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南亞救援行動第二天(1月12日,星期三) 南亞大海嘯十日救援行動 三十六、攀牙府災民收容所

第三篇  南亞救援行動第二天(112日,星期三)
南亞大海嘯十日救援行動
三十六、攀牙府災民收容所
作者:吳聰賢醫師
早上6時半,Laguna beach resort準時morning call。三人擠一間雙人房,空間不是問題,只要有床可以躺下來就行了,但衛浴設備使用需彼此節制,不能有人佔用太久時間,否則其他人會「尿急偏逢褲頭打死結-乾著急」。710分上餐廳吃早餐,89分,小型廂型車準時搭載大家出發。
各位看倌,您不要誤以為防疫隊是來度假的,當初根本沒有住酒店的想法,所以第一梯隊從台灣帶來所有野外露營裝備,好像陸戰隊出草,大包小包一大堆,包括帳篷、背包、睡袋、睡墊、頭燈、排汗衣褲等,預計要跟它搏鬥十天。
泰國交通屬於英國系統,汽車、機車、腳踏車、行人都走左邊,汽車駕駛座當然在右邊,儀表版、方向盤不成問題,都在駕駛座正前方,但排檔桿則需左手控制,應該會有些不習慣。泰國租車便宜,但方向不同,不小心容易逆向行駛。泰國導遊兼翻譯出一道題目,「汽車右轉時,頭要看左邊還是右邊」,有人說右邊,有人說左邊,答案是「兩邊都要看」。
大白天,汽車不需開頭燈,但十有八、九,幾乎每輛急駛而過之機車,均亮著大頭燈。我懷疑兩種原因,第一種原因是南亞大海嘯,泰國死亡4000多人、失蹤3000多人,爲了哀悼死者或害怕鬼魂纏身,所以大白天也亮頭燈;另外一種原因是爲了拉風,讓人知道自己買部機車,有多神氣啊。
後來聽導遊說,這是泰國政府的規定,爲了安全起見,不管晚上或白天,凡騎機車就是要開頭燈。至於没開頭燈的,站在路邊執勤的警察卻是視若無睹。泰國政府也規定騎乘機車需戴安全帽,騎機車有戴安全帽者不到4成,至於被載者則沒有一位戴安全帽,但不曾見過警察檔車開罰單。可能只是道德勸說,沒有強制罰款。
泰國道路很好記,沒有「普吉路」、「曼谷路」、「泰皇路」、「巴東路」等名稱,只用阿拉伯數字命名。從普吉島往北延伸到攀牙府的主要幹道是「402」,它屬於國道(national highway),至於「4020」、「4021」、「4022」、「4023」、「4024」、「4026」、「4027」、「4030」、「4031」等,則屬於省道(provincial highway)。
廂型車走市街小路後,最後一定開上「402」道路往北走。「402」道路在普吉島為四線大道,但在攀牙府只有二線道而已。道路速限是80km/hr90km/hr,但我們的廂型車均開到100km/hr,遇到二線道要超車時,甚至高達110km/hr,險象環生。我曾告訴第三梯次,來泰國交接的署基骨科主治醫師陳永學,來泰國唯一的危險是車禍。
在泰國馬路上,除了限速交通標誌外,最常見到兩種標誌,一種是機車與腳踏車圖案下方標示「keep left」,另外一種則標示「reduce speed」。據說不少西方渡假客租機車在馬路上飆,因車禍而死亡不少人。「reduce speed」應該是「reduct speed」之誤,告訴駕駛者減低車速。
泰國馬路邊常可看見圓桶狀的東西,大部分是黑色的,少部分被漆成綠色,當綠色剝落時,會顯露原本的黑色。它們橢圓形,兩邊有把手,上面的蓋子也設了把手,下面有個四角底座的架子撐著,大小約美國的大黃瓜,外型像我們的巨大茶壺。這是泰國的垃圾桶,用廢棄輪胎剝皮製成,環保兼耐用。這些垃圾桶公家製作,屬公家財產。
402」道路左邊不時有某某海灘標誌出現。普吉島觀光海灘何其多,主要聚集在島的西邊,從南到北,重要的海灘如下:Friendship beachLeam Ka beachRawai beachYanui beachNai Harin beachKata Noi beachKata beachKaron beachKaron Noi beachFreedom beachPatong beachKalim beachNakalay beachKamala beachSurin beachPhansi beachBang Thao beachLayan beachNai Thon beachNai Yang beachMaikhao beachSaikaeo beach。我們住的飯店位於Bang Thao beach,唯一有幸抽空前往的就是此海灘。
經過近兩小時車程,上午103分,抵達攀牙府最大的災民臨時收容中心Bang Muang,依管理中心資料記載,此收容中心家戶588戶,總收容人數3450人,家屬死亡人數超過300人。攀牙府整個沿岸地區都是災區(affected area)。除了此臨時收容站(temporary shelter)外,攀牙府從南往北另有十餘處收容站:Tablamu navy baseKhao LakMatain)、Bang NeingKeuk KukPak WeepBan SakTabtawanNan KhemPru Teaw center等。
我進駐「台灣衛生醫療服務站」。此服務站位於一棟簡陋平房建築物的屋簷下,往外延伸,搭起帳棚當屋頂,前半部放置兩張併攏的桌子,上面覆蓋一條桌巾,桌子兩邊各放一條長板凳。長板凳請泰國官方幫忙,由現場志工用木條、木板釘製成的,坐起來蠻穩靠的。我與護士坐一條,翻譯與候診病患坐另外一條,病患則坐塑膠圓椅子。
此兩張桌子和四把塑膠圓椅子,是第一梯次防疫隊,從普吉市中心「Furniture mall」買來的。市中心共有三家大商場,除了前面傢俱商城外,另外兩家是「Desco and Lotto」和「Big C」,屬於百貨店、量販店與餐廳的綜合體,民生物資充足,人潮洶湧,生意興隆,充滿歡樂氣息,沒有半點災區的感覺。我們防疫隊曾去這兩家,各吃過一次晚餐。
帳棚屋頂的後半部,用布幔圍成一個小空間,不到兩坪大,這是我們的倉庫,堆放防疫物資與藥品的地方,因為沒有門戶,每天下午4-5時回普吉島時,重要東西不敢放裡面,如電腦、印表機、傳真機、延長線、衛星視訊器材等,一定隨車帶回住處。倉庫没門没戶,只有布幔,外人通行無阻,偶而會發現少了某些防疫物資,因藥品較專業,一般人拿了也沒用,所以沒有遺失情形。
我們服務站貼有四、五張以上海報,每張印有台灣與泰國雙方國旗,下面註記「Taiwan Public Health Medical Service」,另外有兩塊大白布,約兩張全開報紙大,則請當地華僑幫忙書寫泰文,白布上中文、英文、泰文都有了。整個服務站,地方雖小但五臟俱全,是第一梯隊同仁無中生有,艱辛創立起來的,讓人感佩。這就是台灣防疫隊的總根據地,沒有此平台,台灣等於失去露臉與發聲的機會。
第一梯次防疫隊由疾管局副局長林頂領軍,成員共有13位,包括李智隆簡任技正、賴明和科長、巫坤彬科長、賴俊麟、翁漢明、趙長勝、林志雄、黃志傑、王任鑫、李婉萍(護士),以及疾管局第一分局長陳昶勲(醫師)、專員歐佳齡等人,另外連同署立台北醫院4位醫護人員,整個團共有17人。他們14日踏進普吉島,113日離開,但不知何因,據說署北4位醫護人員,卻於18日先行回國。
他們是不是落跑我不知道,但決不能亂講話,你也不能亂聽。公務員聽命行事,馬虎不得。前臺大醫院骨科主任、署立台北醫院院長、臺大醫院副院長的新任衛生署長侯勝茂,新官上任三把火,生氣起來會辦人的,何況老長官豈能容忍屬下出皮漏。
第一梯隊進入泰國,人生地不熟,狀況不明,篳路藍縷,遭遇不少困難與挫折,除了駐外代表處協助外,仍需華僑或台商幫忙,例如在曼谷落地簽證没帶相片,防疫等物資堆放機場如何通關,與泰國官方如何打交道等問題,都是靠大家動用當地關係,勉力支持過關。第一次空運一噸防疫物資,第二次也空運一噸,總數兩噸,數量龐大。
第一批援泰物資於16日上午運抵普吉島,包括N95口罩2萬片、平面口罩20萬片、防護衣1萬件、隔離衣1萬件、手套10萬雙。第二批物資同日下午抵達,包括氯錠450公斤、活性炭口罩6千片。第三批支援物資於隔天下午抵達,含P100半面具120個、防臭氯罐2040個和活性炭口罩數箱。
今天是交接的日子,趁著有陳昶勲分局長看診,先由林志雄帶我做環境介紹,如廁所位置,災民便當發放處,還有日本醫療團留下的帳篷等。雖是一月份,這裡白天太陽大,氣溫仍高達攝氏34-36oC,早晚才降至23-24oC。支援南部登革熱疫情的同仁說,比高雄、屏東夏季還熱。因非雨季,紅色泥地乾燥,塵土飛揚,空氣品質不好,泰國官方每天會不定時派灑水車灑水。後來洗衣服發現,泡過衣服的水是紅褐色的。
海嘯已過兩星期,廣場排滿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帳篷,大部分是小型3-4人的帳篷。帳篷入口懸掛紙板,書寫泰文,當作門牌。大熱天這種帳篷待不住人,會熱死人的。人們住帳篷,但泰國官方正趕工搭建臨時組合屋(temporary house)。其實不能算組合屋,比組合屋簡陋數倍,只是用木樁搭建骨架,然後釘上薄夾板而已,每間坪數約4-5坪,屋裡空無一物,沒有廚房、桌椅、床鋪等設施。
台灣921震災,也在南投縣、苗栗縣、台中縣市及雲林縣等災區,設置了94處組合屋群,平均每屋8-12坪大小,設置地點山邊、田邊、市區都有,材質有木材、貨櫃、鐵皮、木棉各種皆有,除客廳、臥房外,屋內都有漂亮的廚櫃和廚具,有些甚至具有個人衛浴設備,營建出溫馨的住家。臨時組合屋的管理比搭建還重要,疾管局特別訂定「組合屋公共衛生評估及傳染病監測防治計畫」。
疾管局三分局將94處組合屋群分成14條路線,每月定期訪視一次,及時掌握疫情,也同時發現問題,然後與「921重建委員會」及當地衛生局共同合作解決問題。疾管局也建置組合屋主委名單,以推動傳染病通報作業,同時與居民建立互信及友好關係,落實疾病通報。
攀牙府預計搭蓋456間臨時組合屋,到114日截止,已建326間,其餘130間也在趕工。靠近馬來西亞邊境,RanongSooksamran郡的Ban Talaynok小鄉鎮,則在社區組織發展協會(Community Organizations Development Institute)和邊境警察協助下,搭蓋3组半永久性房子(semi-permanent housesat),每間房子値3萬泰銖。
Ban Talaynok小鄉鎮不遠處,泰國皇家空軍(Royal Thai Air force)花20萬泰銖購買一塊土地,要搭建永久性房子(permanent house),供災民使用,預計可以容納21個家庭,平均一間房子才値1萬泰銖。1萬泰銖約台幣8670元。
來到Bang Muang鄉公所前一處廣場,眼前所見是堆積如山捐贈的舊衣服,應有數十幾萬件,有的仍捆在布袋裡,有的已經被翻出來,雜亂無章橫躺在大太陽下,變成垃圾堆。幾位泰人赤腳踩著衣服,爬上去挑揀,因衣服實在太多了,那件衣服撿起來又拋出去,難得中意一件。還好非雨季,如果衣服被雨淋了,濫泥巴一團,不會有人再去挑選了。
以舊衣服來說,東西一多,超出需求量,就變成垃圾,或者當你捐出來時它就是垃圾。如何把愛心送到真正需要的地方,這需要現場的瞭解和規劃。不管物資或金錢,我欽佩慈濟的做法,慈濟人親臨現場,面對面直接提供賑災,或則購買建材、雇用當地人,為災民蓋房子、建學校,提供實惠的幫忙。
來到一處水塘,旁邊架有大型黃色塑膠囊,這是法國人幫忙設置的逆滲透器材,將湖水流過器材後,取得乾淨的水。這些逆滲透水瓶裝後,供人們飲用,林副局長曾飲過此水,没發生任何不適,證明水質是乾淨的。因為普吉島瓶裝水供應充分,價錢便宜,所以防疫隊均自行購買瓶裝水飲用。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