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小西巷的往昔
(遠渡黑水溝的家族)
第八十回:吳棗上心杜仲男
上回提到,杜小雨,以天真無邪小女孩之姿,藉機進出我家,以喜愛鴛鴦枕套之由,藉故與吳棗親近,表現得像姐妹般,更像母女般的親密。最後,還讓吳棗主動收為學徒,朝暮相處,指導刺繡,學一技之長。
杜小雨真的有那麼機靈嗎?還是受杜仲男指使?往事,誰是誰非,難釐清,難追查。不過,前半段,是杜小雨個人的主意;後半段,則有杜仲男的介入。至於,每晚拖到很晚,留在我家吃飯,讓杜仲男來家接小孩,以致杜仲男和吳棗,眉目傳情,常見面,這是杜小雨的計謀,還是杜仲男的陷阱?不知道,可能父女間,靈犀相通,不言而喻,同時走到一條線上吧。
杜仲男安心了,確定男有情,女有意了。「男想女,隔重山;女想男,隔層紗」,既然女有意了,啥事都好辦了。下半段起,杜仲男開始使壞了。杜仲男透過杜小雨,傳紙條,情書嗎?不是,杜仲男不像吳棗,不識字,不會寫字,是圖畫紙條。第一張圖畫,劃了一個人,吳棗看不懂,覺得好笑,不知對方葫蘆裡賣啥藥,不與理會。
隔了幾天,杜小雨避開吳鳳姊妹耳目,又偷偷把一張紙條,塞進吳棗手心。這張紙條也劃了一個人,不過,是長頭髮的女人。吳棗一樣摸不著頭緒,不知對方玩何把戲?不與理會。雖說不與理會,心裡可嘀咕著,「上了心的那個人啊?你到底想要幹什麼?趕快說啊!急死人了!」
這次,隔了較多天,吳棗快要等得不耐煩,揪著心,幾乎要跳腳時,杜小雨趁眾人不備,又把第三張紙條,暗地裡塞進吳棗手心裡。吳棗閃到屋角,不敢馬上打開,等確定吳鳳姊妹分神,忙著手上工作,她才神不知、鬼不覺地打開。此刻,吳棗瞬間臉紅,也是一張圖畫,但她看懂了。劃了兩個人,右邊短頭髮,是男人;左邊長頭髮,是女人,短頭髮男人的右手,牽著長頭髮女人的左手,不就是「牽手」嗎?
意思明顯,男的要女的,變成他一輩子不離不棄的「牽手」,難怪吳棗要臉紅,要嬌羞,暗罵著,「羞死了,怎可以隨便牽人家的手?」同意或不同意,吳棗迷惘了,魂魄飛了,根本不知如何回應。當杜小雨回來說,吳棗羞著臉,尷尬的可愛模樣,男人樂了,心飛了,飛往九霄雲外,他幾乎能確定,女人是他的人了。
男人送禮物討好女人,天經地義,世間所有雄性動物,大抵都是如此,但杜仲男是板車伕兼搬運工,手頭拮据,哪來錢買禮物?簡單,杜仲男每天外地上工時,趁空檔,到溪邊撿拾小石頭,特別挑選白色的,圓滑和固定大小的,清洗乾淨後,用小紅布包裹,然後要杜小雨帶著,偷偷塞給吳棗,每天一顆,連續九天。吳棗不知對方何意,只覺得好玩,笑納收藏了。
第九顆後,中斷了,沒送,沒繼續送,吳棗覺得意外,心急著,焦慮著,怎了?發生意外嗎?連續等了三、四天,照樣,又連續等了三、四天,都沒後續,如石沉大海,急得想抓杜小雨,來問詳細。晚間,吳棗把所有小石頭拿出來,數了數,吳棗不禁胸口悸動,恍然大悟,差點流出激動的淚水。
她忍下來,免得吳鳳和吳凰看到,又要被兩個妹妹看笑話,說揶揄話。吳棗不再繼續等第十顆小石頭了,杜仲男讓杜小雨送來九顆,「九」不就是「久久」嗎?再明顯不過了,杜仲男暗示,他會長長久久等著自己,也會長長久久守護自己。難怪吳棗眼眶泛紅。
一個板車伕,竟然是調情高手?沒那麼厲害吧!哪懂得羅曼蒂克?我絕不相信!我猜是杜小雨給他的靈感,甚至是他的指導老師!日據時代,生活水平比不上今日,除了跳繩、跳房子外,小女生另外喜歡的遊戲是抓石子。手心握十顆小石頭,往上拋,瞬間用手背去擋,再次往上拋,用手心去接,誰接得多,誰就贏。不是十顆嗎?怎只給了九顆,少了一顆?那一顆就是杜仲男,當那一顆團圓了,不就是十全十美了嗎?今日的我,越想越氣,杜仲男這個臭男人,真的是癩蛤蟆吃到天鵝肉了,可恨地,把我家吳棗拐到了。
女想男,隔層紗,當女人卸下心防,放下矜持,會鼓起勇氣,大起膽子,勇往直前的,阻不了,擋不住。哪來的力量?思念的力量,想永遠在一起的力量。古人不時興什麼「愛情」或「不愛情」,應該說是想「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力量。難怪,我曾祖母也要搖頭,「女大不中留」。
吳棗怎了?小石頭騙真情,也換來不少零嘴,變成吳棗送小禮了。每晚,杜仲男接女兒回家,往家裡走的路上,杜小雨反塞東西給父親,是吳棗給的,用小包巾包裹的零嘴,不是餅乾、糖果,就是蜜餞。杜仲男甜在心坎,樂在心裡。當然,零嘴全給杜小雨吃了,沒盡半點心意的兩個弟弟,甭想能吃到。讓天下男人嫉妒的,每晚,吳棗送走父女倆,她都會脈脈含情,目送兩人,還對杜仲男頷首示意。我曾祖母不敢多話,只能搖頭,「留不住了。」
兩年前,5月3日,端午節前兩天,我家落荒而逃,從清水,連夜搬遷到彰化小西巷,這年的端午節怎麼過?沒過!除了吳春娘家父母送來幾顆粽子外,我家驚恐中度日,沒心情過節。去年端午節,因我曾祖父和小曾祖母連著去世,哪來心情過節?活人沒吃粽子,吳家祖先沒庇蔭,也別想吃粽子。今年端午節,來彰化已兩年又兩天,日子要過,節日也要過,我家才忙著包粽子,祭拜祖先,也祭拜家人五臟廟。我家邱桂妹,苗栗大湖客家人,包的粽子,當然是客家粽,客家粽的特色,花生、菜脯和福菜必備。此傳統維持到下一代,我母親在世時,所包的粽子是客家粽。
端午節,小西巷吳家祠堂有廟會,晚上庭院有演戲。白天時,杜小雨趁吳鳳姊妹不在場,附在吳棗耳邊說悄悄話,「姐姐!吳家祠堂今晚有演戲,一定要去看,一定喔!不可忘記!偷偷告訴妳,我父親今晚也會去。」還偷偷咧!根本是杜仲男,特別交代杜小雨,要女兒拉線,讓倆人要在戲台下見面。古代,禮教關係,男女授受不親,男女戀愛,不可能!男女約會,別夢想!若被人撞見,肯定被眾人批評謾罵,「不要臉的姦夫淫婦!不要臉的狗男女!」千夫所指,不死也內傷。有烈女,不堪羞辱,不願名節受損,寧死明志,何苦!
晚上,三姊妹帶著小板凳,踩著三寸金蓮,搖擺著身體,來到吳家祠堂。杜小雨眼尖,趕上前,忙著把板凳擺在吳棗旁邊。杜小雨牽著吳棗的手,微笑著,鬼靈精地,眨著眼睛,向吳棗使眼色,吳棗羞著臉,回眸一笑,只有兩人心知肚明,外人全矇眼裡。當鑼鼓聲響,戲台開始上演,杜仲男悄悄走了過來,杜小雨離座,換父親坐,吳棗斜眼瞄到上了心的男人,緊靠在自己身旁,不禁臉紅耳赤,胸口小鹿亂撞,撲通撲通,跳得又急又快,好像整個心,都要從嘴裡跳出來。
合該天公作媒,天空下起毛毛細雨,杜仲男脫下小背心,往吳棗頭上一罩,吳棗沒反對,接受著,它擋住了雨,也擋住他人的視線,加上杜仲男戴著斗笠,外人不易認出誰是誰。眾人在驚慌中,各拿手邊的東西擋雨,吳鳳兩姊妹則用絲巾蓋在頭頂。雨不大,毛毛雨,戲繼續演。
杜仲男趁亂,身子盡往吳棗身邊靠,一分一寸,終於男的手肘碰上女的手肘。女的低著頭,羞著臉,但一動也不動,沒後縮的意思。多刺激,多激情,兩人肌膚相親了!過了五分鐘,又過了五分鐘,男的得寸進尺,蠢蠢欲動,開始不安分,男的右手,往女的左手抓,女的迴避,又抓,又迴避。如此三、四次,男的死不要臉,不達目的不罷休,第五次,終於抓住女的手,女的想縮,縮不回去,只好放棄,順其自然,讓男的牽手。等不到五分鐘,女的有回應了,女的會使力,反去牽男的手,已分不清,是男的牽女的,還是女的牽男的。各位看倌,不要小看牽手的力量,牽手是傳情,也是傳愛,可說透過雙手,彼此互許終身,緣訂終身,我牽手一輩子,你也牽手一輩子。
當戲演到一半,中場休息,吳鳳姊妹才發現,有男人緊挨著姊姊,原本的杜小雨不見人影啦!中場時刻,吳棗欲掙脫杜仲男的牽手,但遲了一步,被吳鳳無意間看到。問題可大了,男女授受不親,臭男人!青阿欉!吃女人的豆腐,不要臉!吳鳳趕快,伸出右手,用力地把吳棗拉過來,跟自己交換座位。此刻,才發現那男人是杜小雨的父親。吳鳳愣著了,不知要給男人好臉色,還是給壞臉色?不僅吳鳳,包括我曾祖母,全家人都知道兩人的情愫,也知道,黃河水,天上來,洶湧澎湃,男女情,擋不住啦!
這次端午節約會,是重要契機,兩人牽手了,互相緊緊握著對方,好像任督二脈通了,兩人的情關也通了,所有的情,所有的愛,全經過雙手交流了,交通了!除了這契機,還另有殺手鐧,那個鬼靈精的俊女孩,她也幫著父親出招了。端午節約會後,足足有兩個月的時間,杜小雨欲言又止,找著時機,挑著時辰,終於忍不住,趁午飯時刻,杜小雨單獨拉著吳棗,重新回到裡屋,抱著吳棗,用深切的眼神,望著吳棗說:「吳棗姐姐,我真的喜歡妳,我好愛妳,我要妳當我的媽媽,我不要叫妳姐姐,我要叫妳媽媽!」
杜小雨緊緊抱著吳棗,整個頭往吳棗懷裡鑽,不僅鑽,還左右轉動著,好像擦眼淚似的,等杜小雨在吳棗懷裡抽搐著,還發出飲泣聲,吳棗才知道,小女生真情流露,她哭了。哭泣是浪費的,其實,吳棗內心已早有所屬,比端午節約會還早,比收到定情小石頭還早,早到何時?早到兩人含情脈脈互看時,吳棗心已定,非伊人不嫁了。
吳棗也緊緊抱著杜小雨,她不知如何回答,也不好意思回答。她等著,她等著杜小雨主動喊她「媽媽」,她等著我曾祖母鬆口,也等著杜仲男來提親,她怎好意思自己開口,怎能羞著臉說:「我要嫁人!」嫁人,就是跟男人跑了!多不要臉,多害羞啊!兩人如何成其好事?下回分解,敬請期待。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