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後繼有人 十八、誰家磨娘精寶寶去收驚?

吳家後繼有人
十八、誰家磨娘精寶寶去收驚?
作者:吳聰賢醫師
    「哇!哇!」清脆的兩聲哭聲,我馬上被驚醒,還好,如我預料的,都在我掌控中,我正等著接他。比較出乎意料的,小孫子竟然瞬間翻身,一秒內就爬到床鋪邊,超出我想像。事後,聽媳婦說,「前一秒,孩子還躺在床上睡覺;後一秒,孩子已跌到床下哇哇大哭。」
    今天,中午12:50,小孫子中斷玩耍,開始嗚咽哭泣,丟棄手邊玩具,往我身邊爬來,然後趴在我肚子上,一邊磨蹭,一邊飲泣,豆大淚珠把我的內衣都弄濕了。經過二、三天的相處,小孫子的習性,我摸得很清楚了,沒有前奏,沒有預備動作,前一秒嘻笑,後一秒哭泣,我知道他想睡了,他正在作睡前的掙扎。
    我是躺在實木地板上,整天陪著小孫子。我不慌不忙,先讓他哭著,不急著抱他,但哼唱起唐詩三百首裡的五言絕句,它有安撫作用,也是挺好的安眠曲。從小孫子出世沒多久,三、四天吧,不管他是否聽懂,我就開始唱五言絕句給他聽,以致他認得這個聲音和聲調,往後,不管板橋、臺中兩地分隔多久,半個月或一個月,只要我唱起五言絕句,他馬上變臉色,現出興奮高興的眼神,笑著,雀躍著,似乎喚起回憶,如果他會說話,肯定喊著:「是阿公!是阿公!」
    五言絕句,就是代表阿公,阿公是親近的家人,值得信任的家人,所以有安撫作用。五言絕句用唱的,聲調溫和柔美,縱然我五音不全,牛聲馬喉,應該也蠻好聽的吧,因我一再又重複哼唱,簡直就是最好的安眠曲。不僅五言絕句,連七言絕句也可以用唱的,應該說是詠唱罷。
    不要說51首七言絕句,連29首五言絕句,年紀有了,就是背不起來,每回照顧小孫子,我都要帶小抄,然後逐一唱給小孫子聽。幾回下來,我總算能背誦十餘首,重複唱下來,豈能不催眠?
    不到一分鐘,小孫子哭聲變低了,僅是哽咽,沒有淚水了。接著,老了,體力差了,我用雙手撐起身體,然後把小孫子抱在懷裡,輕拍著背部,接著往下移,輕拍著一大坨,包著紙尿褲的屁股。乖乖,也不用一分鐘,小孫子安靜了,哽咽、抽泣都沒了,睡著了。
    我抱往床上,讓他平躺,剛放上床,他又睜開眼睛瞪著我,因看到我也跟著躺上床,他心安了,沒兩秒鐘,睜得大大的眼睛,終於闔眼了。有人說,磨娘精型的寶寶,臨睡前的哭鬧,會整死人,會讓新手媽媽跳樓或上吊。看來,咱家小孫子剛好相反,他可是好應付,好拐騙的乖寶寶喔。
    小孫子擺平了,剩下來的,是自己的時間,我可以安心吃頓飯了。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現在是吃早餐或午餐,還是早午餐,因時間都跟著小孫子轉,全打混了。我雖然一邊吃飯,視線可不敢離開小孫子太久,隨時盯緊著。八個多月的嬰兒,會翻身,會爬,稍不注意會跌下床,跌個滿頭包或腦震盪,自己心疼,對媳婦也無法交代。除非,直接讓小孫子睡在地板上。不過,我發現小孫子睡床上,似乎較安穩,能睡久些。
    前兩天,試了兩次,用手機,給小孫子拍照的「喀嚓」聲,都會將小孫子驚醒,斷了他的好眠,我再也不給自己找麻煩了。小孫子睡著,跟醒著一樣天真可愛,忍不住手癢,就是想給小孫子拍照,留作永久紀念。歲月豈饒人?轉眼間,小孫子很快就長大,對我這個年紀的人,每天都值得珍惜。手機錄影沒有「喀嚓」聲,但拍照就好,有誰能指導去除「喀嚓」聲的按鈕?
    其實,小孫子很入眠的,窗臺麻雀「嘰嘰」叫聲,吵不醒他;頂樓陽臺鴿子「咕咕」叫聲,也吵不醒他。隔壁里長辦公室的廣播聲,「請里民注意,附近有聞到燒焦味,請大家小心火煮燭。」小孫子照樣無動於衷。更離譜的,下午時刻,樓下垃圾車「少女的祈禱」的音樂聲,很突兀地劃破時空,相當大聲,也照樣沒干擾半絲。
    每回到板橋來,我意外發現,很好奇,難道新北市環保局財大氣粗,人員充足,服務特好嗎?一個下午時段,每隔一、二小時,可以聽到一次垃圾車的聲音,總共三次,有須要這樣密集嗎?收垃圾路線怎麼安排的,繞盡各大街小巷?難道年紀大了,耳背了,我搞胡了嗎?一例一休政策,人力耗費可大喔。
    等我吃完飯,我沒床鋪位置可躺了!因小孫子往外翻身,佔去大半床鋪,我沒有空間可躺下。小孫子離床緣還有些距離,但難保再次翻身,和加上爬行,必然會滾下床來,怎麼辦?小孫子是寶貝,古人說的「拿旗幡的,捧飯斗的」,受傷不得,我也不願因移動他,而吵醒他,只好,我躺地上了。我緊貼著床緣,縱然小孫子醒來,稍有動靜,我可以馬上起身照料;如果,我自己睡沉了,小孫子跌下來,有阿公這個肉身當墊子,恰可保護。
    我的顧慮是對的,當小孫子哇了兩聲,心連心,靈犀相通吧,我瞬間驚醒,也馬上回魂,即刻坐起,剛好,阿公與小孫子兩人,面對面相覷,大眼瞪小眼,小眼帶著迷惑的眼神。當我唱起五言絕句,李白的「夜思」,「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小孫子霎那破涕為笑,張開雙手,迎向我。我自己慶幸著,好家在,我有防備!
    6/21,我寫了一篇文章,「你不能不知兒童發展遲緩」,裡頭就提到,我那小孫子爬行速度可超快的,不是爬行,簡直是滑行,有若飛簷走壁的高人。因為,我緊挨著床沿躺在地上,與小孫子零距離,如果,我沒這樣,等我發現孩子醒來,奔跑過來,或撲過來,保證來不及,小孫子一定爬沒一步或半步,倒栽蔥,跌到床下。
    從前天到今天,我照顧小孫子,越得心應手。白天,他睡眠三個時段,上午10-11時、下午13-15時,和傍晚17-19時,相當規律,好帶得很,其他時間,就是餵他吃,包括牛奶、水果、餅乾和副食品。另外,唱唐詩給他聽,唸阿拉伯數字和英文數字讓他習慣,也唸國語的ㄅㄆㄇㄈ,和唸英語的a b c d。其他,兒子媳婦買了很多童畫書及玩具,摺頁的、立體的,併有聲光的或音樂聲的,無奇不有,我也都唸給他聽,和陪著他玩。各位兄弟姊妹們,很羨慕吧?你一定說我超幸福的。也是,人生這把年紀,含飴弄孫,值得了,無怨無悔了。
    這篇文章,談的是「磨娘精的寶貝」。據說,這種類型的嬰兒還不少,帶來家長重大折磨,讓人同情。原因為何?人云亦云,眾人皆知,一堆說法,我不去重述。亦有說,與孩子天生本性有關,有吵鬧的,有乖巧的,不一而足,只能順應孩子的本性,給予理解和主持了。少子化的時代,每個孩子都是寶,家長能珍惜,就該盡量珍惜。堪安慰的,慶幸咱家小孫子不是磨娘精型的,好帶得很。
    我已說明小孫子的本性,也大談阿公經,敞開心胸,呈現阿公對小孫子的愛,至此,這篇文章該結束了吧?應該的,下面的,是有些多餘了,為了節省大家眼力和時間,可忽略啦。各位兄弟姊妹們,如果你對我的文章有感覺,歡迎上個人的部落格,wu100136963.blogspot.com,吳聰賢醫師,6/11剛開張,張貼「彰化小西巷的往昔(遠渡黑水溝的家族)」,共34篇文章,望你不吝賜教。
    這篇文章的另一主題,「收驚」。網路上有流傳,說不科學的「收驚」,很神奇的,對哭鬧型的小孩,似乎有效。我猜測,這是迷信,沒有科學根據,是主觀的認以為是,當有人認為有效,背後不知有多少人認為自己上當呢。如宗教,誠則靈,信者恆信之,不去計較 ,若無傷大雅,對嬰兒無實質傷害,「收驚」又如何?就免去各方無謂爭執吧。
    我為何對「收驚」那麼在意?十幾年前,我人在中興新村,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受訓,接到電話,放下訓練課程,直接趕回衛生局,「科長,有腸病毒重症個案死亡!」我轄區偏鄉,未滿兩歲的幼童,因腸病毒死亡,父母是幼教老師和國小老師,祖父更是國小校長,小孩為了「收驚」,延誤送醫治療,以致釀成無法挽回的悲痛。
    「收驚」在鄉間很流行,是常見的類似宗教的行為,幾乎每個小孩都曾接受過,包括我本人。為此個案,每回衛教宣導,我都站在台上,大聲疾呼,呼籲千萬不要因「收驚」,而延誤病情。
    腸病毒感染(Enteroviral infection),是台灣常見的疾病,好發於嬰幼兒,雖說流行高峰是每年4-6月和8-9月,但整年都可能有個案發生。台灣最嚴重的一年是民國87年,共死了78位小朋友,中央衛生單位不少長官為此下臺,也因此,成了疾病管制署建置的濫觴。
    腸病毒的臨床表現,有好幾種類型,但以手足口病(Foot,hand and mouth disease)和泡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最為常見。腸病毒以輕症為主,無特效藥,只能症狀治療,約一週左右,自然痊癒,讓人放心,但可怕的是重症個案,死亡率蠻高的。
    如何分辨是否重症個案,疾管署有大力宣導,各縣市衛生局也都發行衛教單張,例如,彰化縣衛生局,每年必大量發行「黃金72小時」衛教單張,指導家長、醫師如何分辨重症,我在此不多敘,可直接上網查詢。為何稱「72小時」?因腸病毒重症個案,病情發展迅速,連續發燒三天後,情況變嚴重,可能剛送進急診室,醫師準備插管時,病人就死在急診床上了。
    腸病毒重症,常出現的重症症狀有兩個,驚嚇反應(Startle reflex)和肌躍抽搐(Myoclonic jerk)。所謂驚嚇反應,指患者睡眠中,無緣無故,突然迅速將雙手手臂向外張開,有如驚嚇般反應。正常情況下,嬰幼兒睡眠時,突然遭到預期之外的巨大聲響驚擾,也會有此反射,並非病態。所謂肌躍抽搐,指患者在清醒或睡眠中,突然無緣無故,手腳顫抖抽搐。因為這兩種反應,家長常誤以為是驚嚇,於是送往寺廟或神壇收驚,以致延誤了72小時的黃金時段,造成憾事。
    這段「收驚」敘述,要告訴家長們,磨娘精型的寶貝,如果,僅是單純的睡覺前哭鬧,「收驚」無傷大雅;如果,屬於腸病毒感染症的病徵,可千萬小小心,因「收驚」而延誤就醫,是會死人的。
    我從事防疫工作的,近幾年來,腸病毒疫情有緩解趨勢,死亡個案逐年下降,差堪安慰。從今年初,我退休至今,媒體沒有大量報導,表示腸病毒疫情穩定,沒有狀況發生,可喜。願腸病毒遠離,讓所有的孩子,有健康平安的童年。(106622日完稿)
    【註記】網友回響:林O貓:「吳醫師好:拜讀您的大作:誰家磨娘精寶寶去收驚,為您的專業及熱心所折服,雖然退休,仍然不忘致力于您的專業,提供寶貴知能給大眾,超大貢獻。給您按個讚!」我:「謝謝。不在公門,也好修行。」吳O華:「好棒喔!直接連結超方便,非找出時間好好賞析不可。返老還童、返璞歸真,正是人生回歸孩童,重新開始,更如失智症、阿滋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老人痴呆症,一些關於老人腦部的退化、神經病變或是其他原因所引起的,也期望年輕的一輩,能同樣以輕鬆的心情,陪伴年長的長輩。科技始終來自人性,如此也確實有點可怕!」我:「是啊。手機很可怕,不是我動手腳連結的,而是它自動連結。」施O義:「無獨有偶,我們帶孫時,也是看著她,不論是睡著或者是醒來,玩也好、吃也好。真是小天使在身邊,非拍不可,外公、外婆樂在其中,她也是才對(自動擺POSE)。某天對爸媽說:“外婆都偷拍我哦!”  倆老對孫女突如其來的,小不點兒之話語,嚇了一大跳!我們相信,她一定不是真的很懂“偷” 之負面含意。之後我們也收歛了一些。一轉眼,暑假後,要升中班了!我們買衣服,一定要多些透明袋,因為她要裝她的傑作,家裡的門都貼她一學期的圖畫。真有趣!午安。忠心建議:阿公自己有空時,得勤練身體,才有力氣同幼兒玩耍,如果露出疲態,孫兒會露出不削的怪表情;如果比孫兒有精神,他會佩服你,主動找你玩;可是每次又太優於他,孫兒會沒信心或者不再找你玩,總之,蠻有一套帶孫兒哲理的,足以讓你寫上好幾套新書。值得相互培養。午安!」我:「真的很享受喔。很棒。」尚O菁:「吳科長:您的精神很令人敬佩。對啊。我家的是二個星期回來一次。」我:「謝謝副局長。照顧孫子,多有福氣喔。」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