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十七、大度橋與大肚橋
巴士走上六線道大度橋,橋下溪水少,分成南北兩股水流;日正當中,只見釣竿不見漁夫;中央河床砂石裸露,茅草正綠;兩邊視野開闊,令人心曠神怡。大正13年(1924),日人在大肚溪上架橋,取名「大肚橋」;民國52年,大肚橋重新擴建,被改名為「大度橋」,改名者可能沾沾自喜,「我好有學問!」其實是在刨台灣的根。不只人親,土也要親,人總會「落葉歸根」、「新人換舊人」。賀知章不是說,縱然人事已非,湖水、春風還依舊啊!
不只我有這種想法,縣府可能也有這種想法。民國88年11月開工,90年1月完工,由彰化縣政府主辦,盛進種苗園承包的「台一線大肚橋至彰南路段路綠化工程」,它寫的是「大肚橋」。沿路22座雕塑,不知是否包括在此綠化工程?
台中縣東豐大橋在921震災中受損,經過兩年多重健,耗資五億多元,長564公尺、寬30公尺的新橋終於完工,於91年2月11日,由台中縣長黃仲生與政壇人士、地方耆老共同剪綵啟用,眾人並在祥獅獻瑞前導下,步行走過新橋。東豐大橋位中橫公路西端起點,也是東勢、和平、卓蘭等地區聯外交通要道。東豐大橋原名東勢大橋,建於昭和8年(1933),在重建過程中,地方不斷要求重建後應正名,獲交通部同意,新橋終於恢復「東勢大橋」舊名。
民國91年8月間,南投縣仁愛鄉民代表鄭秋愛在代表會臨時會提案,將仁愛鄉復名為霧社鄉,獲與會代表贊同。91年12月9日,仁愛鄉長卓文華率領鄉代表會主席陳世光等近30人至縣府拜會縣長林宗男。卓文華指出,仁愛鄉係國民黨威權時代所訂的鄉名,無法彰顯地方特色,早年仁愛鄉因海拔高霧氣濃,原住民語便有「霧社」之涵義,且霧社事件中外聞名,回復原名可帶動地方知名度,另鄉內互助、新生、大同、親愛、法治等與原住民無關之村名未來也將一併復名。
縣長林宗男表示,更改鄉名牽涉鄉內戶籍、地籍資料及門牌、路標,若鄉公所提案經鄉代會通過,縣府原則上同意改名。鄉長卓文華說,改名相關經費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同意配合,並給予一年籌備期。仁愛鄉面積1273.5平方公里,人口15448人,原住民人數超過萬人,如果我沒有記錯,原住民以泰雅族為主。民國85年下半年,衛生署保健處黃明珠副處長所主導的「社區健康評估計劃」,如火如荼在全國衛生所實施,彰化市大竹區、南西北區與芳苑鄉衛生所首先參與第一期試辦。
黃明珠台大護理系畢業,美國南卡羅來納州醫科大學護理碩士,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博士,兩年前從保健處退休,現職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教授,不只對其一手孕育成長的計劃念念不忘,包括各項保健業務,也不時參與協助與指導。「九十一年度全國成人及中老年保健業務研討會」,於91年11月6、7兩日,假鹿港立德文教休閒中心(原勞工學苑)舉行,黃明珠蒞臨專題演講「現階段社區糖尿病照護問題之探討」。
民國87或88年,在前衛生局保健課長黃秀卿率領下,保健課及三個衛生所主任與承辦人,前往南投縣信義鄉衛生所做「社區健康評估」觀摩,該衛生所主任賴力行簡報時,提到信義鄉原住民以布農族無主,而仁愛鄉以泰雅族為主。賴主任為泰雅族,出生於信義鄉力行村,父母以村名為其命名。以前不曾謀面,我與賴力行主任的淵源自此開始,我與他都是中國環境醫學研究所前後期同學,他少我一年。90年上半年,不知何因,賴主任被調回衛生局當慢性病防治所主任,91年底,據說轉到南投榮民醫院就職。
桃園縣有復興、台中縣有和平、南投縣有信義與仁愛等幾個山地鄉,我很好奇,為甚麼沒有「忠孝鄉」?「八德」少了二德。信義鄉面積1422.2平方公里,與仁愛鄉同屬台灣地區最大面積的兩個鄉,民國86年人口統計18006人,原住民佔52%,原住民中以布農族97.5%佔優勢。彰化市大竹區85年人口64265人,面積只有40平方公里。
信義鄉長田炳源表示地方尚無改名的聲音;縣府民政局指出,原住民鄉更名運動,牽涉範圍廣,最好能比照原住民回復傳統姓名,由中央制訂統一規範(民政局踢皮球?公務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改名運動是潮流,抵擋不住,我預測只是時間的問題。地球要生物多樣化,種族、文化多元化也是應該的,群花色彩繽紛賞心悅目,各族文化雜陳不也心懭神宜!每回電視新聞報播外籍勞工事件,我的兩個小孩有種族歧視的鄙夷,需我給予教育。
彰化市南西北區衛生所主任田茂發,民國89年初,從信義鄉衛生所醫師轉任。田主任曾任台中市衛生局第三課長(醫政課),民國84年,因台灣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衛爾康(Welcome)西餐廳火災案,共死亡64人,承受相當壓力去職;他也曾任前省衛生處山地科長。田主任為人隨和,沒有心機,容易相處,每次接到我的電話,大喊「長官您好」,害我馬上也回他「長官您好」。記得田主任說他是布農族,不知跟田鄉長是否有親戚關係。
台中衛爾康餐廳違規營業,而且一、二樓裝潢使用易燃建材,不符合法令規定,但是台中市建設局仍核發營業登記證,同時未落實消防安全檢查,大火造成多人死亡,其中29名罹難者家屬提起國家賠償的民事訴訟。本案一、二審台中市政府均敗訴,後來最高法院又駁回台中市政府的上訴,認為相關官員怠忽職守,台中市政府應賠償29位罹難者每人各100萬元,總計賠償費高達2900萬元。當年,台中市長林柏榕因而被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懲處停職半年。據田主任私下向我提起,此後台中市每次發生火災,不管三更半夜,課長必須親自到火場督陣救護。不知何因,統計數據就是顯示台中市火災最多,任誰也無法忍受這種折騰。
原住民族群最豐富的是台東縣,面積3515平方公里,人口244000人,最大族群以福佬(閩南)人居多,佔40%;原住民次之,佔30%;再來是客家人,佔20%;新住民(外省人)最少,不到10%。前任縣長陳建年是卑南族,現任縣長徐慶元則是外省人第二代。台東有卑南、魯凱、布農、排灣、阿美和達悟等六族,語言互相不通,文化各有特色。民國48年「八七水災」,台灣中部受創嚴重,彰化、雲林、苗栗、嘉義和台南等地鄉親陸續遷徙台東。
民國52年,我國小六年級,突發奇想,有股想冒險的念頭,和想證明自己長大的意念,我計劃從家裡騎腳踏車到台中。結果騎到中山路尾,大度橋及引道正在翻修,兩邊路面全面掘起,土石推置路中,道路狹窄,大型卡車疾駛,騎腳踏車在車陣穿梭太危險了,不被卡車撞死,也會被司機猛按喇叭。我天生膽小,不做危險的事,最後,轉頭騎回家,回去後不曾對家人吭半聲。直到,民國59年,上了大學,經過7年才完成心願,多次從學校騎腳踏車往返家裡。一趟路需時1小時20分。
巴士經王田交流道上高速公路。王田是小地名,有烏日鄉、大肚鄉,並沒有王田鄉,年輕時誤以為有王田鄉。當地有一火車站,因成功嶺之故,取名成功車站,近兩、三年,此成功站大放異名。91年2月,四妹吳鈴華大兒子鄭家明,專程從新竹中華大學騎機車到追分站,購買兩張「追分-成功」車票,一張送給其弟弟鄭豪明,一張送給我大兒子吳千鼎,預祝兩人考大學成功;年紀還小,當然不是追婚成功。
鐵路山線、海線的分界點,不是彰化站,而是台中縣境的追分站;追分站是小站,對號快車不靠站,沒人會去注意,但有其鄉土歷史上的地位。鄭豪明考上中興經濟資訊系,吳千鼎考上文化化學系。不是車票讓人考上大學,年輕人要謹記在心的,是那份兄弟之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