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導管電氣生理檢查暨燒灼術(北榮住院日誌)
三十、發炎指標
作者:吳聰賢醫師
98年6月2日(星期二)。所謂發炎指標有哪些?「研究發炎相關指標在心律不整疾病與正常心律患者間差異」,計畫書至少提到以下數種:hsORP、IL6、PAI-1、BNP、nitrite/nitrat及CD36,這些指標蠻深奧的,隔行如隔山,學有不迨,沒有一項是我懂的。除了檢驗發炎指標,還從事分子生物學研究,即判定CD36基因之多型性檢查(限制酶片段長度多型性分析restriction enzym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CD36基因有幾型?東西方各人種型別分布情形?我不知道,太專業了,超出我能力範圍。研究假設,此類發炎指標之指數增加,罹患心律不整機會也增加。
各位看倌,是否跟我有相同疑惑?既然發炎指數與心律不整有關,想辦法降低此類發炎指數,不就可以減少心律不整機會?確實如此。此類發炎指數與黴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無關,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劑治療,根本風馬牛不相干,沒意義。某些研究報告指出,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s,ARB)、HMG-CoA還原抑制劑、類固醇、魚油、維他命等,可降低發炎指數,進而預防心房顫動。前面兩種藥劑,有各種廠牌和成分,臨床上用於治療高血壓,幾乎是常用和必用藥物。高血壓的治療,用藥可用A、B、C、D來代表,「B」是β-bloker(腎上腺素β激性阻斷劑),「C」是CCB(鈣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D」是利尿劑(diuretics),至於「A」則是ACEI和ARB,此四類藥劑常混合。如果你有服用抗高血壓藥,保證離不開此四類,尤其是「A」類。
這兩位研究助理說:「只是抽血而已,沒有進行任何侵襲性檢查,獲得之個人資料,不對外洩露,不影響隱私,若中途退出,也不影響後續治療。有一件事要你同意,如果本研究完成後,剩餘血液是否同意供心臟科或其他科別醫師使用?」我當然同意,至於剩餘血液,心臟科或其他科別醫師使用,也沒問題,任何人都可用,爲科學犧牲奉獻是應該,何況我根本沒貢獻什麼,即使250c.c.或500c.c.血液,仍然照捐不誤。電燒前抽血40c.c.,三個月後再抽血40c.c.,抽血對身體無害,螞蟻般叮咬而已,不損己又利人,我當然舉雙手贊成,當場簽名給她們,但請影印一份給我詳讀。
兩人幫我量腰圍,接著填寫一份問卷調查,不需我自己填寫,她們簡單問話就結束,「發病多久?有沒有抽菸、喝酒?有沒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肪、糖尿病?有沒有遺傳疾病?過去罹患何種疾病?開過刀?平常私自用藥或服用中藥?服用維他命?」我據實答:「都沒有,不抽菸,不喝酒,沒有心臟病,沒有三高等慢性代謝性疾病,不過,30年前曾罹患甲狀腺亢進,去年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檢查,稍微有偏高,不是很高,沒有服藥。遺傳方面,母親死於糖尿病併發腦幹栓塞;父親痛風引發腎衰竭死亡,兄弟姊妹6人,沒人遺傳到我母親糖尿病,但大哥兩代人,包括大哥和大哥的兒子,均遺傳到父親的痛風。我平常沒吃藥,也不吃中藥,偶而,會吃幾顆善存、克補、維他命C等。」
男性結紮算手術嗎?我曾動過手術,應無關緊要,我不敘述,也免尷尬。提到血脂肪,兩次檢查數據有天壤之別。去年衛生局萬人整篩,血液、尿液、糞便、生化等檢驗項目上網招標,署立台中醫院得標,對方投桃報李,附贈衛生局同仁免費生化檢查,當時報告顯示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簡稱Chol)234mg/dL(正常質0-200)、三酸甘油脂(Triglyceide,簡稱TG)153.3mg/dL(正常質0-130),兩者均偏高,斗紅大字蠻醒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則正常。
但北榮檢驗報告大逆轉,不僅沒高,反偏低,膽固醇Chol 153(正常範圍125-240)、三酸甘油脂TG 82(20-200),都位於正常值下標,與署中數據差別甚大。其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 102(<160)、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44(30-70)、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比Chol/HDL-C 3.5(2.1-5.7)都正常;尿酸(uric acid)蠻高8.8(2.5-7.2),以上與署中檢驗相符。另外,白蛋白(Albumin)3.9(3.7-5.3)、鈣(Ca)8.4(8.4-10.6),北榮檢查都正常。各位看倌,或許你會問:「一年前和一年後檢驗報告怎能比?檢驗方法又不同。」說的有理,但我沒服降血脂藥物,生活習性也沒改變,數據有些差異是應該,然而卻南轅北轍,我無法接受。北榮與署中,總有一家醫院實驗室品管需加強。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