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七七)酒店氧氣保平安

逐夢藏東平安歸:(七七)酒店氧氣保平安
作者:吳聰賢醫師

西藏旅遊之前,中國大陸旅行社寄來行程表,說清楚,講明白,不含糊,不唬弄,在大陸期間,總共14晚的投宿酒店,僅在拉薩4晚酒店,以及巴松村1晚民宿,有免費提供氧氣外,其餘投宿的酒店,都不提供氧氣。西藏高原行,天不怕,地不怕,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老頭子,就只怕高原反應。其實,我也不在怕,似乎青瞑毋驚槍,也似乎耳聾毋驚銃,自己是醫師,縱然是三流的,鄉下小咖的,應退休卻捨不得退休的老醫師,醫師證書和醫師執照,可都是貨真價實,公部門正式核發的,總比一般老百姓,更有基本醫學常識,該準備的藥品總會帶,至於預防高山症的藥物,當然也會準備,這是毋庸置疑的!我還管它酒店有沒有氧氣?我對酒店是否有氧氣,沒有懷抱多大期待。114年6月30日,上午時分,搭機離開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經過2個多小時時間,飛越川西高原,正式進入西藏高原,來到西藏林芝,走入群山高嶺裡。所謂的川西高原,原本是民國早期西康省的一部分,大陸解放西康省裁撤後,西康省東側劃入四川省,西康省西側劃入西藏地區,此川西高原,也就是早期青康藏高原的一部分,飛越了它,有如穿越時光隧道,也有如穿越時空隧道,單海拔這一項,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入住林芝某酒店之前,我心裡早有準備,既來之則安之,管它氧氣不氧氣,完全沒有氧氣這個念頭存在。但很出意外的,藏族嚮導卻在酒店大廳,對著衆團員們宣布,林芝這家酒店有提供氧氣,還說氧氣使用簡便,無需使用氧氣鼻導管,更不用使用氧氣面罩,只要打開氧氣閥開關即可。尚未用房門卡開門之前,我內心遲疑又疑惑,胡思亂想地猜測著,房間會如何提供氧氣?有如台灣的醫療院所般,是一大瓶、一大瓶的醫用氧氣鋼瓶嗎?民國60、70年代,台灣醫療設施簡陋,還沒有中央氧氣供應系統,在醫院急診室,甚至大型醫院加護病房內,看到的都是氧氣推車上,放置著上百公斤,體積超大,幾乎比人高,相當恐怖的氧氣鋼瓶。目前台灣,即便是偏鄉小診所,為了安全起見,也為了避免醫療糾紛,大抵都會準備小型的醫用氧氣鋼瓶,聊勝於無,以備不時之需,讓家屬無話可說。酒店提供的就是這種醫用氧氣鋼瓶嗎?但是,使用這種氧氣鋼瓶,必得有氧氣鼻導管,或者氧氣面罩啊!另外,想要整晚有氧氣可吸,至少要上百公斤的大鋼瓶,若是10幾20公斤的小型鋼瓶,不用3、4個小時,甚至只要1、2個小時,氧氣就耗盡了,就得換鋼瓶了,那多累人啊!而且人來人往的,哪能休息和睡覺?旅客不起瘋才奇怪!

等老伴用房門卡,開門進入房間,我才驚覺自己多麼幼稚,人家中國大陸可多進步,也挺先進的,台灣鄉間的小診所,都沒有它先進呢!我是白痴,我汗顏了,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這個74、75歲的老頭子,人老不中用,手腳就是遲鈍,就是不靈光,對3C產品就是恐懼,我拿著房門卡,左刷右刷的,上滑下滑的,就是打不開房門,結果呢?老伴一出手,就知有沒有,房門瞬間而開,我無地自容,除了「老而無用」外,我還能如何自嘲?酒店怎麼先進?它提供的不是醫用氧氣鋼瓶,而是中央氧氣供應系統!若提供的是氧氣鋼瓶,那跟非洲的落後,就毫無二致,絲毫不差,完全相同了!酒店怎麼提供中央氧氣供應系統?不用懷疑,也不用疑惑,就跟台灣的醫學中心等大醫院加護病房一樣,病床推車的床頭櫃上,就有一個氧氣閥,打開開關,氧氣泡就隔水冒出來,氧氣流速越大,氣泡也冒得越大和越快。酒店的氧氣閥就裝在床頭櫃上,躺在床上,伸手就可碰觸,很方便使用。打開開關後,氧氣就溢出來,充塞整個酒店房間,挺輕鬆自在的,不需要使用氧氣鼻導管,更不需要使用氧氣面罩。

台灣的醫療水準是很高的,甚至超越中國大陸的水平,我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我本人就是醫師,我對台灣的醫療很有信心,簡直是十足的信心。然而,為了避免高原反應,關於氧氣的使用,比起西藏的四星級酒店來,人家可多有霸氣,確是豪爽,確是豪邁,台灣的醫療院所慘輸了!台灣的加護病房,衆多護理師們,沒有一個例外,這是學校教授的指導,也是醫院主治醫師的處方,依據處方辦事,氧氣閥的開關,特注意氧氣流速,達到治療目的即可,節省著使用,不暴殄天物,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所以,當病患使用氧氣鼻導管時,會使用每分鐘3-4公升的流速,必要時可達6公升的流速;若病患使用氧氣面罩時,會使用6-8公升的流速,甚至達到10公升的流速。我怎麼說酒店霸氣呢?在台灣加護病房,甚至全球各國加護病房,氧氣流速由護理師調控,病患沒權調控,至於酒店呢?有護理師或工作人員,來房間調控和設定嗎?沒有!完全由房客自主掌控!每分鐘3-4公升或8-10公升,隨房客高興,甚至破表的10公升,也隨房客高興。酒店有開放時間限制嗎,比如晚上10-12點開放,或半夜1-3點開放?照樣沒有!完完全全,整夜開放,直到早上7點30分為止!氧氣的消耗,簡直無底深坑啊!什麼叫霸氣?何謂霸氣?這就是霸氣!

林芝市,是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海拔落差大,其平均海拔約3100米,西出陽關無故人,卻是西藏地區海拔相對最低的地區,常作為入藏的第一個門關,好讓旅客有機會適應高原氧氣稀薄問題,以防範高原反應發作。至於我們所投宿的酒店,就在林芝市區,市區海拔則在2900米左右,稍微低些。若是最低海拔的地方,則是正在興建「墨脫水電站」的墨脫縣,海拔只有220米。在藏族嚮導帶領下,玩了整個下午的雅尼濕地公園,以至晚間投宿林芝酒店時,我與老伴都沒有任何異樣,一絲絲高原反應的感覺也沒,更別說頭痛、頭暈或噁心等症狀了。看到床頭櫃的氧氣閥,我原本不想打開來用的,既然沒有任何不適症狀,用與不用都沒差別,幹嘛逼迫自己使用氧氣?採取平常心和鍛鍊心態,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豈非讓人更快適應氧氣稀薄的環境?然而,拗不過老伴的執意要求,我們房間還是使用了氧氣,不過,我把老伴要求的每分鐘10公升流速,暗中偷偷地調降為3公升。倆人一夜好眠,打呼到天亮。其實,我內心很質疑,也很不捨,整晚打開氧氣閥,氧氣到處瀰漫,氧氣的消耗量挺大的,也挺驚人的,氧氣要消耗電力製造,這豈非是相當大的浪費行為?不僅損人,且又不利己。

在平地或海平面,氧氣約佔空氣中21%濃度,但是,海拔越高,氧氣濃度越稀薄;據說,8000米高度時,氧氣濃度僅剩海平面的1/3,也就是說,只剩7%的氧氣濃度,難怪人類要缺氧了。氧氣閥所溢出來的氧氣,除了與每分鐘流速有關外,也和氧氣濃度有關,我不知道酒店房間內,中央氧氣供應系統傳送來的氧氣濃度是多少,是30%、40%?還是45%、55%?但至少高於21%吧!總不至於低於21%吧?至少高流速,多少也能彌補低濃度吧!你可知道?往後的行程,四川的成都和重慶不算,不僅林芝這家酒店有提供免費氧氣,在波密的酒店、拉薩的酒店、日喀則的酒店,也全部都有提供免費氧氣。這趟15天的西藏行,很平安,很順利,我與老伴都平安無事,沒有半絲高原反應發作,其他的團員也都如此,沒有人發作高原反應,我不禁聯想著,是否西藏酒店每晚都提供氧氣,這是大家平安的主因?你說呢?(114年10月27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