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吃一京,饕客五星五日遊
一OO、
紀暁嵐故居
作者:吳聰賢醫師
第四天:97年2月4日(星期一)。前往「紀暁嵐故居」,入內參觀,瞭解和坤的死對頭伶牙利嘴紀曉嵐的畢生奇聞妙事。
以下文章抄錄自網路。「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謚號「文達」;284年前古人,生於清雍正2年(1724年),卒於清嘉慶10年(1805年),享年81歲;直隸(今河北省滄州市滄縣)崔爾莊人;是活躍在清朝乾隆嘉慶盛世的一位傑出文學家、編纂家、評論家和詩人,並曾以其非凡的文才、學識與成就,被譽為「一代文宗」。
紀曉嵐以才名世,號稱「河間才子」。曾有記載說他「少奇穎,讀書目數行下。夜坐暗室,目閃閃如電光,不燭能見物。比知識漸開,光亦斂矣。」紀曉嵐在幼時似乎具有某種特異功能,但以醫學眼光看來,欺世盜名,故弄玄虛,不無可能,紀曉嵐老來著書回憶,豈能記得2-3歲幼時光景?我難以相信。不過,可以確定的,紀曉嵐自幼即是聰穎過人、刻苦讀書而又博聞強記的。
紀曉嵐在29歲時(乾隆19年)中進士第,後曾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任禮部尚書,二度任兵部尚書,並被授為內閣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國子監事。他還擔任過多屆的鄉試正考官、會試同考官及會試總裁官等,慧眼選拔和培養了數以千計的人才,對促進乾隆盛世的繁榮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紀曉嵐一生中最突出的功績,是領修了「四庫全書」。乾隆37年,年47歲,他受命任四庫全書館總纂官。這部卷帙浩繁的「四庫全書」,集古中國之文英,薈中華之書萃;是中國歷史上,也是世界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大叢書。
全書分經、史、子、集四大部,44類,收書3461種,7萬9309卷,約8億4000萬字,篇幅相當於明「永樂大典」的三倍半。紀曉嵐還親手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百卷,「四庫全書簡明目錄」二十卷,著錄了未收入四庫全書的「存目」6793種,加上前者,兩者總計收書1萬0254種。
這段期間的紀曉嵐,表面看似風光,但實際上在那個文字獄盛行的年代,卻如夾縫中求生存般的艱辛。他曾任官五掌都察院,三任禮部尚書,兩任兵部尚書,嘉慶時任太子少保兼國子監事,協辦大學士等職,也曾在龍顏大怒時,被貶斥為「倡優」、「腐儒」。
有一次,當他向乾隆皇帝提出有關軍國大政的建策時,乾隆皇帝變顏道:「朕以汝文學尚優,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倡優指古時藝人),汝何敢妄談國事!」一國之重臣,在君主的眼裏,形同藝人,玩玩鬧鬧,何嘗有什麼抱負可言。
就在今日的電視劇裏,紀昀的作用也不過是應對子,做文字嬉游;誦贊詞,陪著皇帝微服私訪而已,哪敢越雷池半步?故紀昀雖在高位,封建時代,政績上,卻沒有太大作為。這種局限性,也是由不得他的。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