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後繼有人
五十、兒子與第28屆王民寧獎(下)
作者:吳聰賢醫師
兒子與第28屆王民寧獎(下)
作者:吳聰賢醫師 財團法人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的公文,稱呼兒子為吳千鼎博士,我頓時驚覺,啊!是博士大
人呢,胸口澎湃沸騰,真的是博士,好個「博士」啊!雖然,我工作忙碌,忙於日夜賺錢,沒盡到多少責任,沒給多少教養或指導,完全是兒子自己努力來的,自己艱辛奮鬥來的成果,我仍不
禁要跪地膜拜,感謝上蒼,感謝父母和列祖列宗,我栽培出一個博士,吳家出了一個博士,光
宗耀祖,光耀門楣,萬古留芳,我對得起天上的父母了。兒子被稱呼為博士,當父親的,除了高興和欣慰,更多的是「與有榮焉」!他可是吳家列祖列
宗以來,頭一個博士呢!希望它是空前的,但不是絕後的,以儒學傳家是值得驕傲的。
我很好奇的,當年,兒子考的是中研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學生裡頭不少是外國學生,因中研院是學術研究機關,不是學校單位,不能頒發學位,所以,兒子拿的是陽明大學的博士學位,但基金會的公文,卻稱呼兒子所屬單位是中研院生醫科學研究所,為何不是陽明大學?弄錯了
嗎?或許,兒子取得博士學位後,曾有三個月的時間,以博士後研究員身份,留在唐堂老師身邊,繼續從事實驗的關係吧?
我另一個好奇的,兒子唸的是國際研究生學程,為何是陽明頒發博士學位?而不是國防、台大或成大?今年的王民寧獎,另有一位得獎者,跟我兒子很類似,他是「中央研究員暨國防醫學院台灣國際研究生學程」,同是國際研究生學程,他拿的卻是國防大學的博士學位,為何如此?何原因?
1988年,王民寧逝世後,隔年,1989年,中國化學製藥為紀念其創辦貢獻,成立了「財團法人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該基金會於1991年,設置了「王民寧獎」,類似諾貝爾獎、唐獎等,鼓勵醫藥學術研究和發展醫藥教育為高宗旨。第一屆,僅設立了「國內醫藥研究所博
士班優秀論文獎」,自第二屆起,則增設了「學術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康和國家社會傑出貢獻獎」。
基金會現任董事長為王勳聖(中國化學製藥董事長),另有六位董事,分別是謝博生(台大醫
學院名譽教授)、陳飛龍(南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定信(台大特聘講座教
授)、魏福全(長庚大學特聘講座教授)、張文昌(台北醫學大學董事會董事長)、王勳煇
(蘇州中化藥品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勳聖和王勳煇是兄弟,前者是兄,後者是弟,兩人的父親是王致權,王致權則是王民寧的獨子,所以,兩兄弟是王民寧的孫子,兩兄弟繼承了家業。基金會之董事會,不參與獎項的評審
,評審另有評審召集人,召集人再聘請學者專家來評審,所以,董事會是採取公平、公正的立場。
「優秀論文獎」,共有五名,由各研究所所長或相關單位主管擇優推薦,經遴選為受獎者,將頒發獎金新臺幣20萬元及獎牌乙座。主論文以未在基金會得獎之論文一篇為限,且由指導教
授證明為博士論文之一部分,並註明主論文的中文題目,和刊載於期刊的Impact
Factor,得附與主論文有關之論著,供評審參考。
「傑出貢獻獎」得獎者,不是五名,而僅有三名,也可以遇缺,不提或少提,獎金則甚高,不是20萬,而是新臺幣150萬。本基金會的獎項候選人,有如下的排除條件,第一,曾獲得總統科學獎、王民寧獎者。第二,近五年學術研究成果,曾獲得李天德卓越醫藥科技獎、有庠科技
獎者。...
吳家後繼有人 四十九、兒子與第28屆王民寧獎(上)
吳家後繼有人
四十九、兒子與第28屆王民寧獎(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兒子,遠離身邊的,給予祝福;留在身邊的,更需珍惜。」
台灣時間,107年11月23日,半夜0時55分,相當於美國加州時間,107年11月22日,上午9時
55分,台灣和加州時差15個小時,我睡夢中驚醒,媳婦用Line傳來訊息,報告好消息,也分享好消息。「爸媽!好高興,千鼎得到王民寧優秀論文獎了!很不簡單,這是非常大的榮
譽。」這是何方獎項?誰是王民寧?沒聽說過,也不清楚,迷糊中,我回了恭喜兩字。兒子有
出息,是父母最大的榮耀,不管任何獎項,多大或多小,大到諾貝爾獎,小到七品芝麻小官,
或是龍場驛站驛丞,總是值得恭喜,代表父母的喜悅,以及對他的讚賞和鼓勵。
兒子五年前,從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回台,某眼科研究室的研究助理,學然後知不足,意欲更
上一層樓。回台後,花兩、三個月時間準備,考取中研院的國際研究生學程,進入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就讀。今(107)年2月,終於通過博士論文考試,取得理學博士學位。接著
,3月,飛往美國應徵和面試,順利取得加州史丹佛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資格。然後,7月11
日,飛越太平洋,開始博士後研究員的生涯。緊接著,隔月,大腹便便的媳婦,和未滿兩歲的
孫子,於8月24日,飛往加州,一家團聚,迎向新生活。
史丹佛大學,座落於加州帕羅奧圖市,人口僅七萬多的小市鎮,為工作方便,兒子買了一間公寓,定居於帕羅奧圖市。帕羅奧圖市是蘋果公司發源地,美國矽谷的創始地,曾是矽谷的中心點。兒子住處離大學近,騎腳踏車約15分鐘路程,走路的話,約半小時左右。據說校園蠻大
的,走一圈就要花幾個小時。
半夜,睡夢中被吵醒,覺得苦嗎?還好,命中注定,早已習慣,不覺得苦。民國65年,從實習大夫開始,以致臨床醫師,半夜急診是常有的事,起床處理緊急病患,是職場上的職責。民國86年,轉換跑道,進入公共衛生體系,前三年,在衛生所,除了斷電問題,幾乎沒有緊急
狀況;後十七年,在衛生局,就有半夜處理緊急事故的壓力,此外,大半也是斷電問題。
何謂斷電問題?衛生所有疫苗專用冰箱,衛生局除了疫苗專用冰箱,還有大型疫苗冷藏庫,儲存更大量的疫苗,衛生所疫苗數量較少,價值也要數十萬,衛生局疫苗可多了,價值不菲,甚至可高達數千萬元,若不巧,天災或人禍,供電中斷了,疫苗處置不當,或來不及處置,疫苗受損了,問題很大條,不僅受行政處分,還牽涉賠償問題,以致,疫苗管理承辦人,戰戰兢兢的,當科長的,也是戰戰兢兢的,絕無法高枕無憂,電話和手機,半夜都不離身。
自從小孫子出生後,嬰幼兒難免有病痛,媳婦常會半夜,從板橋住家送來訊息,「小千比半夜發燒,燒到38度,又燒到38度半,怎麼辦?洗溫水澡可以嗎?」「小千比半夜咳嗽,痰很多
,鼻涕也流不停,怎麼辦?可以用吸痰器嗎?」小孫子在台期間,患過甚多感染,有一般的感冒,還有呼吸道融合病毒、玫瑰糠疹等感染,甚至嚴重的腸病毒感染。自己的小孫子生病,千
萬次被吵醒,甚而徹夜不眠,有誰會覺得苦?縱然分隔兩地,無法有所作為,但跟著媳婦擔心
受怕,也是應該的,他可是吳家的血脈。
雖然,去年初,已公職退休了,不再有公務纏身了;雖然,又重新回到臨床,就職於某診所,
僅是診所,只有門診病患,沒有急診病患,但是,我心中仍有,半夜被吵醒的心理準備,因我
是24小時待命的阿公。目前,小孫子隨父母移居美國了,時差關係,日夜顛倒,我更懷抱半夜被吵醒的宿命,因我是醫師阿公。
據說,美國就醫相當不方便,須事先預約掛號,一掛就要好幾天,不像台灣,醫院、診所林立
,任何時候都可以輕易就診。前些日子,兒子從實驗室摸黑回家,因沒路燈,一片漆黑,腳踏車不慎撞上路邊圍籬,人摔傷,臉部多處擦傷瘀青,一顆牙齒甚且動搖,雖有醫療保險,但掛診不便,就醫困難,只好隨它了,不予理會,不就醫了。美國醫療環境跟台灣差太多了,台灣人絕難習慣。
媳婦同時傳送函件,是財團法人王民寧先生紀念基金會的公文,Wang
Ming-Ning...
夕陽無限好(小說、雜文、散文集) 七十六、十一月二十四日綠地變藍天:詩詞有感
夕陽無限好(小說、雜文、散文集)
七十六、十一月二十四日綠地變藍天:詩詞有感
作者:吳聰賢醫師
台灣如火如荼,舉國沸騰,舉行九合一大選舉,十一月二十四日投票日,當晚八時餘,開票才三、四個小時,但綠地大毀滅,已見端倪,已有人在網路放悲鳴,「大屠殺!嗚嗚嗚…,我不想活了,不要攔我,讓我去死吧!嗚嗚嗚嗚…」
隔日,確定綠地變藍天,台灣版圖重新洗牌,綠色執政僅取得六縣市,藍色在野反大獲全勝,囊刮十五縣市,另一縣市則是無黨籍,有人貼出孫運璿文章,以示感懷,此人則悲情大放送,「每一個偉人的優點,以不同的角色表現出來,我從小學矇矇懂懂時,就耳聞孫運璿的大名,我隨年紀漸長,越喜歡讀書時,就對孫院長有更多的了解,孫先生謙謙君子、勇於任事、清廉自持,全心全力地,推動台灣的各項偉大建設,我想,只要稍點有良知的人,多是很佩服孫院長的。」
有人笑稱,「哦!你醒了,不會不想活了吧!哪天,我們要挺你當總統呢!這次選舉結果,不管藍綠,只要不讓我們安居樂業,不讓我們團結攘外,就來變天!藍綠不分!」此人語氣來個大翻轉,「另一個值得崇拜的人是陳水扁,在高壓專制統治下,他不畏生死,憑著他的才華和熱忱,爭取台灣民主化的過程,受盡百般的迫害,包括生命及家人的安全,終於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當選台北市長,改變了全台灣,政府機關公務人員的傲慢,人民真正意識到,自己才是國家的主人。」
「施政滿意度超過七十趴,是全台北市不分藍綠市民認證的,但是,第二次連任,還是落選了。陳水扁,劃時代的偉業,當選總統,從此台灣真正的蛻變,成了自由民主的國家,但是擋人財路,和傷了某些人的優越感,備受打壓,終至被迫害。」哇!好個備受打壓!是這樣嗎?「一種米,養百樣人」,應該改成「一種米,養千萬億樣人」。
此人續說:「相對的,馬總統的公務機要費,明明白白的貪汙,法官竟能以宋朝的公使錢,以大水庫的說法,輕輕鬆鬆地,無罪定讞。公道自在人心,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我還真的長眼睛了。但有人持不同的想法,「那些都是過去式,台灣始亂于李登辉,貪腐于陳水扁,無能于馬英九,撈國本于蔡英文。從現在開始,所有的當選人,均要留校察看。」
此人語氣不對,發飆了,「請不要專門,對特定的團體歌功頌德,蔣中正、毛澤東都是一代偉人,
蔣中正居然能在很艱難的情況下,統一中國,實在不可思議。毛澤東卻是推翻專制,統一中國,施行有美好願景的偉大的共產主義。
...
白袍診間驚奇 四十、診間隨筆:刀子嘴,豆腐心
白袍診間驚奇
四十、診間隨筆:刀子嘴,豆腐心
作者:吳聰賢醫師
近70歲的阿嬤,坐在輪椅上,直挺挺地,被推進診間,因人高馬大,且胖嘟嘟的,整個大屁股,佔滿整張椅墊,雖然,沒有站起來,也沒辦法站起來,也沒量體重,但我估計,她至少有170公分高,將近100公斤重。推她進來的,也是70歲上下的老阿公,是她的老公,兩人反差極大,相形之下,阿公顯得矮小瘦弱,我不禁懷疑,阿公如何抱阿嬤上下床睡覺?
我問阿公:「阿嬤塊頭不小,您怎麼扶她上下床?有沒有請外籍看護工幫忙?」印尼或泰國的女外籍看護工,一般體型也都很瘦小,縱然有外籍看護工,一個女人家也難以搞定。阿公回說:「幹!這個女人啊!吃得肥滋滋的,好像一隻大母豬,我一個人哪搬得動?我沒有聘請外籍看護工,大部分都是我家小兒子協助幫忙的,如果小兒子出去,我只好一個人動手了,結果,常閃到腰。」
我會心一笑,「肥滋滋的,好像一隻大母豬」,不就是近日,國民黨黨主席吳敦義,暗諷前高雄市長陳菊的話嗎?造成民進黨大力撻伐。不過,阿嬤跟陳菊相較,阿嬤才肥得像大母豬呢。人生的悲哀,阿公有三個兒子,老大和老二有出息,獨立出去,僅剩小兒子在家,小兒子又癡又肥,領有身障手冊,多次來過我診間,少說也近百公斤,但對阿嬤來說,悲哀卻成了她的護身符。
阿嬤是老病號,多年高血壓,沒有規則服藥,收縮壓常超過180、190mmHg以上,她三年前腦中風,下視丘部位顱內大出血,在彰基接受緊急開顱手術,勉強搶回一條命,但從此四肢無力,癱瘓在床,失去說話能力,也失去吞嚥功能。每次餵牛奶、飲料或稀粥時,都會嗆到氣管,咳嗽反射,讓阿嬤咳到臉紅脖子粗,全身劇烈抖動,真怕再次中風呢,既然無法餵食,只好用鼻胃管灌食了。
阿嬤從彰基出院後,有安排居家護理,固定每個月到家更換鼻胃管。因吞嚥功能差,插鼻胃管變成困難的挑戰,主要的關鍵點是咽喉部,當患者沒辦法配合醫師指令,進行吞嚥動作時,鼻胃管常會通過聲帶,插進氣管內,而不是插入食道內,以致引發反射性劇烈咳嗽,咳到滿臉通紅,咳到漏尿,甚至咳出血來。只好將鼻胃管往外拉出一些,再重複地,又反覆地嘗試,直到鼻胃管插入食道,然後進入胃。總之,插鼻胃管對中風患者來說,是很大的折磨。因家屬不信任居家護理,所以,寧願辛苦推著輪椅,將阿嬤送來咱診所換鼻胃管。
阿嬤中風後,家屬也嚇到了,除了每天幫阿嬤量血壓以外,也固定時間來咱診所看診,拿高血壓的藥,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每月到健保藥局,拿28天的藥,連續拿三個月。目前,用藥是Exforge
5mg/160mg一顆、Bisol
5mg一顆,每天早晨,鼻胃管灌服。兩顆藥含有三種成分,不同的作用機轉,分別是鈣離子通道阻斷劑(又稱鈣離子拮抗劑,calcium
channel...
白袍診間驚奇 三十九、診間隨筆:選舉二、三事
白袍診間驚奇
三十九、診間隨筆:選舉二、三事
作者:吳聰賢醫師
「幹!塞他娘的!吃碗內,塞碗外,根本是吃裡扒外,幾乎每天跑我這裡來,大吃大喝的,然後,半夜跑去對營嚼耳根,到底手上一張票,是要投給我,還是投給對方?說不定,是來打探軍情的,專門來亂的!」說得咬牙又切齒,連三字經都駡出來,恨不得把對方開膛剖腹,全部吃下肚。
說話的,是一個60餘歲,黝黑,矮壯,結實,綽號「阿龍」的莊稼漢,有八分地,玉米、洋蔥、花生和西瓜等,輪流耕種,收入似乎不錯。他農閒時,喜歡參與社區發展協會和宮廟的事情,做了不少事,算是鄉間有頭有臉的人。四年前,因現任里長好吃又懶惰,長得肥肥的,有事請託,都叫不動,於是,在眾人拱托下,出來選里長,卻也被他選上了。今年,是阿龍連任的競選,除了前任里長外,還有三位年輕人出來角逐,所以競選態勢是非常緊繃的。
阿龍是老病號,健談話多,也容易大驚小怪的,講話聲音特大,常把...
白袍診間驚奇 三十八、醫師的專業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白袍診間驚奇
三十八、醫師的專業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作者:吳聰賢醫師
「頭痛醫頭豈是難?腳痛醫腳哪不堪?解熱鎮痛展歡顏,打針吃藥樂翻天。藥到病除賽神仙,藥到病沒進陰間,陰曹地府告羅閻,笑問患者悔恨綿?」
以下是網傳的文章,昨天再次收到,已是半年內第三次,據說是以色列的短篇小說:
我在樓梯間,突然覺得左耳一陣刺癢。
妻子一定要我去看醫生,她說人們往往不夠謹慎,最後造成重疾。醫生詳細查看我的耳朵,花了大約半個小時才抬起頭來然後告訴我:「我開6粒青黴素片,這將馬上清除您左耳的症狀。」我照醫囑呑下藥片。
兩天後,癢癢沒有了,我的左耳像是獲得新生!唯一還影響我心情的是,腹部起了紅斑,奇癢無比,讓人無法忍受,我馬上找一位皮膚科專家。他只瞥了一眼,就跟我說:
「有些人不適合服青黴素,因此會有過敏反應,您別擔心,服用12粒金黴素藥丸,幾天之後一切就會正常。
」
金黴素取得預期的效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