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喜相迎:(六十三)阿茲海默失智症
作者:吳聰賢醫師
上回(113年11月6日)鋪文後,某現職衛福部疾官署長官,我公職期間的直屬上級長官,簡單7個字回應:「老之已至喜相迎。」說的也是,意思是說都已74高齡了,遠遠超過65歲,記憶力減退,辨識力衰退,乃自然老化現象,無足為奇,無須擔心,坦然面對即是。另有一位網友,是我彰化高中58年級群組同學,也用Line回應和分享:「吳醫師泡茶,誤以為茶葉滓,倒掉茶葉,又重放茶葉,我老伴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她上了公車,刷了e卡通,剛坐下,一下子就懷疑是否有刷卡?常吃了藥,等下子又懷疑是否有吃藥?是老糊塗,沒老年癡呆。」說到重點了,我也一樣,常為吃藥傷腦筋,不知自己今天吃藥了沒?我有心律不整老毛病,多年痼疾,早已忘記它的存在了,防範萬一起見,避免血栓形成,近幾年,規定自己每週1、3、5,必吃一顆100mg阿斯匹林,結果呢?常為了今天吃藥沒,搜索枯腸,竭力思索,不知所以,得不到答案,徒傷神。同學說是老糊塗,不是老年癡呆,是否安慰之詞?安慰夫人,也安慰我?我還真渴望如此呢!老糊塗有救,老年癡呆無解呢!據說,依據統計,當病人被確診為老年癡呆後,預期壽命將只剩3至9年,接著,就要跟親人說拜拜,與世隔絕了。
老年癡呆症,不再當作病名了,跟蒙古癡呆症、精神分裂症一樣,避免貼標籤,避免惡名化,美其名起見,老年癡呆症改由失智症所取代,蒙古癡呆症由唐氏症取代,精神分裂症由知覺失調症取代,與病人和病人家屬,感同身受,免得在傷口灑鹽。然而,失智症範圍可大了,原因也多了,總不如老年癡呆症,範圍縮小,簡單易懂,也易了解。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癡呆、額顳葉癡呆、腦中風後血管性癡呆、酒精性腦病變、水腦、愛滋病、神經性梅毒、缺乏維生素B12或葉酸、甲狀腺機能低下、低血糖、藥物副作用等等,都是失智症的病因,但對老年癡呆症來說,前面4個病因,才是老年癡呆症的主因,尤其是阿茲海默症,更佔了6、7成以上。失智症盛行率與人口老化有很大關聯,一般發生於65歲以上,有的65歲以前就發表了,例如我前述的里長老媽,僅60出頭就嚴重發病了。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在官網首頁,就大剌剌地表明:「75-85歲長者,約10人有1位失智;85歲以上長者,約每4-5人有1位失智。」很可惜,65-74歲沒有相關數據。同學說的老糊塗,閩南話稱之為老番癲,說得輕描淡寫的,無足輕重的,似嘲諷,又非嘲諷;似疼惜,又非疼惜,好像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不用去在意。老人家在正常老化過程中,腦神經也會退化,俗話說的「百歲無法擔百斤」,記憶力、辨識力倒退嚕,這是必然的現象,比如:有時會遺忘東西、有時會把物品放錯地方、輕微的短期記憶喪失、不記得確切的細節等,這些都是老人家常經歷的,豈能說失智症或老年癡呆?然而,你可知道?失智症中的阿茲海默症,其病程可分四期:前期、早期、中期和晚期,越晚期,症狀越嚴重,不僅生活無法自理,還要隨時隨地有專人照顧,連三餐都不知道怎麼吃,有的甚至被插鼻胃管灌食!你所不知道的,阿茲海默症前期的症狀,根本無法與正常老化作區別!是正常老化,還是失智症前期?怎麼辦?只好等到干擾正常生活,生活出問題了,造成個人和家屬不便了,始就醫,接受醫師評估、檢測和診療了。能及早診斷嗎?能及早預防嗎?能及早治療嗎?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真正遇到了再說吧!如果能預防,如果能治療,哪來的失智症?你說呢?
據說,失智症跟遺傳有關係,尤其是阿茲海默症,然而,我家族先人,包括我父母,最高齡的,大抵77、78歲而已,沒有超過80歲的,我是否有失智症基因?很難判斷!又據說,西方人的失智症,多阿茲海默症,至於東方人,尤其是台灣人,多的是腦中風後血管性癡呆。當然,我期望我僅是正常老化,而非失智症的前期,我不想增加家人的負擔,這是經年累月,讓家人痛苦的負擔。我每天開車上班,所以每週要加油,當我發現油錶快沒油了,今天下班後,要去加油了,結果呢?往往錯過加油,不是1、2次,而是很多次,均依照每日慣例,直接左轉回家,而非右轉去加油站,讓我苦惱不已。後來,預知要加油了,上班下車時,我把抹布放在擋風玻璃前儀表板上;下班上車時,我又把口袋內皮夾子放在抹布上,如此雙重提醒,反覆提醒,沿路提醒,我才能夠不錯過加油。還有,老婆去美國,一去三個月,我三餐都自己煮,不!是兩餐,不是三餐,我一天只吃兩餐,當我煮飯時,很好笑的,常常打開冰箱後,卻不知道要拿什麼,總要花上1、2分鐘,望著冰箱內回想,才能想起自己要拿的東西。我親愛的高中、大學同學們,你們會這樣嗎?正常老化嘛,豈是可恥的?說歸說,我還是擔心失智症,為了防範失智症,我只好寫文章鍛鍊腦力了,當你看到我鋪文時,還請多擔待,多包涵。寫文章能預防失智症嗎?我不知道。(113年11月8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