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言歡能幾回:(四十三)昏迷指數催命符                                                                  作者:吳聰賢醫師唐劉長卿:「生涯豈料承優詔,世事空知學醉歌。江上月明胡雁過,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滄洲近,顧影無如白髮何。今日龍鍾人共老,愧君猶遣慎風波。」我學弟,在放射部門,照完胸部X光,也照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後,送進了內科加護病房。在加護病房門口,學弟意識是清醒的,他告訴老婆:「僅是小中風,吉人自有天相,我好好的,您放心,不用擔心,沒事的,您放心回去休息吧。」鶼鰈情深,他不願老伴擔心害怕。他也交代老婆,不要通知在紐西蘭和澳洲的兒媳們,怕他們連夜搭機回台,一方面,路途遙遠,舟車勞頓;另一方面,兩個兒子均從醫,事業忙碌,豈能為了親情誤了工作?初步診斷是腦中風,接受腦部電腦斷層掃描是應該的,但是,為何也要照胸部X光?難道擔心合併肺臟和心臟的毛病?沒錯,就是擔心!胸部X光是常規檢查,用來排除心臟肥大,甚至心臟衰竭,至於肺臟呢?當然用來排除肺部炎性疾病和惡性腫瘤,如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等等,惟更重要的,主要是排除肺結核。肺結核,是我公職期間,防疫重點工作之一,當肺結核病患沒住進負壓隔離病房,卻誤入一般病房,後果很嚴重,有如武漢肺炎誤闖醫院,事情變成很大條,所有醫護人員,將被匡列為接觸者,全面接受胸部X光檢查,及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呢!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是很專業的醫療處置,醫療端做不來,須公衛端承擔,它跟嬰兒打卡介苗一樣,只有接受過訓練、測試和考試的護理人員,始能獲得疾管署認證,夠資格施打卡介苗和結核菌素皮膚試驗。此訓練嚴謹且繁複,衛生所取得認證的公衛護士,一所僅兩、三位而已,至於各大型醫院,包括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也不過一、兩位護士符合資格,若是地區醫師,甭談了,沒半個。所以,極大半的嬰兒卡介苗,接近百分百,必須到各轄區鄉鎮衛生所施打。在醫院裡頭,被匡列為接觸者的一大票人,包括醫師、護士、助理護士、放射師、掃地阿桑,以及同病房的病患等,這一大票人,少者,三、四十位,多者,上百位。當然,患者同屋簷下的家屬,以及親朋好友、學校接觸者、職場接觸者、社區接觸者等,又是另一大票人,這是公衛仍須忙碌的另一區塊。首先,醫院裡頭的接觸者,在自家醫院照胸部X光,檢查是否有肺結核病灶,以排除結核病發;接著,到轄區衛生所,接受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判讀試驗結果,以排除是否潛伏結核菌感染。如果,X光顯示罹患肺結核,後續的痰塗片、痰培養、結核菌鑑定、藥物敏感試驗等,也常規如數進行,病患須接受至少6個月的結核病治療。如果,X光片正常,但結核菌素皮膚試驗陽性反應,則接受9個月的預防性投藥治療。不管是6個月或9個月的治療,縱然是醫事人員,沒有例外,亦不准自己服藥,必須由結核病都治關懷員,親自送藥,監督每一顆藥都吃下肚,所謂的「送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了再走」。我不用隱瞞,我公職期間,自己也服了9個月,共270天,每天3顆,總共810顆藥丸的預防性投藥治療,我不因身為疾管科長,就有特權,可以免去都治關懷員送藥的麻煩。都治關懷員是我疾管科,用疾管署公務預算,聘請來的臨時人員,也須受訓認證,取得疾管署許可。結核菌素皮膚試驗,跟卡介苗一樣,不是皮下注射,也不是肌肉或靜脈注射,而是皮內注射,此注射方式,具高難度技巧,不是一般護理人員做得來,必須經過疾管署認證,等同另一張執業執照。結核菌素注射後,經過48-72小時後,進行結果判讀。低於48小時,或高於72小時,不予以判讀,因錯失判讀的時效。若皮膚紅腫硬結,橫向直徑等於或大於1公分,判定為陽性反應,有潛伏結核菌感染;若橫向直徑小於1公分,則判定為陰性反應,沒有潛伏結核菌感染。我是醫師,又是衛生局疾管科長,雖沒經過疾管署認證,我不夠資格替他人注射結核菌素,但總可以替他人判讀結果吧?錯!差遠了,我照樣沒資格!結果判讀也須要高度技巧,有相當繁複的準則,不是看紅腫大小,而是用手指頭觸摸硬結大小,採用橫直徑,所謂橫直徑,指與前臂內側皮膚皺紋同方向的直徑,然後用尺測量長度,不能馬虎,不能有誤差,0.9公分、1.0公分或1.1公分,準確度到小數點第一位。單一項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就搞得如此繁瑣和嚴謹,難怪疾管署發行的,供公衛護士執行的「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厚厚的一本,都可當枕頭了,還每幾年,就有更新版本出爐,民國106年3月,第三版本出版。當然,專供臨床醫師參考的「結核病診治指引」,亦不遑多讓,也是厚厚一本,內容包容萬象,鉅細靡遺,也照樣每幾年,就要更新版本,106年10月,第六版本出版。由小觀大,見微知著,單僅結核菌素皮膚試驗和卡介苗注射,結核病防治千頭萬緒中的一小環,疾管署仍搞出一大堆規矩和流程,吹毛求疵,龜毛到極點,遑論其他任何大小事了!當你家人中,有人罹患了肺結核,親身經歷過了,你更能體會我說過的每一句話。人命關天,為了2300萬人民的健康,公衛端做事,尤其牽涉傳染病防治的,是多麼的嚴謹和細心,保證兢兢業業,且戒慎恐懼,超出你我的想像,你沒想到的,公衛已幫你想到了;你想到的,公衛已超前想到了,且千萬倍布局!邇來,新冠肺炎疫情炸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110年5月15日,宣布雙北地區進入疫情警戒第三級;接著,於110年5月19日,將全國各縣市,全面提升為疫情警戒第三級;緊接著,於110年5月25日,宣布全國第三級疫情警戒,從5月28日延長至6月14日。此時此刻,台灣疫情不是炸鍋,而是火山大爆發,玉山崩了,雪山、合歡山也都崩了!公衛端被罵翻了,尤其是疾管署,被罵到狗血淋頭,簡直不是人了!我是臨床醫師,更是終生防疫人,我鼓勵都來不及了,豈會去罵疾管署各公職人員?也捨不得這些公職人員被罵,他們都在為人民健康賣命啊!那些動口罵人的名嘴,趾高氣昂,意氣風發,唯我獨尊,不可一世,簡直是跳樑小丑,根本是外行裝內行,裝模作樣,大吹大擂,胡說八道罷了!不過,反面思考,將心比心,這些名嘴也超可憐的,花了2、3小時,錄了1個小時,才賺那3000元通告費,你說容易嗎?為了爭取下次的通告,只得積極演出,賣命罵人!罵得越兇,罵得越出色,罵到面紅耳赤,罵到噎了氣,罵到口沫橫飛,才能繼續接通告,養家糊口呢!否則,要三餐不繼了!不聽、不看、不說,把它當成耳邊風,馬兒東風,名嘴說得再天花亂墜,豈奈何了你?不用生氣,不用跳腳,不必隨之起舞,或隨之唱和,民主社會嘛,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總要讓他們有些生存空間。有人靠雙手賺錢,有人靠雙腳賺錢,也有人靠腦筋賺錢,當然,也有人靠嘴巴賺錢。天生我材必有用,自然地,天生他材必有用,罵人是他的能力,罵得理直氣壯,罵得翻天覆地,是他的能耐,要我罵人,我還真罵不出來呢!今日,凡健保住院的病人,為了醫療目的,病人整體性健康;也為了防疫目的,避免肺結核在院內蔓延,常規要照胸部X光,這是有其目的和道理,你可不要再罵人:「我的毛病在手和腳,騎機車摔傷,手腳多處擦傷和瘀血,我胸部又沒怎樣,幹嘛照胸部X光?莫名其妙,簡直浪費健保資源!是不是醫院要製造業績,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大小毛病,統統抓去照胸部X光?」把醫院說得很不堪,好像一台死要錢的收銀機。古早時代,我在彰基外科,不管是,急性化膿性膽囊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穿孔,須全身麻醉,動大手術的;還是,急性闌尾炎或鼠蹊部疝氣,僅須半身麻醉,動小手術的;甚至,蜂窩性組織炎或輸尿管結石,不須送往開刀房,動任何手術的,我在急診室,都常規安排胸部X光檢查,照完X光才住院,免得住院後,病人還得往返跑X光室。當年,須開刀的病患,尤其動用全身麻醉的,我不給病人照胸部X光,麻醉科醫師會抗議的,麻醉科醫師大都開刀前一晚,床邊訪視病人,他會要求外科醫師,加驗胸部X光。今日,胸部X光檢查,健保給付200元,僅是小錢,但給醫師甚多病人健康的資訊,這筆花費是值得的,有幫助的,不要罵醫師搞業績。民國69年,我外科輪值,半夜,從急診室,收治一名20餘歲,年輕的男性病患,記得是車禍患者,下肢多處撕裂傷和擦傷,我縫合了十幾針,住院前,常規安排了胸部X光檢查。隔天,醫師晨間會報時,我秀出X光片,眾醫師譁然,怪罪放射師是否夜間迷糊,把左右邊標示弄顛倒了?「R」代表右邊,但標錯邊了,竟把「R」錯放在左邊!當請教放射師,並重新檢視患者後,放射師沒有錯,我們證實患者罹患了先天性變異,所謂的「器官轉位」。「器官轉位」,又稱作「內臟反轉」,個案內臟器官跟常人不同,左右相反,例如:心臟在胸腔中間偏右、肝臟在腹腔左上方、脾臟在腹腔右上方、闌尾在腹腔左下方。器官轉位不算疾病,但醫師須心裡有底,不要堅持己見,以避免誤診,比如,一般外科常見的急性闌尾炎,在器官轉位的個案,肚子疼痛部位是在左下腹部,而非一般的右下腹部,不要打死不相信,還跟人家下賭注。電影曾有的情節,男主角左胸口被開了一槍,保證死定了,卻活了下來,因器官轉位,男主角的心臟在右胸口,躲過了致命的一槍。一個新手外科醫師,第一年的住院醫師,有如三歲小孩,牙牙學語,走路蹣珊,仍在學習中,什麽都不懂,卻在主治醫師指導下,勤跑醫院圖書館,蒐集歷年相關醫學報告,拍照、製作投影片等等,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壓力挺大的。隔年,我出席台灣外科醫學會外科學術聯合演講會,站在講台上,大姑娘首次坐花轎,我膽戰心驚,拿著麥克風,語無倫次地,面對百名外科醫師,拿此器官轉位個案,作罕見「病例報告」,也不算罕見,約一萬人中有一人,艱辛度過那難熬的10分鐘。不!只有6、7分鐘而已,我慌張得不假思索,講得飛快,口沫橫飛,趕快下台一鞠躬呢!醫療科技,隨時在進步,胸部X光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不再有實體片,全部數位化,我學弟送進內科加護病房,僅僅十分鐘,數位報告已呈現在加護病房電腦螢幕上。因學弟是上了年紀的資深老醫師,且意識清楚,相形之下,加護病房值班醫師,30郎當歲,簡直是乳臭未乾的小老弟。值班醫師客氣地向學弟解釋病情:「學長您好,胸部X光片檢查,大抵正常,沒什麽問題。腦部電腦斷層掃描呢?沒看到腦溢血影像,排除了出血性腦中風的可能,應該是缺血性腦中風,至於是栓塞性腦中風,還是梗塞性腦中風?我無法確定。」關於出血性腦中風,診斷不困難,反相對地容易,因電腦斷層掃描影像裡,會出現一片白色的陰影或斑塊,一清二楚,一覽無遺,一目了然,出血多,陰影大,出血少,陰影小,完全無法躲藏。值班醫師繼續解釋:「若問我腦中風發生在何部位?此刻,電腦斷層掃描看不出來,再過2、3天,我們會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到時候,就能清晰顯現。學長,請多休息,我不打攪您了,有問題可以找我。另外,我們值班小姐,會隨時監測您的昏迷指數,您可以放心休息。」我學弟聽到「排除出血性腦中風」,內心很激動,思緒飛騰,感慨萬千,男兒不落淚,在外人面前,強忍著,但淚水呢?差點奪眶而出。他終於能鬆一口氣了,老天有眼,祖先有庇佑,上蒼有賜福,他死不了了,他逃過了一劫,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可以多活幾年,多陪伴也是年邁的老婆,兒孫不算什麽,老婆才是他終生最大的掛念。從摔往床下開始,他真的很擔心,很擔心腦出血,腦出血造成顱內壓上升,意識昏迷,必須上開刀房,動開顱手術;甚至,控制不了顱內壓,導致腦脫垂,命懸一線,天人永隔,一命嗚呼呢!何謂「昏迷指數」?40年前,我在彰基當外科住院醫師,在腦神經外科,學到的第一堂課,就是昏迷指數。當年,「昏迷指數」尚未喊出流行來,前輩們都稱呼為「GCS」,我也跟著如此稱呼。GCS全文是「Glasgow...

                                                把酒言歡能幾回:(四十二)醫療暴力心灰冷                                                             ...

                                                把酒言歡能幾回:(四十一)尿布一世K他命                                                             ...

                                                                 因緣一生的師生情                                               ...

                                              把酒言歡能幾回:(四十)良性肥大攝護腺                                                               ...

                                       把酒言歡能幾回:(三十九)腦幹糜爛腸病毒                                                              作者:吳聰賢醫師唐盧綸:「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

                                           把酒言歡能幾回:(三十八)小腦中風腦栓塞                                                                 ...

把酒言歡能幾回:(三十七)葡萄糖胺畫虎蘭

  把酒言歡能幾回:(三十七)葡萄糖胺畫虎蘭 作者:吳聰賢醫師 唐薛逢:「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床。」 衛生所時代,我學弟的門診醫療獎勵金,每月十幾、二十萬元,幾乎全奉獻了;公職退休後,醫院時代,月薪更高了,每月30餘萬元,照樣,也幾近全奉獻了,以致,每年5月,綜合所得稅申報季節,他須省吃儉用,自掏腰包繳稅款。我學弟的老婆,國中數學老師,自己有薪水,也是富有愛心的人,認同他的做法,沒有半句嘮叨或埋怨。可說是夫婦兩人,夫唱婦隨,有志一同,同心協力做公益,不是我學弟一人,獨力可為。 擔任衛生所主任,月薪6萬餘元,留著家用;擔任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已有公職月退俸,約6萬多元,也是老婆全權處理,維持家用。學弟月退俸怎比我高,多出1萬多元?原來,軍中退役後,他曾在省立醫院任職8年,這8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