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七十、連續變項、非連續變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七十連續變項、非連續變項
作者吳聰賢醫師
  在三種數值變項:等比變項、等距變項、和序位變項,如果其測量尺度屬連續尺度(continuous scale),稱呼為連續變項(continuous variable),如身高、體重等,身高180.5公分至170.4公分之間存在無限、連續的測量數據,可以170.4公分、170.45公分、或170.456公分等。
  如果其測量尺度屬非連續尺度(non-continuous scal),或稱離散尺度(discrete scale),稱呼為非連續變項(non-continuous variable),有人譯為間斷變項,如彰化市大竹區人口數64321人,人口數屬非連續變項,因為沒有64321.7、或64321.79的人數。
  理論上「人口數」屬非連續變項,但實際運用上,仍然把「人口數」視為連續變項,其原因乃「人口數」的原始資料雖非連續變項,但經過數學運算後,可能變成連續變項,如彰化縣26個鄉鎮的平均人口數,可能小數點後面好幾位,如25673.4965人;另外一方面,當人口數達數萬人,用巨觀來看與連續變項沒差異。所以,教科書上說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的兩個變項需屬連續變項,我故意更改為等距變項、或等比變項。

Related Posts: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八、隨機、與隨意抽樣種類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八、隨機、與隨意抽樣種類 作者:吳聰賢醫師 隨機抽樣法又稱機率抽樣法(probability sampling),母群體內每一個體被抽中的機率(probability)相同,如果機率不相等,在結果分析時必須效正,由此種方法抽取的樣本統計值(statistic)才…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六、信度與效度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六、信度與效度 作者:吳聰賢醫師 這些第一手資料、或第二手資料進行統計研究之前,必須評估所蒐集資料的正確性,正確性的評估有兩個指標: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所謂信度指在相同情況下,前測後側兩組資料的一致性,即所謂的重複性(re…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七、系統性誤差與抽樣誤差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七、系統性誤差與抽樣誤差 作者:吳聰賢醫師 不管儀器誤差、或人為誤差統稱為系統性誤差(systematic error or systemic error,systematic等於systemic),其他因季節、氣候、磁場、光線、噪音等因素所引起的誤差,亦稱為系…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四、決策分析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四、決策分析 作者:吳聰賢醫師 大至中央行政長官,小至衛生局課長、或衛生所主任,難免會碰到政策上必須做決定的時機,例如民國89年「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病三合一篩選計劃」,衛生局第一課就會面臨採購那家廠商血糖試紙的抉擇,故在職訓練第4講以探討決策分析為主軸…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五、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五、第一手資料與第二手資料 作者:吳聰賢醫師 衛生局、所蒐集的資料,不管是第一手資料(primary information)、或第二手資料(secondary information),第一手資料是自己親自調查所獲得的原始資料,相對於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則是引…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