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O、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O、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作者吳聰賢醫師
我當實習醫師即常面對死亡。生老病死,人生多無奈,當更珍惜生命。一位荳蔻年華可愛小女生,有早期影星彭雪芬的輪廓,文化大學一年級,很可愛,沒緊記媽媽的囑咐,枕頭上有媽媽親手繡的「不要忘記吃藥」。她臉色蒼白躺臥床上,不帶半絲血色,眼神漠落,看著我,嘴角抽搐著,似笑非笑,半抬手,示意我坐下。
女生罹患全身性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已有3-4年,斷斷續續,不規則服藥。前往台北就學後,沒有媽媽在身邊叮嚀,加上新鮮人多姿多彩,嬉戲歡樂的生活,將藥棄置一旁,只停藥三個月,病況急性發作,驟然惡化。後來,女生住院第五天,半夜去世,隔天早上,我面對換上新床單的空床。年輕生命殞落,最悲父母心。
紅斑性狼瘡好發於十幾、二十幾、三十幾的年輕女性,女性是男性的八至十倍。其最先讓人聯想到的是蝴蝶斑,臉頰上蝴蝶狀皮疹(malar skin rash or zygomatic skin rash),事實上,紅斑性狼瘡初期症狀千變萬化,不易診斷。民國八十九年底,接近先母逝世週年紀念日,從小看著長大的孩子,訴說左膝關節有點疼痛,但不是很痛,有時換到右膝,大部份以左膝為主,偶而蹲下後無力站起來,需用手撐著膝蓋才能起來,斷斷續續有三、四個月。
曾騎機車跌倒,記憶中不曾撞到膝蓋。除了以上小毛病,身體蠻健康,騎機車上下班,游泳健身,晚上還在耳鼻咽喉科診所兼差。沒有蝴蝶斑等皮疹,兩膝沒有壓痛,下肢也沒有水腫,食慾正常,不會噁心或嘔吐,精神正常,睡眠也正常。
轉介彰基免疫風濕科主任許吟姿醫師,我的學妹,曾在彰基當實習醫師(intern,法文interne),當年我外科總醫師(chief residentCR)帶領過她。我懷疑外傷性關節炎(traumatic arthritis)或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ic arthritis),痛風性關節炎(gouty arthritis)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不考慮,檢查結果竟是紅斑性狼瘡。許醫師開的藥有類固醇(steroid)、消炎止痛藥(non-aspirin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抗瘧疾藥物(hydroxychloroquine)、細胞毒性藥物(cytotoxic drug)等。
一、二年過去了,我不斷祈求先母庇祐她的孫女兒,讓孩子順利結婚、懷孕、生子,平安幸福度一輩子。民國87年,彰化市大竹區衛生所實施「社區自我健康評估」第二期計劃,為降低腦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ardiovascular accidentCVA)死亡率,我們利用下午4點半至7點半的時段,在社區設站篩選高血壓(hypertension)病患。一次在福山里某社區活動中心,某媽媽提起當護士的女兒,左肩關節嚴重疼痛,訪遍各名醫,查不出原因,直到台中榮總就醫,才發現是紅斑性狼瘡。二十年過去了,這位護士應有四十餘歲,未婚。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