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五一)意識喪失肝昏迷

 把酒言歡能幾回:(一五一)意識喪失肝昏迷

作者:吳聰賢醫師

唐宋之問:「陽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阿勇罹患酒精性肝硬化,多次肝昏迷送醫,前面2次,阿勇老媽經驗不足,不明就理,不清楚狀況,不懂肝昏迷,等阿勇陷入重度昏迷和譫妄,病懨懨的,病情危急了,才找人來幫忙,緊急送往彰基;後來的2、3次,阿勇老媽經驗豐富了,醫院護士小姐也給了她指導,只要看阿勇情況不對勁,答非所問,舉止怪異,失魂落魄地,不管三七二十一,管它是否肝昏迷,為了保險起見,就直接送醫了。事後,我問阿勇,知道自己肝昏迷被送醫嗎?前面2次,太嚴重了,事發經過,當然不知道;至於後面2、3次,雖然較輕微,他仍然迷迷糊糊地,搞不清楚狀況,記不起怎麼進急診室的,怎麼進病房的,等送入了病房,護士小姐打上了點滴,經過一陣子,才慢慢清醒過來。「阿母啊!怎麼了?我怎麼又住院了?」阿勇一清醒,馬上喊老媽。阿勇的老婆死於意外,三個女兒還小,能陪在他身邊的,除了老媽還能有誰?唉!天下父母心,對兒女永不放棄的,唯有父母!

肝昏迷有各種症狀,初期會感覺疲倦、頭暈、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目光呆滯、行為異常、意識混亂、躁動不安、嗜睡、日夜睡眠顛倒等,嚴重者完全昏迷,甚至不省人事。其實,肝昏迷也有分等級的,總共分四個等級,第一等級,較輕微,第四等級,最為嚴重。第一等級「混亂」,患者出現記憶力和注意力減退,性格轉變,語言退化,以及無法處理精細動作等症狀。非專業的常人,不易發覺有異。第二等級「嗜睡」,患者上述症狀加劇,還加上意識不清、記憶力衰退,以及手部肌肉顫抖等情形。第三等級「半昏迷」,患者大部分時間陷入昏睡,但仍可被喚醒。讓人誤以為睡眠不足,患者正在補眠呢。第四等級「昏迷」,患者陷入長時間昏睡,旁人無法叫醒,喪失了所有知覺。常人已能發覺異常,但察覺太晚了,病況嚴重了。

為何會肝昏迷?罪魁禍首是「氨」!始作俑者是「氨」!要一槍斃命的是「氨」!血中的氨,飽含鬼胎,經過腦血管障壁,跑入腦部,作用和影響腦神經細胞,產生了上述症狀和病徵,至於其詳細情形,如何作用?如何影響?那是分子生物學專業領域,抱歉了,力有不逮,非我所能明述了。氨何來源?蛋白質代謝後,所謂的異化作用,自然會產生氨,分子生物學說的,氨是有毒的廢棄物,必得進入肝臟,由肝臟代謝為尿酸,尿酸較無毒性,再經由腎臟排出體外,不相往來,毋貽後患。然而,肝硬化了,肝衰竭了,沒有肝作後盾了,氨無法進入肝臟,降解為尿酸,本尊自然到處橫行,為非作歹,引爆肝昏迷了。

肝失去功能,無法將氨降解為尿酸,造成氨值上升,引發無端肆虐,這是肝昏迷的主要原因嗎?不!差遠了!是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另有更重要的原因喔!你想像不到的,流年不利,禍不單行,屋漏偏逢連夜雨,人類腸道內,竟然有某種或某些細菌,超級有能耐的,專門來搗蛋的,欲置人於死地似的,能把吃進肚子裡,每日三餐的蛋白質,包括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或消化液消化後的胺基酸,分解成氨,氨以糞便方式,堆積在腸道內,最後會被腸道吸收,增加血中氨值,氨跑進腦部,以致造成肝昏迷。至於何種細菌和哪些細菌?如何降解蛋白質或胺基酸?對不起,學識淺薄,力有不逮,我不知道!據說,血中氨值,正常值為每百毫升0-70微毫克,血中氨值超過70微毫克,就可能罹患肝昏迷了。為何說腸道氨之吸收,是肝昏迷的主要原因?這是我個人的猜測,因從阿勇身上,我明顯地發現,如果能控制腸道氨的吸收,就能抑制肝昏迷的發生,至今,阿勇已1年多,沒再發作肝昏迷了!回推來想,也就是說,腸道氨是肝昏迷的主要原因!你說是嗎?

肝硬化,肝細胞失去功能,無法降解氨,導致肝昏迷,這是無解的,華佗再世,照樣無藥可救,無可救藥!腎功能嚴重衰竭者,含氮代謝產物及其他毒性物質,無法從尿液排出體外,在體內堆積結果,會造成尿毒症昏迷,當發生尿毒症昏迷時,可以用洗腎機,緊急洗腎來治療,但發生肝昏迷時,有洗肝機可以洗肝嗎?很可憐,沒有啦!為何不能發明洗氨機?結果呢?只能退而求其次,用減少腸道氨的吸收,來拯救肝昏迷,以及預防肝昏迷。用何種方法來減少腸道氨的吸收?某種液體口服藥「Lactual  syrup」,每瓶60毫升,每毫升666毫克的Lactual ,其學名是乳果糖(lactulose)。阿勇鄉下國中勉強畢業,未畢業前,即開始找工作,養家活口了,心不在書上,連26個英文字母都背不齊,怎讓他唸英語?乳果糖很拗口,他也背不起來,只好用「安摩尼亞」來表示了。

阿勇口中的安摩尼亞或阿摩尼亞,指的就是乳果糖,我不知道其用法和用量,醫師不齒下問病患,病患是醫師的老師,阿勇告訴我後,我才知道使用方式和劑量。阿勇說,剛發生肝昏迷時,因昏迷嚴重,完全不醒人事,彰基肝膽腸胃科醫師的處方是,早晚各服用60毫升,也就是說,早上口服一瓶,晚上也口服一瓶,一天要服用兩瓶。因乳果糖副作用大,腹痛、腹脹、噁心和嘔吐,尤其是腹瀉,一天要水瀉5、6次,甚至7、8次,有時還10幾次,導致他有意無意,故意忘記服藥。因有這些副作用,以致他常來我門診,主訴腹痛和腹脹,要我減輕他的痛苦。至於腹瀉呢?他已習慣了,且知道必得腹瀉,才能避免肝昏迷,以致絕口不提腹瀉,也不會要求給止瀉藥。後來,肝昏迷症狀較輕微了,大抵第一或第二等級的,醫師將劑量減半了,早晚各服用30毫升,也就是說,早上半瓶,晚上半瓶。至今,已1年多,阿勇不再發作肝昏迷了,可以停藥了嗎?怎可能?別做夢了!不再喝乳果糖,保證肝昏迷再復發!他目前的維持劑量,仍然是早晚各服用30毫升,這是最基本的低劑量了,無法再減少了。

乳果糖是何方神聖?它是救命良藥,是神丹妙藥!它如何治療和預防肝昏迷?它不是齊天大聖孫悟空,沒有72變化,卻有2大功效,此2大功效相互結合,就能降低腸道氨的吸收。乳果糖雖說是滲透性瀉藥,其實不單是瀉藥,還另有抑菌作用,它不是1大功效,而是2大功效呢!第一個功效,抑制細菌作用,乳果糖在腸道下半部,被分解成有機酸,這些有機酸,導致腸道內酸鹼值降低,酸鹼值越低,酸性越強,因酸鹼值降低,增加了嗜酸性細菌的增生,例如嗜乳酸桿菌,以抑制那些蛋白質分解細菌的產生,蛋白質分解少了,而減少腸道氨的產生了。第二個功效,滲透性瀉藥作用,乳果糖透過滲透性作用,能將水份從腸壁,吸入腸道中,使糞便體積增加,促進腸子蠕動,讓糞便盡快排出體外。此兩種功效,一者,減少氨的產生;二者,減少氨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兩者相輔相成,腸道氨吸收少了,血中氨值少了,肝昏迷當然也少了。

尿臭味,又稱尿騷味,原因為何?乃阿摩尼亞緣故,是阿摩尼亞的臭味!不知何故,老人家身上特別有尿騷味,當靠近其身旁,就聞得到,可能的原因,包括尿失禁、少洗澡、少換洗衣物等,也可能尿中氨特別高吧?我已是七旬以上老頭子了,說老人家有尿騷味,還真怕自己身上有尿騷味呢!小便淋漓,小便失禁,我自己三不五時也碰過,真丟臉呢!肝昏迷的患者,有一重要病徵,可以當作鑑別診斷,百發百中,屢試不爽,那就是呼吸和口氣,有一股臭味,類似尿騷味的臭味,不好聞,很難聞,聞過一次,終生難忘,不擔心誤診,原因就是患者血中氨值增加,氨溢出來,出現阿摩尼亞臭味啦!阿勇那幾次肝昏迷,保證口臭很重,醫師肯定受不了,即使新冠肺炎疫情關係,醫師又是口罩,又是面罩的,也難保不會聞到那尿騷味。每次阿勇來看我門診,他戴著外科口罩,我也戴著外科口罩,以致我不曾聞到他的臭口味,這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他血中氨值並沒有很高,沒有高到肝昏迷的階段,以致阿摩尼亞的臭味不是很明顯,還不至於讓我聞到臭味。

前面,說了五種肝硬化的併發症,包括:腹水、胃食道靜脈曲張出血、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下肢水腫和肝昏迷,現在來說肝硬化的第六種併發症,「臍疝氣和鼠蹊部疝氣」。每個新生兒出生,都會有臍帶跟母親連接,所謂的血脈相連,臍帶由兩條臍動脈和一條臍靜脈所組成,很獨特的胚胎學結構,不是左右成對,也不是成雙成對的,其外面包覆著一層,用來保護臍動脈和臍靜脈,免於受外面壓迫的,似膠狀的物質和羊膜,此3條血管不是乖巧的好孩子,它們非平行排列,而是成螺旋狀的,共生共活地糾纏在一起,好似3條繩子螺旋狀旋轉,最終轉成1束般的構造。此臍帶如何鑽進胎兒體內?不用懷疑,當然從肚子中央的肚臍鑽進。肚臍又稱肚臍眼,胚胎學上,肚臍有臍環構造,周邊另有肌肉結構,方便臍血管進入,當嬰兒出生後,臍帶掉落了,此臍環大抵也關閉了,僅留下肚臍眼的痕跡,一個小凹陷的外貌。台灣有句俗語,「除非從石頭蹦出來的孩子,才會沒有肚臍眼」,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肚臍眼。孫悟空從石頭蹦出來,所以孫悟空沒有肚臍眼?錯!西遊記是神話故事,不能相信,若以孫悟空的原形是猴子來說,猴子也是有肚臍眼的。一般來說,卵生動物如魚、青蛙、鱷魚、鳥、蛇等,是沒有肚臍眼的;但是,哺乳動物或胎生動物,如貓、狗、猴子、大象、長頸鹿等,都有肚臍眼的,連鯨魚也有喔!

何謂臍疝氣?由於臍環沒有關閉,或者關閉不緊,又重新開放了;也可能肚臍眼周邊的肌肉組織,不紮實,不堅強,肚臍眼活生生地,被硬撐開大了,導致腹腔內的小腸、大網膜、腹水等體液,從肚臍眼蹦了出來,鼓出圓形的膨脹物,此即為臍疝氣。此種臍疝氣,在哭鬧不休的新生兒或小嬰兒身上,很容易看見,因臍環關閉未很緊,加上臍環周邊肌肉脆弱,哭鬧用力之下,腹壓增加,造成肚臍眼膨出了腫塊。台灣老一輩習俗,會向年輕媽媽提出意見,「用5元或10元硬幣,貼在肚臍眼上,然後用束帶綁緊在肚子上,就不會產生臍疝氣了!」你認為這招有效嗎?土法煉鋼,談何容易!主要的,還是安撫小貝比,不要繼續哭鬧,才是正經事。如果,小貝比的臍疝氣一直不痊癒,將來可能要動手術修補了,避免嵌頓性臍疝氣,雖然機率很小,小腸或大網膜,卡在疝氣裡頭,造成缺血性壞死,小毛病演變成大疾病,悔之晚矣。臍疝氣和鼠蹊部疝氣相較,臍疝氣的嵌頓性壞死,明顯小於鼠蹊部疝氣,尤其特指嬰幼兒的間接性鼠蹊部疝氣,或稱先天性鼠蹊部疝氣,其造成嵌頓性壞死的機率較大。我是外科醫師,每遇到嬰幼兒的鼠蹊部疝氣,我都會提醒家長:「鼠蹊部疝氣不急著開刀,但發生了嵌頓性疝氣,則是急症,耽誤不得,必須馬上緊急開刀。」所謂嵌頓性,指的是內含物遇到瓶頸,卡住了,徒手用力擠壓或推擠,再也縮不回去,也退不回去了!

阿勇三天兩頭,必來看我的門診,主訴大抵是腹痛和腹脹,當然,還有腰痛問題,這是工作關係,職業病關係,早年長期搬重物,引起的慢性腰椎壓迫性骨折的關係,我略之,不予細談,只針對腹痛和腹脹來說。不管2、3天前才抽完腹水,他永遠是挺著大肚腩,不是啤酒肚,而是肚子上下左右,全面的腫脹,少說裡頭還有好幾千,甚至上萬毫升的腹水,他怕我不相信他有腹痛和腹脹毛病,常故意掀起衣服來,露出他的大肚腩,然後指著他的肚臍眼,「你看,肚臍眼鼓出大腫塊來了,害我腹痛又腹脹的,很難受喔!」由於大量腹水的關係,腹壓不知增長了幾倍,以致腹壓擠出了臍疝氣,肚臍眼鼓脹成腫包,直徑約4公分大小,有如小顆的小籠包,裡頭含的全是腹水。只要他掀起上衣,我必然用手去按壓他的臍疝氣,代表我注重和關注他,此臍疝氣是軟綿綿的,稍為用力,腫脹就消失,內容物就不見了,很明顯地,百分百打包票,是腹水鼓脹成臍疝氣的。此臍環開口大,很均衡的展開,絕不會有腸子或網膜卡進去,造成嵌頓性病變,所以,我一點也不擔心,另外,我心裡也很明白,腹水造成的臍疝氣,會引發腹痛和腹脹嗎?當然不會!沒有任何一位醫師會相信的!這是病患對醫師的依賴,他需要醫師的關懷和安慰,所謂的腹痛和腹脹,是另有原因的,例如肝硬化引起的消化不良,或者阿摩尼亞引起的副作用呢。

病患過度依賴醫師,對自己失去信心,全心全意倚靠醫師,絕不是好方式,病患時時刻刻要就醫,不緊浪費時間,也浪費了健保資源,我不明說臍疝氣,不會造成他的腹痛和腹脹,而是指導他:「當你臍疝氣鼓出腫包來,你不用擔心,也不用害怕,只要身體躺下來,人躺平了,用手指頭稍為按壓,腫脹就消失了,再也不痛不癢了。」其實,久病成良醫,他心裡也挺清楚的,某次,說溜了嘴,他告訴我,只要躺平了,甚至不用按壓,臍疝氣也會自動消失。可想而知的,腹痛和腹脹,完全和臍疝氣無關!阿勇的臍疝氣需要開刀治療嗎?開玩笑!外行人才會說開刀治療,我認為不需要,彰基的肝膽腸胃科醫師,也沒有一位認為需要!為何?第一點,肝硬化的病人,上手術台全身麻醉,可要賭上性命的,難保不會爆發肝昏迷,死於手術台,或死於加護病房。第二點,臍疝氣僅是小毛病,不影響生命安全,幹嘛強出頭,動此手術?第三點,腹壓問題,腹水問題,不加以處理,其實也是沒辦法處理,除非換肝手術,否則,臍疝氣修補好了,動不了多久,臍疝氣還是復發,多此一舉啦!

某次門診,阿勇看出端倪,認定我不相信他,腹痛和腹脹與臍疝氣無關,不得不再使出另一招,他坐在診察椅上,當著我的面,也當著跟診護士小姐的面,站了起來,瞬間脫下了外褲,掀起內褲左角,然後,再掀起內褲右角,「你看,我不僅有臍疝氣,也有腹股溝疝氣,左邊腹股溝有,右邊腹股溝也有,全鼓出了大腫包,我腹痛和腹脹可厲害了,誰能了解我心酸啊!」腹股溝疝氣,又名鼠蹊部疝氣,是最常見的一種疝氣。凡性病或生殖器官毛病患者,男性患者,需要看私處的,我都會引導病人到牆邊隱密處,來到診察床邊,此時,跟診護士也會主動幫忙,過來拉開帷幕,將我和病人遮掩在裡頭,避免個人隱私外洩。若是女性病患,我則請跟診護士代為查看私處,再轉述給我;有時,則轉介給自家診所的女醫師,請她下次再上門。但阿勇的快動作,我和跟診護士都來不及反應,只能瞠目結舌地,看他大剌剌地脫下外褲!還好,他尚有點羞恥心,沒把內褲也一起脫下,否則,我和跟診護士要懵了,豈非遇上精神病患了!阿勇罹患肝硬化,已到末期了,命懸一線,命在旦夕,不知何時要肝昏迷,不知何時要走上黃泉路,還會顧上禮儀或隱私嗎?他每次來看診,穿著很簡單,也很隨意,就是穿著發黃的套頭上衣,以及發黃的運動褲,運動褲是鬆緊帶的,脫褲子快如閃電,我們哪來得及制止呢?

我看到他兩邊鼠蹊部,確實鼓出了大腫包,類似臍疝氣,也是約4公分直徑大小,有如小顆的小籠包,膨出在鼠蹊部,鼠蹊部又稱腹股溝。避免骯髒,也避免無謂感染,我戴上手套,手套不分左右手,屬拋棄式的,用一次就丟掉,我只右手戴手套,左手免了,以免浪費手套。其實,我根本不須用手去觸摸,單靠眼睛,稍為一瞄,也知道是鼠蹊部疝氣,且是腹水引起的疝氣,因幼兒和老年人的鼠蹊部疝氣,多年的門診經驗,我看多了,了如指掌。我按壓兩邊的鼠蹊部,也是軟綿綿的,不是實體的硬腫塊,絕非腸子,稍為用力,腫塊也跟著消失了,我馬上斷定:「沒錯!不打緊!這是鼠蹊部疝氣,跟臍疝氣一樣,也是腹壓關係,腹水跑進去,才鼓脹成鼠蹊部疝氣,腸子沒有跑進去,不礙事,不用擔心。」鼠蹊部疝氣,分成兩大類:間接性鼠蹊部疝氣、直接性鼠蹊部疝氣,前者又稱先天性鼠蹊部疝氣,後者又稱後天性鼠蹊部疝氣,幾乎沒有例外,幼兒罹患的多是間接性鼠蹊部疝氣,老年人則是直接性鼠蹊部疝氣。

何謂鼠蹊部疝氣?台灣俗話,稱之為脫腸或墬腸,因腸子,主要是小腸,特別是迴腸,常會墬入疝氣裡頭。同是鼠蹊部鼓出的疝氣,由於解剖學構造關係,分出了兩類鼠蹊部疝氣,間接性和直接性,或先天性和後天性。在男性,僅限男性,身體兩側的鼠蹊部,各有一道「鼠蹊部管」,於胚胎時期,男性的睪丸,會從腹腔內,經過鼠蹊部管這個通道,遊走進入陰囊,完成睪丸的定位,因睪丸專門生產精蟲,它怕熱,肚子裡高溫,體外的陰囊,體溫稍低,有利於精蟲生成。若睪丸沒有下移到陰囊,則稱隱睪症,必得動手術治療,小一入學健康檢查,偶爾會發現此種案例。在女性,卵巢終生,永遠留在腹腔內,沒有陰囊可下移,也不需要陰囊來下移,所以,胚胎學上,女性無鼠蹊部管的存在,以致女性朋友,會有直接性鼠蹊部疝氣,但絕不會有間接性鼠蹊部疝氣。第一類,間接性鼠蹊部疝氣,出生後,鼠蹊部管應關閉,卻關閉不全,腸子間接性地,透過此鼠蹊部管通道,鼓出形成了疝氣,就稱之為間接性鼠蹊部疝氣,多出現於幼兒,且限男性。第二類,直接性鼠蹊部疝氣,如果,腸子沒透過此鼠蹊部管,卻直接地,從鼠蹊部肌肉薄弱處,鼠蹊部位於腹腔的轉折處,此處肌肉特別脆弱,當疝氣鼓脹起來,則稱之為直接性鼠蹊部疝氣,多發生於成年、老年男性,以及成年、老年女性。翻轉你的認知嗎?不用懷疑!女性也會罹患鼠蹊部疝氣,但罹患的是直接性疝氣。

什麼情況下,成年、老年男女性,容易罹患直接性鼠蹊部疝氣?重勞動階層的勞工,需要腹部用力,搬舉重物者,比如板模工、綁鋼筋工、水泥工等,易患此類型疝氣。另外,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菸槍,長期處於咳嗽狀態,造成腹壓增加的;還有,慢性便秘患者,長期躲在廁所內,滿頭大汗,哼哼啊啊地,腹部用力硬解大便的;此外,罹患良性攝護腺肥大患者,因尿道阻塞,解不出小便,常須面紅耳赤,努力拼搏,腹部用力解尿的,也易患此類型疝氣。當然,老化、肥胖和懷孕等,也是原因之一,但不多見。從上述原因,因重勞動和抽菸,可分析出男性比女性,有較多的機會罹患此類型疝氣!女性動疝氣手術的,還真的很少見,有如鳳毛麟角,寥若星辰,屈指可數,以致讓一般人,誤以為疝氣是男人的專利。三週前,在我門診,就有一位長者,70餘歲,良性攝護腺肥大患者,慌慌張張地,直說解不出小便,下腹部鼓脹,當準備要導尿時,脫下褲子來,我才發現是左鼠蹊部疝氣,鼓出10公分大小腫塊,推回腸子後,我即刻喊停,不用導尿了,反而是開出轉介單,轉診彰基外科,去動疝氣手術!一般外科或泌尿科,都可動疝氣手術。

阿勇的鼠蹊部疝氣,是屬於何類型疝氣?間接性疝氣,還是直接性疝氣?我需要用手去觸摸,再來下診斷嗎?不需要!我已是成精的老外科醫師,經過多年臨床經驗,疝氣看多了,只要眼睛一掃,心知肚明,百分百判定,不會有差錯,我就知道阿勇罹患的是直接性鼠蹊部疝氣,戴手套觸摸,僅是對患者的尊重而已。兩者之鑑別診斷很簡單:間接性疝氣,疝氣之內容物,主要是腸子,會透過鼠蹊部管,往下墬入鼠蹊部的下半部,甚至墬入陰囊內,好像睪丸、副睪丸正發炎般,在陰囊內腫出一大塊,一目了然,人焉廋哉。直接性疝氣,疝氣之內容物,不透過鼠蹊部管,不會往下墬落,而是在鼠蹊部的上半部,憑空腫出一坨來,照樣一覽無遺,一清二楚。簡單來說,以部位來區分:鼓脹在鼠蹊部下半部的,甚至是陰囊的,屬於間接性疝氣;鼓脹在鼠蹊部上半部的,屬於直接性疝氣。話雖如此說,但對一般常人來說,要區別此兩類疝氣,談何容易?不如用年齡來區分,八九不離十,較為簡單,也較為實際:幼兒者,大抵屬於間接性疝氣;成年和老年者,大抵屬於直接性疝氣,這種年齡區分,大致上能風平浪靜,錯不了啦!

肝硬化引發的腹水,日積月累下,日侵月蝕下,從數毫升,數十毫升,數百毫升,以至數千毫升,甚至數萬毫升,從30幾吋腰圍,演變成百多吋腰圍,如此推波助瀾下,著實厲害,肚子鼓脹成大水池,腫脹成大肚腩,滴水穿石,鐵杵磨成繡花針,假以時日,終能鼓出臍疝氣和鼠蹊部疝氣來,真折磨人啊!真令人想一頭撞牆啊!阿勇的臍疝氣,有三點原因,前面已述,不應該動手術,去修補臍疝氣的,至於鼠蹊部疝氣呢?要不要動手術去修補,原因一樣,照樣是此三點原因,著著實實,不應該動手術去修補疝氣的!不管何種疝氣,把破洞補起來,亡羊補牢,不就功德圓滿,萬事俱備嗎?然而,俗話說的「破洞越補越大」,想補阿勇的疝氣,再如何清閒無聊,也千萬少動此腦筋喔!對阿勇來說,保平安著好,毋通想要添福壽啦!搞不好,手術很成功,臍疝氣和鼠蹊部疝氣,補得艱固耐用,固若金湯,堅如磐石,巧奪天工,一針一線,完美無缺,人卻死在手術台上,有何意義?有何價值?好死不如賴活!不是嗎?其實,阿勇的內心,滿期待的,他在等待女兒趕快滿18歲,他就能肝臟移植,走出人生的陰霾呢。(112年5月22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