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完結篇)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完結篇) 作者:吳聰賢醫師 因三點原因,前面已述,不再重複,我使盡吃奶力量,人生最基礎的原力,連滾帶爬,老牛拖車般,氣喘如牛,差點心律不整又發作,姑且不管汗流浹背和滿頭大汗,終於,我趕上了內人步伐,也一起登山了九五峰。 未登上九五峰前,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的甲隊山友,陸陸續續,三三兩兩,從上層階梯下來,感謝他們幫我倆打氣:「加油!九五峰快到了,只差50米左右。」其實,須要打氣的是我,不是內人,內人體力挺好的,神閒氣定,一派悠哉,慢條斯理,信步而行,駕輕就熟,半點也不辛苦,哪像我氣喘吁吁,還揮汗如雨下,狼狽不堪呢。 聽到僅剩50米,我內心興奮著,辛苦快要結束了,雨過要天晴了,此日登山行程快要大功告成了。與甲隊山友碰頭,接著抵達九五峰,也就是回程的時候了,回溫暖窩,回舒適圈。除了興奮,我還帶著感謝,我向老天多要了一天,也硬撐過了一天。人生70才開始,...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下)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下) 作者:吳聰賢醫師 在嚮導的指引下,乙隊山友走入南港山縱走步道的登山口,隱藏在中華科技大學側門,隱密又狹窄的登山口。既然名為縱走步道,非O型縱走步道,也非來回步道,表示遠端另有一個登山口。另一個登山口在哪兒?我不知道!因沒走到盡頭,但依據個人兩點判斷,我認定是捷運象山站的登山口。 第一點判斷,甲隊從捷運象山站上來,走往象山,接著走南港山縱走步道,在九五峰,與乙隊會合後,續走往中華科技大學的登山口。第二點判斷,台北當地人,習慣搭捷運到象山站,走象山和南港山縱走步道,這是來程,回程則是,走南港山縱走步道和象山,重回象山站,再搭捷運回家。所以,南港山縱走步道有兩個登山口,一個在中華科技大學,另一個在捷運象山站。若從松山慈惠堂上來,走虎山,也能連結上南港山縱走步道,所以,在慈惠堂這端,也有另一個登山口,算是歧路上的登山口。 靠近信義區這邊,有四獸山...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中)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中) 作者:吳聰賢醫師 遊覽車進入市區,隔著玻璃窗,遠遠就看到巍峨高聳,直入雲霄的「台北101大樓」,我知道,來到台北信義區了。台北的信義區,有如台中的七期,不!應該說台中的七期,有如台北的信義區,兩者大抵類似。此刻,挑起了精神,奮力張開眼睛,從眼底到眉梢,看到的都是美侖美奐,無與倫比,各有特色的高樓大廈,有古典型的、宮殿型的、豪華型的、奢華型的,花團錦簇,繽紛錦繡,讓人賞心悅目,也讓人眼花撩亂。首善之都的首善之區,沒話說,確實不同凡響。 我是鄉下土包子,有如劉姥姥入大觀園,一邊興奮著,一邊讚歎著:「真夭壽!太奢華了,大漂亮了,這是人住的地方嗎?人有這樣的福氣嗎?應該王公貴族,甚至國王、皇帝住的吧?」當然,台中七期也不遑多讓,也是高樓大廈林立,尤其夜色中,七彩霓虹燈照亮夜空,一閃一爍的,閃爍到讓人眩暈,華麗到讓人窒息。令人懷疑,高樓大廈裡頭,暗...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上)

 台北市象山、南港山縱走步道(上) 作者:吳聰賢醫師 109年11月1日,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辦了今年度第27次登山行程。協會向心力強,幹部號召力猛,每次登山活動,三兩下,如探囊取物,輕輕鬆鬆,就能召集山友踴躍參加,少者7、8輛遊覽車,多者上看10輛。記得,破紀錄的一次是12輛,每輛滿載43人,500多人的登山隊伍,多浩大,多嚇人,連山神都要豎起大拇指,海呼:「彰化人一級棒!」其實,年度才剛開始,行程都還未安排出爐,已有早鳥山友,一口氣報名「全勤」了,也就是全年行程均報名參加。 平均每兩週,有一次登山行程,一年大抵共23、24次,加上額外安排的,整年度約有28-30次左右。「全勤」就是一次也不缺,奉陪到底,走完年度所有行程。本協會登山行程的頻繁度,可說是台灣登山界的奇葩。不要忘記,協會多的是退休的老人,70、80歲老頭子多的是,身強力壯的,不出來走走,難道宅在家裡養老?縱然搭...

新北市瑞芳區 龍洞古道、苦命嶺、石梯古道縱走(下)

  新北市瑞芳區 龍洞古道、苦命嶺、石梯古道縱走(下) 作者:吳聰賢醫師 上集提到,全台各交流道旁,隨處可見的大眾化餐廳,每桌十人的1500元合菜,遊覽車司機可抽成300元,滿載的遊覽車,至少可抽成1200元。還有,交流道旁的購物中心,商場會給司機300元、600元的紅包,再不如預期,也會給個零嘴或小吃的伴手禮。有網友,就提出了質疑,我是否心懷不滿,故意抹黑遊覽車司機?還是,我唯恐天下不亂,故意製造乘客與遊覽車司機的對立? 天大的冤枉,冤枉觀音媽偷吃蝦仔給,我豈敢抹黑遊覽車司機?全台近萬輛遊覽車,加上眷屬,少說有五、六萬人,我縱然向老天借膽,也不敢跟他們為敵。司機收小費,這是公開的事實,早已傳開無數年,不是隱藏的祕密,這是台灣生意人間,在商言商的交易,中國大陸如此,華人社會如此,可能全世界生意人都如此,大家互助互利,彼此雙贏的交易,我可接受,你能接受嗎?還是嘮叨幾句,內心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