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歲月(2005年-2012年)小說、雜文、散文集: 三十、臨考前夕,父親給兒子的建言

公衛歲月(2005-2012年)小說、雜文、散文集:
三十、臨考前夕,父親給兒子的建言
作者:吳聰賢醫師
在你成功大學醫學院醫事檢驗學系研究所推甄面試前夕,老爸一點也不緊張,一點也不擔憂,我猜你也跟老爸一樣,不緊張,也不擔憂,但老媽卻很擔心你的研究所推甄。
961118日,星期日,趁傍晚530分,騎機車回彰化吃阿璋肉圓的機會,我陪老媽跑了彰化幾家廟宇,包括民族路底的開化寺,永樂商圈的慶安宮與天后宮,祈求重神明庇祐你推甄順利。
其實,上星期日,1111日,我與老媽倆人,早上7時餘,已去過台中市南屯區香火鼎盛的文昌廟祭拜過了。文昌廟祭祀主管人間科舉考試的文昌帝君。看著老媽為寶貝兒子,虔誠地跪在拜墊上,默念禱告的模樣,讓人動容。但站在一旁的老爸,卻一點也不投入,因為,老爸認為有何緊張?有何擔憂?
「沒有寒徹骨,哪來撲鼻香?」人生就是要不斷經歷失敗與挫折,持續鍛鍊那堅忍不拔的毅力,人生才過得充實和有意義。你願意像老爸一樣,平庸、沒沒無聞、風平浪靜地過一輩子嗎?每日等著衰敗與老化,或哀聲嘆氣自嘆非人?
老爸的建言不是「用功讀書,努力考研究所」,它們是人生小事啊!老爸的建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人生旅途上,做任何事情,不管是小事或大事,均要「全力以赴」。只要「全力以赴」,任何事情都是小事了。
老爸另一個建言是「接近人群、廣闊交遊、開創視野」,有開闊的視野,你的人生道路也是開闊的,生命也是開闊的,到時,自然水到渠成,必然功成名就。記住!嘴巴老喊著人生道路在哪裡的人,是弱者的表現!
【註記】961119日,星期一,半夜1230分,大兒子吳千鼎回到台中,因隔天要參加成功大學醫技係研究所推甄面試。這封信是我早上起床,臨時拿兩張廢紙的背面,用原子筆將就寫成的,希望在兒子臨考前夕給他建言。其實,這不是建言,僅是安撫孩子吧了!人生的視野不僅在眼前的研究所考試。
研究所的推甄,大兒子共報名8所,包括台大生化科學所、台大微生物免疫所、陽明生化所、台大醫技所、陽明醫技所、台大解剖細胞所、台大生化所與成功醫技所。前3所,書面資料審查即被刷掉,其他5所則過關,需參加面試或筆試。
1112日,星期一,台大醫技所面試,60餘人報名,23人面試,將錄取14人;1114日,星期三,陽明醫技所面試,60餘人報名,40人面試,將錄取16人;1116日,星期五,上午,台大解剖細胞所面試,11人面試,將錄取5人,下午,則是台大生化所筆試兼面試,錄取比率不及50%。(961120日)

Related Posts:

  •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八、台中大坑步道賞櫻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八、台中大坑步道賞櫻 作者:吳聰賢醫師 104年2月8日,週日,7:15,彰化後火車站集合,共5輛遊覽車,此為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104年度,第3次登山活動,台中大坑步道賞櫻。除爸媽外,大嬸和三姑丈是自家人,可惜,三姑又缺席。為何缺席?據說夫妻龋齒… Read More
  •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七:佛手瓜苗和刺身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七:佛手瓜苗和刺身 作者:吳聰賢醫師 104年2月1日,週日,上午8時,老爸與媽到田裡,菜圃澆水去。上次,你們回來至今,倏乎一個月過去,日日朝來暮去,吃飯睡覺,感覺沒多大變動,然而,蒲瓜、南瓜再也不是栽苗,而是開枝展葉,長成團,壯成欉,枝枒橫生的… Read More
  •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四、霧峰落羽松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四、霧峰落羽松 作者:吳聰賢醫師 103年12月7日,週日,上午,老爸騎機車,載著媽,先探望阿公,然後沿著忠明南路、國光路,從台中、大里,直奔霧峰,前往目前網路很夯的「霧峰落羽松」。真的夯,沿大小馬路問路,只說落羽松,沒人不知,無人不曉,路就在嘴… Read More
  •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五、紀念沈光漢醫師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五、紀念沈光漢醫師 作者:吳聰賢醫師 103年12月20日,週六,上午11:45出門,請右鼎用機車載老爸到台中火車站。中榮胸腔內科主辦,台灣結核暨肺部疾病醫學會協辦,103年12月中區醫師學術研討會,下午13:25-17:25,於中榮研究大樓一樓… Read More
  •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六、白河枕頭山 走過公衛二十年歲月(小說、雜文、散文集) 四十六、白河枕頭山 作者:吳聰賢醫師 104年1月25日,週日,上午6:00,搭上遊覽車,走1高、74號東西向快速公路,穿過八卦山隧道。7:25,共七輛遊覽車,到雲林古坑休息站會合。浩浩蕩蕩,開始今天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104年度第二次登山活動。 …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