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言歡能幾回:(一O五)置換手術膝關節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O五)置換手術膝關節

作者:吳聰賢醫師

唐張喬:「調角斷清秋,征人倚戍樓。春風對青冢,白日落梁州。大漠無兵阻,窮邊有客游。蕃情似此水,長願向南流。」

每位來診所打疫苗的患者,人來人往,如過江之鯽,絡繹不絕,其表情和神情,天差地遠,各走極端,差異甚大,有一類人,很淡定,隨遇而安似的,有若與己無關般的淡漠,表現出將來兵擋、水來土掩的鎮定,縱然天塌下來有高個兒頂的灑脫;但另有一類人,則焦躁恐慌,忐忑不安,有若千山我獨行的焦慮,又似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害怕,擔心此行,將與世人永別,來到人間盡頭,再也無回頭路般的恐懼。這兩類人,觀其表情和神情,人焉廋哉?尤其語言的呈現,更是一目瞭然,嘴巴透露心思,前者,不發一語,沉默以對,心靜如水;後者,不斷講話,聒噪不停,心慌意亂。

除了表情和神情,以及語言以外,另有兩項指標,讓每個焦躁患者,有若照X光般,甚至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似的,在我眼裡,赤裸裸地,完全無法隱藏一絲一毫:第一項指標是血壓,平常沒高血壓的,此刻,收縮壓可能破180,甚至高達200;至於舒張壓,也不會低於100,甚至不小於110。第二項指標則是心跳,心搏速率保證破100,尤其在聽診器擴音之下,患者心臟怦怦亂跳,豈只小鹿亂撞,簡直就是千軍萬馬,也像黃河之水天上來,千丈波濤,洶湧澎湃,傾洩而下,心臟似乎就要從胸口蹦跳出來,害我耽著心,必得時刻防備著,以免心臟瞬間跌落地下,有如瓷娃娃般,摔得粉身碎骨,我怎麼樣努力,都來不及搶救呢!

現在來說一位,來咱診所打疫苗,喋喋不休,顯得非常聒噪的患者,他患了疫苗恐慌症嗎?似乎是,也似乎不是。30、40歲的年輕人,男性,咱診所的老病號,頻繁時,必然每星期來報到,因週休二日關係,他常趁週六下午,不用上班的時刻,來看我的門診,以致大半時候,他都由我來診療。其實,談不上診療,我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不必問診、聽診、檢查等任何診療,因他大抵是千篇一律,數年如一日,不曾走鐘過,照舊拿藥,也照舊打針的,且相當地有規律,這週拿藥,下週打針,比日月星辰運轉,還要規律。打什麽針?打營養針;拿什麽藥?拿抗焦慮藥和安眠藥。他看診完全不囉嗦,一坐上診療椅,除了前面一句話,「照舊拿藥」或「照舊打針」外,後面的話,全是抱怨、埋怨和閒聊,更多的是廢話,言不及義的廢話。因週六下午,門診病患不多,看在業績份上,他是我的衣食父母,我有時間聽他廢話,也因他的怪異個性,我堅忍著,不敢不聽他的廢話。每次廢話落落長的,若非下一位候診病患,氣呼呼地,探頭來趕人,他是不會輕易離開的,否則,30分鐘的廢話,也會持續延伸下去。

他抱怨什麽?家裡共3兄弟,他排行老三,兄弟分別成家立業,各自分住一棟三層樓房,三棟樓房均由父母所蓋,抽籤方式,每人一間,左手邊是老大房子,中間是老二房子,他則住右手邊的房子,由於父母已年邁,生活無法自理,採用「食火鬮」的方式,兩老每月輪流分住3個兒子的家,比如:1月1日至1月31日,吃住大兒子家;2月1日至2月28日,吃住二兒子家;3月1日至3月31日,則吃住三兒子家,然後,依序輪流,每個月吃住不同兒子家。此種分配,很公平,很平均,3個兄弟輪流照顧父母,沒有什麽可計較的,更沒有什麽可抱怨的,然而,他仍然向我抱怨:「幹!很奇怪!月有大月小月之分,大月31天,小月30天,我總覺得很奇怪,怎每次食火鬮,我都輪到大月!」這種抱怨匪夷所思,當歲月拉長,大月和小月保證平均分配的,不會有人包辦大月或包辦小月的。這種抱怨僅是小csea而已,後面還有更可怕的抱怨。

「鬮」音「糾」,名詞,用來抓取以決勝負的器具,或抽取以卜可否的紙條,如抓鬮、拈鬮等。三棟樓房,3個兄弟如何分配?應該也是採用抓鬮方式,作三支紙籤,分別標示阿拉伯數字1、2、3,誰抽到1號,就得到左手邊房子;誰抽到2號,就得到中間房子;誰抽到3號,右手邊房子則屬於他。閩南話的「食火鬮」,此鬮應也是抽籤方式,以決定扶養父母的優先次序,抽籤結果,剛好以長幼次序排序。他的可怕抱怨是,兄弟間財產分配不均,家裡有2甲4分水田,若平均分配的話,每個兄弟可分到8分地,但真實情況不是如此,差異甚大。

兄弟血脈相連,血濃於水,是和睦相處的,甚至相親相愛的,原本計畫3人均分,每人各分得8分田地,但大嫂和二嫂,卻相當鴨霸和強硬,屬河東獅吼、潑婦罵街型的女人,尤其是二嫂,簡直是母夜叉女人,連鬼都不怕,何況是夫家人,以致全家大小都怕她們,連公公婆婆都不看在眼裡,甚至吆喝謾罵,把公公婆婆壓得死死的,不敢吭聲或吭氣。大嫂堅稱:「依據台灣民俗傳統,大孫子等同屘囝,財產應該四等分,大兒子佔一份,大孫子也佔一份,也就是說,我們家要分得1甲2分地。」這是民俗的說法,法律上是站不住腳的。依據民法,嫁出去的女兒,也有公平分配遺產的規定,但懾於兩位嫂子的強悍,沒有任何一位女兒,敢回娘家,開口要分財產。

他二嫂原本就比大嫂強悍百倍,看大嫂敢提出這樣的建言,當然有樣學樣,輸人不輸陣,豈甘落於人後?往後如何立足?必然青出於藍,且更勝於藍,好好賣弄一番!她板著臉,大聲吼叫著,連天花板也震動,落下不少灰塵,「賽你娘!分什麽財產?你還敢說分財產?三棟樓房分了一棟,有如天上掉下來的禮物,還不滿足嗎?你國中唸了三年,高中唸了三年,大學唸了四年,碩士班又唸了兩年,總共唸了12年書,不僅沒賺錢進門,還花錢出去,一進一出,總共差了多少銀兩?你可知道,你兩個哥哥國小畢業前和畢業後,就隨著你阿爸下田工作了,日曬雨淋的,拼死拼活地幹活,尤其是你二哥,每日在烈陽下曝曬,曬得一身黑,比非洲黑人還黑,半夜昏暗燈光下,只見兩隻翻白的眼睛,我都被驚嚇好幾次,還以為見鬼了呢!」說到見鬼,自己不禁也覺得好笑,趕快抿住嘴巴和瞪眼,以裝嚴肅,免得笑出聲來。

二嫂軟硬兼施,使出渾身解數,搬出悲情牌,裝可憐,以搏得同情,但那張臭嘴巴,講話仍不饒人,「幹他奶奶的!說到你二哥那個死鬼,如今年紀有了,由於從小到大,操勞過度,過度磨損,不單腰酸背痛,全身關節也到處痛,這裡痛,那裡痛,特別是兩邊膝關節,由於年輕時,膝蓋經年累月,過度用力,踩踏農用三輪板車,稻米或肥料一包又一包,堆壘得有如山高,每趟車程,少說400、500公斤,甚至上噸,卻只有一個人踩踏,沒有其他人手幫忙,你說有多辛苦!車程不是2、3公里,而是20、30公里,一天甚至往返5、6趟,簡直整死人,也磨死人!難怪骨科醫師要說,這是屬於過度磨損,所造成的退化性關節炎,且嚴重到符合健保開刀的條件,兩邊膝蓋可以用健保,免費置換人工膝關節!但你二哥有多年糖尿病,控制不挺好,血糖常飆到400、500的,而糖化血色素從來不低於8,且常高達9以上,因怕傷口癒合不好,你想你二哥有膽子上手術台嗎?只好每幾天,就要去診所打針吃藥呢!你自己摸摸良心,他有像你這樣好命嗎?」

說到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我的門診,鄉下的小診所,不時會遇到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其中以高齡、肥胖的女病患為主,應屬膝關節軟骨過度磨損,所引發的退化性關節炎。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分兩類:全膝人工關節置換術和半膝人工關節置換術,運動或車禍等外傷,所引發的病變,會採用半膝置換術,若屬退化性病變,則會採用全膝置換術。接受膝關節置換術的病患不少,依據健保署統計,民國106年,全國全膝關節置換術,共申請了2萬6千多件,若是今日,肯定超3萬件吧?不過,很難說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關係,不少人以進出醫療院所為畏途,何況要住院動大手術,難免考慮再三了,甚至取消動手術的念頭呢。106年的統計,動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年齡,以70歲以上高齡者為主,佔了58%,其他年齡層依序為:65-69歲,佔了22%;60-64歲,佔了12%;60歲以下,佔了8%。

台灣醫療技術先進,搭配全民健保,以致醫療水平,可說全球馳名,世界稱羨,恨不得移民台灣定居呢。由於人口老化、醫師技術純熟等因素,導致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患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普遍,以致健保署自104年起,不得不取消了術前的審查作業,簡化醫師治療流程,但仍有術後的審查,也就是說仍有相關的規範,醫師必得遵守,符合相關條件才能動刀,否則申請健保給付會出問題,向健保申請不到錢,也無法向患者要錢,損失慘重,等同咎由自取。不過,醫師不會那麼儍!遇到模棱兩可的案例,醫師無法確認健保會給付時,會要求患者先付費,等健保核准通過了,才辦理退費,也就是說醫師穩贏的,醫師不會做虧本生意啦!

第一點規範,70歲以上患者,膝關節間隙小於1/2以上,經過3個月以上的保守療法,如打針吃藥,甚至注射玻尿酸等療法,仍然治療無效時,健保允許置換手術給付。第二點規範,70歲以下患者,除了膝關節間隙小於1/2以上之外,還須兩個部位以上之膝關節病變,或有一個部位之膝關節病變,其症狀相當嚴重,無其他治療方式可取代時,也可以申請到健保置換手術給付。第三點規範,屬運動或車禍傷害造成的病變,與退化性關節炎無關,省略,不予敘述。你猜猜看,醫師辛苦幫患者動了膝關節置換手術,有可能健保術後審查卡關,無法申請給付的情形嗎?少之又少,比雷擊劈中的機會還少,甚至比隕石擊中的機率還少!怎說?膝關節置換術具專業性,健保如何術後審查?健保行政人員無能為力,必得委給臨床骨科醫師,來進行術後審查,雖說同行相忌,卻也官官相護,審查醫師能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嗎?否則日後如何相見?難保不引來敵對,甚至招惹報復呢。

我是好事之徒,趁診間空檔,習慣詢問門診病患:「膝關節手術效果如何?」我將結果粗略估計如下:八成左右患者,反應不錯,疼痛明顯有改善,有些嚴重病患,連O型腿也都改善了;但二成左右患者,則反應不好,說疼痛還是依舊,開刀前和開刀後,相差甚微,甚至比手術前還加劇,怨聲載道,頻頻怪罪自己聽信傳言,誤上賊船,無端瞎折騰,不僅花大錢,還要忍受手術痛苦。無論如何,手術效果大致良好,普遍讚賞,可以讓人接受,似乎跟胃切除手術、闌尾炎手術或疝氣修補手術,沒有兩樣!總之,沒有遇過患者傷口化膿腐爛,無法痊癒者;也沒遇過術後導致無法行走,必得臥床或坐輪椅者。曾有門診老病號,行動如常人,全無異樣,在沒有掀起褲管前,我根本不知道,他已動過兩邊的膝關節置換術;但也有患者,膝關節已變形到嚴重畸形,拿著拐杖,忍著疼痛跛行了,仍拒絕手術治療,她的理由是,有親朋好友動過刀,不單沒有改善,疼痛反而加劇,導致她嚇死了,打死也不開刀。

兩天前,某位85歲的阿嬤級病患,她的雙腿,分兩次,在110年2月,先後接受了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經過年餘,我問她手術後效果如何?她用滿意的口吻回答:「這位骨科醫師心地善良,為人坦承,開刀前,他坦白地跟我說,手術後,疼痛會改善很多,但無法完全恢復到,以前正常的狀況,但至少可以拄著拐杖,讓妳到處走。」85歲老阿嬤,拄著拐杖走路,再正常不過了。話說回來,這位骨科醫師很高竿,懂得話術,知道觀念灌輸,也就是所謂的洗腦,免得患者對手術抱持過多的期待,當期待落空,就會產生怨懟,怪醫師差勁,手術沒成功,術後仍然疼痛呢!人的期待很難拿捏,各有主見,有人抱持80%的期待,有人則抱持100%的期待,當成效達到90%,那抱持80%期待的患者,會感恩戴德,感激得五體投地;那抱持100%期待的患者,則埋怨不斷,到處怪罪,逢人毀謗呢。醫師難為,即使抱持懸壺濟世、視病猶親的心態,要讓每一位患者滿意,可不容易呢!

除了問開刀效果外,也也喜歡問患者:「動一邊手術,要自費多少錢?」從自付多少錢,我大略可知道,這位骨科醫師之為人,是公允和正義的人,還是視錢如命,敢者拿去吃的人?醫界同行,眾目睽睽之下,有醫德或沒醫德,一目瞭然,名聲在外,人焉廋哉?大略統計如下:八成左右患者,除了健保給付,和大約萬把元健保部份負擔外,還須要另外自付額;僅有二成左右,完全健保給付,除了萬把元健保部分負擔外,沒有花任何一毛錢。至於自付額部分,要花多少錢?每個病患差距甚大,從3、5萬元,以至10幾或20萬元,甚至超過20萬元。為何差距如此大?難道醫師也會「獅子大開口」,或者說「敢者拿去吃」?這種說法有些偏頗,也造成誤解,我不應該如此說,醫師必然會辯駁,說是材質的關係,材質好,健保不給付,必得自費;一分錢,一分貨,三分貨色,要三分的錢,十分貨色,當然要十分的錢,所以隨著材質,才會有自付額的差距。好材質,價錢貴;更好的材質,價錢更貴。

全膝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會用上4樣零件,包括:大腿骨遠端金屬套、小腿骨(脛骨)頂端金屬套、大腿骨和小腿骨中間墊片、膝蓋骨(髕骨)墊片,此4樣零件,健保有免費提供,無須自費,但是,若心態上,認為健保品質較差,免費的無好貨,要求較好的材質,則須自費。一般,中間墊片磨損率較大,患者較常接受醫師建議,花個2-3萬元,甚至更多,採用較耐磨的材質墊片。至於膝蓋骨墊片,磨損率也高,也是醫師常建議自費的零件。當然,若醫師抱持多多益善的心態,把病人的荷包當成自己的荷包,發揮三寸不爛之舌,話術連篇,說得天花亂墜,說得頭頭是道,好像處處為病人著想似的,不少患者可能接受了醫師建議,心想既然要動刀了,乾脆多花點錢,全部採用最好材質的零件,以便一次完成,一勞永逸,保證使用千萬年,不再有第二次動刀的機會。

何謂最好材質?中間墊片和膝蓋骨墊片,材質大抵是聚乙烯類,變化較少,所以自付額變化也不大,大都幾萬元可解決。但是,大腿骨金屬套和小腿骨金屬套,材質變化可多了,可能是鈷鉻金屬、鈦合金,甚至仿陶瓷介面的鋯金屬,其自費價須20幾萬喔!所謂最好材質,意指耐磨性強,不容易再次磨損,保固時間較久之謂。醫師不是殺人越貨的行業,而是高尚偉大,且受人景仰的職業,道德和良心,基本上,必然是有的,雖病人是大外行,完全不識貨,本著信任感,也懶得去識貨,也決不會訛詐病人,指鹿為馬,狸貓換太子,把便宜貨當成高檔貨來賣,以此誑騙病人,尤其大醫院的醫師,更不會如此,因大醫院有好的會計制度,絕不會讓醫師,昧著良心,胡亂動手腳,以次等貨替換,

也就是說,公平交易,真材實料,貨真價實,病人花多少錢,就用多少錢的材質。

醫師身份高貴,為何要建議病人用高單價的材質?原因很明顯,道理很簡單,因健保規範的材質,材質被限縮,價碼也被壓縮,幾乎或等同沒有利潤,在商言商,賠錢生意沒人做,沒賺頭生意照樣沒人做,醫院要永續經營,醫師要養家糊口,更要買高檔進口轎車和豪宅,當然要肅然起敬,迎頭向錢看齊,把醫療當賺錢的工具;相反地,須自費的材質,其利潤可高了,因羊毛長在羊身上,器材廠商漫天要價,醫師也漫天要價,最可憐的是病人,很失公允,別人可以漫天要價,自己卻無法就地還錢,等同赤裸裸的小乳豬,或者待宰的小羔羊。其利潤有多高?這是商業機密,每家大醫院各有暗盤,進貨價都各不同,我個人猜測,暗的回扣不說,明的利潤,少說2或3成,決不會只有1成,甚至高達3、4成,若高達5成,也難說不可能呢。

在大醫院,醫師看門診,有抽成,依據人頭計算,一個人頭20、30或50元,看越多門診,抽成越多;至於開刀,更是有抽成,依據手術營收業績,以百分比計算,詳細情形屬各醫院內幕,外人難以窺知,所以,開越多刀,抽成越多;開高單價的刀,換算下來,抽成自然也高,醫師的薪水幾乎都來自抽成,尤其是開刀抽成,佔極大半部份,至於基本薪水,則少得可憐,聊勝於無。在大醫院,外科系主任級醫師,月薪40、50萬元,僅算小咖醫師,真正的大咖醫師,月薪可是上百萬元。人性使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利益擺中間,為了多抽成,看在薪水份上,對經濟能力不差的病人,當然必得鼓勵病患,多使用須自費的器材。說句難聽的話,也是很現實的話,大醫院的醫師,除了明的抽成外,誰敢擔保醫師與廠商間,私底下就不再另有暗盤?應該是極少,但不敢保證沒有,這是流傳很久的陋習,今日少見,但非等同零,也就是說,廠商可能要給兩份回扣,一份給醫院高層神祕長官,所謂的藏鏡人,大抵是藥材採購決定者;另一份則給醫師本人,因醫師有權決定,要採用哪個廠商的器材。

廠商為何要給回扣?如龜孫子般,百般孝敬醫院和醫師嗎?沒辦法的事,為了生存,為了生機,也只能忍痛犧牲,因廠商間,尤其產品雷同時,競爭也很厲害,商場如戰場,爾虞我詐,你爭我搶,為了推銷、促銷自家商品,也為了爭地盤,金錢萬能,錢能通神,錢能使鬼推磨,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只好用錢來賄賂了。非親非故的,大醫院幹嘛買廠商的帳?醫師更不用說了,非爹非娘的,幹嘛圖利某家廠商?一切照規矩來,也照傳統來,請廠商提錢來見,拿金錢當交易。廠商少賺一些些,總比瘦死、餓死好!其實,哪會瘦死或餓死?待宰的羔羊是病人,當冤大頭的是病人,花錢養廠商和醫師的是病人,只要賺了一次高利潤的勾當,已足夠彌補多次的小損失了。撒錢才能賺錢,為了賺錢,就必得撒錢。

須自費的各類醫療器材或藥劑,真的比健保有給付的醫療器材或藥劑好嗎?比較沒有副作用嗎?比較沒有併發症嗎?使用壽命更久嗎?使用得更舒適嗎?天地良心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有病人和病人家屬不知,這裡頭充滿玄機,充滿商業利益,也滿是醫護人員的話術。極大部份的人,包括你和他,只要身為病人,淪落局中人,有如陷入迷霧中,伸手不見五指,必然掉入陷阱中,隨波逐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擺佈,也任人宰割。我舉實際的案例,讓你來評評理,難道病人錢多到溢出來,可以任意撒錢嗎?如果,病人為了身份、地位和面子撒錢,顯示自己高人一等,我就無話可說了,悉聽尊便了。我前面說過,病人撒錢,卻也幫健保省錢,節省醫療資源,給弱勢且須要的病人,除了悉聽尊便,還值得鼓勵呢!

進行電腦斷層掃描,有時,須得靜脈注射顯影劑,來突顯病灶,讓檢查更清晰和明確,此類顯影劑,健保有給付嗎?有的!但不少醫院,極大半的醫院,會叫病人自費,採用另外一種,健保不給付的顯影劑,理由是自費的顯影劑:過敏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副作用較少。說到過敏性、安全性、副作用,哪一個病人不嚇壞了?保證嚇死了!沒有健康的身體,甚至人都沒了,縱然銀行存款多出10個零、20個零,結果終歸是零,為了身家性命,任何大錢都花下去了,何在乎那顯影劑小錢?當然,不敢吭半聲,頻頻點頭,趕緊掏腰包,花錢買自費的顯影劑,甚至手上拿著大鈔,主動詢問,要求用較好的顯影劑呢!顯影劑是小錢嗎?民國98年前後,自費顯影劑是1500元,似乎不大也不小,若跟動大手術的自付額,特別是癌症等手術,20、30萬元的,甚至50萬元以上的,相比較下來,1500元真的是小錢了,簡直是10元或50元的銅板了!既然是銅板價,難怪99.9%的病人,不會去計較了。

何為顯影劑?顯影劑又稱為造影劑或對比劑,目的是增加與周圍器官和組織的對比,以加強標的器官和組織的顯影,多用於電腦斷層掃瞄、核磁共振、心導管、腸胃道、泌尿道和血管的攝影等。目前,常用成份為含碘的有機化合物,可分離子性和非離子性兩大類,又因結構的不同,再細分為單體和雙體兩種。跟人體血液等張壓做對比,離子性單體顯影劑屬於高滲透壓,故又稱為高滲透壓顯影劑;另外一類,包括:離子性雙體顯影劑、非離子性單體顯影劑、非離子性雙體顯影劑,則屬於低滲透壓,故又稱為低滲透壓顯影劑。這4大類顯影劑,到底哪一類滲透壓最接近人類的等張壓?當然,越接近人類等張壓的,不良反應會越少,因查不到相關資料,我不敢確定,但似乎是,非離子性雙體顯影劑滲透壓最低,最接近人體的等張壓。

等張壓即是等滲透壓,人體內細胞,例如紅血球、白血球、血管內皮細胞等,都屬於等張壓,人體等張壓是多少?省卻麻煩,不談數據,只做比擬,濃度為0.85%至0.9%的氯化鈉溶液,或者5%葡萄糖溶液等,均是等張壓,其中,0.9%的氯化鈉溶液,特別稱之為生理食鹽水,專門用於血管輸液或清洗傷口。滲透壓高的顯影劑,注射入血管後,容易造成細胞膜或細胞功能的傷害,如紅血球縮小變形、全身血管擴張、腎血管收縮、腎小管毒性等。結論是,高滲透壓顯影劑較便宜,但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而低滲透壓顯影劑較貴,但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所以,可以顯現的,健保有給付的顯影劑,應屬於較便宜的顯影劑,所謂較高滲透壓的離子顯影劑;須自費的顯影劑,屬於較昂貴的顯影劑,所謂較低滲透壓的非離子顯影劑。

然而,不要被表面文字誤導,所謂高滲透壓或低滲透壓,是相對的,兩者仍不是等張壓,還是比等張壓高的滲透壓,所謂不良反應也是相對的,高多少?低多少?各說各話,敢的拿去吃。另外,沒有知識,也要有常識,顯影劑注射約10cc左右,但正常成年人,全身共有4000cc血液,由於血流速度極快,快到超出你想像!心臟輸出血液,經過大動脈、中動脈、小動脈,再流經毛細血管,然後又經過小靜脈、中靜脈、大靜脈,再重回心臟,血液在你體內如此循環一圈,所耗的時間是多少?僅有20秒!注射入血管的顯影劑,即刻又瞬間,馬上被全身血液沖淡和稀釋,誰會在意那0.001秒,甚至0.00001秒的不良反應?或許,是憑空想像出來的理所當然,真實情況是,根本不會發生呢!這不就是文字遊戲嗎?

所謂高滲透壓或低滲透壓的不良反應,我個人看法,根本不值得一提,簡直是庸人自擾,更甚於杞人憂天,這些滲透壓只是廠商自我吹噓的噱頭,你害怕,你相信,只好花錢買心安了!其實,病人該擔心的,不是高或低滲透壓,也不是離子或非離子,更不是單體或雙體,健保顯影劑和自費顯影劑,兩者完全沒有差別,反而該擔心的是過敏性反應,尤其所謂嚴重型的無防禦性休克,此種無防禦性休克,跟個人體質有關,無法事前察覺,只有碰上了,才能知道!然而,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把關下,以及台灣食藥署嚴格審核下,顯影劑是進口醫療處方藥劑,不是烏魯木齊,也不是廠商胡亂吹噓,說得天花亂墜的,所謂的健康食品,其發生無防禦性休克的機率極低,跟打疫苗相類似,大多遠低於十萬、百萬分之一呢!無防禦性休克,跟個人體質有關,你還能挑嗎?你要挑顯影劑,還是挑你自己個人?

盡信書,不如無書!所謂的書,還包括今日的網路,切記!這是鏗鏘不破的名言,反把自己陷入泥淖中,永世沉淪。在我的門診,不時遇上難纏又囉嗦的病患,大抵是年輕人,搜尋不少網路資料後,反把自己搞糊塗了,迷失了方向,失去了重點,小毛病變成大毛病,簡單的疾病變成複雜的疾病,想把他錯誤觀念導正過來,極為困難!如果網路能看病,就不須要醫師了!何況醫師也非全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仍須不時轉診其他專精的醫師呢。下面敘述顯影劑的不良反應,僅供參考,看了就算,不用特別在意。依嚴重度,細分其不良反應如下:輕微者,症狀為潮紅、噁心、嘔吐、頭暈、注射局部疼痛、輕微蕁麻疹等。中度者,除了輕微者症狀外,還包括低血壓、氣管痙攣等。嚴重者,症狀為抽筋、痙攣、昏迷、呼吸困難、腎臟衰竭、呼吸衰竭、心臟衰竭,甚至休克死亡等。(111年7月4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