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魅力韓國六日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四十、肉毒桿菌
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botulus拉丁文,英文sausage,中文香腸、臘腸)又稱臘腸毒桿菌,分布廣泛,土壤中可見。肉毒桿菌大量生長和自體溶解期間,會釋放毒素(toxin),屬於內毒素(endotoxin,當菌體死亡才會釋放;如果菌體不死亡,會自行分泌的毒素稱外毒素exotoxin),此毒素是現知最毒的物質,1mg可殺死2000萬隻小白鼠,屬熱不穩定毒素(heat labile toxin),加熱1000C約10分鐘可破壞,但其胞子抗熱性強,在1000C仍可存活3-5小時。
民國60年代,已知有六種不同抗原性的毒素,A、B、C、D、E、F,民國77年代,增加第七種G。其中A、B、E型可引起人類中毒;C-α型可引起野鴨、雉、雞中毒;C-β可引起貂、牛、馬中毒;D型則可至牛中毒。此毒素為一種神經毒素(neurotoxin),作用於下運動神經元(lower motor neuron),對上運動神經元(upper motor neuron)或中樞神經(central nervous
system,包括腦與脊髓)沒影響。A、B型肉毒桿菌來自泥土,C型則來自海口或海中泥土。
毒素作用在神經肌肉交接處(neuromuscular junction,或稱末梢神經終端peripheral
nerve ending),阻斷乙醯膽鹼(acetylcholine,神經衝動之電氣能,經由它轉變成化學能,將衝動繼續傳達給肌肉,來引發肌肉收縮)的釋放和製造。毒素是阻止乙醯膽鹼胞器(apparatus)釋放乙醯膽鹼,還是加快膽鹼酯脢(cholinesterase)的釋放來消耗乙醯膽鹼,或是拮抗膽鹼激性接受體(cholinergic receptor)?沒有資料可查,也有可能是複合作用之結果。
與破傷風決然不同,破傷風桿菌經由傷口感染引發疾病,但肉毒桿菌除了A、B型曾發生少數傷口感染的病例外,此桿菌對人幾乎不產生感染。肉毒桿菌會不會在人類腸道造成感染?成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botulism or botalismus)係因飲食引起,但新生兒只吃母奶也會中毒,可見無法排除腸道感染的可能性。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是因食入肉毒桿菌生長過並產生毒素(botulin)的食物引起,屬食品中毒案件,食品多為醃燻肉類或家庭手工自製的罐頭,尤其是有「膨罐」現象的罐頭。雖然加熱1000C約10分鐘可破壞毒素,為了生命安全,過期的或「膨罐」的罐頭要銷毀。
Botulism中文要如何翻譯?道氏醫學大辭典譯為「臘腸毒菌病、臘腸菌病」;疾病管制局官方譯為「肉毒桿菌中毒」;有人譯為「肉毒桿菌症」;我譯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肉毒桿菌不會讓您中毒,它可能寄生在您腸道而不會讓您發病,甚至隨著外傷侵入您體內也不一定讓您發病(破傷風桿菌則會),會讓您發病的是肉毒桿菌自體溶解所釋放的內毒素。衛生所同仁您喜歡哪種翻譯?很奇怪,在良好的環境下繁殖,肉毒桿菌幹嘛自體溶解?疾病管制局第三分局學分子生物學的邱乾順博士能否為我解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