皮接受事實,自己心裡有底就好,無法跟病人明說,否則只會造成更大的混淆,如何治療反成了亂象。所以,黴漿菌抗體檢驗陽性,我必然多處方了抗生素;若黴漿菌抗體檢驗陰性,我沒有理由去處方抗生素,否則自己站不住腳,也會被健保審核醫師質疑,開了不該開的抗生素,不僅浪費健保資源,也徒生抗生素的抗藥性。不過,足堪全國民眾放心的,黴漿菌抗體試劑是食藥署審核通過的,也是健保署核准使用的,其準確性可供大眾信任。當然,如果不是用簡易快篩試劑,而是直接檢測黴漿菌抗體IgG,甚至隔2-4週再次抽血檢測IgG,則會有更準確的診斷結果,例如:急性感染、再次感染或先前感染等。然而,這種IgG檢測,有困難度,只能醫學中心才有能力檢驗,所以,我心裡有數,隨時警惕自己,遇上困難的個案、危險的個案,為了病患安全,馬上轉診大醫院。黴漿菌疫情,延燒至今,造成病患痛苦,也造成醫療負荷,更造成健保負擔,此波黴漿菌疫情,保證健保點值,除非行政院專案補貼,否則怎麼拉,也拉不上去。肺炎黴漿菌有沒有疫苗可預防?甚至有沒有疫苗可治療?很遺憾地,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疫苗可治療!預防都沒,還奢望治療?簡直開玩笑!為何沒有疫苗?早期肺炎黴漿菌,主要侵犯小兒和幼兒,如今20年磨一箭,武功增強了,戰力旺盛了,也侵襲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任何年齡層都躲藏不了,以致引發龐大話題,然而肺炎黴漿菌的致死率極低,我還不曾聽過有死亡案例的,致死率低就不被看重,不是嗎?以致全世界都沒有黴漿菌疫苗。另外,研發疫苗豈是容易的?台灣號稱生物科技大國,未來最可能拿到諾貝爾獎的,就屬生物科技一項,然而要研發出疫苗來,短者5、6年,甚至8、9年,長者則無限期呢!所以,欲盼望疫苗到來,解救生靈塗炭,簡直緩不濟急啦!孔子之弟子,曾子曾說:「君子以文會友。」意思是說透過文章,結交了朋友,沒想到,我透過文章,不僅結交了朋友,也結交到素未謀面的高中學弟,這又是人生一樂也。上文鋪出時,咱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某位山友,又傳來回應:「吳醫師文末提到的山友就是我,加入鳳凰大家庭,已逾十年,早聞吳醫師大名,從吳醫師過往文章,得悉吳醫師是我彰中學長(我初中最後一屆,59級;高中62級),有福在群組欣賞吳醫師大作...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五)磨刀霍霍黴漿菌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五)磨刀霍霍黴漿菌作者:吳聰賢醫師肺炎黴漿菌感染症,屬新出現的新興傳染病嗎?你以前碰到過嗎?你以前聽說過嗎?似乎是,又似乎不是!民國59年,我唸了7年醫學院,不單微生物學沒有教過,內科學或小兒科學也沒教過,即時最後1年,去大醫院實習時,臨床醫師們也沒有教過,有如外太空生物,我腦筋對它,完全是一片空白,前不見古人,不知它是何方神聖,所以說,肺炎黴漿菌感染症,似乎是很新的新興傳染病。但是,它絕不是新興傳染病,因早在民國90年代後期,距今約20年前,我已經跟它有正面交鋒了,沒想到,滄海桑田,它成了今日熾熱疫情的罪魁禍首。民國86年,我離開臨床,轉入公衛,以至擔任彰化縣衛生局疾管科長,彰化縣整個傳染病防治業務,就是我公職期間的日常工作,每日要打交道的,其中一項,凡是社區或大小機構,包括學校、幼兒園、課後補教、養護中心、護理之家、殘障教養院、坐月子中心、醫院新生兒房等,若有疑...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四)疫情熾熱黴漿菌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四)疫情熾熱黴漿菌作者:吳聰賢醫師前幾天,有位親朋好友,用私賴送來訊息:「早上醫院就診,耳鼻喉科醫師認為可能是黴漿菌肺炎感染,要先抽血檢查確認,並照肺部X光,時間至少要花上40-50分鐘。黴漿菌肺炎感染可以從毫無症狀,到上呼吸道感染、咽炎、肺炎等,甚至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若是此菌所引起,醫師會開立特效藥治療。」由於我具醫師身份,這位有如兄長般的好友,他跟我年齡相仿,稍長我幾個月,每回罹患大小毛病,到醫院去就診,他習慣將就醫情形跟我分享。我很感激他此舉動,雖然我不是他的主治醫師,但從他的分享中,病人用自己的身體當教材,病人是醫師的老師,等同地,間接地,他也成了我臨床醫學上的老師,我獲益良多,也精進甚多。他傳來第一通訊息後,經過50分鐘左右,緊接著,他又傳來第二通訊息:「檢驗結果證實,是黴漿菌感染所致,醫師開了一個星期藥物。另外,耳鼻喉內視鏡全面檢查均Ok,肺部X光檢查也OK。」我這位老兄,沒有主訴他的症狀,會去掛耳鼻喉科門診,似乎沒有發燒,縱然有發燒,也是很輕微的發燒;至於呼吸道症狀,應該也很輕微,極有可能,僅是喉嚨痛、鼻塞、流鼻水等上呼吸道症狀而已,連咳嗽都沒有。醫師開了一個星期的藥物,往常,他會將處方箋拍照,再重送過來,這次沒有如此傳送,我不知道其用藥情形,不過,既然是肺炎黴漿菌感染,屬於細菌的一種,給的藥物必然是抗生素,第一線,也是首選的抗生素,則是巨環類抗生素中的「日舒(Zithromax...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三)看天吃飯農夫命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三)看天吃飯農夫命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酪梨開花不結果」,我在週日晚間8點左右,就已經完稿了,因忙著要看短視頻,所謂的You tube,我沒空舖文,直到隔天上午7點,也就是114年4月14日,週一上午7點,我才用Line舖文給衆親朋好友,也同時舖文在「吳聰賢醫師部落格」。沒想到,幾乎同一個時間,我才舖文,咱家老伴就從美國,用Line打來視訊電話,從時間點上來看,我肯定她還沒看到這篇文章,來不及有時間看,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她竟然詢問起田裡酪梨開花情形,未免太巧合了,害得我有點心虛。其實,也不算心有靈犀,都已結婚40餘年的老夫老妻了,怎會不心靈相連?怎會不情意相通?怎會不意念相契合?少年夫妻老來伴,攜手相憶話夕陽,都已70上下的老頭子和老太婆了,我心理想什麼,她知道;她心理想什麼,我大致也知道,倆人不會心意串聯,豈非奇怪?關於短視頻,我喜歡看「中國媳婦卡佳」,但最近又迷上了「中國格鬥」,包括綜合格鬥、散打和拳擊等,尤其是綜合格鬥,更加的刺激,讓人血脈賁張。綜合格鬥,又稱混合格鬥或混合武術,英文是Mixed...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二)酪梨開花不結果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二)酪梨開花不結果作者:吳聰賢醫師114年4月13日,星期日,早上,如氣象預報的,天氣開始變天,打開鐵門,屋外寒風吹襲,不禁起了哆嗦,身體發出寒顫,明顯地,氣溫比前幾天,至少下降了7、8度,尤其昨夜持續下雨,雨勢還蠻大的,導致巷弄地上,仍濕漉漉的一片,低溫加潮濕,更顯得寒氣逼人,令人畏懼退縮。今年年初以來,據說是13年來,最為冷冽的寒冬,給了兒時嚴冬的記憶,既然冬去春來,凜冽的冬季結束了,稍微的小變天,豈奈何了我?不過,昨夜的大雨,田裡肯定是濕淋淋的一片,站也不是,蹲也不是,更別說坐了,我還要田裡工作去嗎?昨天門診下班回來,開車回家路上,我已作好規劃,星期天要大開殺戒,殺個你死我活,趁著假日,多清理些白茅根莖,我還為此準備了一個2倍大的塑膠袋呢。不去田裡工作怎行?無所事事很可怕,腦筋會變呆,而在家裡,直盯著手機看,眼睛多快要搞瞎了,更不能不去田裡!天冷嗎?小意思啦!...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