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四四、鎌狀細胞貧血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四、鎌狀細胞貧血
作者吳聰賢醫師
鎌狀細胞貧血(sickle cell anemia)在黑人族群所佔的比率,高過蠶豆症的2%。非洲流行瘧疾(malaria),尤其惡性瘧原蟲(或稱鎌狀瘧原蟲Plasmodium falciparum),有相當抗藥性,致死率高,但罹患鎌狀細胞貧血者,反而死亡率較低,因為鎌狀紅血球對瘧原蟲有抵抗性,瘧原蟲不易寄生。其保護機轉,中研院分生所沈志陽研究員,在課堂上約略提過,我不甚清楚。此議題值得蒐集文獻詳究,但時間取捨需考量。
在非洲,鎌狀細胞貧血反而是優勢突變,族群發生率也高,比起蠶豆症更不能說是「先天遺傳性疾病」,說是「先天性遺傳異常」也不恰當。非洲某些醫療、衛生較落後地區,一半以上小孩活不過五歲,瘧疾為其主因,而鎌狀細胞血症(sicklemia)小孩卻能活到成年,反而是優勢族群。某些地區,物競天擇,鎌狀細胞血症可達人口的30-40%比率。
沈志陽研究員台大公衛畢業,取得博士學位,就職中研院分生所,除學術研究外,亦兼職研究所當老師,已陞部定教授職。在中國醫藥學院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分子流行病學(molecular epidemiology),學識豐富、思路清晰、表達能力甚嘉,讓人獲益良多,在研究所老師群中,學生評語排名首一、二名。南投縣信義鄉衛生所賴力行主任、彰化市大竹區衛生所張桂森主任跟我一樣喊「讚!」
黑人易患的鎌狀細胞貧血,紅血球(red blood cell or erythrocyte)非雙凹圓盤狀(biconcave disc),呈長條半月狀(semilunar),類似鐮刀(英文sickel,拉丁文falx),故名,亦稱鎌狀細胞血症(sicklemia),也是一種先天性遺傳性疾病。由於製造血紅素(或血紅蛋白,hemoglobin)的基因突變,DNA上核酐酸(nucleotides)的鹼基對(base pairs)被置換(displacement)等突變,包括腺膘呤(adenine or adenin,簡稱A)、鳥糞膘呤(guanine or guanin,簡稱G)、胸腺嘧啶(thymine,簡稱T)、胞嘧啶(cytosine,簡稱C)共四種鹼基。
這種突變在細胞核內經過轉譯(transcription),產生傳信RNAmessenger RNA),傳信RNA跑到細胞質,與粒腺體(ribosome)結合,經過轉錄(translation),因基因密碼(coding)改變,套上不一樣的胺基酸(amino acid),產生不一樣的蛋白質。不一樣的蛋白質產生不一樣的血球素(globin)。
血紅素(hemoglobin or haemoglobin)由一分子的血球素(globin)加上四分子的血質(或血基質,有譯為原血紅素,heme or haem);血球素佔96%質量,由兩種polypeptide各兩條組成,無色;血質佔4%質量,由一分子原紫質(protoporphyrin,希臘文protos,英文first,中文最初)加上一分子二價鐵離子(Fe2)組成,因鐵的關係,為紅色,是血紅素顏色的來源。血紅素與氧結合稱氧合血紅素(oxyhemoglobin),為紅色,血紅素不與氧結合,也是紅色嗎?我

不知道。
不同的金屬,產生不同的顏色。例如,血藍素(hemocyanin),存在於甲殼類蝦、蟹,和軟體動物蝸牛的血液中,含的是銅離子;血綠素(chlorocruorin),存在於環節動物蚯蚓的血液中,含的也是銅離子,以上兩種,其功能與血紅素相似,用於輸送氧氣。這些低等動物是否有血球?沒有骨髓(bone marrow)如何製造血球?我不知道。
正常人血液中,97.5%屬血紅素Ahemoglobin A,簡稱Hb A),另外2.5%屬血紅素A2hemoglobin A2,簡稱Hb A2)。胎兒的血紅素不同於一般的血紅素,稱血紅素Fhemoglobin F,簡稱Hb F),胎兒出生後,血紅素F由血紅素A取代,少數人可能終生有血紅素F存在。血紅素F的含氧量較高,有利於胎兒呼吸,和忍受教久缺氧的時間。鎌狀細胞貧血,含血紅素Shemoglobin S,簡稱Hb S)。以下數據,背了30年,背不起來:

血紅素A:兩條α鏈(polypeptides),141個胺基酸(或氨基酸,以下同)串聯組成
          兩條β鏈(polypeptides),146個胺基酸串聯組成
血紅素A2:兩條α鏈(polypeptides),141個胺基酸串聯組成
          兩條δ鏈(polypeptides),146個胺基酸串聯組成(10個胺基酸與β鏈不同)
血紅素F:兩條α鏈(polypeptides),141個胺基酸串聯組成
          兩條γ鏈(polypeptides),146個胺基酸串聯組成(37個胺基酸與β鏈不同)
血紅素S:兩條α鏈(polypeptides),141個胺基酸串聯組成
          兩條?鏈(polypeptides),146個胺基酸串聯組成(1個胺基酸與β鏈不同)

血紅素             β鏈146個胺基酸,前七個排列順序
              1      2       3       4       5       6       7   
血紅素A   Val     His     Leu                 Glu     Glu
血紅素S   Val     His     Leu                 Val     Glu
β鏈共146個胺基酸,第六個胺基酸從麩氨酸(GlutamateGlu)轉變為纈氨酸(Valine,簡寫Val)。以上符號代表如下:纈氨酸(Valine,簡寫Val),組氨酸(HistidineHis),白氨酸(LeucineLeu),麩氨酸(GlutamateGlu),前三種為必須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體內無法合成,需從飲食攝取。
人身上DNA同時含有血紅素A、血紅素A2、血紅素F基因,甚麼機轉控制這些基因的表現(expression)?怎麼控制血紅素A基因表現97.5%、血紅素A2基因表現2.5%?怎麼知道胎兒生下來,血紅素F基因要關閉、血紅素A基因要打開?人身上數十幾億個細胞,每個細胞染色體完全一致,為何某些細胞發展成骨骼、肌肉、神經?某些細胞成腎臟、肝臟、脾臟?其控制機轉之複雜,可以想見「難!」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