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喜相迎:(八十五)無所事事最嚇人

老之將至喜相迎:(八十五)無所事事最嚇人
作者:吳聰賢醫師
前兩天,有好友用Line,送來溫馨的回應:「養花種菜,抒情養性,開枝散葉成長中的樂趣,花開果結收成的喜悅,人生一樂也。只是一把老骨頭了,只能量力而為,挑些易照顧的,好耕種的,閒暇樂趣,不亦樂乎?」從事農作,養花、蒔草和種菜等,確是抒情養性,很好的休閒,可以放下壓力,放鬆自己,獲得心靈平靜和喜悅,是人人所羨慕和喜好的,但對我來說,我自認天生勞碌命,能勞動筋骨,能有所事事,比起抒情養性,比起休閒娛樂,還要佔更多的比例,前者約佔七成,後者才三成而已。沒有去田裡工作,尤其寒冬季節,少了伸腿展腰,缺了流個小汗,沒了暖和身體,就是感覺自己病奄奄的,沒體力,也沒精神!至於無所事事的感覺,挺可怕的,有如孤魂野鬼,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不知要如何打發自己。這天早晨,寒風刺骨,空氣冷冽,我7點就起床,但不敢出門,一邊怕感冒,一邊是偷懶,直到9點20分,才看到太陽,直到10點10分,陽光才普照,但遲了,太晚了,我來不及去田裡了,我下午有門診,11點以前,要吃完午餐,也要躺下午睡呢。說真的,坐在家裡,除了看手機以外,無所事事的感覺,不好受啦。好友說的一把老骨頭,說的也是,74高齡的老頭子,識時務為俊傑,我不能逞強,也不能固執,打狗不出門的季節,我不敢隨性,脫光身子換穿工作服,也不敢輕易,脫光身子沖冷水澡。這天,就沒去田裡了。另一位好友,也是我昔日長官,送來他的經驗談:「耕種很辛苦,生長週期越短的,越是如此。」老來,受不了辛苦,所以,早期,我有種很多種蔬菜;近來,嚇到了,怕到了,很少種蔬菜了。
也是前兩天,我彰中58年級Line群組,有兩位同學送出回應:「很有才,快一百篇了,可以編輯成書了。」這是天大的鼓勵,也是地大的鼓舞,雖過獎了,言過其實了,我仍要表達感謝再感謝。好像寫日記一般,逐日地,寫些日常廢話,談些生活作息,說不上文章,更遑論文學了,只因我最怕無所事事了,無所事事挺折磨人,以致利用手機Line軟體,鍵打文字,與好友分享心情,打發時間罷了。平均1個小時,我能鍵打1千個字,3個小時,就能鍵打3千個字,言不及義,通篇廢話,喋喋不休,搬弄是非,就能與眾好友分享了。用Line鍵打文字,用Line傳送出去,舉手之勞,太方便了。我公衛退休後,退而不休,轉換跑道,重回臨床,再當門診醫師,週休一日,週一至週六,每天看診,不是下午門診,就是夜間門診,由於上午不用看診,為了躲避無所事事,我當然去田裡工作啦。週二和週四,我從下午門診,接續夜間門診,時間滿檔,沒有無所事事之問題。但是,週一和週五,我看夜間門診,下午有空檔,整整4個小時,我怎麼打發?週三和週六,我看下午門診,晚間有空檔,也是整整4個小時,我又怎麼打發?為了逃避無所事事,我只好坐下來,拿出手機打字了。總而言之,就是害怕無所事事,不知如何打發時間,肯定不知所措、手足無措,保證胡思亂想、六神無主,我才不得不,如此廢話連篇,還請眾好友見諒了。我公職當差20年,忙時,疫情來時,忙得要死,忙得昏頭轉向,忙得分神乏術;閒時,疫情走後,也閒得要死,閒得無聊,閒得找事做。我怎麼找事做?我不會找同事明爭暗鬥,也不會找同事聊天打屁,我就是在辦公室內,在辦公桌電腦前,鍵打我的工作日記,經年累月下來,鍵打文字成了我的習慣,也是我打發時間的秘訣。無所事事嗎?我可以用一指神功,輕易地揉死它!其實,我寫過的廢話文章,成千上萬,少說一千萬字,若真要出書的話,保證百本書了。
不單我怕無所事事,我發現我彰中58年級同學中,似乎有不少人,也很怕無所事事,就是要有事做,不能閒下來,才覺得有在過日子。我思故我在,我動故我在。我舉幾個例子,讓你分析看看,是否如我猜測的,就是害怕無所事事。第一個例子,很堅持,有毅力,堅韌不拔,永不間斷地,無時無刻地,努力狂奔溪頭天文台。他本人在群組裡自述:113年12月18日,星期三,溪頭天文台,天氣晴朗,今年第105次,從111年1月1日起算,則是313次。此表示近3年來,這位跟我同齡的老兄,已經攀爬溪頭天文台313次了,差不多3天就要跑1趟,有誰能比得上?溪頭國家森林遊樂區,豈不欠他一座精神可嘉獎盃?溪頭是中部地區的避暑勝地,更是中部人登山健行的熱門景點,不僅是假日,即便是平常日,照樣滿山遍野都是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寸步難行,人滿為患,想搭「台灣好行」公車前往嗎?一大早就排隊,不一定上得了車,縱然搭上了車,回程可要傷腦筋了,因公車班班滿載,沒有車可搭回家,要流落在山頭啦!溪頭天文台氣溫低,比平地低上10度左右,夏天,平地氣溫攝氏27、28度,天文台則是17、18度的,溫度剛好,讓人涼快得不得了,有如天然的冰庫。但是冬天的話,平地氣溫攝氏16、17度,天文台則是6、7度,若正下著毛毛雨,氣溫甚至可低到近0度,走一趟天文台,可要凍死人了!而這位高齡老兄,不論夏天或冬天,照樣穿無袖汗衫,滿頭大汗,汗流浹背,在天文台自拍,鋪在群組裡,存檔見證呢!我只是聯想而已,夭壽的天寒地凍,我身體不禁不寒而慄呢!第二個例子,與山林為伴,與山林為友,攜手並行,難分難捨,鎮日不分離。他也是我彰中58年級同學,一年365天,幾乎天天,獨自一人,在山巒林間,登山和健行,留著絡腮鬍,身強體健,滿臉紅光,老當益壯的,讓人驚嘆,也羨慕不已。在咱群組裡,難得有一天,沒有看到他鋪的自拍照片,有圖為證,完全假不了,此種堅持和毅力,以及堅韌不拔,不是凡人所能想像。不提堅持,也不提毅力,更不提堅韌不拔,這兩位老兄的作為,慢不下來,閒不下來,靜不下來,停不下來,是否也有怕無所事事的氛圍?你說呢?我彰中58年級群組裡,還有兩位類似的例子,就是怕無所事事,怕得要命,你猜會是誰呢?我下回分曉。(113年12月18日完稿)

Related Posts:

  •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四)散播愛心當志工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四)散播愛心當志工作者:吳聰賢醫師上文鋪出後,我南彰化某鄉鎮衛生所,已退休的防疫同仁,即刻傳來回應,他說:「佩服科長為了買肥料,連農會各部門業務都這麼詳細。我退休後,在某鄉鎮農會,當了13年志工,都還沒有您了解的多。」糟糕!他是衛生局所退休人員老前輩,我失敬了,很慚愧,也太抱歉… Read More
  •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三)複方肥料重如天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三)複方肥料重如天作者:吳聰賢醫師從去(113)年11月底、12月初,以至今(114)年2月底,我足足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費盡洪荒之力,也費盡無數心血,胼手胝足地,把田地後方一塊空地,緊鄰灌溉溝渠處,約5、60坪大,從垃圾堆積成山,又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有如荒郊野外,僅靠我一個… Read More
  •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五)火焰萵苣口感帥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五)火焰萵苣口感帥作者:吳聰賢醫師上上回文章,有衛生所防疫老同事送來回應,也有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山友送來回應,沒想到,我彰中58群組的老同學,有兩位,也送來回應:「風吹日曬,不畏辛勞,業餘的模範農夫喔!」感謝高中老同學的誇讚,人活得很奇怪,也活很無聊,孜孜矻矻的,就是想獲得他人… Read More
  •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二)斬草火燒除不盡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二)斬草火燒除不盡作者:吳聰賢醫師萵苣,屬菊科萵苣屬,1、2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亞、西亞、地中海沿岸和印度,在5世紀時,傳入中國,但嫩莖萵苣這個品種,似乎在中國演化出來的,在中國各地盛行栽種,其他地方沒有,故西方有「中國萵苣(Chinese lettuce)」之稱,另一個名稱… Read More
  •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六)金科玉律登山行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六)金科玉律登山行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鋪出,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某山友,再次給了回應,就是那位鋪圖,說自家種的萵苣爽脆好吃的那位,她雖已2、3年沒參加鳳凰登山行程了,也連著兩年,沒出席年終年度會員大會了,但她人緣很好,個性爽快,不堪寂寞,喜愛交朋友,仍不時出現在鳳凰Line群…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