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無限好(小說、雜文、散文集) 九、先母與彌勒佛(醫師公會春季旅遊)

夕陽無限好(小說、雜文、散文集)
九、先母與彌勒佛(醫師公會春季旅遊)
作者:吳聰賢醫師
    206319日,週日,上午7時,彰化縣醫師公會106年春季旅遊。八輛遊覽車,沒坐滿,空位多,加上部分醫師臨時有事,無法出席,大人小孩總共才258人參加;其中,50餘位是醫師,其餘是家眷,僅佔公會所有醫師的5%,看來,醫師參與率不是很踴躍。
    主要行程是參訪嘉義縣太保市的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次要行程則是參訪嘉義縣大林鎮的卡羅爾銅管樂器觀光工廠(Carolbrass tourism factory) ,及雲林縣虎尾鎮的農博生態園區。卡羅爾銅管樂器,非外國公司,而是道地的台灣公司,「賀聲樂器公司」,創立於民國78年,跳脫代工階段,卡羅爾是自創品牌,百分百的MIT(台灣製造,made in Taiwan)。
    民國102年,農業博覽會在虎尾召開,展覽結束後,保留原場地,更名為「農博生態園區」,又名「農博公園」,佔地18公頃,形制類似彰化的「溪州公園」。每年的「花在彰化」,主場地都是溪州公園,鄰近田尾公路花園,可互相輝映。民國106年,台灣燈會在雲林縣舉辦,24日(農曆正月初八),我與內人搭高鐵參訪燈會時,因相互緊鄰,曾驚鴻一瞥,未近褻,僅看到農博生態園區小招牌。
    故宮南院的「楷棟堂-佛教藝術展廳」,展出佛陀形影和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裡頭有彌勒佛像,跟我印象差很大,不該是笑口常開,袒胸,露出肥孜孜大肚腩的胖彌勒嗎?所以上網查資料,當成這篇旅遊文章的主題。
    民國50年代,我唸國小三、四年級,當年,常有寺廟帶髮的三姑六婆,三不五時往家裡跑。「釋迦牟尼佛統治仙界五千萬年,再來換成彌勒佛要統治五千萬年,祂將成佛教的教主,所以要改信彌勒佛教。」來者,講得天花亂墜,慫恿我母親去參拜。我母親私下跟我們小孩嘀咕:「三餐都吃不飽了,還信啥教?」母親每回都婉轉回絕對方。
    有一戶鄰居,跟我母親是姐妹淘,與我母親同年,又是同年嫁到小西巷,雙方先生都是公務員。諸多相似,兩人談得來,感情忒好,雙方小孩互稱對方為阿姨。對方名字有一個「雪」,我們小孩叫她「阿雪姨」;我母親名諱張瓊月,對方小孩就叫「瓊月姨」。我父親名諱吳茂林,所以我母親另一個稱呼是「茂林嫂」。
    彰化火車站前,偏南一帶,稱「小西」,因鄰近舊彰化城門「西門」,其內的小巷子稱「小西巷」。小時候,從我家走出巷子,彰化肉圓、阿璋肉圓、彰化素食麵、貓鼠麵,都在幾步路範圍內。小西巷舊時風光,在個人的50萬言自傳式小說「遠渡黑水溝的家族」,有諸多描述。短短百餘米巷子,出產一謝一蘇二吳,共四位醫師,今日,小西巷又名「醫師巷」。前述阿雪姨尚存,高齡96,我母親78過往,憶起先母,不禁哀嘆,眼眶泛紅,「阿母,您可好?」
    我母親不把彌勒佛當一回事,但是,在阿雪姨建議下,「閒著也是閒著,見識去,信不信在我們心中。」我母親蠻有主見,不容易受人左右,但彌勒佛是例外,我猜應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吧。寺廟在郊外,獨自出門不放心,她帶著大我八歲的大姊和我前往。家裡六個孩子,大姊和我五官最漂亮,母親最為得意,加上乖巧,母親最常帶我兩出門。
    寺廟在彰化市福田里山坡處,今日台化廠附近,偏僻又遙遠,夜間走路一趟,要一個多小時,往返兩個多小時,很辛苦,我不是很樂意。因寺廟龍蛇雜處,女孩兒家清純,母親怕危險,不再帶大姊去,我沒有理由回絕,只能獨自陪著母親去。
    早期的寺廟,因陋就簡,僅是竹管仔厝,神棹主祭胖彌勒佛,但廟埕大,泥土地,遍地60燭光燈泡,燈火通明,擠進兩百餘人。眾人舉香齊眉,呼法號,唸唸有詞,跪地祭拜。我是來看熱鬧的,隨著大人,依樣畫葫蘆。很絕的,讓人驚訝的,無法理解的,約過一柱香時辰,似有神蹟,眾人突然陸續陷入晃神狀態,緊閉雙眼,上半身不由自主,前後左右搖擺;有信眾,甚至站起來,不僅身體搖擺,還手足舞蹈。
    我陪著母親去了五、六次,因謠傳興起,耳聞傳言,聽說彌勒佛是邪教,所謂的「鴨蛋教」,懷疑有雜交等不法犯行,母親嚇得不敢再去,拒絕前往。凡非正統佛教,都被打為邪教,早期,一貫道也被說成鴨蛋教,裸體祭拜和雜交。
    早年這個經驗,成年後,當我,遭遇挫折,遇到委屈,或思念母親時,我會忍不住,用走路排解感傷和落寞,因為,我會感覺母親又現身,像兒時,牽著我的手,陪我走人生道路。衛生局門口就有U-bike,同事看我雙腳走路去縣府、議會、警察局、消防局,甚至花上近半小時去環保局,都會建議我騎腳踏車去。其實,他們哪曉得我心思?
    彌勒佛(Maitreya),又名彌勒菩薩,是釋迦牟尼佛(又名佛陀)的弟子。據聞是佛陀的繼任者,將統領佛教,成為佛教教主。時機成熟時,將降生人間,出家修道,覺悟成佛,救度世人,中國人習慣尊之為「未來佛彌勒如意」,或「當來下生彌勒佛」。
    彌勒信仰在古印度就甚為流行,公元二世紀的彌勒佛雕像,與一般神像無異,絕非今日,眾人熟識的肥胖笑彌勒。釋迦牟尼,約出生於公元前566年,約逝世於公元前486年,距今不到2600年;至於彌勒,應該更年少,怎說佛陀統領佛教五千萬年,彌勒再繼續統領五千萬年?各位兄弟姐妹們,不要太認真,宗教豈能當真?我不敢說宗教騙人,至少教化人心,安慰不定的心靈,可謂救苦救難,不是嗎?
    南北朝時代(公元429-589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起,以至隋滅南朝陳止),梁武帝時期(公元464-549年),中國開始創立彌勒教,創始人是「傅大士」,自稱「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暗示本人為彌勒轉世化身。
    五代十國時代(公元907-979年,唐朝滅亡起,至宋朝統一中國止),後梁時期(公元907-923年),江浙一帶開始出現,以「契此和尚」為原型,塑造出笑容可掬,圓潤豐滿,手持布袋,袒胸露腹的彌勒佛形象,故常被稱為「笑佛」、「歡喜佛」、「大肚彌勒佛」;在朝鮮和日本,又被稱為「布袋和尚」。關於彌勒,有一幅著名的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唐武則天時期(公元624-705年),有人捏造,廣為散播,認定武則天乃彌勒下凡,從而成為武周奪取李唐政權的輿論工具,以致唐朝以後,以彌勒作為信仰,而發動民變的事件層出不窮。此為濫觴,「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彌勒無端被按上「亂臣賊子」之名,專門「弒師篡位」之徒,真的是無妄之災。
    例如,元末,民兵起義,紅巾軍作亂,假借宗教信仰,有兩個教派成立,分別是「明教」和「白蓮教」,都是扛著「彌勒降世」的旗幟叛亂。又如,朱元璋(公元1328-1398年)建立明朝後,社會不定,動盪不安,有彌勒信眾與白蓮教合流,也是扛著「彌勒降世」旗幟,到處興風作浪。
    往後,明清時期,仍有白蓮教徒,多次利用「彌勒下世」名義起義。曾為掩人耳目,還將白蓮教更名為「先天教」。總之,彌勒佛的外在形象和內在意涵,由中國人肇始,外在形象成了肥胖菩薩;內在意涵,成了反派角色、反動力量。彌勒佛天上有知的話,必大嘆倒楣,有苦難言,「我又惹誰了?始作俑者該下阿鼻地獄!」
    彌勒佛介紹到此結束,回到醫師公會的旅遊上。為鼓勵醫師放下工作,增加旅遊休閒活動,希望達到10%的出席率,是日晚宴時,公會當場宣布,今年秋季旅遊訂於1029日舉行,方便醫師們早些空下時段,踴躍參加。旅遊地點和行程,尚須另外安排。我與內人會參加嗎?我退休後,閒閒美黛子,這是與彰基老同事相聚的機會,也是與醫界聯繫的時機,當然捧場到底。(106320日完稿)
    【註記】網友回響:吳O華:「幼時代背景的困頓,也造就我不信神靈的現實主義者,如今回想過去炯然不同,其實也是感謝老天的恩賜,相較之下同輩之間的際遇甚為不堪者比比皆是,只是烙印出我憂愁善感的外貌,就如Freud心理學家所謂的潛意識的作遂罷,而有悶悶不樂的容貌,也是該改變的時候了。談起佛教故宮南院『楷棟堂-佛教藝術展廳』,內分有:誕生的喜悅、佛陀旳智慧、菩薩的慈悲、經藏的流轉和密教的神奇五個單元,欣賞不同地區文化藝術之美,隨著各地文化不同,其佛像、造像、寫經方式、裱制皆所不同,然而不論各宗教,其不變旳是勸導衆生向善、脫離苦難的目的。歡迎您們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