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七十三回:曾祖母撐起吳家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七十三回:曾祖母撐起吳家
上回提到,我曾祖父,因林昌生吊死在我家門口,驚嚇過度,沒一個月,也ㄧ命嗚呼,離開人世。依照民俗說法,我曾祖父是被林昌生鬼魅抓走。因小曾祖母與曾祖父,兩人情深,小曾祖母無法承受打擊,跟著殉情,來到大肚溪,投河自盡,被溪水沖往大海,屍骨不存。彰化人的髒話,一句罵人的話,也是歇後語,「大肚溪沒加蓋」,意指,「笨死了!恨死了!大肚溪沒加蓋,投水死掉算了!」可見這句話,在我小曾祖母那年代,已很流行,否則她不會老遠跑到溪邊自殺。
光緒4年底(1878年),我曾祖父與曾祖母完婚,男的17歲,女的16歲。兩人婚後住在娘家,娘家另有大妹黃市,芳年13,懵懂無猜,少女情懷總是詩,情竇初開,偷偷愛上姊夫,且付諸行動,珠胎暗結,生下孩子。此男嬰,娘家求之不得,強硬留下收養,然後黃市嫁入吳家,兩姊妹共侍一夫,變成我的小曾祖母。從無知的13歲,瞬間成了少婦,後來又連生了兩個女兒,25年共枕共眠的歲月,我小曾祖母和曾祖父的感情,豈會不深?生死相隨,永不離棄。殉情太悲情,想起也不捨,若我曾祖父天上有知,應該會阻止。
那麼,我曾祖母就與曾祖父感情不睦囉?這樣說不公平!兩人雖媒妁之言,卻也談過戀情,愛得難分難捨,婚後也如膠似漆,一心一意,共同經營一個家。當然,個性強悍,第三者闖入,情海難免起漣漪,但我曾祖母也是聰明人,該收該放,恰到好處,仍能維繫夫妻情,偶爾還能回味年少時,枕邊細語到天明。
當我曾祖父病死,我曾祖母哪不傷心?牽手,不是要牽手一輩子嗎?白頭偕老,不是兩人要活到老嗎?縱然三人活到老,也可以啊!我曾祖母哭得肝腸寸斷,捶胸頓足,昏死地上。我曾祖母不疼自己的妹妹嗎?不公平!她只是嘴巴硬,心地可軟,若非心軟,大妹哪可能踏進我家半步?當得知大妹投水自盡,照樣呼天搶地,哭得死去活來,把頭直往門柱撞,若非兒子、媳婦和幾個女兒,哭倒地上,跪著懇求母親節哀,我曾祖母可能已撞死,隨老公撒手人寰了。
我曾祖母再如何強悍,一個家同時走了兩個人,她能不癱倒嗎?結果,兩人的喪事,由吳桂香回娘家來打理,但吳桂香也不是在地人,很多事情,還是要吳春娘家父母來幫忙。吳桂香不是無情的人,雖是養女,也沒當成童養媳,仍感恩吳家的照顧,把她撫養長大,也把她風風光光嫁出門,有個屬於自己幸福的家,雖然我曾祖父年輕時,曾摑掌她數次,她都沒記恨,仍是哀傷逾恆,痛哭流涕,不顧身孕,從巷口哀嚎跪拜進家門。
我曾祖父和小曾祖母出殯那天,大甲客父母、清水娘家父母、大湖親家母、東勢吳春李山夫婦、清水黃集陳進夫婦,還有恩師林木桶等人,都來弔唁送行。最苦的是潘松和黃土,潘松死了父親,不知如何表達情緒,也觸景生情,抱著自己的母親,哭倒在懷裡。黃土則是死了父親,也死了母親,其悲痛可是雙倍,哭倒在地,久久不已。
搞成吳家這場悲劇,我是不是該恨吳棗?是有點恨,若聽勸,不會有今日。吳棗呢?當然悔不當初,不僅哭得死去活來,還摑掌自己嘴巴,打得鼻青臉腫,若非邱桂妹緊抱著她,我曾祖母哭著勸戒,吳棗可能會把自己打瞎,打聾。寫到此,我不禁眼眶泛紅,吳家好可憐,但我不敢恨吳棗,怎麼說?或許是愧歉,或許是贖罪吧?往後,吳棗對娘家的照顧,不只是「無微不至」,更是「處心積慮」,她照顧到吳祥,連嫁出去的妹妹也照顧,也照顧到下一代,就是我父親,不然,我父親能當公務員是怎麼來的,天上掉下來的?
民國34年,台灣剛光復,百廢待舉,人浮於事,有誰不為了搶一口飯,尤其公家的鐵飯碗,争得你死我活?我父親何德何能,能脫穎而出?因吳棗生了大人物,台灣光復後,首任的彰化市長。吳棗對娘家的照顧怎樣?雖說「罄竹難書」不是好話,專指秦始皇,作惡多端,壞事做絕,我仍不禁要用上這句成語,她把娘家照應得無怨無悔,且「罄竹難書」。我母親講了很多此方面故事,後面將慢慢敘及。
我跟我父親超像,有如一個模子印出來,不僅如此,個性也超像,我有什麼個性,他就是那個性,唯一差異的,我從父親身上看到負面教材,我比父親多一面鏡子,我能儘量閃躲,避免重踏覆轍。我個性不積極,得過且過,隨遇而安,有陽春麵可吃,絕不會想牛肉麵;有路邊攤可吃,管它五星級或六星級大飯館。我個性隨意,隨和,率性而為,不龜毛,不囉嗦,考試有七十分,就滿足,做事有七十分,就可收攤。我個性單純簡單,少機靈,缺心機,容易受騙上當,走到哪,也被欺侮到哪,符合俗諺說的,「老實到,挑糞不會偷吃」,「老實到,被誣賴為小偷,都不會反駁」。我父親就此個性,若非有人罩著,早就回家吃自己,哪有機會幹到公務員退休?
等辦完喪事,我曾祖母打起精神,想起未來和過往,不堅強行嗎?兒子已成家立業,且有了下一代,不去擔憂了,但還有三、四個女兒未婚配,尤其吳棗,鬧出離婚風波的女人,更令人擔心,此擔子不小,自己的腰桿要挺直,肩膀要厚實,撐起整個家。吳棗怎令人擔心?吳棗不若吳桂香能幹,卻都屬剛烈一型的,我曾祖母可擔心她,因自責去自殺,就好像數年前,為了吳頭和吳永泉死亡,害怕吳桂香自殺,我曾祖母寸步不離,緊守在身邊。
此次,我曾祖母更加謹慎,吳棗綁腳,三寸金蓮,走不出去投河,但害怕屋內懸梁啊!白天,跟緊身邊,上茅廁也隨行;晚上,則用剪不斷、割不了的粗繩,打死結的方式,綁在吳棗和自己的身上,稍有風吹草動,我曾祖母即可驚醒。知女莫若母外,我曾祖母對兒女的愛,完全的付出,「無微不至」的奉獻,比山高,比海深,無論如何,陪伴和力挺,讓這段煎熬的歲月,趕快走到盡頭。我曾祖母的能幹,我學不來,但她的無怨無悔和犧牲奉獻,我要把它當成典範。
我曾祖母,無時無刻,不想念逝去的兩人,25年的婚姻生活,38年生活同一屋簷下的姊妹情懷,如何從生活中抹去?如何從記憶中忘記?不禁心疼潘松和黃土,跟自己生命,糾結在一起的兩條生命,於是希望,兩家人留下,兩人留下,大家一起在彰化過日子,但客父母和娘家父母,因人生地不熟,也重搬遷,都不願意遷移過來。最後,只得作罷,忍著傷,忍著痛,骨肉各分東西。
我曾祖母,撐起所有擔子,規劃未來的日子。「吳家姊妹刺繡坊」重新開張,這是我家的強項,我家營生所繫,討三頓飯吃的技能。當時,在木桶街,我家主要經濟來源,不是木桶業,卻是轉到刺繡業。因躲在巷內,非店舖,格局小很多,生意往來也遞減,這是必然結果,何況還在打底階段。不過,後來,我家翻轉,是靠刺繡業,熬過那段日子,這是後話。
變成一家之主的吳祥,怎樣?這一家之主何其沈重?他才僅是滿二十歲的小夥子。在木桶街,吳祥沒外出工作,跟著父親,在自家的木桶店學著,學些小木工,混著過日子。因吳祥有木工的底子,經吳春娘家父母幫忙,轉介至木工木材行,從事桌椅門窗製造。家裡有收入了,生活穩定了,慢慢地定居下來。
吳春娘家父親,先前那段荒唐歲月,包養妓女,毀了事業,債台高築,家破人亡,賣女為娼,房子也抵押給我家,後來,經我曾祖母開導和協助,贖回吳春後,自立自強,改邪歸正,穩下心來,繼續居住在變成我家房產的小西巷,努力工作,盡起一家男人的責任。當我家落難,他們讓出房子,讓我家落荒逃到小西巷,他們則自行在外租屋,離小西巷不遠,可以就近關照我家。我曾祖母曾是他們吳家的貴人,沒想到,日後,「風水輪流轉」,「無心插柳,柳成蔭」,他們吳家反是我們吳家的貴人,這是後話。
小西巷,離現今火車站很近的巷弄,總長不超過350米,寬不到5米,車子難行進,離今日的「阿璋肉圓」、「彰化肉圓」、「老阿璋肉圓」、「老鼠麵」和「彰化素麵」等,僅是幾步路而已。「老鼠麵」第二代老闆是我國小同學,長得高大魁梧,唸國小時,即高出我一個頭,壯得像條牛,比營養不良,骨瘦如柴的我,簡直小巫見大巫,不成比例。目前應該是第四代經營吧。歲月不留人。
日據時代,此巷弄即被規劃為道路用地,打通後,即可直達火車站廣場。但百年過去了,從日據到民國,公所一直沒錢,沒能力拆屋和蓋馬路,仍繼續限建,還保留百年的風韻。可惜,「醉鄉」和「高賓閣」兩家酒家,沒保留下來,前者改建成大樓,後者改建為「鐵路醫院」。「鐵路醫院」經營不善,關門大吉,已成廢墟,有心人士欲保留為景觀老建築,我不知後續發展。可惜,不是保留「高賓閣」,否則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它後面的亭台樓榭,小橋流水,在我腦袋裡,是永恆的記憶。早已拆除一甲子,只有的僅是空幻,就把它帶入棺材了。
「鐵路醫院」後院,前「高賓閣」的後花園,搭建停屍間,供醫院使用外,主要是鐵軌意外或臥軌自殺者,停放屍體處。據說,放在裡頭的屍體,不成屍體,而是粉碎的屍塊。火車輾過,不僅粉身碎骨,還可能血肉模糊。我因沒親眼目睹移屍,不知道害怕,唸國小時,尤其是暑假,常隨著鄰居,看著滿天飛舞的蜻蜓,上萬隻黑色和紅色蜻蜓,爬上兩米半高的停屍間平台,然後往下縱,跳到下面的草墊上,嬉鬧嬉戲,玩得不亦樂乎。
現今回想,怪恐怖和噁心,那些草墊都是蓋屍塊的,我竟然不怕鬼魅纏身,真的是年幼無知。我沒誇大,後院寬敞,茅草和鐵線草叢生,蜻蜓真的鋪天蓋地,快樂的翱翔天空,舉手隨便一揮,就能碰觸到蜻蜓,啪的一聲,蜻蜓往下掉,但很快折個方向,又重新飛走。年紀已66,人生已接近尾聲,到今日,睡夢中,還不時夢到,我跟隨蜻蜓,也在天際快樂翱翔。幼年的記憶,大抵是美好,但隨著日月蹉跎,卻充塞了更多的遺憾和無奈。回不去了,勇敢走下去,走到人生的盡頭。
民國10549日,上午10時餘,開老爺車,載著內人,走台灣大道,來到台中火葬場,台中榮總側門對面的斜坡路上。內人朋友的丈夫,糖尿病患者,近日罹患流感併發重症,肺炎,沒幾日,多重器官衰竭,呼吸衰竭,一命歸陰,結束61的歲月,直接送往火葬場。
台中火葬場,每回都是人潮洶湧。前兩次,首先,是大哥來此火化,結束僅只70年的歲月;後來,是中榮小兒感染科主任的女兒,騎機車撞安全島,20出頭的年華歲月走了,掛在靈堂正中央,那陽光歡樂貌美的,年輕女孩肖像,我也很不捨。我擁抱淚人兒似的媽媽,也緊緊擁抱眼眶泛紅的主任,數分鐘之久。主任在我肩膀顫抖抽泣,久久不已。我沒說「請節哀順變」,這話已是多餘了。
好人,怎會如此?白髮人送黑髮人。每回,打疫苗發生意外,或腸病毒等小兒傳染病問題,不分晝夜,我一通電話過去,主任都第一時間接聽,好像是他的義務般,熱心幫忙,協助處理。難道,紅顏多薄命?好人多命舛?
再次蒞臨火葬場,不僅是人潮洶湧,而是如傳統市場般,摩肩接踵,人聲鼎沸,人來人往,可以說熱鬧異常。可安放近百位的祭堂,死人肖像,「人」滿為患,不夠用,我內人朋友的老公,肖像安插在「臨27」,擠進其他「人」的中間。肖像,有男有女,有老的,更多的是年輕的,為何是年輕的生命?火化場、停屍間、死人冰櫃、地藏王菩薩,還有祭堂內綿延不絕的肖像,那陰森森的陰氣,以及死亡的氛圍,人待在裡頭,不會舒服的。
回程,內人問我:「每天在火葬場進出的工作人員,公家服務人員、禮儀社人員,還有時刻穿脫法袍的『師公』,怎能忍受這種環境?迎死和送死!」我不知如何回答,我內心是哀傷的,「生老病死,生命就是這樣輪迴。我當醫師的,不也常面對死亡?」有生,必有死。各位看倌,人活著幹嘛!既然要死,可以不要生嗎?對不起,思想瀰漫悲觀,罪過!不好也不該!就當作老人家,陷入痴呆前的空幻虛無吧!
民國105年,從春節開始,醫院不斷通報流感併發重症,最高潮時,一天通報56例,70歲的,80歲的,預後都不好,90歲的更不用提,住院2-3週後,醫院會來電,通知個案死亡,最高紀錄,一天死亡3人,60歲的也跑不掉。不只是臨床醫師會面對死亡,公共衛生也難避免。立院批評衛福部,對流感疫情處置慢半拍,也隱匿疫情。您認為呢?
小西巷,十餘年前,被公所規劃為古老的觀光小巷弄,鋪上漂亮的石板路,我感到榮幸,也感到驚訝!不就是一條破爛的小巷弄嗎?我老家還在,數年前,過去回味了一下,破爛的天井,幫浦抽水機還可汲出水來,水還是一樣清澈和清涼。我家客廳破門虛掩著,神案和供桌還在,那是我從國小到高中,讀書寫字的地方。窄小的雙層鐵床臥房,讓我知道,我過去的生活是多刻苦,夏天只穿著一條內褲睡覺,不是滿頭大汗,而是全身都是汗。小小的廚房,燒煤炭球的爐子還在,也兼洗澡間,讓我憶起,對自己身體器官,旖麗風情的青春。走不回去了,過往只剩回憶。
民族路上,開台祖師廟過去50米,有一條古老巷弄「新町」,也是公所推動的觀光老街,這條街上不遠處,曾住著吳桃一家人,我小曾祖母的親生女兒,我叫她「三姑婆」,因她排行老三,老大是吳桂香,老二是吳棗。她嫁給丐幫幫主的兒子,「丐幫幫主」?好像寫武俠小說,應該說是「乞丐頭」。吳桃怎會嫁給乞丐頭兒子?下回分解,敬請期待。

Related Posts: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十八回:吳棗吳桃過童年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十八回:吳棗吳桃過童年 上回提到,我曾祖母花了一兩銀子,和林木桶二兩銀子,共同幫吳春贖了身。我曾祖母另花了一兩銀子,當做吳春、李山,這對新人的新婚賀禮。選日不如撞日,當晚,在林木桶安排下,讓兩人歡歡喜喜,喜氣洋洋,完成終身大事。幾個月來,別人家的事…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十七回:吳春贖身嫁李山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十七回:吳春贖身嫁李山 上回提到,因適逢中法戰爭,海運封鎖,船行生意一落千丈,紅檜澡盆無法輸出,吳旺賺不了錢,連三餐都成問題,別說籌錢贖人了。吳春年輕貌美,我曾祖母找人脈,求店舖掌櫃贖人納妾,但希望落空。我曾祖母鎮日愁眉苦臉,不知如何是好。日子飛逝…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十九回:吳祥失蹤死裡活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十九回:吳祥失蹤死裡活 上兩回提到,林木桶安排下,吳春上午贖身,吳春和李山兩人晚上婚配,在味滿樓辦了三桌喜宴。主桌,吳春父母為女方主婚人,男方主婚人由林木桶夫婦代替,我曾祖父和曾祖母,以媒人公、媒人婆名義坐主桌,為此,惹得「泉州發財木桶店」張大掌櫃…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三十回:怪力亂神破錢財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三十回:怪力亂神破錢財 上回提到,「泉州發財木桶店」張大掌櫃,因莫名懷恨,綁架吳祥。後來,在林木桶機警和折衝下,輕易化解,終能救出孩子,避免出人命。 我曾祖母,對林木桶感激涕零,隔天清晨6、7點,自己到菜市場,買清香素果,另外包了一個大紅包,親自跑…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三十一回:敬重鬼神而遠之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三十一回:敬重鬼神而遠之 上回提到,道士指示,從我家店舖,挖出骨骸,道士說是冤鬼屍骸,吳祥差點無辜死亡,是冤鬼作祟引起。為此,我曾祖母足足花了100兩銀子,等於我家整年的營收。是否道士裝神弄鬼訛詐?我曾祖母好強,怕掛不住臉,不承認自己被騙。可憐,一個…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