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回:吳高招治結連理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二回:吳高招治結連理
同治13年,1863年,曾祖父吳勇,未足13歲,為何遠渡黑水溝,遠離家鄉?道理明顯,生活困苦,三餐難餬口。
高祖父吳高,世居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內安溪偏遠山區,因居家地勢高,故單名「高」,除含地勢高之意,也期盼未來生活日日高升。
福建地理特徵是「依山傍海」,多山,多丘陵地,山地和丘陵地佔全省總面積90%。福建地理分佈,大抵分成閩東、閩中、閩北、閩西和閩南,閩南包括泉州、漳州、廈門三地,金門縣亦屬閩南。閩南是著名僑鄉,泉州、漳州移民,又稱河洛人,通行河洛語,海外華人和台灣河洛人,祖籍都來自閩南。
高祖父家,家無恆產,人口浩繁,生活困頓,居山間,似野人,常以野菜為食,至於讀書識字,豈能奢望閩南多山,蛇蟲混雜,吳高年少時,赤足走山路,不慎遭蛇咬,以致右腳拇趾潰爛壞死,痊癒後稍跛,一跛一拐,走路姿勢怪異,讓人好笑,但無礙於行,在山區仍健步如飛。及長,剛滿13歲,臂力、腕力可,經吳氏族長,介紹入某大戶人家當長工。此大戶人家,姓啥?因曾祖父有心結,移居台灣後,閉口不談,後人無從得知。
吳高,大戶人家長工,僅略高於奴婢,社經地位差。他負責照顧,丘陵地上整座山的茶園。在山野間茶園中,有一間簡陋破爛的茅草屋,他離開父母,獨居在此,三餐自理,自食其力,自我謀生。每月,大戶人家地主,僅提供半斗白米、半斤豬肉和半貫錢。
半斗米重約3.5公斤,年輕小夥子食量大,若不摻蕃薯,下半個月就沒得吃;山野地大,種蕃薯容易勉強餬口。半斤豬肉僅夠打牙縫,只得抽空圈養雞鴨。一貫錢十個銅板,半貫錢僅得五個銅板,價值相當於兩斗白米。當然,這半貫錢存不進自己口袋,送回去,支助老家。
山野茅屋,白天家徒四壁,一片如洗帆布遮風擋雨;夜晚煤油燈亮,四周野外,風聲鶴唳,樹影幢幢,年少的高祖父,沒有膽怯害怕的理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如梭,逝者如斯,日子一成不變,就在山野茶園中飛逝,轉眼間,少年變青年,青年變成年,很快進入壯年,來到40歲有餘。
安溪以茶聞名,尤其鐵觀音更富盛名。鐵觀音是烏龍茶的一種,經部分發酵,綠葉紅邊,有綠茶的鮮香濃郁,也有紅茶的甜淡香醇,別稱「紅心鐵觀音」。清雍正年間,鐵觀音品種,在安溪郊野意外發現,加以推廣,成為中國名茶之一。鐵觀音品種嬌弱,不易栽種,產量少,價格高。高祖父照顧的茶園,30畝為一般茶種,僅3畝為鐵觀音品種,足見其不易。
歲月不饒人,高祖父獨居山野,陽光走得快,暗夜來臨也快,夜夜難眠,孤枕難成雙,每夜哀嘆傳四野,莫可奈何,家貧難成家啊!直到,某日大戶人家主動要幫他成親,願將婢女嫁給他,我高祖父,笑顏逐開,歡喜不已,滿口答應,喋喋稱謝,來不及通知父母瞬間就此敲定。怎會不興奮莫名手足舞蹈家徒四壁,加上跛腳,以為一輩子打光棍,哪想到上天掉下美嬌娘!高興到笑歪嘴。
花些許錢,修葺房舍,安裝門窗,添購床褥被單和傢俱,貼上大紅囍字,就成了其他呢?沒錢張燈結彩,沒錢宴客,簡單跪拜新設立的祖宗神龕,再跪拜爹娘,名份已定,就送入洞房。
鳳凰花燭夜,陌生的男女,靦腆的男女,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起始,不知如何對應隔了夜,表現全翻轉,變成恩愛夫妻,如膠似漆,水乳交融,賽似鴛鴦,雙雙對對,你儂我儂,訴不完的情,敘不盡的愛因深處山野,人跡罕至,不怕人看見,不憚人笑話,夫妻倆,不論白天或晚上,整日相膩在一起,不羨仙,不羨神,只願學鴛鴦永戲水。
不過,當我曾祖父,提前哇哇落地來人間,倆人心思有異,橫梗在倆人間猜忌著,濃得化不開。高祖父,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高祖母,瞎子吃湯圓,心裡有數,亦有苦難言。其實,女人心,海底針,她心裡再清楚不過,肚子內孩子是誰的,還須外問?在員外家月事已延誤數天,還不恍然大悟?日復一日,高祖父母,各有心思,不觸及,避談起。
接著,曾祖父吳勇的弟弟和妹妹,陸續降臨人世。或許,高祖母為免高祖父心思難平衡心裡有鬼,對兩弟妹忒疼愛,遠勝其兄長。當曾祖父任長工,每月薪資,那半貫錢,高祖母幾乎都花在兩幼小弟妹身上,買好吃的吃,買漂亮的穿。
今日,我不禁為我那長山的高祖母叫屈,如果是我,我會挑明的說:「我的女人啊!不用放在心上,不管是或不是,不管真或假,妳是我吳家的女人,從妳肚子生下的孩子,也就是我吳家的人。」這是心疼女人,不讓女人抱憾終生,把遺憾帶入棺材,不是嗎?
當年,咸豐、同治年間,內憂外患,外則列強侵略,內則盜匪群起,散兵游勇,到處亂竄,高祖父不識大字半個,就以散兵游勇背心上的「勇」字,替曾祖父命名。後來,高祖父母又生了一男一女,此兩人姓名後人均無法考。
曾祖父,居山野,無書塾、科舉等煩惱,雖粗茶淡飯,衣衫襤褸,但也無憂無慮,鎮日奔跑叢林間。但歲月逼人長大,曾祖父日漸成長,脫離嬰兒期、幼兒期,很快來到10餘歲少年期。高祖父認定長工沒出息,與高祖母商議,決定送外安溪城鎮,學習一技之長。
曾祖父,11歲,首次離鄉背井,來到城鎮,打工換三餐。他經吳氏宗親介紹,到專門製造木桶、木盆等傢俱店當學徒。古制,學徒須經36個月磨練才能出師第一年,先從打掃、煮飯、洗衣和帶小孩等雜務開始,偶而碰到各類木柴、木板,就興奮不已。若從師傅與顧客對談中,認識到各種材質,如杉木、樟木、龍眼木、烏心木或桃花木等,更是整晚高興到難闔眼。
可憐好景不常,難得兩年好風景第二年冬天,兵荒馬亂,五穀不熟,外加盜匪作亂,滇南、蜀南多股盜匪,遇清軍圍剿,則往湖南、廣東、山西到處亂竄;此外,還有散落各地的太平天國餘孽,也不堪寂寞,趁勢群起,到處蹂躪。有部分潰散匪徒,大刀長槍,竄到福建,衝向閩南,又因清軍圍攻,只得竄往安溪等山區丘陵,佔地為王、為寇。
盜匪流竄木桶店被燒了,大戶人家被擄了,茶園居所被佔了,高祖父領著曾祖父等家人,無處可去,到處遊走,三餐不繼,怎麼辦?要謀出路,不能等死啊!
泉州是人口外移大府,安溪縣更是人口外移大縣,口耳相傳,到此地步,捨不得,也要捨得冒生死危險,也要孤注一擲離鄉背井移居海外加上某位遠房族親鼓吹,我高祖父吃了秤錘鐵了心,下定決心,淘盡和變賣所有身上資產,讓曾祖父遠渡黑水溝求生去。
當年,高祖父居偏鄉,知識欠缺,魄力不足,加上資訊不通,不知要移民,其實,泉州、漳州早已大量移居海外,有數代了,我們吳家已慢了好幾代了。
據統計,在台灣,有兩百餘萬人口祖籍安溪,約佔今日台灣人口的十分之一。安溪移民定居之處,以大台北為多。昭和元年,1926年,日人調查,台北市有53.3%的人祖籍安溪,至於新店、坪林、深坑、景美、木柵、松山、七堵、平溪、樹林、鶯歌、三峽等地區居民、四成到九成祖籍安溪。
在台灣,有許多名人祖籍安溪,大企業家: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和王永在兄弟、大同公司創辦人林尚志和林挺生父子、台灣五大家族的基隆顏家、瑞芳礦業大老李建興和李建和兄弟。政治人物:民進黨創黨元老黃信介、台灣總統府資政前台北市長高玉樹、前台北市代理市長周百鍊等。
另外,在東南亞,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各約有20萬人口祖籍安溪。馬來西亞雲頂集團創辦人林梧桐、安裕鋼鐵創辦人林生枝、政治人物林敬益醫師;還有,新加玻前民政黨主席,曾任多屆內閣部長的國會議員王世豐等人,祖籍全都是安溪。建國科技大學和培元中學旁,山坡邊的彰化市第一和第二公墓,不少墓碑上刻的,跟我家一樣,都是「安溪」兩字。
高祖父率領一家人,忍飢忍渴,衣衫襤褸,乞丐般沿路乞討,從內陸往濱海走,走了三天兩夜,終於從安溪來到泉州港,「莿桐港」。高祖父有跛腳,一路走來,其辛苦莫須提。泉州瀕臨東海,隔著台灣海峽與台灣相望,主要海灣包括湄洲灣、大港灣、泉州灣、深滬灣、圍頭灣、安海灣等。因泉州灣,移民湧現,萬頭鑽動,上船機率小,且花費大,非30貫錢,甭提上船去。
在遠房族親提議下,轉往圍頭灣,終於在此與船老大談妥交易。因曾祖父目不識丁,僅聽旁人說「回頭灣」,心裡高興著,坐船出去,還會再回頭呢。考據結果,沒有回頭灣,只有圍頭灣。曾祖父細思量,回頭怎有可能?應該是一去不回頭吧。
當高祖父要他上船時,曾祖父耍賴,抱著高祖母哭著不想上船事已至此,箭在弦上,豈有放棄之理?高祖父發飆,河洛話裡的髒話啟動,「幹你娘」、「賽你娘」連珠炮開罵,手腳飛舞還動粗,此刻,高祖母雖不捨骨肉相離,仍跳出來解圍安撫和勸說。後來,在半哄半騙,加上強力逼迫拉扯下,曾祖父上船去了。
上船前,高祖父母兩人雙膝一跪,懇求遠房族親,務必照顧我曾祖父。這位遠房族親,不辜所托,對我曾祖父多所照顧,這是後話,下回另述。另外,高祖父終於落下慈愛的眼淚,在海邊,捧起一把泥土,用紙袋包好,交給曾祖父,哽咽地說:「一路平安,一路順風,不要忘記阿爸和阿母,也不要忘記咱的故鄉。」撫養十餘年的孩子,那份親情難割捨。
高祖母也流著淚水,半哽咽地哭喊著:「阿勇啊!平安順利,好好過日子,不要忘記阿爸和阿母!」聽了讓人心酸。高祖母遞了兩樣東西,一樣是清水祖師爺的符袋,另一樣是安溪茶園自己生產的鐵觀音。包括高祖父那一把泥土,總共三樣東西,其中兩樣東西,後來,隨曾祖父入殮封棺,另一樣還保存至今,那就是清水祖師爺的符袋。
曾祖父如何一路搭船過海?下回再敘。我自己也疑惑,我似乎遺傳到高祖父,對泥土和田野的愛好,民國80年,我花了1400萬,買了二分半的田地,除了那份喜愛,也回應高祖父,「咱吳家子孫不會永遠當長工,我們也可以當地主」。
其實,我還另有一層情愫,我祖父,吳祥,吳勇的兒子,因外頭女人誘惑,替人作保,害得自家4分半的田地,賠得精光。女人如何為禍水?後述。失去的4分半土地,我買回2分半,我覺得有責任,再買回另2分的土地。下回更精彩,請眾客倌捧場和繼續期待。

Related Posts: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三回:吳家喜事連著來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三回:吳家喜事連著來 上回提到,光緒28年(明治35年,1902年),暑月,邱桂妹平安生下吳火生,全家歡欣鼓舞,我曾祖母樂歪了嘴,我曾祖父手舞足蹈,這是吳家第一個孫子,又是男嬰,那種喜悅,非筆墨能形容。真的是吳家的第一個孫子,我曾祖父嫡生的第一個…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四回:吳棗憑媒來相親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四回:吳棗憑媒來相親 上回提到,邱桂妹平安生下吳火生後,吳家緊接著要喜事連連,怎麼說?第一件,年底前完成吳桂香婚事。第二件,可能的話,也在年底前敲定吳棗婚姻。第三件,或許有點趕,也希望吳桃明年初將有好歸宿。 吳桂香已有對象,事情好辦,只等年底,…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五回:擲筊籤詩訂終生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五回:擲筊籤詩訂終生 上回提到,不管吳桂香評語,不顧我曾祖母反對,吳棗打定主意,執意要嫁給清水林家,俊俏的男人,怎麼辦?吳棗有我曾祖母的精明能幹,也遺傳了我曾祖母的倔強固執。知女莫若母,我曾祖母知道,硬逼的,行不通;硬拐的,也不行,只能慢慢磨。我…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一回:邱桂妹再次流產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一回:邱桂妹再次流產 上回提到,邱桂妹小產,悲傷哭泣,我曾祖母也陪著哭泣。我曾祖母是強悍,但在感情處理方面很細膩,她擦乾眼淚,進邱桂妹臥房,不發一語,坐在床旁,摟著哽咽哭泣中的媳婦,「傻孩子!媽媽不捨,媽媽疼妳。傻孩子!不用自責,我們都盡力了,孩… Read More
  •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二回:吳火生投胎吳家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六十二回:吳火生投胎吳家 上回提到,半夜,邱桂妹流產,男嬰,吸了一口氣,手腳抽動了一下,就再也不動了,揮別人間,離開人世。邱桂妹和我曾祖母,都哭了死去活來,痛心欲絕,恨不得自己死掉算了。我感同身受,不!雙倍的感同身受,雙倍的痛心欲絕。民國71年,我疏…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