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作者:吳聰賢
前言:安溪傳人黑水溝
清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我的曾祖父,名諱勇,吳勇,誕生於福建安溪偏遠鄉間,以陽壽年計算,已一百五十有二。
同治帝,滿清入關後第8位皇帝,愛新覺羅載淳的年號,從1862年至1874年,前後13年。同治帝,第一個年號,非「同治」,卻是「祺祥」,因慈禧太后廢用而更名。史學家是說,她與慈安太后,東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共同治理,故更改年號為「同治」。但民間穿鑿附會,起用「同治」,暗藏她要與同治帝共同治理,決非東太后。較有學養的聯想是,回應清朝第一位入關福臨帝的「順治」年號,「同治」類比「順治」,隱含中興帝國的願望。
我曾祖父,吳勇,出生月日,無可考。先人,非帝皇,非達官顯貴,也非聖賢哲人,乃凡間販夫走卒,世間滄海一粟,與蜉蝣差可比擬的小人物,當然,誕生日,絕無任何七彩雲彩等祥瑞,和龍蛇降生等神話異說。宦官大戶人家,孩子出生是啣著金湯匙,我曾祖父必然是破磚瓦,因家徒四壁,遮風擋雨都困難。
天高皇帝遠,我幹啥提同治帝?我要表達的,當年,清朝末年,強弩之末,外者列強環伺,虎視眈眈,內則叛亂四起,盜匪擄掠,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眾生普遍貧窮,我曾祖父哪會有好日子過?
外者,1831-1861咸豐朝,大清帝國內憂外患不斷,生靈塗炭,1856年天京事變、亞羅號事件。1858年,與俄簽訂璦琿條約,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公里土地,相當於16倍台灣。1858年,與俄美英法四國簽訂天津條約。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與英法俄簽訂北京條約。國破山河在,百姓豈止生靈塗炭,簡直水深火熱,肝腦塗地。
內者,1851-1864年,洪秀全稱王,年號太平天國,1864年死亡,長子洪天貴福繼位,兵慌馬亂,來不及更改年號,登基5個月,在南昌被沈葆禎擄獲,下令凌遲處死。
不僅太平天國,還有一串聽都沒聽過的短命的局部性政權。1855-1864年,陳開、黃鼎鳳創立大成國,年號洪德。1859-1862年,李永和作亂,年號順天,國號不入史。1859-1868年,朱明月,自稱明崇禎帝十二代孫,反清復明,年號嗣統。1860-1863年,反清領袖宋繼鵬,年號天縱,國號史不載。
曾祖父,凡夫俗子,國破山河在,干他何事?話休細繁,僅擺明當年社會的困苦,三餐不繼,生不如死,難保不易子而食,此即曾祖父,冒生死,離故鄉,遠渡黑水溝,台灣海峽,移居台灣之肇始。
吳勇,何德何仁,能讓後世子孫為之立傳?我要為之懺然赧然,為之語塞,遠望藍天,無以言對。何故?子孫不肖,應自我省思,不該苛求先人,需自己檢討,難成就先人,該杖折、鞭打。
吳家後人,大抵難上檯面,先父與我,差可安慰。我先父,名諱茂林,吳茂林,1920年生,彰化市公所民政課,里幹事退休;我,吳聰賢,1951年生,醫師身份,將於106年1月,於彰化縣衛生局疾病管制科長退休。以上二人,尚可告慰先人渡黑水溝,創立吳家之艱辛困苦。
曾祖父吳勇,其吳家子孫功成名就有限,但有一非吳家之後人,可是先人內心,莫以言狀的驕傲吧?曾祖父的長女婿後人,杜錫圭,台灣光復後,第一、二屆彰化市長。彰化市政府辦公廳舍,大門入口右側,牆壁鑲著廳舍起造沿革,立的即是杜錫圭名諱。
吳勇曾祖父,13歲,同治13年(1874年),遠渡黑水溝,最先落腳處是台中清水,後因愛恨情仇,暗夜,月黑風高,舉家遷居彰化,此為後話,另述。彰化者,先父與我出生地,情感上,比清水、安溪,更認定是心靈的故鄉。
清康熙22年,1683年,以明鄭降將施琅為統帥,在澎湖海戰,一舉打敗明鄭政權,始將台灣納入版圖。彰化聚落成城,清初稱半線,乃平埔族半線社之音譯,惟某些民俗學家有異議,認定是漢人自取的名字。我有平埔族血統,來自曾祖父娶平埔族為妻,娶妻在清水,非在彰化,惟均在古彰化縣治轄內。曾祖父如何娶妻,此為後話。
清康熙年間,清政府為管轄台灣,鼓勵沿海居民渡洋墾荒,其實,戰亂不斷,沿海居民何須鼓勵?生活不易,三餐不繼,為了生計,沿海居民早翻山越嶺,奮力渡海求生。惟清政府擔憂鞭長莫及,移民叛變,再出現一個明鄭王朝,故嚴禁舉家渡海,僅准壯丁遠渡,不准女眷過海,以致,只有長山公,沒有長山嬤。
雍正(康熙兒子)元年,1723年,彰化縣治範圍初定,將諸羅縣百餘里土地劃入,南從虎尾溪,北抵大甲溪,均為所轄,至今,彰化建縣292年。嘉慶(乾隆的兒子,雍正的孫子,康熙的曾孫子)19年,1814年,初上任的福建巡撫王紹蘭,在建縣碑記中,題詞「保城保民彰聖天子丕昌海嶼之化」,有「顯彰皇化」之深意,此為彰化之濫觴,從此,半線更名為彰化。
光緒(同治無嗣,皇族中繼任者)20年,1894年,甲午戰爭,中國戰敗,隔年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和澎湖群島給日本。日人據台後,彰化縣治、縣名、範疇多所變動,不去細述。
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威海衛之戰,被日本海軍重創,沈沒無數,沒沈沒的悉數被俘,包括號稱東亞第一堅艦的鎮遠號戰艦,後被編入日本海軍。其實不只海戰,尚有鴨綠江之戰、旅順口之戰、平壤之戰、成歡之戰等陸戰,後兩戰場在韓國,中國均以大敗收場,也引發旅順大屠殺,成往後中日戰爭,南京大屠殺的前奏曲。
如今,中日釣魚台對抗、中美南海對峙,劍拔弩張,擔憂擦槍走火,你我何想?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做何想?我只想說,中國兩百年來悲哀,何時才能走出悲情?1992年,辜汪會談,相隔23年後,104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召開馬習會,台灣人、中國人做何感想?
民國34年,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戰敗,退出統治50年的台灣,台灣光復。台獨對「光復」兩字很感冒,謂中華民國從不曾管轄過台灣省。省府將彰化市改為省轄市,下轄彰北、彰西、彰南及大竹四區,因有省轄市等級,彰化市成立兩個衛生所,南西北區衛生所和大竹區衛生所。
民國86-89年,我擔任大竹區衛生所首長,主任兼 醫師。98年,大竹區衛生所辦公廳舍遷建和搬遷,結果,名稱被更為東區衛生所。歷史斷層,回不到從前,兩者如何銜接?我內心無限惆悵。
東區衛生所,不僅跟我有淵源,也跟杜錫圭牽連在一起。此衛生所,民國37年成立,借用大竹派出所一間房舍辦公。民國40年,從大竹派出所,搬遷到大竹區公所辦公。民國42年,由善心業主李火爐 先生提供土地,杜錫圭市長代表彰化市公所,與之簽署基地租賃契約,蓋衛生所辦公廳舍,租期42.6.1-51.12.31,租金每年新台幣62元,補貼業主地價稅款。
話休絮煩,眾人物,吳勇、吳棗、吳祥、杜錫圭等先人將陸續登場,橫跨清朝、日據和民國,走上他們的舞台,展現他們的人生,包括他們的情愛。這是前言,小弟逐步敘述,期望眾客倌捧場,小弟在此謝了。
吳聰賢醫師你好
回覆刪除上個月剛從金石堂賣了一本也是小西鄰居楊錦郁女士所著聯合文學出版的(小西巷),剛上網查有關小西的種種在無意中很慶幸看見了你的大作,因時間的關係只看完前言(以後會在上網看)不知有否出版?我是你以前的鄰居蘇英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