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後繼有人 二十一、小孫子城府甚深嗎?

吳家後繼有人
二十一、小孫子城府甚深嗎?
作者:吳聰賢醫師
    「注意看影片內容,小千比一動也不動,足足有十二秒鐘,怎麼了?他是否城府甚深?」我特別提醒內人,怕她沒在意,忽略掉了,要她把影片看仔細,同時內心默數秒數。我沒猜錯,經我提醒後,內人開懷大笑,笑得前翻後仰,引來他人白眼。我與內人,人在台中市中山堂,參加台中市106年慶祝稅務節音樂會。中山堂二、三千個座位,幾乎坐無虛席。內人笑得太大聲了,難怪惹人厭。此音樂會,下一篇文章再敘。
    自從有小孫子以後,內人整個心思都掛在小孫子身上,還蠻嚴重的,雖不至於茶不思、飯不想,至少少了一半以上的量。她不僅茶飯不思,也茶飯不煮,害得當老公的我,三餐如何過?當然三餐泡麵度日。我沒有內人那麼誇張,無時無刻,掏出手機,緊盯著小孫子的相片瞧,不過,五十步笑百步,也差不了多少,雖然退休了,我已經淡忘煮三餐的承諾,有空沒空,也盯著小孫子相片,用相片含飴弄孫,聊以安慰。
    媳婦蠻乖的,很孝順,當學生,也當媽媽,很忙的,卻應婆婆的要求,每晚九點半,親餵母乳,押著小千比上床前,必會拍好幾張小孫子的照片,或者兩分多鐘的影片,用Line傳過來,甚至用視訊對話,以解內人對小孫子的眼饞。當奶奶爺爺的,只要看到活潑可愛的小孫子,喜不自勝,一切煩惱,皆置之腦後了。
    這已變成媳婦睡前固定動作,也是小孫子睡前標準儀式。如果,不慎,媳婦忙翻了,忘記傳相片過來,內人會直叨念,「怎沒傳照片過來?怎沒傳照片過來?」連睡著,都還說著夢話,害同床共眠的我,要被吵醒無數次。據內人說,我也好像「龜笑鱉無尾」,整晚夢靨,直喊著小千比呢。結果,兩人好像有默契,又好像下圍棋,你一手,我一手,你前,我後,互相吵醒對方。
    兩天前,媳婦傳來的相片中,有段影片,我看完當下,有些驚嚇,太神了,超乎現實,未見過相關學術論文報告,有那麼厲害的小孩嗎?才僅僅八個半多月啊!不知要高興,高興小孫子絕頂聰明,善於謀略,城府甚深?還是不要高興,擔心天才和白痴僅一線之隔。希望,我的揣測皆錯,我誤解了,我想太多了,我杞人憂天了,而且,也不該提出來,害得媳婦驚慌。
    懷胎十月,可辛苦的,孩子是媽媽的寶貝,不!應該說心肝寶貝。不過,內人持不同看法,她認為小孫子真的聰明,不是壞事,不用擔心,應該說出來,不,應該寫出來,讓媳婦高興,生了聰明的兒子,也讓兒子高興,他是有好基因的爸爸。有內人鼓勵,我就放下心來,寫下這段紀錄。講錯話的話,是奶奶被打屁股,不是爺爺。
    說明影片內容前,關於其背景,來龍去脈,須先作解釋。媳婦娘家弟弟早婚,弟媳已有兩個孩子,老大,女孩,四歲多;老二,男孩,滿週歲,上週全家齊聚一堂,才幫他唱生日快樂歌。老二,小千比的小表哥,大小千比三個半月。小表哥生日那天,有影片傳過來,小千比也被外婆抱在懷裡,外婆右手抱壽星小表哥,左手則抱小千比。兩人還小,喊爸爸媽媽還不會,說話還不會,當然不可能唱生日快樂歌。
    外婆左擁右抱兩個小寶貝,兩人面對鏡頭,不是壽星的小千比,感覺上,吳家的小寶貝似乎精靈多了,眼神滑溜溜,不只注視著鏡頭,且不時緊盯著桌上蛋糕,也許小孫子愛吃嘴吧!他將身子,往前直傾,且伸長右手指頭,多次勾往蛋糕上奶油,若非外婆側身,把小千比往懷裡挪,小千比肯定手指沾滿奶油,也把嘴巴塗滿奶油。
    我說吳家小寶貝精靈多了,很怕媳婦誤會,或不高興,「瞧不起人家,難道陳家小寶貝就傻乎乎的,就不精靈!就不聰明!欺人太甚啊!」媳婦娘家姓陳。老天啊!冤枉啊!時代不同了,媳婦,尤其是長媳,不是衣食父母,至少是後事主事,身後財產還要拜託她繼承,我哪得罪得起?縱然向老天借膽,也不敢。
    難道,我要說小千比不精靈,笨笨的,傻乎乎的,她們陳家小寶貝才精靈,才聰明嗎?這樣的話,我豈不又上了媳婦氣。唉!我講錯話,我終歸裡外不是人,我是豬八戒,我是笨蛋。其實,媳婦也暗自竊喜,她也清楚,自己所生的小寶貝,確實精靈多了,只是嘴巴說不得,說不出口,怕得罪弟媳。
    其實,小千比的爸爸媽媽,都是今年將畢業的博士生,兩個博士生基因混合的小寶貝,不精靈的話,還成話嗎?會顛覆傳統,會貽笑大方啊!媳婦真的不能得罪弟媳,不僅不能得罪,還要竭盡所能,大力巴結,因為,小千比白天是讓弟媳帶的,晚上時,媳婦才帶回住處自己帶,等隔天早上,再把小千比帶回娘家。媳婦現住處,是以前娘家的老家,離娘家不遠,三、四百公尺而已。媳婦巴結弟媳,內人也是巴結著,一絲不苟,不敢絲毫虧欠,因吳家子孫要她照顧啊!小孫子少塊肉,內人絕不敢吭聲,卻也心疼死了。
    所以,白天,弟媳要照顧三個蘿蔔頭,一個爬上爬下,另一個則正學走路,至於小千比呢?才剛學會扶著站立和走動。三個小孩,都離不開大人視線,否則極容易發生意外。我不禁佩服媳婦的弟媳,一雙手,一對眼睛,怎忙得過來?肯定壓力挺大的,保證忙得不可開交。兩邊是自己親骨肉,一邊是大姑的孩子,都閃失不得,說沒壓力是騙人的。我認為,不該苛責,小意外難免,只要不發生大意外,就是阿彌陀佛了,該謝天謝地,該感恩弟媳了。
    文章至此,各位兄弟姊妹們,你可能誤以為此生日影片,就是讓我驚嚇,認為小孫子城府甚深,也讓內人前翻後仰大笑連連的影片,錯了!小孫子一動也不動,維持12秒的影片,不是這片,是另外一片。過生日影片,是前言,是前奏,僅是小菜,水果沙拉罷了;城府甚深的影片,才是龍蝦大餐,才是牛排大餐,緊接著,就要敘述此影片。說生日影片是前言或前奏,是有道理的,它顯示小千比的精靈,你才容易想像,他是否真的城府甚深。
    這段影片內容如下。兩表兄弟,面對鏡頭,坐床鋪,小千比坐在小表哥的右邊,兩人均甚無聊狀,小千比撫摸著床鋪上的小茶壺,不想喝水,僅是手指頭敲打耍弄著。小表哥手上握著玩具,卻伸手想拿走小千比的茶壺,小千比不放手,兩人拉扯著,結果,小表哥右手一扯,將小千比拉倒在床鋪。小千比倒下後,瞬間向左翻身,扭動身體,雙手撐著,意欲爬起來,沒想到,小表哥右手壓制他,小千比無法起身,無法坐起來。小表哥年長三個半月,塊頭較大,力氣較強。如果,小千比奮力抵抗,雖然辛苦,可能要數次抗爭,才能坐得起來。我猜測,平時,小千比應該多次受此虧,所以,他採用不同的方式面對。
    怎麼面對?讓人意外,鬼靈精至頂,小千比竟然裝死,用詐死面對。他霎時,一動也不動,確實真的不動,身體、屁股和頭一動也不動,手腳和手指頭也是一動也不動,好像瞬間定住了,好像瞬間睡著了,也可以說被麻醉科醫師麻醉了。最厲害的,竟然維持了12秒之久,足足12秒喔!全然,一動也不動!
    當小表哥移動身體,往鏡頭爬來時,小千比復活了,沒有半絲延遲,一骨溜地,即刻翻身坐起,不去拿原來的茶壺,卻去拿小表哥,原來拿在手上,後來丟在床鋪上的玩具。然後,影片結束。我吃驚的,8個半月的嬰兒,有這麼聰明嗎?不可思議,絕對不可能啊!嬰兒怎懂得詐死?怎懂得謀略?怎城府如此深?怎心機如此重?難怪,內人經我說明那12秒後,樂得昏天暗地,高興小孫子如此聰明,如此城府甚深。
    我懵了,我五雷轟頂,嬰兒怎會如此?奇蹟啊!可以撰寫學術論文了。我該高興,還是不該高興?除了「天才和白痴僅一線之隔」,我現在又多了一個疑慮,難道那12秒,是小癲癇發作?小千比有癲癇嗎?說到此,媳婦會驚慌了,會亂了手腳了。
    癲癇(Epilepsy)是腦部的不正常放電所產生的不自主運動,可以分成兩大類,全般性發作和部分性發作。全般性發作是一瞬間整個大腦,包括左右各一個的大腦半球,同時放電。部分性發作是先從大腦的一個部分先放電,而後漸漸擴大,而影響到腦子其他部份,以致整個大腦。
    全般性發作分四小類:原發性大發作(又稱全身性僵直陣攣型發作)、失神性發作(又稱小發作)、失張力性發作、肌抽躍性發作。部份性發作亦分三小類:單純型部分性發作、複雜型部份性發作、部份性發作演變成的次發性大發作。跟小孫子那一動也不動的12秒,較有關聯的是失神性發作和失張力性發作。
    失神性發作(Petit mal absenceAbsence seizure),又稱小發作(Petit mal),是一種會有短暫喪失神智的發作,肇因於整個大腦突然不正常放電。失神性發作和一般發呆最大不同點,在一般發呆時,叫他可以立刻回神,但失神性發作對叫喊無反應,非要等到發作完為止。通常好發於國小學童,青春期少年亦偶見。這是良性癲癇,藥物控制佳,且患者智力完全正常,不像其他癲癇常伴有程度不等的智能損傷,半數左右肇因於遺傳。
    發作之症狀輕微而短暫,有時旁人還不大看得出來,病人會突然不言不語、目光呆滯,對他人叫喊無反應,偶有舔嘴唇、眨眼或動手指頭等情形。一般失神性發作只約5-8秒,但未經治療的患者,一天之內發作次數可達400次,亦即每3-5分鐘就一次,會干擾課堂上的學習,而影響到成績。失神性發作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讓未經治療的患者,做很快速的呼吸,會很輕易地誘發失神性發作。學校老師可讓疑似的學童,吹動眼前30公分的一張紙,兩秒吹一次,共吹3分鐘,若發作,即可確診。
    失張力性發作(Atomic seizure),是身體突然間喪失所有的肌肉的力氣,整個人會碰一聲摔下去,時常導致摔傷,甚至摔斷骨頭,亦肇因於整個大腦不正常放電所致。發作瞬間,病人是否有短暫喪失神智,則無法得知,因發作的瞬間太短暫了。通常好發於嬰幼兒,青少年亦偶見,這種發作是極度不好的跡象,因通常合併有嚴重的智障,且不易用藥物控制,多次發於各種先天或後天之嚴重腦病變。以上資料,摘錄自台灣癲癇醫學會。
    我兩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國小一、二年級時,早上週會,突然暈倒在操場。內人趕到學校時,孩子已清醒,送往醫院,醫師說了一句話,「難以排除是癲癇,尚須後續觀察。」孩子是媽媽的心頭肉,當內人聽到這句話,瞬間飆下淚來。後來,追蹤結果,沒事,兒子再也不曾昏倒過。
    唉,天下父母心,懷胎十月,豈只心頭肉?有豈只心肝寶貝?我很擔心,媳婦看到上述說明,是否也瞬間飆淚?奶奶是否心絞痛發作?心疼得不得了?我要強調,小千比可健康的,僅是爺爺亂講話,閒閒沒事幹,胡亂上網查資料,又胡亂驚嚇人,爺爺罪該萬死,該自掌嘴巴。
    我不認為小孫子是癲癇,我認為是精靈過人,城府甚深的超資優生。我又查了網路資料,有哪些動物遇到危險或受到攻擊,會裝死、詐死,以避開危險?結果,還不少,包括猴子、狐狸、蛇、壁虎、螞蟻、負鼠、羊、獾等。其實,最會裝死的的動物是人類,不見戰場上,戰敗一方,攸關生死情境下,不少軍人就靠裝死,躲過一劫,留下一條命來。電影這樣演,真實情境,也是如此。
    動物學家特別舉三種動物,特會詐死,用此來保全性命,且繁衍後代。第一種動物,藍甲蟹,分為兩種,一種較兇猛,不知躲避危險,勇往直前,跟誰都敢開戰;另一種較溫和,不善抵抗,只會裝死。兩者經過千百年演變,強悍兇猛的藍甲蟹越來越少,成為瀕危動物;而會裝死的,反而繁衍昌盛,遍佈世界各海灘。
    第二種動物,盜蛛,會以食物當贈禮,換取交配機會的蜘蛛,也同時會裝死這招。盜蛛一方面送禮物給母蜘蛛,同時會一動也不動的躺著裝死,甚至等母蜘蛛收了禮物,也把牠拖走時,公蜘蛛還是會繼續裝死,等到機會成熟,裝死的公蜘蛛活過來,順利的與母蜘蛛交配。
    第三種動物,豬鼻蛇,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翻身,捲成一團,吐出舌頭,然後身上會分泌一種類似動物死去後的那一種屍臭味,等敵人離去後,才醒來離去。
    裝死,有其人生大道理,愛表現強者風範的,往往碰得頭破血流;而以弱者姿態行事的,別人較容易接納,反而萬事順暢。小千比既然鬥不過小表哥,硬碰硬,沒有好結果,照樣贏不了,不如潛隱,等待好時機,再來作反擊,省力省事,事半功倍,何樂不為?小千比萬歲,爺爺服了你,奶奶和爺爺都是你的粉絲喔。
    文章結尾,容小弟廣告一下。我個人的部落格,wu100136963.Blogspot.com,吳聰賢醫師,自6/11開張,已張貼「彰化小西巷的往昔(遠渡黑水溝的家族)」,自傳式小說,從前言、結語和94章回,共50萬言,歡迎指教。另外,亦張貼「公衛歲月(2005-2012年)小說、雜文和散文集」,共15篇文章,亦請不吝賜教。(10671日完稿)
    【註記】網友回響:吳O華:「吳家資優生!讚!一等一!不過天然形成也由不得人啦!偉人誕生囉!國家棟樑,好好栽培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