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八十四回:鄭知高罹患自閉
上回提到,光緒31年(明治38年,1905年),日本統治台灣,進入第十一年,對升斗小民,民族觀念?國家觀念?都付之闕如,至於,民主自由思想,想都不敢想,也不曾想過,只求安居樂業,民以食為天,三餐溫飽,就是最大的滿足。
我曾祖母不例外,只求三餐溫飽,另外,她也僅只期盼,兒女平安長大,有好歸宿,有好姻緣,有自己的窩,有自己的家。吳祥、吳桂香、吳棗和吳桃,四人依序已婚配,好像卸下重擔般,肩膀輕鬆不少。不!依序,吳棗須加排一次,放在最後面,因她二次再醮。尤其吳棗,離婚的女人,陰魂不散男人緊隨的女兒,更是我曾祖母心中的痛,肩膀上的千鈞。如今,我曾祖母可痛快哭一場,也可安眠一覺到天明,因千鈞重擔卸下了。
爛人林昌生,陰魂不散的男人,這話是我說的。如果,把吳家祖先回顧一遍,我不能不如此懷疑。自從光緒29年(明治36年,1903年),爛人林昌生,挽不回婚姻,以死相逼,吊死在我家屋簷後,吳家開始家破人亡,首先,我曾祖父因驚嚇過度,魂飛魄散;接著,我小曾祖母投大肚溪自盡,為我曾祖父殉情。再來,邱桂妹生下吳火生前,曾流產兩次,這不能怪在林昌生頭上,但生下吳火生後,還是繼續流產了兩次,我不能怪林昌生嗎?吳桃兒子謝萬福,10歲,溪流玩水,溺死;邱桂妹兒子吳火生,29歲,肺結核死亡;邱桂妹因吳火生去世,悲傷過度,也投水自盡死亡,享年48歲;我二姊,1歲左右,因腸胃炎腹瀉,脫水休克死亡,難道不是林昌生變厲鬼,連著四代,向我家討命嗎?
我曾祖父、邱桂妹、吳火生、我二姊等人,不就是連著四代人?總共有多少人?我兩個雙胞胎兒子,懷孕20週,早產,沒了,年代稍遠,難以再怪罪林昌生。總之,林昌生這種爛人,自作自受,自作孽不可活,死有餘辜,他有何資格討命?他該下十八層地獄,永不能投胎轉世,或者,在畜牲層輪迴!
好家在,吳火生逝世時,我曾祖母已過世,如果讓我曾祖母看到吳火生去世,白髮人送黑髮人,在邱桂妹投水自盡前,她老人家早先撞牆死給你看。吳火生是我曾祖母的心肝寶貝,捧在手心,抱在懷裡的,因吳火生小時候,嘴巴伶俐。吳火生嘴巴特甜,童言童語,惹得我曾祖母,只要眼睛一睜開,與吳火生對話,就是滿嘴笑呵呵,合不攏嘴。
吳火生就是嘴巴甜,他常說:「我最愛奶奶了,因為奶奶最愛我了!」「奶奶煮的紅豆湯最好吃,我最喜歡吃了!」還會抱著奶奶撒嬌,「奶奶身體好香喔!香噴噴的,我最喜歡抱奶奶了!也喜歡跟奶奶一起睡。」有時候講錯話,童言無忌,我曾祖母不生氣,照樣笑呵呵。某次,吳火生早上睡醒,急著找奶奶,我曾祖母問:「阿孫啊!奶奶在這裡啦!怎麼急著找奶奶?」吳火生掉著眼淚說:「我看奶奶每天吃藥,早上醒來沒看到奶奶,我以為奶奶死掉了!」我曾祖母老來,偏頭痛,長期在彰基就診。我曾祖母笑得,眼淚都擠出來了。
除了聰明伶俐的吳火生外,我吳家男孩幾乎多少都有些自閉,尤其吳鳳所生的後代,特別嚴重,包括我伯父、我父親和我,特別是我。有基因遺傳嗎?有!誰的遺傳?我曾祖母嗎?吳鳳嗎?不是,是鄭知高。誰是鄭知高?哪有人取名「知高」,諧音不就是「豬哥」?吳鳳嫁的老公就是鄭知高。
我曾祖母完成四個兒女婚配,但後面尚有兩個女兒,等完成了她們的終身大事,我曾祖母任務才算完成。我母親常說:「自己生,自己養,自己完成。沒有自己完成,死也不瞑目!」所謂「完成」,指完成婚配,男的成婚,女的出嫁,各有歸宿。
我擔心,我母親死不瞑目,因我么妹終身未婚。她少我六歲,歲月不饒人,已是60歲的「姑婆」。我大哥的六個內外孫,尤其朝夕相處,同住在天祥路38巷,我大哥的兩個內孫,吳家蓉和吳秉宏,三不五時,拿著削好的水果過來,大聲喊著:「姑婆!我們帶水果來!」大人被孩子追著老。六個孩子也要叫我「叔公」。
民國74年,我么妹,虛歲29歲,無意間,自己摸到下腹部腫塊,我安排就醫,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肌瘤(Myoma uteri),直徑超過十公分,我盡快找彰基婦產科主任,安排子宮肌瘤切除手術(Myomectomy)。雖然僅切除肌瘤,仍保留子宮,但我大妹死了結婚念頭,說媒相親,提都別提,一概拒絕。我母親準備的,她自己準備的,大小細軟結婚用品,包括新棉被、新被褥、繡花枕,還有我母親從她母親,傳承下來必備的嫁妝,針線、剪刀等針黹盒,全部轉贈姪女們。
為了盡快卸下重擔,我曾祖母時刻留意著,隨時物色男人,要把吳鳳和吳凰嫁了。彰化市布店街,從日據時代即有名氣,位於火車站右側方,三民路和中正路口,早期從二、三家布店,逐漸擴充至二十、三十家,生意興隆,人來人往,人聲鼎沸。我曾祖母每半個月、一個月,就要跑一趟布店街採買,她習慣登門的布店,店號「金永勝」,有如跑自家廚房,跟掌櫃林永勝、學徒鄭知高熟識。
鄭知高,年輕人,20歲上下,非本地人,來自清水,五官端正,眉清目秀,誠懇待人,做事認真,因外貌、人品不錯,加上故鄉人,甚得我曾祖母看重,偶爾故意找他搭訕幾句。鄭知高,為人老實,微笑點頭,話極少,見到我曾祖母,「吳大娘!您好!」再來,即三緘其口,不再多半句,除非我曾祖母問,他才答。這種沈默是金的學徒,缺少生意人的伶牙俐嘴,不適合當生意人啦!沒有口水,嘴巴不甜的人,賣不成東西,肯定要喝西北風。
不過,故鄉人這層關係,加上口才不好的弱勢,我曾祖母更放在心上,打從心底同情他,也相對地喜歡他。我曾祖母有意,欲介紹給自己女兒,但仍要尊重女兒們意思。平常對話中,得知是貧困家庭出生,六個孩子中的老么,父母早夭,離鄉背井,打拼養活自己。最要緊的,當然未婚;應該也是未婚,連自己都養不飽,哪養得起老婆?
某次,買了十錠布匹,每錠長寬各40尺和3尺,我曾祖母付了現金,特別請林永勝同意,讓鄭知高陪同送貨到我家。男人,外貌端正出色,還是佔優勢,雖然口才不便給,卻被認為「沈默是金」、「穩重老實」,不是缺點,反成了優點。吳鳳和吳凰兩人,躲在裡屋偷看,都可接受,不反對。吳祥和邱桂妹,也認為不錯,吳祥甚至坦言,「穩重老實,不會花言巧語,不會拈花惹草,這種男人足堪依靠!」
吳祥本身是壞胚子,偶爾到妓女戶風流,他根本在說自己,拈花惹草不可靠。吳祥這句話,成了關鍵,臨門一腳,我曾祖母終於下定決定,撮合。人難免有私心,吳鳳是自己生的,當然優先考慮,但不能說出口,僅說:「大的優先。」吳凰不敢有二話。其實,吳鳳和吳凰同一天出生,吳鳳僅比吳凰,早幾個小時出世而已。
宣統元年(明治42年,1909年),吳鳳,21歲,下嫁鄭知高。我曾祖母是很傳統的人,媒妁之言不可廢,仍找上吳春娘家母親,擔任名義上的媒人婆。因鄭知高父母早夭,加上兄長經濟也困頓,一切婚禮籌辦,均由我曾祖母一手打理,詳細情景,不再多敘。婚後,鄭知高搬進我家,但非入贅,住了幾個月,再搬到新家,我曾祖母買給吳鳳的房子,緊鄰我家,僅隔二、三戶而已。
因鄭知高沈默寡言,非經商之料,自己也有自知之明,與人對話應對不良,夫婦商量結果,辭去布店街工作,改當人力車伕。人力車,日本進口,價昂,是我曾祖母買來送女婿的。鄭知高的後人,我伯父,及長,繼承父親職業,也是人力車伕,但台灣光復,人力車演變成三輪車,改踩三輪車。鄭知高沈默寡言,其實是與人溝通不良,今日所謂的「自閉症」。
我伯父,斷掌,個性孤僻,不講話。老來,我注意到,他走路時,自然雙手握拳,與人不同,大拇指永遠握在掌心內,而非掌心外,有若非洲大猩猩走路,上肢握拳前行的姿勢,大拇指彎向掌心。自從我有記憶以來,我不曾聽過他講過任何一句話。過年時,他拿壓歲錢給我,也不講半句話,直接遞到我手上。我父親也一樣,從我有記憶起,不曾跟我聊過半句話。我也嚴重,可以一整天不說話。
可見自閉症,來自鄭知高的遺傳。自閉症到正常之間,尚有三個等級,分別是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和廣泛性自閉症。各位看倌,您正常嗎?還是屬於自閉症?如果,依輕重嚴重性排序,從一至二十五,一至五,屬自閉症;六至十,屬高功能自閉症;十一至十五,屬亞斯伯格症候群;十六至二十,屬廣泛性自閉症,二十一至二十五,屬於正常範疇,您會落在哪個區間?
1944年,維也納小兒科醫師亞斯伯格(Asperger)醫師,首次報告四位具有社交互動困難(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的男孩。經過半個世紀,直到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才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屬精神疾病之一種。緊接著,隔年,美國第四版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將之納入精神疾病診斷內。
比亞斯伯格醫師還早,最早描述自閉症兒童的是肯納(Kanner)醫師,稱之為自閉症(Autism),又名肯納症(Kanner's
disease)。亞斯伯格醫師和肯納醫師,均強調這些個案,有自我中心(Egocentrism)和關閉與外界溝通的特質。但兩者有類似,也有相異,類似的是具有社交技巧和溝通障礙。相異的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有不同的人格特質和較優的認知能力。
有謂,亞斯伯格症候群屬於「高功能的自閉症」,但是,詳細分析,兩者還是有差異,亞斯伯格症候群語言IQ和整體IQ,比高功能自閉症高;另外,前者較常見家族史,且前者動作較笨拙。故兩者,不能劃上等號。
亞斯伯格症候群病童的家長,人格特質包括:喜歡獨自行動、朋友較少、較固執、生活舉止偏向固定模式、抗拒變化等。家長呈現上述特質,被通稱為廣泛性自閉症表現型(Broader autism phenotype)。自己審視自己,我符合廣泛性自閉症的定義。
我個人採用簡單的歸類法,從最嚴重到最輕微,依序排列,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廣泛型自閉症表現型,再加上正常人,共五大類,它們應該屬於連續性分布,每個人的落點,可能偏向左邊,最嚴重的自閉症,或偏向右邊,接近正常人。上述分類,是個人想法,沒有科學根據,僅是方便說明罷了!
近來研究顯示,每千名7-16歲的兒童,約有3.6-7.1位屬於亞斯伯格症候群;自閉症患者0.7-1.6位,前者比後者多了近五倍。亞斯伯格症候群以男性居多,男女比約10-15:1,男生比女生多十倍以上,可以說是男人的毛病。我到底屬於高功能的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或廣泛性自閉症?我搞不清楚,只知有自閉傾向。
吳鳳嫁給有自閉症傾向的丈夫,生了二男二女,兩個男生,鄭榮欽和鄭茂林,都是嚴重的自閉症患者。日子如何過?預知詳情,敬請期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