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喜相迎:(一O八)歲末年終蛇幸福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O八)歲末年終蛇幸福
作者:吳聰賢醫師
114年1月26日,週日,再過個2、3天,龍年就要結束了,要開始進入蛇年了。歲末年終,一年就要過去了,讓人有點不捨,有點感慨,怎又過了一年?怎憑空又多了一歲?怎好端端的又老了一歲?然而,歲月如梭,逝者如斯,日子就是這樣地過,一年換算下來,也才365天,時鐘滴滴答答,日日夜夜地響,365天會很長嗎?傳承千萬年的吉祥龍年,留下了哪些美滿或幸福?不!我不能貪得無厭,不能得隴望蜀,我平安健康,家人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收穫,也是最大的幸福了。彰化市長安街小西巷老家,以及後來的彰化市天祥路老家,父母在時,倆人都是傳統又守舊的,會在除夕當天,上午6時至中午12時的吉時,在住家門口貼上春聯,春聯是街上買來的,自從我自己獨立當家後,我懶惰又隨意,沒有父母的傳統,也沒有父母的守舊,我懶得去貼春聯,春聯是整套賣的,包括對聯、橫批、門神、春字、六畜興旺、滿字等等,對我來說,能省則省,能簡單越好,但是,貼春聯是我安溪老祖宗,世世代代,所流傳下來的傳統,也是每位台灣人共同的習俗,我不敢背祖忘宗,我還以傳宗接代為榮呢,所以,簡而化之,我只會在門口,貼上一張門聯而已,大半是「大家恭喜」,不然就是「恭喜發財」,紅色門聯,帶來喜氣,帶來好彩頭,也帶來春天的希望。好幾年來,台中市政府透過鄰長,家家戶戶分送門聯,我就貼市政府的門聯,來年是蛇年,門聯是「蛇現幸福」,署名台中市長盧秀燕敬賀,這張門聯就放在書桌上,正在我眼前。前一天,週六,我輪下午門診班,下班回家後,晚上多的是時間,不知何故,腦筋轉不開來,腦筋打結了,呆頭呆腦的,坐在書桌前,手拿手機,不知道要寫些什麼東西,時間就一閃、一晃而過了,這天,若再不鍵打幾個字,腦袋瓜可要生鏽了,說不定要老年癡呆了,只好面對「蛇現幸福」,用紅色門聯刺激腦細胞,沒話找話,絞點腦汁,胡亂掰話題了,期望眾親朋好友們,不要暗罵我老頭子,無聊至極!
前一天,下班後,依續先母的傳承,追隨阿母往年的足跡,我也進行年終採買,我不是家庭煮夫,採買是老伴的工作,我不能越俎代庖,搶去她的工作,所以,僅是意思意思,簡單小採買而已,以茲紀念先母養育之恩,我用診所老闆饋贈的年終禮券,1千元禮券,百元禮券共10張,去隔壁超商,購買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啥是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很簡單,沒有意外,對我來說,就是米和麵條,都是三餐的主食。我習慣買最廉價的東西,能省幾塊錢也好,說好聽是節儉,說不好聽是小氣,對我來說,節儉或小氣都無所謂,一面鼓勵廉價廠商,一面不相信價廉無好貨。我買了兩包三好米,各3公斤裝,每包175元;還買了兩包飛馬好麵子拉麵,以及一包飛馬好麵子細麵,各1800公克,每包129元,米和麵,總共花了737元。過沒幾天,等老伴去美國照顧孫子,那3個月裡,我的三餐,就靠這些米和麵了,我不習慣外食,我會自己煮三餐吃。我很享受在家裡吃飯,不用勞什子外出,不用勞什子吃貴了,反而能悠哉地,慢條斯理地,大快朵頤自己煮的美食。老伴已在冰箱囤放很多食材,可以讓我自己打理三餐,我不用擔心吃的,其實,不是三餐,而是兩餐,因忙著上班,也因忙著去田裡工作,20、30年來,不!40、50年來,我早已習慣不吃早餐的。哪天,如果我能活到90歲,而且腦筋還靈光的話,我肯定以自己為例,要用手機Line軟體,鍵打一篇曠世巨作:「不吃早餐的百歲人瑞」,眾親朋好友等著瞧吧,看誰贏得這場賭局。西方有一句諺語:「早餐要吃得像國王,午餐要吃得像王子,晚餐要吃得像貧民」;另外,據相關流行病學研究顯示,一般健康的成年人,不吃早餐或不規律吃早餐的話,會增加肥胖、代謝症候群、血壓偏高、血脂異常、血糖控制不佳、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等風險,然而,我活到74、75歲了,身體健康得很,強壯如牛差可比擬,除了心律不整外,除了偶爾小痛風外,這輩子才痛風4、5次,都被我輕易化解,我目前體重64、65公斤,身體質量指數18.6,比18-24標準值還要標準,讓眾人羨慕的,且完全沒有上述的雜七雜八毛病,我就等着打臉「不吃早餐的缺點」。因大學同窗多人過世,我有感而發,在我大學同學群組裡發文,「同窗兄弟姐妹和寶眷們:再辛苦,也要拼死活著!再多累,也要爭一口氣!加油囉!歲月可淨美好!」新的一年即將到來,祝福我大學同學們,以及眾親朋好友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要活得跟我一樣久,陪著我,一同驗證不吃早餐,到底是缺點,還是優點?
說到我去超商買米,3公斤裝,175元,等於每公斤58.3元,你認為是便宜呢?還是貴了?物價上漲的時代,尤其新冠疫情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中美關稅博弈後,百物上漲的年代,米價怎可能便宜?其實,早在新冠疫情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中美關稅博弈前,米價早就不便宜了。民國70年代,甚至80年代、90年代,記憶最深刻的是公教福利中心時代,每包米至少都是5公斤裝的,絕不會像現在,有3公斤、2.3公斤的,甚至2公斤、1.5公斤的,有的號稱日本等國外進口的,竟然只有1公斤或0.5公斤的,價錢都貴得嚇人,連我這個具有醫師身份的,都捨不得買,也根本買不下手呢!而當年的5公斤裝,價錢比現在的3公斤裝,以及各類的包裝米,都還要便宜得很多。米飯是台灣人最基本的主食,我個人認為,政府應該加大稻穀的補貼,提高收購價,讓米價比其他物價,相對地,要便宜得多,讓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有便宜的米飯可吃,達到豐衣「足食」的社會公平性,你說是不是?我父親,我岳父,以及後來的我,都是公務員,我常拿老人家的福利卡,去公教福利中心購物,後來,公教福利中心更名全聯,進而我公職退休了,我照樣喜歡去全聯購物,我是死忠的公務員。民國45年,比照駐台美軍制度,台灣聯勤福利總處成立,提供軍職人員與其眷屬,可以買到便宜日常用品的管道;進入60年代,聯勤福利總處,改由國防部福利總處接手;63年,在行政院要求下,國防部福利總處,擴大設置軍公教福利中心,藉以照顧軍人以外的公教人員;78年,國防部將公教福利中心,委託給中華民國消費合作社全國聯合社經營,簡稱全聯社,也就是今日的全聯福利中心,又簡稱全聯。我自己常煮米飯,你可知道一包3公斤的米,可以煮幾餐?可以幾人份吃?我門診有不少患者,不是低收入戶,就是中低收入戶,10名病患中,至少有1、2位就是,這種隨著時日,逐漸高漲的米價,我不禁擔心著,這些弱勢族群們,他們三餐能吃得飽嗎?(114年1月26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