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三十九、梭狀芽胞桿菌屬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三十九梭狀芽胞桿菌屬
「傳染病防治條例」於民國88623日修正公佈,位階提高為「傳染病防治法」,廢除所謂法定傳染病、報告傳染病之分,將傳染病分為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第四類傳染病。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包括其他傳染病或新感染症,必要時由衛生署指定,當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其病因、防治方法確定後,得由衛生署重新公告歸入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行政院衛生署「疫情報導」即刻以887月為分界點,所有法定傳染病個案用新的分類法統計。7月份,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只有「HIV感染、其他」,8910月份增加為「HIV感染、愛滋病、其他」,11月份再變為「HIV感染、愛滋病、肉毒桿菌中毒」,也就是8811月起,肉毒桿菌才正式列入通報與統計行列。
梭狀芽胞桿菌屬(Clostridium,希臘文kloster,英文spindle,中文紡錘,即是梭),為厭氧性(anaerobic)格蘭氏陽性大型桿菌,在缺氧狀況下生長良好,會形成胞子(spore),故稱厭氧性產胞子桿菌(Anaerobic sporeforming bacillus)。胞子一般在生長條件不良時生成,環境適宜時以發芽方式生長,胞子長在細菌體內,稱芽胞(endospore,希臘文endos,英文within,中文內面,應該稱內胞,因為發芽生長被譯為芽胞,把體內胞子與發芽生長兩種涵義混在一起,衛生所同仁您是否被誤導或混淆?)。
原則上,一隻細菌產生一個胞子,因菌種不同,胞子可位於菌體的中心、下頂端或頂端,當細菌形成胞子,其新陳代謝接近停擺,但仍有極少量酵素反應。肉毒桿菌、破傷風桿菌的胞子長在頂端,胞子的直徑大於桿菌本身,所以形成鼓錘狀或紡錘狀,故有梭狀芽胞桿菌之名。很奇怪,在微生物學教科書上,在良好的培養環境,在缺氧的狀況下,於肉湯培養液中發現的肉毒桿菌極大部分是含胞子的桿菌;於血瓊脂基中發現的破傷風桿菌也極大部分是含胞子桿菌,有誰能解我疑惑?是否形成胞子是繁殖過程中必然的階段?
大部分梭狀芽胞桿菌體的四周長有甚多鞭毛(flagella,拉丁文,單數flagellum,英文a whip,中文鞭、鞭韃、鞭笞),故有活動力;至於是否長毛(pili,拉丁文,單數pilus,英文hair,中文毛),尚未找到資料。一般細菌的鞭毛為附屬性行動器官,有三種生長方式:單鞭毛(monotrichousthrix希臘文,英文hair,中文毛;只有一根鞭毛)、偏端叢鞭毛(lophotrichouslophos希臘文,英文a tuft,中文一叢、一簇;細菌一端長有成叢鞭毛)及週鞭毛(peritrichous,菌體四周生長甚多鞭毛)。
鞭毛(flagella)由數個鞭毛纖維(flagellin)小單位組成,此小單位由彈性蛋白質構成。類似人類的毛囊,鞭毛根部有基底小粒(basal granule),此基底小粒嵌入原質體(protoplast,被酵素分解掉細胞壁的細菌稱之,裡面含有細胞質cytoplasm),所以鞭毛不是從細胞壁長出來,而是從細胞質長出來。菌體的移動靠鞭毛的波動產生。
毛(pili)又稱繖(fimbriae,拉丁文,單數fimbria,英文fringe,中文繸、繖、劉海),毛較鞭毛短而細,也是由彈性蛋白質鞭毛纖維(flagellin)小單位組成,除了性毛(sex pili)外,毛的功能未知。性毛(sex pili)有兩種作用:一、使細胞間互相附著結合上具重要功能。二、性毛包覆著許多噬菌體(phage bacteriophage,會侵入細菌體內的濾過性病毒),似乎是特殊的接受器(receptor)。噬菌體經由性毛媒介,對菌體有何正面或反面影響?我不知道。
厭氧性產胞子桿菌在氧化還原代謝作用時,不只無法利用氧當氫的接受物,而且因缺乏細胞色素(cytochrome,在研究所讀過近百篇論文,較有名的是cytochrome P450,屬一大群不同的酵素,與細胞的解毒功能有關;從基因多型性的判定,研究毒性物質對人體的傷害;詳見護理人員在職訓練第726)、細胞色素氧化脢(cytochrome oxidase,沒有特別去研究,應該與細胞色素功能型與非功能型轉換有關)、過氧化氫脢(catalase)、過氧化物脢(peroxidase),在有氧的情況下,累積的過氧化氫(雙氧水)對細菌反而有害,這是它厭氧的原因。
包括人類的生物體內,能自行製造超氧化物歧化脢(superoxide dismutaseSOD),這是著名對抗自由基(free radical)的抗氧化物(antioxidants),沒有相關資料,不過我猜測此類桿菌應該也沒有此酵素。關於自由基與抗氧化物,詳見護理人員在職訓練第732
梭狀芽胞桿菌在人類會引發三大類疾病:肉毒桿菌中毒(botulism)、破傷風(tetanus)、氣性壞疽(gas gangrene),其中有很多種梭狀芽胞桿菌會引起氣性壞疽。


1. 肉毒桿菌中毒: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
2. 破傷風:      破傷風桿菌(Clostridium tetani
3. 氣性壞疽:    產氣夾膜桿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或Bacillus aerogenes capsulatus或稱衛氏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welchii
                惡性水腫桿菌(Clostridium oedematiens,或Clostridium oedematis
                              maligni,或稱諾維氏梭狀芽胞桿菌Clostridium novyi
                 敗血桿菌(Clostridium septicum
                 雙酵素桿菌(Clostridium bifermentans)(偶而)
                 溶組織桿菌(Clostridium histolyticum)(偶而)
                 譎詐桿菌(Clostridium fallax)(偶而)
4. 其他:         酪酸桿菌(Clostridium butyricumbutyrum拉丁文,英文butter
                 氣腫疽桿菌或鳴疽桿菌(Clostridium chauvei,或Bacillus
sarcophysematos
糖桿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s,或Saccharobacillus
多黏桿菌(Clostridium polymixa
楔狀桿菌(Clostridium sphenoides
產芽胞桿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Related Posts:

  •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九、悼念水龜嬸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九、悼念水龜嬸 90年8月2日,同窗摯友謝義德醫師,奶名「屘阿」,偏名「旺也」,也是童年「小西巷」鄰居,現執業火車站旁台灣大戲院前「謝外科診所」,診所建築曾是「寶島旅社」舊址,其母親謝施新喜,以85歲高壽過世。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吳伯雄,副主任委員阮剛猛… Read More
  •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八、擁抱母親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八、擁抱母親 88年12月24日,先母吳張瓊月,因十餘年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併發腦幹栓塞(brain stem infarction),病逝於彰基。先母停靈半個月後出殯,經一個月,大學同窗好友蔡文廷電邀同學聚餐,盛情難卻,隱忍… Read More
  •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十二、全國營業衛生管理業務研討會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十二、全國營業衛生管理業務研討會 參加這次研討會收穫良多,住好、吃好,真的太爽了,自己還捨不得花錢享受。此外,嘉義市衛生局送了不少禮物,包括:嘉義縣民雄鄉老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老楊方塊酥(Olance black sugar & Hi-calcium … Read More
  •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十一、長官的影響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十一、長官的影響 91年10月22、23兩日,「九十一年度全國營業衛生管理業務研討會」,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主辦,嘉義市衛生局承辦,假曾文山芙蓉渡假大酒店舉行,位台南縣楠西鄉蜜枝村,屬曾文水庫觀光區內。研討會第二天,25個縣市衛生局個別做業務報告5分鐘。輪… Read More
  •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十、父親注重穿著 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十、父親注重穿著 父親彰化市第一公學校(現彰化市立中山國小)畢業。先母嫁到吳家時,先父當年是彰化市公有市場臨時管理員,後來因某種關係,先轉任彰化市公所財政課,再轉任民政課,僥倖沒被送往南洋當日本軍伕。結婚不久,先母即以幫人洗衣貼補家用,因吳家經濟不好,…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