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一京,饕客五星五日遊
四十四、
北海公園
作者:吳聰賢醫師
第二天:97年2月2日(星期六)。隨後,導遊帶著團員前往北海公園。巴士經過古老街道,導遊說:「這裡是著名的旅遊名勝什剎海區。因全球旅遊熱,加上有心人士積極開發,什剎海的後街從沒落的老舊胡同社區,逐漸轉型為本地著名的酒吧街,日日燈紅酒綠,夜夜笙歌嫚舞,目前,成為西方人與本地年輕人最常留連之處。」
什剎海是一條自西北斜向東南的狹長水帶,位於北海公園後門對面。什剎海地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清代李靜山曾作詩:「柳塘蓮蒲路迢迢,小憩渾然溽暑消。 十里藕花香不斷,晚風吹過步糧橋。」兩岸是保存完好的王府花園、縱橫交錯的市井民居,與鐘樓、鼓樓遙相呼應。
當踏上長堤,波光溶溶的碧水,婉約披拂的垂柳,環迴彎曲的欄杆,花木蔥茂的中央小島,盡收眼底,東部銀錠橋橫跨湖上,站立橋頭可飽覽西山秀色,故有燕京小八景「銀錠觀山」的美稱。今日的什剎海,已今非昔比,過去那些院牆剝落、低矮小院已經不多了;如今,什剎海周圍的四合院與豪宅越來越多,前海北沿、西海北沿、後海北沿的鴉兒胡同及西海南沿一帶,都分佈著一些仿古大院。
站在河邊向周圍望去,沿海邊處處酒吧, 這裡每到傍晚時分,幾十家酒吧沿著岸邊一溜兒排開,生意十分紅火。自從幾年前,後海出現第一家酒吧後,已有60-70家酒吧在這裡「安營紮寨」。經營酒吧者都不是什剎海的居民,他們租用當地四合院、民房,重新裝飾後便開張營業。這些民房、四合院的租金十分昂貴,有的每月高達上萬元。
為賺取租金,當地居民紛紛遷居別處,將房屋空出來用以出租,使這一地區的人民結構發生變化。據什剎海研究會介紹,什剎海地區已知的廟宇多達160餘座,不排除還有重大的歷史文化被發現。後海地區的「老北京」紛紛外遷,而將一座座保存完好的四合院轉讓、出租,或賣給資金雄厚的外來者,原有的老北京風情可能隨之逐漸消失。
什剎海的柳蔭街,過去沒有幾棵柳樹,而有許多大槐樹,自從50年代改名為柳蔭街以後,開始大量栽種柳樹。什剎海附近有李廣橋西街和李廣橋東街。什剎海的源頭來自北護城河,流經積水潭(又名西海)過德勝橋,流到後海。然後,一支由後海經過銀淀橋流入什剎海(又名前海),而另一支則從後海流經李廣橋、恭王府門前、龍頭井,再經過三座橋,流到什剎海,匯合進入北海,而后進入中南海。
1950年北京市政府對什剎海水系進行整修,將河道改為暗渠,暗渠變成了一條寬廣的馬路。原本河道兩邊的李廣橋西街和李廣橋東街,從此合倂,取名為柳蔭街。今日的西口袋胡同和東口袋胡同,就曾是位於河道西邊和河道東的兩條胡同。李廣橋的由來,據傳古代大將軍李廣打仗勝利歸來,進「德勝門」,走「德勝門大街」過「德勝橋」,來到此座橋,從而得名。由於河道改為暗渠,李廣橋拆了,街名也改了。
李廣橋地區風景優美,被後海和什剎海水系所環繞,好似江南風光。自古以來許多名人居住在這裡,一些有名的大、中、小學也落戶在這裡。歷史上,李廣橋地區就是一個文化區,應是今日什剎海文化的發源地。
導遊說:「行程安排只有北海公園,不包括什剎海。時間關係,僅巴士繞經什剎海附近,無法下車拍照或溜搭。」內心惋惜,什剎海與北海公園相比鄰,如果能下車漫步柳蔭街,或上個公共衛生間,拍照存證也不虛此行。
早期,李廣橋北面原是個冰窖,冬天從後海結冰的湖面取冰,切成塊狀,存放地窖,每層冰用草蓆隔開,頂層再用草蓆和土層覆蓋;夏季時,這些冰塊則被出售,用以冷藏鮮貨、食品和做冰淇淋、刨冰等。在小新開胡同對面曾是一個「井窩子」,所謂「井窩子」就是賣水的作坊,因這裡有一口水質很好的井,供李廣橋地區老百姓吃水;1950年以後,此地區才有自來水。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