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八)侯柯柯侯配不成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八)侯柯柯侯配不成作者:吳聰賢醫師唐崔顥(行經華陰):「岧嶢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關險,驛路西連漢畤平。借問路旁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不在彰化市區的醫療院所,通報法定傳染病時,檢體採集後,會直接送來衛生局疾管科嗎?難!醫院人力考量、成本考量,檢體要送來疾管科,常利用人員下班後,搭便車順便送來,結果呢?我疾管科常是晚上6、7點收到檢體,等資料繕打完畢,冰桶打包完成,把檢體順利送出,都已晚上7點過後了。所以,每逢下班時分,我疾管科辦公室不時燈火通明,同仁也必得時常加班工作。我常想,衛生局每年上網公開招標,有自己的合約快遞公司,當轄內醫療院所通報傳染病時,從醫院源頭端,快遞公司就負責把檢體送來疾管科,應可減省和加快檢體運送流程,豈非方便多了,也省事多了?不過,疾管科就得增編檢體運送預算了。我們請快遞公司將檢體送出,送往哪裡?送往疾管署南陽昆陽實驗室嗎?不是!是送往台中市文心南三路的疾管署中區管制中心,此管制中心管轄台中市、南投縣和彰化縣3個縣市,負責把病毒性檢體往台北轉送,當晚上8、9點,甚至10點過後,檢體才送到他們手上,夜幕低垂,夜深人靜的,要怎麼處理?當然隔天才處理了!以致檢體檢驗必得花上2、3天,我們等報告,等到急死人!民國98年前後,某孕婦感染腸病毒,生下死胎,醫院通報疑似腸病毒致死,是完整的死胎,不是血液、血清、腦脊髓液等檢體,合約快遞公司拒送,結果呢?死胎打包裝箱,怕顛簸破損,雙腿夾緊包裝箱,就由我獨自一人,搭公務車,直接送往昆陽實驗室。好幾年來,流行性感冒有快篩試劑,一份試劑,可以同時篩出A型或B型流行性感冒,甚至A型和B型合併流行性感冒。最近2、3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新冠肺炎也有快篩試劑,且試劑種類繁多,多如繁星,連我都搞不大清楚,由於我高齡65以上,幾乎每打一劑新冠肺炎疫苗,疾管署就免費贈送新冠肺炎快篩試劑,不僅如此,112年10月2日,我連施打流感疫苗,疾管署也贈送了兩盒新冠肺炎快篩試劑,總共10支試劑。我自己手上有20幾劑試劑,我懷疑在有效期限內,我是否能用完?我配合疾管署,很努力地接種疫苗,也很謹慎地戴口罩,要讓我罹患新冠肺炎,可難呢!門都沒!我公職期間,登革熱有快篩試劑嗎?沒有!如果有快篩試劑那多好!發燒、頭痛和全身酸痛,極度類似感冒,不!根本就是感冒嘛!保證病人認定自己感冒了!不過是感冒罷了,病人會往大醫院跑嗎?掛號費挺兇的,當然不會,必然往小診所就醫去。明知對方有國外旅遊史,但診所醫師沒有快篩工具,沒有診斷依據,診所醫師能胡亂通報登革熱嗎?或診斷疑似登革熱,轉介去大型醫院通報嗎?不管病人最後是確診或排除,診所醫師有如豬八戒照鏡子,兩面不是人,必然被病患駡到臭頭。診所醫師手上沒有工具,我公衛端能駡這些診所醫師是豬頭嗎?駡他們沒有知識,也沒有常識,連TOCC也不懂,讓病人到處亂跑,也讓登革熱到處蔓延嗎?這是單面思考的誤差!民國106年1月,我公職屆齡退休,那年,還沒有登革熱快篩試劑,醫師手邊沒有診斷工具,只能低報或高報,各隨心意通報,有一半確診率,就是高竿的好醫師了。我公職期間,凡不明原因發燒,就有不少大醫院的醫師,不管三七二十一,在傳染病通報單上,隨心意勾選,下筆如有神,通報了5、6種傳染病,最高紀錄是8、9種傳染病,下筆不汗顏,其中必然包括登革熱。每屆雨季或颱風季,全國各衛生單位,尤其是南部各縣市衛生局,守勢待發,嚴陣以待,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等著登革熱不知何時爆發出來。疾管署當然看出了窘境,登革熱是嚴重的疫病,很容易快速蔓延,醫師豈能沒有診斷工具?登革熱是蟲媒傳染病,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此等地區大抵屬於開發中國家,無能力研發快篩試劑,至於疫苗更不用說了,歐美等西方已開發國家,都處於溫帶或寒帶地區,碰不上登革熱,沒有燃眉之急,火燒屁股之痛,當然不會有廠商,花時間、精力和資源,去研發快篩試劑了,「登革熱每年爆發流行,是你家的事,不是我家的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不管他家瓦上霜,各自國家,自求多福了。千盼望,萬盼望,望穿秋水,就是等不到登革熱快篩試劑,民國104年9月,疾管署看不下去,也等不下去了,狠下心來,終於出手了,正式公開招標,評選符合「登革熱NS1抗原快速檢驗試劑技術」轉移條件的國內廠商,最終由亞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接,雙方於105年1月7日,正式簽訂非專屬授權契約,並於106年5月,獲食藥署核發登革熱NS1抗原快速檢驗試劑許可證。何謂「非專屬授權」?有下述三種授權專有名詞,順便了解一下。(一)非專屬授權:指專利權人為授權後,不排除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專利發明,以及再向第三人授權。以此登革熱快篩試劑來說,疾管署是試劑發明人,是試劑專利權人,除了授權亞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試劑外,疾管署也可以自行製造,甚至授權第三人製造。(二)專屬授權:指專利權人為專屬授權後,排除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專利發明,以及再向第三人授權。(三)獨家授權:指專利權人只對一人所為之授權,專利權人不得授權第三人實施,但不排除專利權人自己實施。從上面敘述,專屬授權和獨家授權,有一點點不同,卻是大大的不同,必得小心,無法隨意矇混。我為何要提此三個專有名詞?我故意的,我故意要引出藍白合聲明書的話題。人要有知識,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沒有常識,也要常看電視,這根本是無聊的廢話!沒有知識,就得盡快學習,若學不來,或來不及學,也應該移樽就教,促膝長談,秉燭夜談,直到搞懂為止;若仍搞不懂,只好閃躲,避免觸及了。我個人的結論,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知裝知,不懂裝懂,真的很要命,不僅全盤翻盤,也全盤皆輸。第16任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選舉,於112年11月20日至24日,受理候選人申請登記,並將於113年1月13日投票。日期非常緊迫,有如千鈞一髮,迫在眉睫,直到112年11月15日,柯侯配,還是侯柯配?藍白終於舉行政黨協商,在前總統馬英九見證下再度登場,並達成共識,在共識聲明書上,總共4人,各自簽名畫押,好像簽下生死狀,生死兩不追究,富貴在天,生命如浮雲,永不反悔。會後由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加上馬英九共4人,在媒體面前,共同發表聲明和牽手合影。當然,此共識聲明書,也發布媒體,公諸於世。聲明書共6點,白紙黑字,一清二楚,可說是簽下生死狀,直球對決,針峰相對,無法閃躲,其主要內容如下:由前總統馬英九、國民黨和民眾黨,各推薦一位民調統計專家,由民調統計專家評估112年11月7日至11月17日,社會各界公布的民調結果,以及國民黨、民眾黨各提供一份內參民調的民調結果。雙方同意,若民調超過統計誤差,由勝者得1點;若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由侯柯配得1點。11月18日公布結果,柯侯配得1點,侯柯配得5點,也就是說有一份民調,柯勝過侯,且超過統計誤差;但是,有五份民調,不管柯勝侯,還是侯勝柯,均沒有超過統計誤差,也就是說五份民調不分勝負,等同雙方打成平手,惟依據雙方協議內容,此五份民調全算侯贏。結果如何?5:1,侯柯配大勝柯侯配!簡單一句話,柯全盤皆輸,輸得很慘,輸到脫褲子,輸得超出柯文哲意料之外!依照雙方協議,結局就是:侯友宜參選總統,柯文哲參選副總統。怎會這樣?依照各方民調數據,柯不是幾乎都勝過侯嗎?確實是如此!以致柯文哲從始至終,均認定柯侯配才是最佳組合,不管民調怎麼比,自己命中注定要參選總統的。我唸了3年研究所,輕鬆自如,如魚得水,但最蒙受痛苦的,也是吃足苦頭的痛點,就是統計學,讓我焦頭爛額,一個頭兩個大,它給我的感覺就是深奧,難以搞懂的深奧,還要自認為搞懂!我無法用筆算,只能跑電腦程式,電腦怎麼算?如何算?我不知道!程式是否用對?程式是否跑對?我也不知道!從頭到尾,都是一筆糊塗帳。不管啥統計學,不管啥統計誤差,兩黨協商,為何要搞出統計誤差呢?為何不能用原始民調數據,然後加減乘除簡單運算?這是百年大黨國民黨的傲慢?還是百年大黨國民黨的計謀?我不知道,你認為呢?比起統計來,我更不懂政治!其實,所謂的統計誤差,是依據常理推斷的,由人所設想出來的,不見得真的會發生,也不見得真的如此發生,所謂的+-1.5%、+-2%或+-3%,甚至+-6%,是誰規定的?民調專家?還是統計學家?始作俑者的以訛傳訛?難怪柯文哲不認帳,認定民眾黨受委屈了,被欺侮了,無端要讓國民黨3%,甚至無端要讓國民黨6%!其實,要判定兩組數據的輸贏,誰優誰劣,真正的統計學,必得靠統計檢定,而檢定方法挺複雜的,種類繁多,方式繁多,不是你我能輕易判定的,我也是照樣一知半解,當檢定結果出爐,達到統計學的差異,也就是p值小於0.05時,才能說此兩組數據達到統計學差異,有差異,有優劣,始能判定誰輸或誰贏。總之,拋棄簡單,故意搞複雜,這是國民黨第一個錯誤。國民黨的第二個錯誤,在6點協調聲明書中,白紙黑字寫得很清楚,「若(民調)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由侯柯配得1點」,既然在統計誤差範圍內,代表兩組數據平手,平手就是沒有輸贏,應該柯侯配和侯柯配各得1點,不然的話,就是柯侯配和侯柯配均不得點,為何聲明書裡頭卻完全偏袒侯友宜?有失公允,這是不公平的敗筆!難道這是百年大黨國民黨的傲慢?也是百年大黨國民黨的計謀?或許,兩黨協商過程中,在聲明書後面,各有讓步也說不定,但寫出來的白紙黑字,昭然若揭,就是很明顯地不公平。國民黨有錯誤,難道柯文哲就沒有錯誤?不!柯文哲照樣有兩個錯誤。柯文哲第一個錯誤,他沒有深思熟慮,原本可以利用談判,加以拒絕的,不該不懂裝懂,把民調扯上統計誤差,似乎很科學,很有學識,也很上道,卻恰恰相反,反陷入泥淖中。柯文哲台大醫學系畢業,頭腦豈是一般人?豈會看不出癥結?難道柯文哲扮豬吃老虎,扮不成豬,反被老虎吃了?柯文哲第二個錯誤,他失去了誠信,尤其政治人物特別注重的誠信,既然已簽字同樣了,點數都送給了侯友宜,豈能找不相干的理由事後反悔?大言不慚地,理直氣壯地高喊:不採用較高勝率的組合,卻反其道而行,豈非開玩笑?藍白破局,搞到無言的結局,不知傷了多少台灣人的心意和期待,令人扼腕,這是誰之過?一切都遲了,悔之晚矣!民國112年11月23日,藍白配在台北君悅酒店,作臨門一腳的最後努力,因隔天是中央選舉委員會,總統、副總統候選人申請登記的最後一天,除了馬英九、朱立倫、侯友宜和柯文哲,原本的4人外,又多出了一位局外人郭台銘,雖說是居中協調人,但似乎更像是攪局者,這次的協商,是中外媒體的鬧劇,更是天大的笑話,各懷鬼胎,存心就是抱定來破局的,不破局也難!破局的隔天,Team...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七)瘧疾根除有先例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七)瘧疾根除有先例作者:吳聰賢醫師唐溫庭筠(利州南渡):「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波上馬嘶看櫂去,柳邊人歇待船歸。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誰解乘舟尋范蠡,五湖煙水獨忘機。」不知何故,每幾年,當台灣爆發登革熱大流行,嚴重受災殃的,必然是南部縣市,如高雄市、台南市或屏東縣,為何有等級差異?高溫、多雨、人口密集、環境髒亂?還是埃及斑蚊惹禍?甚至人謀不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沒資格置評,留給專家說項去。所謂的專家,包括昆蟲學家、氣候專家、地理學家、流行病學家、公衛學家、統計學家等等。我為何提到昆蟲學家?不要說外行人難以理解,連我從事登革熱防治的,也覺得很詭異。台灣有兩種登革熱病媒蚊,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同樣是讓人討厭的小小蚊子,埃及斑蚊竟然有地緣性,僅限台灣南部,才有埃及斑蚊,台灣北部,則無埃及斑蚊;不分地域,白線斑蚊則分布整個台灣南北。為何稱呼埃及斑蚊?其發源地在埃及嗎?埃及當地有埃及斑蚊嗎?我不知道。有謂北港溪以南,才有埃及斑蚊,北港溪是雲林縣和嘉義縣的界河;另謂嘉義縣布袋鎮以南,才有埃及斑蚊;更有人說,北迴歸線以南,才有埃及斑蚊,各種說法,莫衷一是,但大抵台灣南部才有埃及斑蚊,這是肯定的,導致台灣南部,特別受到登革熱眷顧。相較於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可傻呼呼的,傻不隆咚的,連一般家蚊都不如,白線斑蚊笨得很執著,當牠叮咬人時,挺堅持的,渾然忘我地,不知死活地,不怕干擾地,全心全力地叮咬,好像定住了般,簡直趕不走,導致很容易被你一掌打死,嗚呼哀哉,一命歸陰。然而,埃及斑蚊就聰明多了,警覺性高,識時務,知進退,很機警,稍有風吹草動,即刻飛走,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以致想一掌打死牠,必然落空,比登天還難。總之,埃及斑蚊比起白線斑蚊來,聰明、機靈又積極,最會猛叮狂咬,有如二戰末期,美國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會把人炸得體無完膚,難怪高雄、台南、屏東等地,特別受到登革熱眷顧,不時成為登革熱主戰場。今年的登革熱疫情,以台南為主戰場,這是宿命,風水輪流轉罷了,無須驚訝!在碳環境污染,溫室效應增加,以及氣候變遷之下,登革熱疫情是減少或劇增?還用問!當然是劇增!為了民眾生命健康,每年登革熱防治,沒有捷徑,只能更努力。蚊子的雌雄,我能分辨,這是我的工作專業。斑蚊與家蚊之分辨,包括孑孓、蛹和成蟲,對我來說,都輕而易舉,蚊子從我眼前飛過,一目了然,無庸置疑,我能即刻分辨,因這是我的工作專業。至於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如何區別?要有點學問囉!在中央長官,反覆下鄉指導和樣本示範下,於孑孓和蛹的階段,應該是無法區別的,但在成蟲的階段,即使我目前多少有老花眼,雖然牠們同是「黑腳蚊」,6隻腳都是黑色的,但關節處有白斑,黑白相間,有點現代藝術美感,我還是能一眼分辨出,這一隻是埃及斑蚊,那一隻是白線斑蚊,差別在胸部的斑紋。民國89、90年,剛凍省不久,台灣瘧疾、登革熱防治人才濟濟,趕著知識傳承,三不五時,有中央長官來局裡授課,也帶隊去鄉間,進行田野調查。當年,學習頗豐,收穫良多,感謝先賢犧牲奉獻。話說斑紋哪裡不同?廢話少說,我不再詳談,你自行上網搜尋吧。很慶幸,彰化地理位置,不在北港溪以南,只有白線斑蚊,沒有埃及斑蚊,彰化縣不是登革熱主戰場,所以,登革熱的防治成效,不是我們防疫人員的功勞嗎?你敢打賭嗎?如果彰化防疫人員,沒有榮譽心,沒有責任感,不聽指揮,陽奉陰違,故意擺爛,試試看,彰化疫情是否會上百例、上千例!不會才怪!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破千例!瘧疾,於民國93年1月20日,總統下令,修正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它是一種由瘧疾原蟲所引起的傳染病,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西元2021年,全球感染人數約2.47億人,死亡人數約61.9萬人。台灣光復初期,瘧疾感染極為嚴重,當時總人口為600萬人,其中的1/5人口,也就是120萬人感染瘧疾。民國35年開始,台灣投入瘧疾防治工作,經過19年努力,於5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台灣列入瘧疾根除地區。台灣根除瘧疾的績效,難能可貴,引為自豪,甚至團隊遠赴非洲,協助友邦國家,致力於瘧疾防治。目前,除了極罕見,好幾年才偶爾爆發的,少數零星本土病例外,台灣每年10至30例確診病例,都屬於境外移入病例,主要來自東南亞、非洲、大洋洲地區。只花了19年,台灣就能根除瘧疾,同樣是蚊子散播的傳染病,為何經過了30餘年,我們還不能根除登革熱?回想20、30年前,見過幾次面的先賢們,不少人應該已作古了,他們不遠千里,南下彰化,指導登革熱防治,每個長官都有名有姓,但我已記不得他們姓名了,唯有他們清晰的臉龐,深深烙印在我腦海裡。美國二戰名將麥克阿瑟,1951年一場告別演說中,最膾炙人口的一句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相同的道理,「防疫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而已」,那些我所景仰的先賢們,他們走了,還有我;我走了,還有後人;後人走了,還有後後人,日夜星辰,承先啟後,大家努力不懈,繼續為防疫奮戰。瘧疾是一種可致命的嚴重疾病,以瘧蚊為媒介,進行快速散播,不能小覷,瘧疾原蟲包括5種: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卵狀瘧原蟲、諾氏瘧原蟲,常見於氣候溫暖地區,如非洲、東南亞、大洋洲、南美洲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公職期間,彰基某資深名醫,特愛世界旅遊,全世界206個政治實體,其中193國為聯合國會員國,2國為聯合國觀察員,意欲破紀錄般,他總共跑遍了180餘國,某次非洲旅遊後,不幸染患瘧疾,我疾管科防疫人員,必須每月前往醫院,抽血作血片,送往疾管署中央實驗室,以進行長時間瘧疾追蹤。瘧疾可根除,為何登革熱無法根除?很讓人費解!我嘗試探討如下,拋磚引玉,希望有解,能讓登革熱根除,不僅各縣市防疫人員慶幸,各縣市國人也慶幸。登革熱屬於病毒感染,它不是省油的燈,登革熱病毒分成1、2、3、4,共四種血清型,都會引發登革熱病徵,當患者感染到某一型的登革熱病毒,就會對那一型病毒具有終生免疫,但對其他型別病毒,僅有短暫的免疫力,仍會因感染其他型別病毒而致病。所以,因有四種血清型別,以致無法根除?不!扯不上關係!瘧疾豈非更加厲害,它甚至有五種瘧疾原蟲呢!所以,登革熱型別與無法根除無關!登革熱的病媒蚊,以台灣來說,主要是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因有此兩種斑蚊肆虐,當仁不讓,互相競賽,前後夾擊,左攻右打,到處叮咬,拼個輸贏。不僅如此,且此兩種斑蚊廣泛分布,除非高山高海拔,據調查,1500米以上海拔,白線斑蚊不生:1000米以上海拔,埃及斑蚊不長,除此之外,白線斑蚊分布全台,埃及斑蚊分布南台灣,由於此兩種斑蚊,平地到處孳生蔓延,以致登革熱無法根除?不!扯不上關係!瘧疾亦有病媒蚊,其種類會少嗎?台灣的瘧蚊種類,據統計約有15、16種,種類挺嚇人的,太專業了,超出我能耐,無法去細究,其中以微小瘧蚊和中華瘧蚊,為最主要的病媒蚊,跟登革熱病媒蚊一樣,至少兩種對上兩種,2比2,誰都不服輸!此兩種瘧蚊分布範圍較狹窄嗎?台灣光復早期,為了防治瘧疾,不計後果,曾大量噴灑DDT,造成瘧蚊大量死亡,繁殖範圍限縮,但幾十年過去了,瘧蚊又在全台繁衍,逐漸蔓延開來了,很多縣市,不少鄉鎮,都出現其蹤跡,雖不是大衆族群,卻也不是小眾族群,若有境外移入病例,病媒蚊又介入,仍可能引爆瘧疾大流行。所以,登革熱病媒蚊與無法根除無關,不能怪罪在病媒蚊身上!台灣一旦出現登革熱病例,不作他想,追根究柢,一定要聯想到境外移入病例,尤其是從東南亞入境的國人或外籍勞工,即使病人沒有出國史,似乎是本土病例,但徹徹底底的疫情調查,疫調到最後結果,終是與境外移入病例扯上關係,也就是說,此種本土病例,不是真正的本土病例,而是屬於次發性或續發性本土病例,巨惡元凶仍是那境外移入病例。難道台灣沒有真正土生土長的本土病例嗎?據昆蟲學家研究,有抓到實際案例,登革熱病毒可以從卵遺傳給下一代,所以真正的本土病例,理論上是可能的,但流行病學的研究,尚無法證實,只能留下懷疑的空間,我們仍然置信不移,認定境外移入病例,才是無法逃避的罪魁禍首。因地球村關係,人們進出國門,外國人出入我國,有如走自家灶角,以致不時出現的境外移入病例,導致登革熱無法根除?不!扯不上關係!登革熱有境外移入病例,但是,瘧疾已在台灣根除了,瘧疾不也是照樣有境外移入病例?每年,多多少少,幾乎無法掛零,總有10至30例境外移入瘧疾病例!同樣都是境外移入病例,為何瘧疾能無聲無息的,自然消聲匿跡,沒有流行的跡象,但登革熱不同,卻能造成2萬多例的大流行?所以,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與登革熱無法根除,兩者應是無關的!民國54年,世界衛生組織將台灣列入瘧疾根除地區,這是台灣邁入全民健康的里程碑,經我上述討論,登革熱因為有三點原因,造成登革熱無法像瘧疾一樣,至今仍無法根除,哪三點原因?第一點原因,登革熱病毒有4種血清型:1型、2型、3型、4型,四面魔王,對人們兇殘,抄家滅族。第二點原因,登革熱有2種病媒蚊: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左右開弓,雙重打擊,雙重禍害。第三點原因,登革熱罪魁禍首是境外移入病例,國境洞開,人來人往,防不勝防。真正原因是這樣嗎?除了我以外,沒有人會相信,也包括你!當然,討論結果,我自己也不相信,保證很多人駡我畫唬爛!你可能會質疑:「瘧疾能根除,為何登革熱不能根除?答案太簡單了,使用DDT就對了!台灣剛光復時,全台瘧疾肆虐,大量噴灑DDT後,才控制了疫情,DDT能讓瘧疾根除,今日,必然也能讓登革熱根除。」廢話!還用你說!DDT是很強的殺蟲劑,保證讓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不僅絕子,也必然絕孫,然而DDT太毒了,毒到全世界都在禁用,台灣可以使用嗎?保證引發世界公憤!DDT(滴滴涕),全名為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1950至1980年代,曾經是最著名、最有功效,世界普遍使用的殺蟲劑和農藥,用來殺死蚊子、蒼蠅、蝨子、跳蚤和農作物害蟲等,特別用來對抗瘧疾、斑疹傷寒、霍亂等蟲媒性傳染病。後來,發現滴滴涕,因不易降解,積累下來,對魚類、鳥類生存繁殖不利,嚴重破壞生態平衡,世界大部分地區已經停止使用了,因價格低廉,僅少數第三世界國家還繼續使用,以對抗瘧疾。滴滴涕對人體也有毒性,包括基因毒性、內分泌干擾性、致癌性等,世界衛生組織已界定為第二級致癌物。西元1874年,滴滴涕已被合成,但人們沒有發現其用處,直到1939年,瑞士化學家保羅•米勒(Paul...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六)蚊子百米飛不過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六)蚊子百米飛不過作者:吳聰賢醫師唐溫庭筠(蘇武廟):「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我以終生公衛人自居,更以終生防疫人自居,尤其我以疾管科長職位退休,我更注重防疫工作和防疫人員。我是否頭腦簡單,想得太單純了?衛生所的醫檢師職缺,改成了公衛護士職缺,但衛生局增加了公共衛生師職缺,一換一,不增也不減,防疫工作不擔心沒人頂,照樣一個蘿蔔一個坑,繼續有人承先啟後,是這樣嗎?錯!每家鄉鎮衛生所依據編制,各有一名醫檢師,彰化縣27家衛生所,總共有27名防疫人員,如今逐漸被公衛護士取代了,往後將增加27名公衛護士,是否也增加了27名公共衛生師?公家機關是有法定編制的,員工名額是固定的,豈容隨意增減人數?豈能漫無目的疊床架屋?不能!所以,衛生局的公共衛生師職缺,保證必少...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五)夜班護士獎勵金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七五)夜班護士獎勵金作者:吳聰賢醫師唐劉長卿(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知白髮何。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為了排除大腸癌,憂心忡忡,接受大腸鏡檢查,卻搞出了大腸穿孔併發症,前面幾回,我舉了兩國案例,第一個案例是咱南彰化的旺哥,第二個案例是基隆退休女老師的先生,無獨有偶,兩位受害者都牽扯衛生所,均在衛生所公衛護士們,積極衛教宣導下,接受了糞便潛血檢查,由於檢出潛血陽性反應,無法丟著不管,只得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結果卻造成意外事件,受盡折磨,倒楣透頂,令人唏噓。文章前後,我為何直強調衛生所公衛護士?公衛護士貫穿整個主題,不時出現此等基層公務員的身影,因為我曾是衛生所主任,因為我曾是衛生局防疫科長,公衛護士跟我有很密切的關係,我對她們知之甚詳?道理很簡單,這是我設下的伏筆,因我有很多話要說,不吐不快,我是終生公衛人,當然要當公衛見證人!以終生公衛人的立場,我要闡述基層公衛護士的偉大,盡忠職守和犧牲奉獻,雖然公衛護士佔不到衛生所人員的一半,公衛護士佔不到衛生局人員的十分之一,若沒有了公衛護士,衛生所要關門;若沒有了公衛護士,衛生局要垮掉一半。我有言過其實嗎?雖然每個公衛人,各有其專業,各有其職掌,組織架構上,缺一不可,但公衛護士的份量就是不一樣。不是嗎?公衛護士重要和偉大,臨床護士就不重要和偉大嗎?錯!同樣重要!同樣偉大!又不是選舉,不能用政治人物斷章取義的方式質疑我。有異曲同工之妙,公衛端的公衛護士,全名是公共衛生護士,相比於醫療端的護士,全名是臨床護士,兩者都是護理背景出身的,前者,在公衛上,佔有重要的份量;後者,在臨床上,也是佔有重要的份量,一絲一毫沒減損,不分軒輊,不分上下。我20年公職生涯,讓我見證公衛護士的偉大,沒了公衛護士,從衛生局首長、副首長、秘書、各科室主管,以至各衛生所主任,什麼都不是,是空殼子,全被架空了。進公職前,我16年臨床醫師工作;公職退休後,近7年的臨床醫師工作,合計23年,也讓我見證臨床護士的偉大。雷同的情境,整個醫界,包括各大小醫療院所,醫事人員何其多,專業又何其多,尤其是院長、副院長、部長、主任、主治醫師、總醫師、住院醫師等一大票醫師,但護理人員面對病患的辛勞,眾人有目共睹,就是佔據極重要地位,撐起半天邊,沒了護士,醫療院所是開不了門的!近來,有醫院因缺護士,病房不得不關門!以我自身例子,我每天的門診,不能沒有護士跟診,沒了護士,寸步難行,我看不了病人。整個醫療過程,護士成了靈魂人物。先來說臨床護士,再來說公衛護士。臨床護士怎麼重要?台灣醫界,終於用關愛的眼神,把眼光盯上了護士們,我應該說護理師,因護理人員學歷普遍提升,不再有高職畢業的護士了,年輕一輩的護理人員,只要五專以上畢業的,幾乎全都是護理師了,這是有見地的趨勢,什麼趨勢?不少大型醫院的副院長,不再是醫師們大動干戈,爭相搶奪的囊中物了,護理師照樣也能表現突出,被提拔為副院長了,也就是說,護理師跟醫師同等級,可以平起平座,一起主導醫院的醫療和行政了,這是多大的進步!我所知道的,彰基是這方面的先驅,已有護理人員擔任彰基體系的副院長了。護理人員離職率很高,台灣人是順民,尤其是女性,不敢抗議,更不敢罷工,只能自我委屈,為何離職率很高?簡單來說,兩點原因,工作勞累和薪資不成比例,如何解決?解決之道,只有調薪一途,總不能護理人員走光了,讓醫界崩壞吧!怎麼調?醫院不給調薪,院長不給調薪,醫護薪資差距拉大,厚此薄比,對護理人員何等不公?怎麼辦?私領域行不通,只好動用公權力,讓衛福部來為護理人員調薪了,且是衛福部長薛瑞元親自來宣布。為了提升護理人力留任,以及護理人力培育,衛福部所轄業務單位「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與考選部、教育部、國防部及退輔會,共同協力合作,完成了「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總共提出12項策略。民國112年9月28日,此計畫案,經行政院審核通過,等立法院審議通過後,就此定案,預計明年1月即可實施。因夜班,影響生理和家庭,造成護理人員平均7至10年就離職,為了留住護理人力,此12項策略中,就包括了補助護理人員夜班獎勵金,等於提高了護理人員薪資。護理工作分三班制,白天班,早上8點至下午4點;小夜班,下午4點至午夜12點;大夜班,午夜12點至早上8點。其補助內容如下:小夜班部分,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分別獎勵400元、500元、600元。大夜班部分,分別獎勵600元、800元、1000元。以護理師每個月上20天小夜班,每個月會增加8000元至1萬2000元薪資;以護理師每個月上20天大夜班,每個月會增加1萬2000元至2萬元薪資。護理人員薪資提高,就業意願提高,應能多留住護理人力了。依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估算,此護理人員夜班獎勵金補助案,全國每年約需43億元預算,金額相當龐大,錢從哪裡來?中央銀行印鈔票?行政院公務預算?衛福部公務預算?政府發行公債?總統府推出特別預算?都不是,衛福部已表明,匡列健保總額支付,專款專用,政府一毛錢都不用花。民國112年度全民健康保險整體醫療給付費用總額多少?總共8364.24億元,明年也大約如此,這些總額包括:牙醫門診醫療給付、中醫門診醫療給付、西醫基層醫療給付,以及醫院醫療給付的,如今,匡列了43億元護理人員夜班獎勵金,等於從醫師口袋裡,挖出43億元補貼護理人員的薪資,也就是說,健保點值更不值錢了,1個點值不是1元,也不是0.95元,可能是0.85元,甚至低於0.80元,等同醫師的收入,被健保署打了8折,甚至8折以下。護理師加薪,應該滿臉笑呵呵,額手稱慶吧?至於醫師呢?醫師減薪,必然哭喪著臉,搖頭嘆息吧?大抵是如此,醫師想反彈,但不敢反彈,面子難看,只能自求多福,暗聲幹譙,自找賺錢門路了;護理師滿心歡喜,拍手鼓掌喝采,但意外地,卻也出現了一絲,不滿意的反彈聲浪,真是怪哉!一年43億元的健保總額,兩年86億元、三年129億元...,等差級數增加,十年總共花上430億元,這筆錢用來補助護理人員的夜班獎勵金,護理人員薪資提升了,錢賺多了,高興嗎?快樂嗎?有如孫悟空搭筋斗雲,簡直樂翻天了!真的是這樣嗎?不!問題來了,不患寡而患不均,幾家歡樂幾家愁!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不知道衛福部的長官們是怎麼想的?故意要挑起多方爭端嗎?難道為了大選考量嗎?還是不知民間疾苦,閉門造車,矇混了差?竟然,硬把護理人員分成兩大類:診所護理人員和醫院護理人員;更進一步的,又把醫院護理人員分成兩類:白班護理人員和夜班護理人員;更誇張的,又把夜班護理人員,細分成兩類:小夜班護理人員和大夜班護理人員,結果是啥?僅有夜班才有補助,且大夜班補助多於小夜班。診所護理人員,望梅止渴,乾流口水,看得到,吃不到。醫院白班護理人員,也照樣如此,近在咫尺,乾著急,急得直跳腳。至於小夜班護理人員和大夜班護理人員,照樣起紛爭,同樣8小時,為何同工不同酬,「妳工作多,還是我工作多?」「妳辛苦,還是我辛苦?」好理家在,公衛護士全是基層公職人員,沉默多了,乖巧多了,不敢奢望有此福利,只會三緘其口,逆來順受,否則問題會鬧得更兇喔!醫院為何留不住護理人才?工作勞累是因,但追根究柢,還是薪資問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天下豈有此種好康事理?越是大型醫院,越是大賺錢,全身油滋滋的,醫療大樓拼命蓋,分院到處建,就是吝於付出,照樣給護理人員低薪,護理人員豈能不出走?「老娘受不了了,老娘不幹了!總行吧!」說來好笑,醫院不負起給薪責任,卻要用健保總額來補貼,豈非一筆糊塗帳,引發更多紛爭呢!在醫界的網路族群裡,已有醫師嗆聲了,「健保收入減少了,點值早晚拿不到7折了,只好找門路,向病人挖錢,增加自費項目和自費金額了!」不僅護理人員自身反彈,醫師也反彈,搞到後來,連病人也反彈了,全國大反彈了!衛福部吃力不討好,烽火連三月,到處反彈聲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衛福部可憐哉!我這個終生公衛人,都要幫著難過了。護理人員怎麼自身反彈?怎可以這樣?不是應該全力歡迎和支持嗎?這是護理人員的福利,也是護理人員的榮耀,吃同一鍋飯的,與有榮焉才對啊!有護理界大老,滿腹委屈的,大費周章地,召開記者發表會,唯恐他人不知地,且在網路大放送,昭告天下。大老有大老的格局,不敢直接反嗆衛福部,當然要先感謝衛福部的關愛,給予憐憫和鼓勵,但話風一轉,開始責問衛福部有失公允,為何只有獨厚夜班人員,難道白班人員不辛苦嗎?為何不能得到補助?大老的理由是,所有的外婦產科等手術,都安排在白天,有安排在晚間的嗎?除非是急診刀。住院病人的處置,如大便、小便、血液、生化、超音波、X光攝影、電腦斷層、核子共振、胃鏡、大腸鏡等檢查,都安排在白天,有安排在晚間的嗎?住院病人的各類治療,也都在白天完成,有故意拖延到晚間的嗎?當然沒有!住院病人的治療流程,確實是如此,換句話說,白班人員比起夜班人員,作更多的工作,服更多的勞役,卻得不到補助,豈算公允呢?往後,眾人看在錢的份上,豈非爭搶著小夜班和大夜班嗎?可憐的衛福部,順了姑意,逆了嫂意,左右為難,進退兩難,應證了古人說的「處世難,做人更難」。不!為官更難!台灣的政治生態,所謂的政黨政治,就是朝野對立、朝野杯葛和朝野抗爭,世世代代,永無寧日,難道這是民主政治的代價嗎?衛福部的長官們,你們辛苦了,無論如何,再苦的日子,都要挺住,加油再加油,你們可以鞠躬盡瘁,可以油盡燈枯,但為了台灣民眾的健康,醫界不能倒,尤其是健保,更加不能崩解!現在,回過頭來說公衛護士,在臨床領域,臨床護理人員很重要,但在公衛領域,公衛護士又何嘗不重要?臨床護理人員,工作累,薪資所得低,撐不住了,老娘不幹了,人力不足了,病房當然要關門了,甚至醫院要關門了!至於公衛護士呢?工作不累嗎?薪資所得高嗎?當然不是!也會跟著喊老娘不幹了嗎?當然不會!公衛護士是銓敘部認定的公務人員,其個人職業,國家有保障,加上「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有足夠的保障,以及公衛的使命感,以致,公衛護士再如何艱苦心酸,仍會委曲求全,硬撐下去,直至燈火熄滅!公衛護士怎麼重要?民國80年代,甚至可往前推30、40年,各縣市衛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