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大海嘯十日救援行動
二、南亞大海嘯
作者:吳聰賢醫師
此次海嘯中文稱為「南亞大海嘯」,似乎不盡然。南亞(South Asia)專指巴基斯坦(Pakistan)、印度(India)、孟加拉(Bangladesh)、尼泊爾(Nepal)、錫金(Sikkin)、不丹(Bhutan)和斯里蘭卡(Sri Lanka)等國,而同樣受創嚴重的緬甸(Burma)、泰國(Thailand)、馬來西亞(Malaysia)、印尼(Indonesia)卻不是南亞國家,它們劃歸於東南亞(South-east Asia)。
英文名稱「The Indian
Ocean tsunami(印度洋大海嘯)」較為正確。自由時報的「中英對照讀新聞」,漏掉「洋」,直接翻譯成「印度海嘯」也是錯的。57年10月出版,遠東圖書公司的「最新實用英漢辭典」增訂本第十版,尋遍不著「tsunami」這個字。
其實,「tsunami」是日文,寫成漢字是「津波」,有兩種意思,分為海嘯或情感的爆發。「津」是港口,「波」是海浪,因日本有史以來,海嘯在港口地區損害最嚴重,故有此名。從「Yahoo奇摩字典」搜尋「海嘯」,得到五筆資料。1.「earthquake sea wave」海嘯。2.「tidal wave」海嘯,專指颱風引起的異常高位潮、潮汐波、輿論或公眾感情的浪潮。3.「eagre或eger」特指英格蘭Humber、Trent、Severn河口的海潮、海嘯。4.「tsunami」海嘯或感情的爆發。
我支援泰國期間,當地人稱海嘯為「tsunami」,韓國人也稱「tsunami」,但其他支援的國家,如瑞士、瑞典、美國等西方國家,則稱為「earthquake sea wave」。前者簡單好叫,但後者則語意清楚。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