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六)快篩檢測陰與陽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六六)快篩檢測陰與陽
作者:吳聰賢醫師

前幾天,有位多年親朋好友,用Line送來回應,他說:「可以增加段落,以便閱讀;段與段之間空一行,更方便閱讀。」多年前,他以方便閱讀為理由,已提過2、3次相同的建言,然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保守又守舊,懶得去變動,持續延宕著,遲遲不予理會,直到這次,我終於下定決心,從善如流,把文章的編排就此稍作更改。其實,這種更改輕而易舉,有如探囊取物,再簡單不過了,無須多麻煩,無非增加段落,以及多空一行罷了,小事一樁。上回文章,我就是這樣編排,希望眾親朋好友能接受,也能適應,至少不會反感或反彈。至於提出建言的這位老兄,他很滿意如此的編排,他回應說:「有空一行,真的比較好閱讀。」希望如此。對你來說,真的是如此嗎?歡迎不吝賜教。

上回文章,我近晚間10點半才鋪出,11點剛過,即刻有好友回應進來,是我前衛生局同事,也是前衛生局長官,他也已公職退休,正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他說:「我小孫子,感冒、咳嗽、發燒很嚴重,醫生也說,都是黴漿菌感染,最好的藥物,就是加抗生素治療。」黴漿菌之疫情,雖非方興未艾,卻也仍未停歇,還不時興風作浪,令人厭惡至極。黴漿菌有高比率的抗藥性,治療成效不彰,讓人卻步,但願老同事的小孫子,能平安順利,盡快痊癒。

從去(113)年5、6月,在我診間,我開始碰觸到所謂黴漿菌感染症患者,不是小兒患者,都是成人患者,搜尋疾管署相關資料後,才認識到什麼叫黴漿菌,病人是醫師的老師,病人是最好的教材,讓我成長,也讓我精進。如今,黴漿菌流行將滿一年了,疫情有稍緩和嗎?有稍緩和,但沒有停歇,怎麼說?114年4月19日,週六下午門診,我抓了4位劇烈咳嗽的患者,進行黴漿菌抗體快篩試驗,結果是2位陽性、2位隱形,陽性比率仍佔了一半,足見黴漿菌疫情仍未停歇。想要停歇嗎?再等一陣子吧!我估計,等社區民眾全部感染過了,疫情才會結束吧?是否如此,只能就教於疾管署長官,以及各大醫學中心感染科專家了。

我抓了4位咳嗽患者,進行黴漿菌抗體檢測,表示門診只有4位咳嗽患者嗎?誤會可大了!現今門診患者中,少說有2/3以上,都罹患咳嗽症狀,從是否有發高燒?是否咳嗽有膿痰?是否有呼吸困難?是否肺臟有囉音?就能判定患者罹患黴漿菌感染嗎?絕不可能!從外觀完全看不出來,醫師不是神,只能靠抽血來快篩檢驗。我怎抓出這4位咳嗽患者為檢驗代表?有以下幾點:咳嗽超過一週的、咳嗽到胸痛的、咳嗽到呼吸困難的、夜晚咳嗽到無法睡覺的、咳嗽到尿失禁的,它們有較高比率的陽性反應,才讓他們接受快篩檢驗,免得大量篩檢,浪費健保資源。週六這天門診,我首次遇到一個特殊病例,在女性,尤其上了年紀的女性,因咳嗽導致尿失禁的,相當常見,沒想到,這個特殊病例,才50歲上下男性,竟然也因咳嗽而尿失禁,足見咳嗽相當地劇烈。

抗體快篩檢驗,就能正確診斷黴漿菌感染嗎?作夢也別夢想,絕不可能!天下沒有這種試劑,也不可能有這種試劑!試劑的準確性牽涉敏感度和特異度。敏感度(sensitivity)是真正患病的人當中,有多少%的人,檢驗呈現陽性反應;特異度(specificity)是真正沒有患病的人當中,有多少%的人,檢驗成陰性反應。顯然地,當敏感度越高,特異度也越高,就是越好的檢驗試劑,然而,敏感度和特異度是互為拮抗的,當敏感度高,則特異度低;當敏感度低,則特異度高。一般常見的檢驗試劑,敏感度多介於80-95%之間,而特異度也多介於80-95%之間,這已算是最好的試劑了,也就是說,有5-20%的假陰性患者(真正罹病者),被遺漏了,很可憐地,沒有接受治療;另外,也有5-20%的假陽性患者(非罹病者),被誤判了,很可憐地,接受了不需要的治療。

我是臨床醫師,所有的臨床醫師幾乎全一樣,都得接受檢驗試劑這個事實,陽性就是陽性,陰性就是陰性,硬著頭皮接受事實,自己心裡有底就好,無法跟病人明說,否則只會造成更大的混淆,如何治療反成了亂象。所以,黴漿菌抗體檢驗陽性,我必然多處方了抗生素;若黴漿菌抗體檢驗陰性,我沒有理由去處方抗生素,否則自己站不住腳,也會被健保審核醫師質疑,開了不該開的抗生素,不僅浪費健保資源,也徒生抗生素的抗藥性。不過,足堪全國民眾放心的,黴漿菌抗體試劑是食藥署審核通過的,也是健保署核准使用的,其準確性可供大眾信任。當然,如果不是用簡易快篩試劑,而是直接檢測黴漿菌抗體IgG,甚至隔2-4週再次抽血檢測IgG,則會有更準確的診斷結果,例如:急性感染、再次感染或先前感染等。然而,這種IgG檢測,有困難度,只能醫學中心才有能力檢驗,所以,我心裡有數,隨時警惕自己,遇上困難的個案、危險的個案,為了病患安全,馬上轉診大醫院。

黴漿菌疫情,延燒至今,造成病患痛苦,也造成醫療負荷,更造成健保負擔,此波黴漿菌疫情,保證健保點值,除非行政院專案補貼,否則怎麼拉,也拉不上去。肺炎黴漿菌有沒有疫苗可預防?甚至有沒有疫苗可治療?很遺憾地,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疫苗可治療!預防都沒,還奢望治療?簡直開玩笑!為何沒有疫苗?早期肺炎黴漿菌,主要侵犯小兒和幼兒,如今20年磨一箭,武功增強了,戰力旺盛了,也侵襲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任何年齡層都躲藏不了,以致引發龐大話題,然而肺炎黴漿菌的致死率極低,我還不曾聽過有死亡案例的,致死率低就不被看重,不是嗎?以致全世界都沒有黴漿菌疫苗。另外,研發疫苗豈是容易的?台灣號稱生物科技大國,未來最可能拿到諾貝爾獎的,就屬生物科技一項,然而要研發出疫苗來,短者5、6年,甚至8、9年,長者則無限期呢!所以,欲盼望疫苗到來,解救生靈塗炭,簡直緩不濟急啦!

孔子之弟子,曾子曾說:「君子以文會友。」意思是說透過文章,結交了朋友,沒想到,我透過文章,不僅結交了朋友,也結交到素未謀面的高中學弟,這又是人生一樂也。上文鋪出時,咱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某位山友,又傳來回應:「吳醫師文末提到的山友就是我,加入鳳凰大家庭,已逾十年,早聞吳醫師大名,從吳醫師過往文章,得悉吳醫師是我彰中學長(我初中最後一屆,59級;高中62級),有福在群組欣賞吳醫師大作 ,除了增長知識外,也是人生的一種享受喔!謝謝您!吳醫師以防疫為終生志業,雖離開職場,但在人生的場域永不退休,仍舊以自身的專業,利益眾生,令人敬佩!」這位彰化高中校友,年齡與我相近,我虛長數歲,他可是後起之秀,出類拔萃,曾擔任彰化轄內,某國中主任級以上職位,春風化雨,作育英才,桃李滿天下,成就個人,也成就國家社會,足堪欽佩和尊敬。祝福他 登山健身,萬事如意,永保安康。(114年4月19日完稿)

Related Posts: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