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九十四回:吳家蓉患腸病毒

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九十四回:吳家蓉患腸病毒
上回提到,彰化孔廟,左右兩側,各有大成幼稚園和南西北區衛生所暫厝,為了孔廟整體景觀,兩者陸續搬遷和拆除。大成幼稚園曾關門大吉,直到民國936月,大成幼稚園才重新招生,附屬於大成國小。南西北區衛生所也輾轉搬遷到旭光路現址。民國94年,先由孔廟(孔門路22號)遷移至中山路二段160號,衛生局(中山路二段162號)對面,前省立彰化醫院急診大樓。民國98年,旭光路166號新辦公大樓落成啟用,再搬遷至此。
民國40年,我出生那年,民國39年才成立的彰化縣政府,借孔廟一隅,設立彰化市南西北區衛生所,隸屬於彰化縣衛生院(今彰化縣衛生局)。民國50年,中央為加強地方自治,將衛生所改隸彰化市公所。但於民國63年,衛生所又還隸彰化縣衛生局。
民國86年,我離開臨床,進入公共衛生,擔任大竹區衛生所主任。雖大竹區和南西北區衛生所,非隸屬彰化市公所,我們由衛生局管轄,屬縣府二級單位,因有過往隸屬淵源,兩衛生所與公所,禮尚往來,相敬如賓,雙方業務仍有往來。
例如,全民動員防衛業務,衛生所隸屬全縣的醫護大隊,也是公所的醫護小隊,當公所辦理民防年度講習,衛生所主任是必然講師。還有,颱風等天然災害發生,公所成立災害緊急指揮中心,衛生所須派人進駐。彰化市有兩衛生所,所以兩衛生所分別輪派。這次颱風指揮中心,由甲衛生所進駐,下次,則由乙衛生所進駐。
某年颱風來襲,我進駐公所二樓會議室,我負責晚間輪值,從晚上八點到隔天早上八點。大竹區衛生所,從主任以下,包括課員、保健員、醫檢師、衛生稽查員、護理長和四名護理同仁,加上工友,共11名,除了我和工友是男生外,其餘均是女生。
我當主管,不可推諉,女生不方便,夜間輪值就由我和工友兩人包了。過半夜12點,睏了,不避諱,我跟著大家趴在會議桌上,夢周公去。有人,乾脆在地板上,躺下擺平了。不是救災奇兵,而是散兵遊勇。此刻,眾人,打呼聲,打鼾聲,及夢魘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我少打呼或打鼾,但夢魘難免,可能算頻繁,尤其年輕時候,常半夜拳打腳踢,大呼小叫,鬼哭神嚎,害得內人,暗夜驚醒,驚嚇恐慌,還會被我踢得,小腹瘀青,大腿瘀青。後來,內人學乖了,遇到我夢魘發作,趕快離床,閃一邊去,免得討打。她聽長輩說,人做惡夢,被鬼抓,生死搏鬥中,不要叫醒他,免得人醒了,卻魂飛魄散。
雖沒被叫醒,因夢境逼真恐怖,生死攸關,命在旦夕,奮力反搏,故早晨醒來,仍感覺夢境歷歷在目,且冷汗淋漓,全身濕透。我會作夢魘,常是白天受委屈,不敢發洩,無處發洩,也因口才不便給,自閉內向,無言以對,不知如何辯駁,常吃悶虧,以致從夢境中發洩。豈能發洩,與鬼魅對打,怎會贏?嚇都嚇死了,逃命都來不及了,哪能對抗?大抵被鬼追著打,哀嚎慘叫。
說到打呼或打鼾,我就會想起一個人,某離島衛生局的疾病管制科長。民國10542122日,疾管署在台中后里福容月眉飯店,召開105年度全國防疫業務聯繫會。因1061月,即屆齡退休,這是公職生涯,最後一次的參會,蠻感傷和珍惜。「感傷」歲月不饒人,「珍惜」往後的人生路。
89年擔任科長至今,我已出席防疫聯繫會十五次左右。晚上住宿,大抵兩人一房,我的畢業參會,不堪寂寞,留給我永生難忘的回憶,跟我同房的那位離島科長,是我遇過打呼和打鼾第一厲害的人,要頒獎給他,要叫他第一名。整晚吵得要命,我幾乎沒闔眼。隔天早上,他問我:「昨晚有沒有吵到你?」我除了回答「還好啦!」又能說啥?
民國94年,南西北區衛生所搬遷。原建築,一層平房,與早期的大竹區衛生所相同,都是五十年的老建築,篳門蓬戶,斗室陋巷,又破又爛,不是我「語不驚人,誓不死」,真的與乞丐寮或貧民窟有得比。我多次進出南西北區衛生所,參加會議,除了大門和圓拱招牌,有些官衙味道外,裡面不堪目睹。大破大立,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目前,新辦公大樓則是巍峨堂皇,金碧輝煌,美輪美奐,沒了官衙的冷漠,多了別墅的親切。
我與南西北區衛生所之濫觴,起於民國71年。冥冥之中,已經暗示,我未來將從衛生所,走入這條無怨無悔的公共衛生之路。近來,年齡越大,我驗證到一點,你無意中,所碰到的人事物,不是沒有因緣的,往後,你會發現,它們跟你此生是纏繞在一起的。
又如,民國5556年,我伯父因病住進彰基,因滿床,病床擺在走道上,我唸高中,陪著「阿好阿姑」,在彰基五樓內科,護理站前面走道打地鋪,連續六天,照顧病重的阿伯。結果,十餘年後,我再次進入彰基,成了彰基一份子,擔任外科醫師。冥冥中,兩者纏繞一起了。鄭榮欽伯父,抬著進彰基,也抬著回家,死因不明。伯父罹患發燒、意識不清,陷入昏迷,應腦炎所致,至於是細菌性或病毒性腦炎?當年,醫學和公衛俱不發達,不了了之。
民國71年,已受控制的小兒麻痺(Poliomyelitis),竟然在這年爆發大流行,造成1402病例,死亡98人。疫病流行,全國恐慌,因疫苗缺乏,家長帶著幼兒,到處流竄,找疫苗,躲疫災。那年,我剛結婚,未滿一年,尚未有孩子,當消息傳來,南西北區衛生所有疫苗提供,我內人與我,帶著我大哥那三個蘿蔔頭,兩女一男,從2歲到78歲,慌慌張張,儘快奔往衛生所。
那時,衛生所門內門外,萬人空巷,人潮洶湧,擠得水泄不通,少說ㄧ、二百人,家長擔心疫苗用罄,互相推擠,誰也不讓誰,幼兒被擠得哇哇大哭,場面混亂,爭吵謾罵,此起彼落,幾乎難控制。後來,掛號、列名冊,全免了,公衛護士站到門口台階上,讓幼兒逐一走上前,打開嘴巴,滴兩滴沙賓口服疫苗。我內人很緊張,害怕疫苗沒了,抓緊兩個大的,吳靜宜和吳幸宜,她們手臂都快瘀青了,亦步亦趨,務必要滴那兩滴疫苗。我則抱著小的,吳至超,緊跟在後面,要滴那千金不換的疫苗。感謝老天,小孩吃到疫苗,也平安度過這次疫災。
民國4050年代,小兒麻痹不少見。感謝父母,感謝老天,我們家孩子都平安度過。高中時,我班上就有同學罹患小兒麻痹,左腿萎縮,搖晃著上身,拿拐杖走路。還好,這位同學個性開朗樂觀,如果是我,日子怎麼過,難以想像。另外,高中校園圍牆外,附近住家小孩,國小三、四年級,也是小兒麻痺,情況比我同學嚴重,右腿畸型,右上肢萎縮,脊椎側彎(Scoliosis),用拐杖走路不穩,常看到他,癱坐地上,用雙手勉強攀爬,移動身體,讓人不捨。高中唸三年,每天早晚,看他看了三年,不禁哀嘆,人生之不公平,何其多!
民國69年,我進入彰基外科,副院長,也是外科主任的美籍醫師魏克思,他的專長是骨科,尤其是小兒麻痹引起肢體畸型的骨科矯正手術。當年,不少10歲上下的小孩,送進手術室,接受魏醫師治療。矯正手術後,接著進行石膏固定,花上不少時間,我曾跟診四、五個病例,在手術房擔任助手。我是R1住院醫師,資淺,沒經驗,學習較多,幫不上什麼忙。
我出生那個年代,平均每年都有400-700個感染病例,也平均100-200人死亡,直到,民國47年沙克注射疫苗(Salk's vaccine,或Inactiv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IPV)、民國53年沙賓口服疫苗(Sabin's vaccine,或Oral poliomyelitis vaccineOPV)引進台灣,疫情才逐漸受控制,每年平均病例降至23例。民國71年的大流行,是異數,讓全國,尤其衛生部門,切身感受到疫病的可怕,全面加緊防疫措施,終於,民國89年,台灣所處的西太平洋地區,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小兒麻痹從這地區根除。
大哥三個孩子,躲過民國71年的小兒麻痹蹂躪。然而,民國98年,吳至超的大女兒,吳家蓉,卻沒躲過腸病毒(Enterovirus)的侵襲。當媽媽余宗樺,發現小孩左下肢無力,通知我時,我從衛生局儘快趕往天祥路住家,小孩沒發燒,意識清楚,數天前的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幾乎已痊癒,但左下肢肌力(Muscle power),從5分降到1-2分,腳趾頭會動,腳可以稍微移動或縮回,但無法抬起。
看了讓人傷心,難過得眼眶發紅,極度不捨,這是吳家子孫,吳家的骨肉啊!我內心祈禱著,希望孩子全身而退,不留下後遺症。我趕快聯絡彰基小兒感染科主任,馬上就醫,辦理住院。目前,女孩已唸國小三年級,臉蛋漂亮,身材勻稱,傳承吳家女兒美人胚的傳統,人見人愛,討人喜。然而,經過67年復建,左下肢仍較萎縮、無力,短了2-3公分,身體歪一側,走路須墊腳尖。每次回大哥家,看了讓人不捨。腸病毒防治是我疾管科的業務,孩子變成這樣,我能不唏噓,不悲痛嗎?
不僅肢體麻痺,語言中樞也受侵害,講話不清晰,雖也在彰基,接受數年語言矯正和訓練,進步仍有侷限。她叫我「叔公」,叫得清晰,說單字或雙字語詞,可以聽得清楚,若四個字以上,我就聽不懂了,須媽媽協助解釋。10546日,清明節,我帶家人回彰化祭祖。我考她,「妳口袋有9元,給妳6元,變成多少元?」15元,答對。然後一直往上加,給6元,再給6元,再給6...,已達一百多,都答對。祈禱吳家骨肉,IQ不差太多,期盼有美好未來。
腸病毒類型,扣除重複者,共有6869型,其中,以71型(EV 71)最嚴重,最狠毒,有高的致死率和後遺症,常引發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醫師須通報的第三類法定傳染病。小兒麻痹病毒(Poliomyelitis virus,亦名灰白質脊髓炎病毒),也屬於腸病毒,有三型,後來,從腸病毒獨立出來,另命名為小兒麻痹病毒。所以,腸病毒併發症,也包含肢體麻痺。
腸病毒很早就有,屬台灣地方性流行性疾病(Endemic infectious disease)。民國87年,不知何故,竟然首次爆發嚴重死亡疫情,共死了78位幼兒。當年,疫情從彰化開始蔓延,彰化也最嚴重,有30位死亡個案,都跟彰化有地域性關聯。因防疫漏洞,警覺性不夠,處置不當,衛生單位不少長官為此下台,也造成防疫機構的組織再造。
從民國87年至今,十餘年歲月流逝,衛福部投入人力物力,意欲研發腸病毒疫苗,但事與願違,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同志仍須努力。中央預估,105年會是腸病毒嚴峻的一年,眾人嚴整以待,願老天發慈悲,救苦救難,眾生平安。不禁聯想到,沙克和沙賓,這兩位疫苗前輩,相形之下,他們真的很偉大,值得感佩,值得大書特書。要省思,台灣用國家的力量,仍無力研發出腸病毒71型疫苗。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