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五四)增生療法需自費
作者:吳聰賢醫師
網球肘常見嗎?不是很常見,但也不是很少見,在我的門診,也遇過幾位病人,偶而1、2個月,甚至3、4月,就出現門診一次,因症狀明確,只要肘關節用力緊繃,肘關節外側方,橈骨側,即刻感覺酸痛,有如識途老馬般,不多話,直接要求打針吃藥。此類病患,據我個人觀察,大抵是過度勞動型的患者,主要有兩類,不是肌肉型病患,常在健身房運動,就是勞動階層病患,常大動作使力肘關節,打針吃藥有其療效,可以很快緩解疼痛,但過一陣子後,很容易再復發,似乎很難斷根,可能跟勞動習慣有關,無法停止不勞動。關於網球肘,有網友送來回應:「多年前,利用長柄杓,舀水澆菜,造成網球肘,嘗試類固醇、高濃度葡萄糖治療,連PRP都治療過,效果不佳,只好與之共存。」這位老兄,很勤奮,住家後方有塊水利地,緊鄰灌溉溝渠,用來種植各類蔬果,記得他曾說種過茄子、豌豆等蔬菜。水利地必然緊鄰灌溉溝渠,此類溝渠一般寬1米、深1米,水深及膝,用長柄杓子舀水,直接澆灌蔬果,確實是好方法,非常方便,若用水桶彎腰提水,很容易閃到腰,引發腰背筋膜炎和酸痛。我自己住家旁邊,走幾步路,不到百米,緊鄰台鐵和捷運,就有一片田地,隔壁鄰居老農,也在水利地種植蔬菜,如高麗菜、萵苣、豌豆和茼蒿等,有庭園風光,讓人賞心悅目,三不五時,夕陽西下,落日餘暉,八哥低飛,黃昏時分,我會走出門口,來這裡觀賞景色,常見他拿著長柄杓子,不是澆水,而是用力潑水,旣方便又順暢,我很羨慕,心中也計劃著,哪天也去買一把長柄杓子,做個傳統的莊稼漢。只是考慮到長柄杓子,無法用機車載進載出,田裡又沒地方放,縱然藏在草叢裡,難免又被人順水牽羊,憑白無故損失一把杓子,一邊可惜,也一邊不甘心,所以,想歸想,總沒去實現。沒想到,如這位老兄說的,使用長柄杓子,竟然會引發網球肘,未免太嚇人了,也太驚人了,我當然要打消買長柄杓子的念頭了,還是打開馬達開關,抽取地下水,繼續用水管澆水啦。田地後方,我剛移植植栽時,也曾用空油漆桶,往灌溉溝渠打水,但發現這樣很容易閃到腰,老頭子一個了,再也不敢莽撞了。
類固醇,有口服的,有注射的,可以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靜脈注射,也可以局部注射,甚至任何地方,包括關節腔等,都可以注射。類固醇不是止痛藥,它是可以抑制炎性反應的消炎藥,因抑制炎性反應,間接地可以緩解疼痛。不管大小毛病,由於抑制炎性反應,類固醇對各種疾病都有其反應,故有「美國仙丹」之稱號,然而,用對疾病,類固醇是仙丹;若用錯疾病,類固醇是毒藥,甚至比飲鴆止渴,還嚴重千萬倍。這位老兄沒有詳細說明類固醇使用方法,但以網球肘這個毛病來說,肯定指的是局部肌腱注射。我曾遇過一位女病患,5、60歲,走進診間,說因肌腱、韌帶和筋膜發炎,罹患右肩關節疼痛,二話不說,直接要求打針,當預備給她打針時,她說不要靜脈注射,她要的是局部注射,「靜脈注射效果不好,只維持1、2天不痛而已,但局部注射效果很好,上回某家診所幫我局部注射,讓我維持了2、3個月不痛。」局部注射什麼藥?不用懷疑,當然是類固醇,沒有意外的,必然是Kenacort類固醇。我猜測病人自己不知道注射什麼藥,或者迷迷糊糊地半知道,卻不了解類固醇的併發症和副作用。說到類固醇的併發症和副作用,可說罄竹難書,不勝枚舉,有興趣的話,你自行上網搜尋吧。有幾點原因,令我不願意局部注射類固醇:第一點原因,長期多次注射,會讓肌腱、筋膜、神經、軟骨和軟組織弱化、受損、斷裂和壞死。第二點原因,細菌感染,因缺無菌觀念,消毒不完全,不慎造成細菌在局部發炎和化膿,尤其是關節腔內注射,定然後患無窮。第三點原因,長期多次注射,累積一定劑量後,引發類固醇全身性併發症和副作用,導致體內多重器官病變和衰竭,自體免疫降低等,死得不明不白,也死得不清不楚。我個人的看法,如網球肘等毛病,疼痛、酸痛和酸麻等,是一種警訊,告誡病人不要繼續勞累了,要適而可止了,要多休息了,而我們卻用打針吃藥來壓抑警訊,自我放逐,自我麻醉,豈非自我戕害的本末倒置?這就是飲鴆止渴。坦白說,類固醇療效真的很強,也真的很好,尤其局部注射,百發百中,彈無虛發,普受部份人愛戴,在某些情況下,不僅可使用,甚至還值得推薦,但廣泛使用,不分青紅皂白使用,其後果卻堪憂。何謂長期多次注射?怎樣才算長期多次?此牽涉個人體質、個人身體狀況、類固醇種類、類固醇濃度和劑量等,無法一概而論,我自己也不懂,即使學者專家也難以論定,只能謹慎小心使用囉。
我這位老兄,不僅嘗試了類固醇治療,也嘗試了高濃度葡萄糖治療和PRP治療,何謂高濃度葡萄糖治療?何謂PRP治療?語焉不詳,難道也跟類固醇一樣,也是局部注射嗎?恕我孤陋寡聞,原諒我才疏學淺,這兩種治療,打從娘胎開始,我聽也沒聽過,不知何方神聖,直到搜尋網路後,才知道它們屬於增生療法的一種,增生療法也就這兩種而已,類固醇局部注射似乎不涵蓋在內。我要感謝這位老兄,他讓我長見識了,讓我增廣見聞,感激不盡。何謂增生療法(Prolotherapy)?西元1930年,由美國Dr. Hackett所研發,他被稱呼為增生療法之父,完整名稱是Proliferation therapy,proliferation意思是增殖、擴散,therapy意思是治療、療法,兩字合併就簡稱Prolotherapy增生療法。它將促進增生的物質,注射到受損的韌帶、肌腱等軟組織,促進受損的軟組織進行自我修復作用。增生療法在台灣已發展10餘年,也在民國103年5月,通過衛福部醫事審議委員會審議,以及內政部社會司同意,正式成立了台灣增生療法醫學會。很奇怪的,也是很有趣的是,我馬上聯想到,台灣早在民國77年12月,就成立了台灣疼痛醫學會,難道疼痛醫學不涵蓋增生療法嗎?為何要獨自創立一個新醫學會?或許,疼痛醫學會主要是麻醉科醫師參與的,而增生療法醫學會主要參與者,則是復健科醫師、骨科醫師和物理治療師,眾人各擁山頭,各自稱霸一方,爭相服務社會大眾,也算好事一樁,你說呢?何謂高濃度葡萄糖增生療法?使用15-20%高濃度葡萄糖水,也有醫師會加上維他命B12,以及併用局部麻醉劑,分幾次注射在受過傷,自我修復不佳,仍會酸痛的肌腱和韌帶上,以刺激軟組織的發炎反應,然後誘發增生反應,再次啟動修補機制,以強化軟組織的強度,1-2星期注射一次,整個療程4-6次,健保不給付,每次花費800-2500元。關於PRP增生療法,下回續談。(114年4月2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