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九)低渣飲食大腸鏡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九)低渣飲食大腸鏡作者:吳聰賢醫師唐薛逢(宮詞):「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旺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褲宮人掃御床。」四、導美睡(Midazolam,商品名稱Dormicum),屬於苯二氮平類藥物(Benzodiazepine),亦名苯二氮䓬類藥物,或苯二氮卓類藥物,屬於中樞神經抑制劑,用於鎮靜和安眠,也用於抗癲癇和抗焦慮。因作用快,半衰期短,目前,各醫學中心等大型醫院,都採用導美睡靜脈注射,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不過,其止痛效果不強,常須合併鴉片類止痛劑,例如嗎啡等。民國69年,初任彰基外科住院醫師,隨著主治醫師們處方,已開始學習使用此類藥物,凡住院病人抱怨半夜睡不著覺,都會給此類口服藥,包括Mogadon、Valium和Ativan(深藍色或紫色錠劑),尚未學會開刀,就先懂得給鎮靜安眠藥。來到民國106年,公職退休,重回臨床後,我仍然逃不出此類藥物的魔掌,且是更高階的,例如:Xanax(淡粉紅色錠劑)、Halcion(淡藍色錠劑)、Flunitrazepam(簡稱FM2,俗稱強姦藥丸),常被病人逼著開藥,雖然我極度厭惡這些鎮靜安眠藥。當然,今日,這些鎮靜安眠藥都屬於管制藥品,沒有醫師處方,藥局不敢私下販售,患者被逼急了,必然氣沖沖地,找醫師爭吵。無痛大腸鏡檢查,必然使用中樞神經抑制劑,進行全身性麻醉,以達到鎮靜安眠作用,此類藥物,即使是導美睡,也難免有副作用,特別是心肺方面的副作用,尤其劑量的多寡,如初劑量或追加劑量,更與副作用有關,基本上,最淺顯的副作用,包括:血氧濃度變化,從正常值的95%以上,下降至90%以下;心電圖圖形改變,如出現心搏過速、心搏過慢、心律不整、心房顫動、心房撲動等;心跳異常,心跳速率每分鐘小於50下,或心跳速率每分鐘大於100下等;血壓異常,如收縮壓低於100,甚至60、70,呈現休克狀態等,這些病症對生命有危害,處置不及,會死人的,所以,事先經過醫師評估後,有冠心病和心肺功能不全者,不建議使用鎮靜麻醉劑。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除了應有資深麻醉主治醫師負責麻醉外,且應有血氧飽和度監視器、血壓監視器和心電圖監視器等設備,進行完善的監測,避免造成死亡意外,徒增無謂醫療糾紛。在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一般來說,無痛麻醉自費部份,細分兩筆費用,採分別計算:第一筆費用,麻醉科醫師術前評估和檢查,約需1000元。第二筆費用,麻醉科醫師親自上陣麻醉,約需4000-5000元,合計5000-6000元,這兩筆費用,業績算在誰身上?當然是麻醉科醫師身上。如此看來,完成一例無痛大腸鏡檢查,麻醉科醫師的業績,遠高於腸胃科醫師,達2倍以上,即使病人有瘜肉,又動了瘜肉切除術,腸胃科醫師的業績,仍不如麻醉科醫師。我懷疑腸胃科醫師內心能平衡嗎?「他媽的!根本為人作嫁!我自己的病人,拼死拼活地幹,還要承擔風險和責任,卻幫人家賺業績,很不公平!真窩囊!」若把麻醉科醫師一半的業績,劃歸給腸胃科醫師,或許腸胃科醫師內心會舒坦些。你可知道?由於三點原因,進行無痛大腸鏡檢查時,實施靜脈麻醉的,不是麻醉科醫師,而是腸胃科醫師本人,獨當一面,自己硬幹了。人命關天,倒楣的是病人,術業有專攻,只要牽涉病人麻醉,麻醉科醫師必然較專業,若有突發意外發生,麻醉科醫師的緊急處置,也必然較專業,能給病人多一層的安全保障。哪三點原因?第一點原因,麻醉科醫師人力不足。除非醫學中心或大型醫院,一般的小型醫院,尤其是小診所,哪來的麻醉科醫師?一方面找不到人,麻醉科醫師太少了,連俗稱「part...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八)無痛大腸鏡檢查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八)無痛大腸鏡檢查作者:吳聰賢醫師唐韓翃(同題仙遊觀):「仙臺初見五城樓,風物淒淒宿雨收。山色遙連秦樹晚,砧聲近報漢宮秋。疏松影落空壇靜,細草春香小洞幽。何由別尋方外去,人間亦自有丹邱。」旺哥無法接受此事實,好像鬼迷心竅般,快速轉動著腦筋,盡找一些有的沒有的理由搪塞。一般民眾難以接受,保證都會帶著懷疑的態度,旺哥說:「包括我父母輩、祖父母輩等,我家族都沒有大腸癌病史,我不會有大腸癌啦!」很抱歉!有家族病史的,有較高的風險罹患大腸癌,但不表示不會。據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表示,有一位一等親罹患大腸直腸癌,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比一般大眾多2至3倍;如果有兩位一等親診斷為大腸直腸癌,或有一位一等親於50歲之前罹患大腸直腸癌,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高達3倍之多;即使是二等親或三等親有大腸直腸癌,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旺哥又說:「糞便檢查前兩天,我有吃鴨米血,也有...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七)廚工體檢好事磨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七)廚工體檢好事磨作者:吳聰賢醫師唐玄宗:「夫子何為者,栖栖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歎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57歲男性,彰化鄉間某小雜貨店老闆,在轄區衛生所地段公衛護士,強力邀約下,勉為其難地,參加了社區整合式萬人健康篩檢。為謂「地段」公衛護士?假設某鄉鎮衛生所有4位公衛護士,轄內共有20個村里,考量村里人口數多寡,人口數多的和人口數少的,彼此互相搭配,每位公衛護士平均要負責5個村里,這5個村里就是這位公衛護士的地段,而本人就是這5個村里的地段公衛護士。個人的地段,也就是個人的責任區,分配得一清二楚,會議記錄,白紙黑字,簽名畫押,沒有模糊的空間,沒有耍賴的界線,個人的業務範圍,公衛護士敢混水摸魚,或陽奉陰違嗎?打死也不敢,保證拼死拼活,鞠躬盡瘁,戮力從公了!說句良心話,公衛護士豈是好當的?廣而言之,基層公務員又豈是好當的?公衛護士為何要強力邀約?又是明信片,又是電話的,且電話不會僅打1通,即使打2通、3通,甚至打4通,也難保病人不會臨時變卦,食言而肥,當天開天窗喔!以致健檢前1、2個月,甚至前2、3個月,每位公衛護士顧不得家庭,要熬夜加班,在辦公室猛打電話,邀約患者參加健檢,且催逼患者務必要參加,絕不能爽約!為何如此辛苦?因每位公衛護士都有目標數,沒有完成目標數,參與健檢的目標數不足,不僅沒有面子,且牽涉個人考評績效,說白一點,邀約人數不夠,要扣績效分數喔!不僅公衛護士個人有目標數,整個衛生所也有目標數!不用老百姓操心,公家機關的行政管理,效率一流,絕不馬虎!個人沒有達成目標數,不僅沒有面子,不僅扣績效分數,甚且是整個衛生所的害群之馬,萬夫所指,不病也亡!怎麼說?因為,會害得衛生所達不到目標數,在當年度的下半年,必得重辦一場萬人健康篩檢,直到達成目標數為止!這代表整個衛生所,從上至下,從主任、護理長,下至工友、約聘僱人員,還得重新批星戴月,使盡全力,耗費精力,再辛苦好幾個月喔!當然,年度已參加萬人健檢的,不得重新邀約,導致邀約困難度倍數增加!衛生局長官強制規定,小所衛生所目標數200餘人,大所衛生所目標數300餘人。何謂大所衛生所?轄內人口數近10萬人的,稱為大所衛生所,例如彰化市南西北區衛生所(人口數15萬餘)、員林市衛生所(人口數12萬餘)、鹿港鎮衛生所(人口數8萬餘)、和美鎮衛生所(人口數8萬餘),此4所被劃歸為大所衛生所,其餘23所則劃歸為小所衛生所。大所衛生所責任挺重大的,非但每場次要多百餘人,且年度要辦理兩場次,而非小所衛生所的一場次,這對護理長和承辦者來說,其壓力可大了!一場萬人整篩辦下來,不瘦上4、5公斤才怪!難怪彰化縣每位公衛護士,苗條婀娜,豐姿綽約。我公職期間,某年,有2間大所衛生所,過度自信,大意失荊州,目標數抓得太緊,沒有緩衝的空間,加上電話邀約欠加強,沒有反復再三電話聯繫,結果不少病人爽約,開了空窗,應到未到,原本預估有300餘人到檢,卻僅來了200餘人,足足少了近百人,怎麼辦?欲哭無淚,來不及了,無法臨時隨意找人!沒有討價還價餘地,長官翻臉比翻書快,在萬人整篩結束後的檢討會上,統計結果出爐,參與人數沒達目標數,當場一聲令下,「再加辦一場,直到達成目標數為止!」衛生所主任敢吭聲嗎?衛生所護理長敢吭聲嗎?不敢!各配合單位的科室科長或主任敢求情嗎?不敢!個個噤若寒蟬!可想而知,嚴厲的連坐處分,眾人連帶受罰,沒有達成目標數的公衛護士,必然被幹譙到無地自容,羞愧難當,恨不得死掉算了!死掉照樣不能解決問題,全所只好擦乾眼淚,記取教訓,互相鼓勵,齊心協力,拼死拼活,置之死地而後生,陷之亡地而後存。最終,這2間大所衛生所,上下一條心,披荊斬棘,完成了300餘人的目標數,事件完美落幕,眾人雀躍。經此波折後,殺雞儆猴,各家衛生所學乖了,也怕死了,寧願擴大倍數邀約,2倍或3倍,且加強電話聯繫,再也不敢輕忽大意,以致,從此至今,不再有類似情形發生了!這位小雜貨店老闆,姓名有「旺」字,我姑且稱之為「旺哥」。旺哥很不願意參加萬人健康篩檢,覺得很浪費時間,如闖關遊戲般,一關一關接受檢查,總共20餘關,整個上午都要耗在裡頭了。另外,他有心血管疾病,兩次入住彰基心臟內科,接受心導管冠狀動脈檢查,冠狀動脈嚴重狹窄,總共放了4根支架,後續,長期拿心臟內科慢性病處方箋,每3個月得門診抽血檢查和追蹤,不乏相關健康檢查。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太忙了,他是鄉間小型雜貨店,不比四大超商,他必得自行進貨、出貨和送貨,連星期假日也不得閒,雖偶爾有老婆和兒女幫忙,仍然忙得不可開交,甚至焦頭爛額,連坐下來吃一頓飯的時間也沒。既然不願意,幹嘛勉為其難呢?直接回絕不就是了?拒絕參加萬人健檢,是個人的自由,台灣是民主社會,又不犯法,也不會抓去槍斃,衛生所無權利可脅迫啊!最後,旺哥不得不,仍參加了萬人整篩,主要原因有三點:第一點原因,公衛護士死纏爛打,斷斷續續,打了好幾通電話,又拜託,又懇求的,誠意感人。第二點原因,公衛護士懂得人情世故,三不五時,去雜貨店買茶葉蛋,順便話家常搏感情。第三點原因,是我個人猜測,衛生所有稽查員,稽查員負責食品稽查,如果不小心被查到販賣逾期餅乾,該怎麼辦?雜貨店也賣茶葉蛋等熟食,依照規定必得接受食品從業人員體檢,沒體檢證明怎麼辦?基於此三點原因,他好意思拒絕嗎?他敢拒絕嗎?不敢!只好順從地接受萬人健檢了。或許你會說,旺哥參加萬人整篩好啊!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等於也作了食品從業人員體檢!萬人整篩不用花錢,食品從業人員體檢則要花錢,何樂不為?你錯了!外行人說外行話!兩者檢驗項目有差異,萬人整篩僅是一般健康檢查,再加上癌症篩檢;食品從業人員體檢則是特殊體檢,有其特別規範。食品從業人員體檢,又稱供膳作業員工體檢,或稱廚工人員體檢,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從事食品工作行業者,須每年接受一次體檢,體檢項目包括:結核病、A型肝炎、傷寒和手部皮膚毛病共四項。A型肝炎和傷寒,屬糞口傳染性疾病,怕糞便污染飲食,引發疾病擴散。手部皮膚毛病,屬接觸性疾病,如膿瘡、傷口感染、潰瘍等,怕沾污飲食,造成疾病發生。至於肺結核,屬空氣傳染性疾病,怕人與人接觸,引發疾病蔓延。雖說萬人整篩有肺結核病篩檢,卻沒有A型肝炎和傷寒的篩檢,也沒有手部皮膚的檢查,彼此無法互相取代的。今日,在我每日的門診,除了面對門診患者外,涵蓋健保患者或自費患者,我也要面對不少健康檢查的患者,林林總總,種類繁多,人數也不少,除了食品從業人員體檢、健保成人健檢外,還包括:人壽保險健康檢查、勞工就業健康檢查、機車或汽車駕照健康檢查、服社會勞動役健康檢查等,我不僅懸壺濟世,也提供多項服務,給予社區民眾方便,以致咱診所贏得不少好評。我國刑法增訂勞動制度,使受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宣告或罰金者,可藉由社會勞動,代替入監服刑,提供無償勞務,服務社區百姓,其易服勞役期間,以一年以下為原則,其健康檢查僅有一項,就是胸部X光,有肺結核病的不得易服社會勞動。此類健康檢查,大抵是酒駕被抓到的,從臉部外觀、談吐和穿著打扮,即可判定是長期酗酒患者,每日喝得醉醺醺的,沒有工作,也沒有錢繳罰金,沒人看顧的,有路沒厝的,只好服社會勞動役,一天折抵一千元,若罰金9萬元,則要幹90天社會勞動役。若地檢署無此勞動制度,原本人滿為患的監獄,必然更加人滿為患了。監獄為何人滿為患?毒癮患者佔重要原因,毒癮和酒癮都是物質成癮者,戒癮困難,既是犯人,也是患人,以我醫師兼終生公衛人的身份,他們的遭遇,都是令人感傷和同情的。出了壞子嗣,是家庭之傷,也是社會、國家之痛,亙古戚戚焉。我每天的門診,幾乎每節診間,都有1、2位接受食品從業人員體檢者,多者3、4位,從年齡上,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大類:中年族群和年少族群。中年族群者,年齡介於40、50之間,必然是女性阿桑;年少族群者,年齡很輕,10幾、20餘歲,少不更事,不少是在校工讀生,男女均有,約各佔一半。我雖沉默寡言,但看診閒暇之餘,喜歡與患者對話,贏得社會祥和之氣,互取溫暖,博得每天好心情,在我詢問之下,前者,大抵是學校或公司的新進廚工,出賣勞力,為五斗米折腰,爭一份薪水的,值得欽佩的勞工朋友。後者,八九不離十,幾乎全是四大超商的新進員工,臉孔稚嫩,稚氣未脫,善良單純,一派剛進社會的新鮮人模樣,讓人看到年輕人的朝氣和可愛。我多話詢問那些年輕人,食品從業人員體檢要花費1千元,公司會幫忙出那1千元嗎?不會出!個人要自掏腰包,自付那1千元!不過,有某大超商非常佛心,新進員工如果幹過3個月的試用期,且繼續留用的話,公司會補貼那1千元,也就是說,食品從業人員體檢費用,由公司負擔了。年輕人缺錢,社會如此祥和,讓人感動,我真想公布超商名字呢。老人只剩記憶,講話都講過去,說到食品從業人員體檢,我不禁想起過往。公職期間,衛生局食品衛生科,每年必辦理一場食品衛生管理講習,也必然留一堂課給我,讓我宣導食品衛生防疫工作,防疫工作是我的專業,也是我每日的行事,不假外求,不用外聘,捨我其誰?我是衛生局員工,屬內聘講師,每小時講師費800元,而非外聘的1600元。那800元講師費,我笑納了,這是公家制度,不拿白不拿,我也不好意思矯情,把講師費退回縣庫。因參加人員眾多,食品工作衛生管理者,幾近百人,屬強制性上課,需大場地,她們幾乎都借用彰化縣立體育館的106教室。整個彰化縣立體育場,位於彰化市介壽里健興路1號,包括體育館的106教室,均由教育處管轄,場地租金有規範,依實際借用情形,日租金3千至1萬元。當然,衛生局和教育處都屬縣府轄下單位,我們是借用,而非租用,我們是免租金的。體育館離衛生局有一段距離,走路要花上近半小時,我習慣走路過去,不過,我會走衛生局後門小巷,可節省1、2分鐘。我課堂上講什麼防疫工作?傳染病種類甚多,各種傳染病都可以講,我會挑正在流行的傳染病來講,例如,南彰化社區正流行登革熱,我則挑登革熱來講;若南彰化沿海地區,有腸炎弧菌案例,我則挑腸炎弧菌來說。據衛福部食藥署統計,腸炎弧菌透過海鮮食物交叉感染,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在我的門診,罹患急性腸胃炎的患者,大抵與不新鮮、不乾淨的海鮮有關。其實,除了各類傳染病外,跟食品衛生最有關的話題,還是食品從業人員的體檢,為何要作此體檢?體檢項目為何包括A型肝炎和傷寒?如何判定陰性或陽性反應?這些問題很專業,一般人都不懂,連每年必作食品從業人員體檢的,也照樣不懂,迷迷糊糊地作,人云亦云地作,跟著人家上班,跟著人家下班,把體檢當敲門磚,作過了體檢,等同過關了,就束之高閣了。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法定傳染病共分五類,從第一類至第五類,第一類重於第二類,第二類重於第三類,第三類重於第四類,但第五類則是嚴重的新興傳染病,例如,蹂躪全球,荼毒三年,還尾大不掉的新冠肺炎,就屬於第五類法定傳染病。急性A型肝炎和傷寒都屬第二類法定傳染病,霍亂也是,均是糞口傳染性疾病,會蔓延,會擴散,甚至造成死亡案例,不得輕忽,醫師必得通報,其嚴重性,不言而喻,可想而知。遇到病例或疑似病例,醫師若不通報,裁罰很重,醫師個人罰鍰9萬至45萬元,連帶醫院罰鍰30萬至150萬元,醫師移送懲戒委員會,依其實情,限制其執業範圍、停業處分或廢止其執業執照、醫師證書,裁罰相當重。此等裁罰,由地方衛生局執行,發公文開罰是我疾管科的工作;若牽涉懲戒,須召開醫事審議委員會,則是醫政科的工作。A型肝炎檢測,採用抽血方式,檢驗A型肝炎抗體:一、抗體陰性者,檢驗報告打(-),表示沒感染A型肝炎,有此結果,該高興或不高興?該高興者,平安無事,沒感染A型肝炎,此刻不用擔心;不高興者,身體沒有抵抗力,要煩惱和操心,不知何時要被感染A型肝炎,尤其前往東南亞、南亞或中南美洲國家旅遊者,屬A型肝炎流行地區,更須提心吊膽,小心飲食。二、抗體陽性者,檢驗報告打(+),表示曾感染或正感染A型肝炎,有此結果,該高興或不高興?尚未有定論,必須進一步,檢驗抗體分類,所謂的A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抗體,才能分曉,如果很久以前就有抗體存在,應該高興,因終生有免疫力,不用擔心再次感染A型肝炎;如果現在才有抗體,表示目前正在感染A型肝炎中,具有傳染力,禁止從事食品作業工作,以免傳染他人。如何判定很久以前就有抗體,還是現在才有抗體?就要檢驗A型肝炎免疫球蛋白M和G,才能判定,所以,當抗體陽性時,必得詳驗免疫球蛋白,檢驗報告才算完成,否則是無頭公案的忽悠,檢驗報告無法判讀,作了食品從業人員體檢,等同沒作,1千元費用打了水漂。一下子抗體,又一下子免疫球蛋白的,讓人一個頭兩個大,搞得很混亂!其實,抗體又名免疫球蛋白,抗體或免疫球蛋白主要分成五大類: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D(IgD)、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E(IgE),其中以IgM和IgG,跟傳染病診斷較有關係。感染剛發生時,最先出現的免疫球蛋白是IgM,原則上,約2週內出現,約4週後消失,此階段,傳染病具有感染性,要敬而遠之;緊接著,出現的免疫球蛋白則是IgG,約4週左右出現,在血液中維持很久,甚至可維持終生,代表痊癒和終生免疫,且不具感染性。所以,IgM(+)陽性反應,表示正在感染A型肝炎,不得從事食品生產作業;IgG(+)陽性反應,表示曾感染A型肝炎,但已痊癒,可以從事食品生產作業。簡化來說,各醫事檢驗所發的報告,不談論那勞什子抗體,直接給IgM和IgG報告,報告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IgM(-)參考值<1.0、IgG(-)參考值<1.0。第二種情況,IgM(+)參考值>或=1.0、IgG(-)參考值<1.0。第三種情況,IgM(-)參考值<1.0、IgG(+)參考值>或=1.0。從上述解釋,你應該懂得判讀了吧?食藥署規定,廚師或從事餐飲業相關人員,將A型肝炎抗體檢驗納入體檢項目外,針對未具A型肝炎抗體者,要求完成A型肝炎疫苗接種,間隔半年,共施打兩劑,可提供20年以上保護力。我公職期間,配合食品衛生科,擔任食品衛生管理講習講師時,也行禮如儀,宣導學員們,只要施打兩劑A型肝炎疫苗,往後,每年就不用再檢驗A型肝炎抗體了,省錢又省事,豈非不亦樂乎?然而,等我離開公職,重歸臨床後,換位思考的結果,發現自己笨死了,我當年的宣導是錯誤的,不合人性,根本行不通的,沒省錢,也沒省事!怎麼說?第一點錯誤,施打一劑A型肝炎疫苗,需自費1800元,施打兩劑則是3600元,老闆將本求利,幫員工付了1000元食品從業人員體檢費,還會幫員工付那3600元疫苗費嗎?自己都捨不得打了,竟然幫員工付錢,別作夢了!員工乃受薪階級,苦哈哈的,得過且過,要員工自掏腰包自費施打,也別作夢了!第二點錯誤,食品從業人員體檢是套裝買賣,整套的作業流程,一氣呵成,可以單獨要求省略A型肝炎抗體檢驗,然後減免費用嗎?別作夢了!收入減少了,煮熟的鴨子飛了,醫療院所和醫事檢驗所會答應嗎?搞不好被掛號小姐揶揄和嗆聲:「廚工體檢是套裝行程,每一樣檢驗都要作,不能免除!即使某項檢驗免除,也不能退費!要嘛,就作!不要嘛,就拉倒!」食品從業人員體檢,除了檢測A型肝炎外,前面已介紹過,同時,也要檢驗傷寒,醫事檢驗所發的報告,必得包括此兩項疾病檢驗。其實,檢驗了傷寒,實驗室也必然檢驗了副傷寒,這是一兼二顧,摸蛤兼洗褲的結果,一舉兩得,我後面會細說,所以,醫事檢驗所的報告應該是「傷寒或副傷寒」,但經年累月,傳統下來,以訛傳訛的結果,檢驗報告都單寫「傷寒」而已,為何如此?可能是簡而化之的關係,雖說是傷寒,卻亦涵蓋了副傷寒;也可能食藥署對傳染病不真的懂,術業有專攻,聞道有先後,導致出現此忽悠。不過,這樣挺好的,若報告寫的是傷寒或副傷寒兩種疾病,難保醫事檢驗所有理由要求加價。為何要檢驗傷寒或副傷寒?因傷寒和副傷寒也是重要的糞口傳染性疾病,傷寒由傷寒沙門氏桿菌引起,副傷寒則是副傷寒沙門氏桿菌引起,當此兩種細菌經由消化道入侵後,其症狀極為類似,醫師無法從臨床症狀加以分辨,包括:發燒、惡寒、腹痛、腹脹、嚴重腹瀉,甚至菌血症、敗血症等,以致傷寒或副傷寒感染者,禁止從事食品生產相關工作,以免感染他人。如何檢驗傷寒或副傷寒?有兩種方式,血清檢查和糞便檢查。先來說血清檢查,此種檢查稱作Widal...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六)成人健檢好處多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六六)成人健檢好處多作者:吳聰賢醫師唐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多年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為何推動糞便潛血檢查?錢太多了,沒處花嗎?錯!為了國人健康,為了大腸癌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豬哥亮因大腸癌去世,享壽70歲;賀一航因大腸癌去世,享年64歲;李國修因大腸癌去世,享年57歲;更可憐的,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因大腸癌去世,享年才39歲,這些藝人,都是耳熟能詳的知名人物,不禁讓人膽戰心驚,大腸癌竟然如此可怕!確實如此,沒有膨風!衛福部110年國人死因統計,十大死因依序為:1.惡性腫瘤(所謂的癌症)。2.心臟疾病。3.肺炎。4.腦血管疾病。5.糖尿病。6.高血壓性疾病。7.事故傷害。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9.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0.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至於十大癌症死因為何?依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