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九、標準化死亡率勝算比(odds ratio of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標準化死亡率勝算比
odds ratio of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作者吳聰賢醫師
  當社區、鄉鎮市區、或國家生命統計資料有完整的年齡別死亡數、或率,則採用此方法,如果資料不齊全,只有年死亡總人數,沒有年齡別死亡數、或率,則採用標準化死亡比(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把芳苑鄉總人口加上大竹區總人口當作「標準人口」


標準人口
(芳苑鄉+大竹區)
芳苑鄉
年齡別
死亡率
芳苑鄉
預期死亡數
芳苑鄉
標準化
死亡率
15
15-45
45
總計
35000
45000
20000
100000
2/1000
6/1000
20/1000
35000×2/100070
45000×6/1000270
20000×20/1000400
70270400740
740÷100000
7.4/1000


標準人口
(芳苑鄉+大竹區)
大竹區
年齡別
死亡率
大竹區
預期死亡數
大竹區
標準化
死亡率
15
15-45
45
總計
35000
45000
20000
100000
2/1000
6/1000
20/1000
35000×2/100070
45000×6/1000270
20000×20/1000400
70270400740
740÷100000
7.4/1000

    芳苑鄉標準化死亡率是千分之七點四,大竹區標準化死亡率也是千分之七點四,兩者相比7.4/1000 ÷7.4/10001,標準化死亡率勝算比(odds ratio of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是1,兩者不分軒輊,無勝負之分。
    以芳苑鄉總人口加上大竹區總人口當作「標準人口」,為什麼用總人口的和當作「標準人口」?這是課堂上老師的傑作,真是拐灣抹角欺人太甚,其實用芳苑鄉總人口當「標準人口」、或大竹區總人口當「標準人口」都可以,
 

標準人口
(芳苑鄉)
大竹區
年齡別
死亡率
大竹區
預期死亡數
大竹區
標準化
死亡率
15
15-45
45
總計
15000
20000
15000
50000
2/1000
6/1000
20/1000
15000×2/100030
20000×6/1000120
15000×20/1000300
30120300450
450÷50000
9.0/1000


標準人口
(芳苑鄉)
芳苑鄉
年齡別
死亡率
芳苑鄉
預期死亡數
芳苑鄉
標準化
死亡率
15
15-45
45
總計
15000
20000
15000
50000
2/1000
6/1000
20/1000
15000×2/100030
20000×6/1000120
15000×20/1000300
30120300450
450÷50000
9.0/1000

    大竹區以芳苑鄉當「標準人口」計算出標準化死亡率是千分之九,芳苑鄉以自己當「標準人口」計算出標準化死亡率也是千分之九(此時標準化死亡率等於粗死亡率),兩者相除,標準化死亡率勝算比(odds ratio of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也是1;如果以大竹區當「標準人口」結果一樣,標準化死亡率均是千分之五點八,兩者相除,標準化死亡率勝算比(odds ratio of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也是1
    標準化死亡率千分之七點四、千分之九、或者千分之五點八只對芳苑鄉、大竹區有意義,對台灣其他鄉鎮市區完全沒有意義,當所有從事社區健康評估工作的衛生所要作死亡率比較時,必須找一個「標準人口」;前保健處副處長黃明珠已轉往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當教授,當年邱淑緹局長、或某些衛生所主任提出粗死亡率無法比較時,黃副處長沒有動作,其實很簡單,只要定某一鄉鎮市區當「標準人口」,如台北市信義區、台北縣板橋市、台中市中區、或者彰化市大竹區均可,是其本人不懂標準化死亡率、還是擔心衛生所無能力計算標準化死亡率,只有天曉得!民國8687年我真的不懂標準化死亡率。

Related Posts: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慢性消耗性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慢性消耗性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慢性消耗性病(CWD)於1978年在美國首次被描述,發生於長耳鹿(mule deer,產於北美西部,尾巴成黑色,亦名黑尾鹿blacktail deer)、和落磯山麋鹿(Rocky Mountain elk)身上,疾病過程從幾個星…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九、貓海綿狀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九、貓海綿狀腦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貓海綿狀腦病(fel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FSE)於1990年在英格蘭首次被描述,至1994年已有59案例被報告,由於餵食罹患狂牛病的牛屍體雜碎,經由prion的傳遞而感染,貓的症狀類似牛…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六、庫魯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六、庫魯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南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土著流行庫魯病(Kuru),土著有某宗教儀式,親人逝世時,由家屬分食其遺骸,女人、小孩分食四肢,較尊貴親屬則分食腦髓,屬嗜食同類行為(cannibalism),與西藏的天葬習俗不同。庫魯病(Kuru)土話:「驚…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七、傳播性海綿狀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七、傳播性海綿狀腦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傳播性海綿狀腦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是一群疾病的集合名詞,所以encephalopathy(腦病)採用複數encephalopathies(腦病們)…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傳播性貂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傳播性貂腦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傳播性貂腦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TME)於194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首次被描述,由於以羊搔癢症(Scrapie)的病羊屍體餵食貂,經由prion的傳遞而感…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