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三二)馬兒主人足感恩

逐夢藏東平安歸:(三二)馬兒主人足感恩
作者:吳聰賢醫師

西藏自治區面積120萬餘平方公里,廣袤千里,土地面積大到無法想像,從外圍景區到內圍景區,少說好幾公里,例如羊卓雍錯景區,從外圍到內圍,將近有10公里,進出景區,必得搭車,且須搭景區提供的環保觀光巴士,屬於電動巴士。搭環保觀光巴士要錢嗎?當然要,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應該包含在門票內。進入羊卓雍錯風景區,所搭的觀光巴士,不是大巴,也不是中巴,比大巴小,比中巴大,座位排列很奇特,前段車廂是左右各一排座椅,座椅比一般的高一階,高人一等,兩邊乘客隔著車廂,面對面坐著,座椅沒有護欄,也沒有把手,眾人所知的,出國旅遊就是「上車睡覺、下車尿尿」,尤其是我這個74、75歲的老頭子,一上車,坐定位置,就是要打瞌睡的,若車子劇烈搖晃,尤其是左右擺動,我肯定要甩出座位,滾到車廂去吃土。還好的,景區道路寬敞平坦,加上司機經驗老道,巴士沒有多大顛簸搖晃,我才不致於跌個狗吃屎。不過,回程時,我嚇壞了,越想越怕,不能等閒視之,不僅不敢打瞌睡,還側坐著身體,手也抓緊鄰座椅背,固定自己,保護自己,以防萬一,免得摔傷了自己,老頭子更是怕摔斷了老骨頭。

西藏景區環保觀光巴士,也就是景區的觀光接駁車,司機都是年輕的藏族青年,20餘或30餘歲的小夥子,英氣煥發,英雄出少年,老頭子的我,看到年輕人出頭天,心裡就是高興。藏族青年能就業,有固定的工作,有固定的收入,能養家糊口,就是最大的幸福。西藏縱然搞不出恢弘的製造業、資訊業、科技業或半導體業,但依據自身優越的地理環境,搞出世界級的觀光產業,也是安和樂利,全民共享,偉大的民生大事業。我們搭的觀光接駁車,這位藏族司機小哥,為人應該很溫和客氣,對其他藏族同胞,肯定挺照顧的。我們搭的觀光接駁車,當然是觀光客專用的,但在回程時,我看到他竟然往路邊停車,讓兩位藏族女性上車,50、60歲,穿著黑青色傳統藏服,農村婦女模樣的女性,這不是公交車,無法收費,也不知怎麼收費,所以她們是順路,搭免費便車的。

因觀光接駁車滿座,除了我們這團團員外,還有其他團的遊客同車,以致兩位藏族女性上車後,根本沒有位子可坐,一位藏族女性,不在意是否乾淨,隨意往台階上坐,另一位藏族女性,則獨自站立在門邊,隨著車子搖晃。女性優先嘛,我原本想站起來讓座,但馬上驚覺到,我讓座會很奇怪,反而有點做作,因再怎麼看,我年紀都比她們大,哪有白頭髮讓座給黑頭髮的道理?還好,她們沒有搭到終點,而是中途就下車了。司機小哥似乎跟她們熟識,知道她們會在那裡下車,主動停車了。在台灣搭公車,必得在站牌下候車,且必須高舉右手和左手,司機才會知道你要搭車,否則會不理不睬地,讓公車呼嘯而過。至於這兩位藏族女性如何上接駁車?我沒看到她們舉手,只看到她們先背著馬路,等接駁車接近時,才轉過身來,正面對著馬路,難道這是藏族搭車的習慣方式嗎?還是雙方彼此有默契,司機小哥早已習慣她們會在這裡上車?你認為呢?

觀光接駁車在景區內圍處停車,眾人陸續下車,我下車當下,即發現碧綠色的羊卓雍錯,就在眼前,水天一色,風景如畫,美不勝收,雖說近在咫尺,似乎可以擁抱入懷,但身體離湖邊,還有2公里遠呢!我被這漫長的砂石路所驚嚇,躊躇著是否要走去湖邊?然而,入寶山卻空手而回,豈非要揪心千萬年?只好勉為其難地,跟在老伴身後,亦步亦趨,心不甘情不願地,往下坡路段走去。這時,就在不遠處,約10、20米處,有一位藏族姑娘牽著一匹馬,看我老頭子蹣跚的步伐,意欲走向前來,我心神領會,知道她內心的企圖,我盡快別過臉去,再也不正面看她,且往更遠的方向走去。好理家在,她沒有窮追過來,遊說我騎馬到湖邊去,我省去了麻煩,不用煩惱要如何拒絕她。我原本就不想騎馬,尤其看到那隻瘦弱的馬匹,我更加不敢騎了。我體重輕,才64公斤而已,但會是那壓垮馬匹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很怕會一不小心,壓死那匹可憐的馬!

7月2日,西藏行第4天,也不過幾天前而已,我與老伴,就分別騎上了馬,走了近2公里的路,去觀賞中外著名的米堆冰川,以及冰川融水形成的然烏湖。說是騎馬,其實是違心論,根本不是騎馬,而是坐在馬背上,被馬馱著走,馬是馱獸,也就是所謂的驢或騾,人僅是貨物,把貨物從一個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而已。此2公里路程,甚覺愉悅,不虛此行,滿心歡喜,因與那兩匹馬的主人,一位仍就讀高中的年輕漂亮藏族姑娘,有溝通,有交流,她的普通話說得比我倆好,雙方相處融洽,感情交流,對談甚歡!只可惜的,馬兒的辛苦,讓我倆不捨。老馬識途,同一條路,應該走過千百回,馬兒不用主人用韁繩牽引,自己懂得路,但要主人不時催促和驅趕,因馬兒走不了3、5米,就得停下來喘息,尤其是上坡路段時,馬兒根本舉步維艱,寸步難行,更是走上一步,都比登天還難。老伴看在眼裡,不捨在心裡,趁主人不注意的時刻,眨眼睛向我示意:「馬兒好辛苦喔!馬兒好可憐喔!怎麼辦?」

最後,來到然烏湖邊,我們下馬來,欣賞眼前的山光水色,拍照留念,也拍照存證,好讓馬兒喘口氣,也讓馬主人樹蔭下納涼去。此時,老伴低聲向我商量著,直說馬兒太辛苦了,回程時,我倆直接走路回去,不要再騎馬了,至於每隻馬100元人民幣費用,我們仍然照給。雖然心疼馬兒太勞累,但考慮到馬主人的顏面,為了不讓馬主人難堪,我建議回程時,還是照樣騎馬回去,然後給個小費,以慰勞馬兒的辛苦,也寬慰自己良心的不安。其實,我倆多慮了,去程是上坡路,難免辛苦,但回程則是下坡路段,馬兒輕鬆多了,馬兒可樂了!馬兒應該挺聰明的,知道回去後,有好料的吃,也知道回去後,可好好休息一番,以致回程路上,走得挺輕快的,甚至小跑步地走著,偶爾還會樂得跳躍兩、三下,自我取樂呢!

可能是馬兒慣性的走法,千百回都如此,但也說不定開個小玩笑,故意整令人討厭的客人,當來到平地時,兩隻馬兒專挑路的左手邊走,而路的左手邊則是,沒有護欄的小溪流,水潺潺地流著,清澈見底,因馬兒走得飛快,屁顛屁顛地,顛簸也大,害我嚇得要命,差點屁滾尿流,直怕從馬背上滾下來,摔進溪流裡,不僅跌得屁股開花,還全身濕透。可以想見的,老伴比我更加害怕,直驚呼著:「危險!危險!我會跌倒啊!」好理家在,鬧劇一場,平安無事,平安回到馬場,我與老伴都毫髮無傷,沒有跌進溪流裡。老伴沒有半絲遲疑,按照我倆事先說定的,給了兩份小費,感謝馬兒的辛苦,也感謝馬主人的陪伴。我不知道馬兒是否高興,但知道馬主人很高興,那位年輕漂亮的藏族高中女生直說著:「謝謝!」真感激她沿路,用走路的方式陪伴,給我倆永難磨滅的美好時光。人生何處不相逢?感恩。(114年8月20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