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O二、偏差、誤差、偶然
作者:吳聰賢醫師
偏差(bias)與誤差(error)是同義詞,其分類有各種版本,有的觀念混淆,有的意思甚至顛倒,現整理說明如下(亦參考護理人員在職訓練第4講)。
1.
抽樣性誤差(sampling error or sampling bias):雖然利用隨機抽樣(randomized
sampling),由於樣本數(sampling size)太少,或者真的很倒楣,抽出的樣本有偏頗,無法代表全體(統計學術語-母群體population),造成統計錯誤,稱為抽樣性誤差。例如,民國91年4月18日(星期四),早上十點,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預防接種組顏哲傑組長、企劃及綜合業務組邱千芳科長、疾管局三分局李翠鳳科長、李蘭珠護理長等八位長官,蒞臨彰化縣衛生局,實施「九十年度縣市衛生局防疫業務綜合考評實地查證」。衛生所預防接種相關業務實地考核部分,隨機抽樣「彰化市大竹區衛生所」和「彰化市南西北區衛生所」做調查,很顯然地,此兩所的表現豈能代表二十七個衛生所的表現?此種誤差稱為抽樣性誤差。
此種抽樣性誤差,有人稱之為偶然(chance)。統計學是概算,抽樣性誤差是必然,只要在95%範圍內(統計學術語稱為95%信賴區間)都可以接受,稱為「偶然」有點詞不達意。
「選擇性誤差(selection bias)」,其涵義不易劃歸為抽樣性誤差或系統性誤差。選擇性誤差常見的例子是「健康工人效應(healthy worker effect)」,例如,彰化縣永靖鄉某膠鞋工廠,研究揮發性化學粘著劑對員工氣喘之影響,由於有過敏性體質的員工,早已落慌而逃,會留下來的,均是健康沒有過敏體質的工人。此種研究,可以預見必然低估粘著劑與員工氣喘的相關性。
2.
系統性誤差(systemic error or systemic bias):抽樣性誤差以外的,統稱為系統性誤差,人為、儀器、季節、光線、噪音等因素均包括在內。消息性誤差(information bias),又稱為觀察性誤差(observation
bias),即是系統性誤差的一種。消息性誤差分三種:一、回憶性誤差(recall bias),由於記憶錯誤所形成,可能真的記憶錯誤或淺意識記憶錯誤,甚至故意說謊。例如,抽菸與肺癌關係的研究,抽煙15年,每天抽菸2包,問卷調查回答「抽菸5年,每天1包」,在肺癌病例組,會低估抽菸與肺癌的相關性,在健康對照組,會高估抽菸與肺癌的相關性。二、訪談者誤差(interviewer bias),訪談者不經意的誘導。例如,同樣一位防談者,或不同一位訪談者,對不同個案提出不同問話,甚至特別提出質疑,「您抽菸幾年?每天抽幾包菸?」、「您抽菸幾年?每天抽幾包菸?好好回想,不要記錯!」、「您一天只抽1包菸,有沒有搞錯啊!是不是一天2包菸?」三、分類錯誤(misclassification bias), 資料分類錯誤,造成以後統計分析錯誤。例如,民國88年,彰化市大竹區社區健康評估,為統計腦血管意外事件(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accident譯為意外事件,可能誤為意外事故,不如直接稱為腦中風)是否受社區健檢的介入而改進,我影印轄區全年度死亡診斷書,結果發現不少死因無法歸類,「心肺衰竭」、「心臟衰竭」和「休克死亡」佔不少個案,最後,依手上現有資料,不是去除,就是胡亂歸類。
非抽樣性誤差(non-sampling error or sampling
bias):抽樣性誤差都難逃一些錯誤,非隨機性抽樣(non-randomized sampling),其錯誤更不用說,沒有統計學推演的意義。此種誤差只是觀念上陳述,統計學上根本不存在此種誤差。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