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大海嘯十日救援行動 十九、亦師亦友的貴人

南亞大海嘯十日救援行動
十九、亦師亦友的貴人
作者:吳聰賢醫師
陳守棟埔鹽鄉人,40年次,與我同年,彰中同期畢業,北醫醫科高材生,個性溫文儒雅,心地善良,不苟言笑,不曾對屬下醫師或護理同仁厲聲指責,對病人也親切慈祥,開刀前後,會在病歷紙上畫手術草圖,跟家屬詳細溝通,故深獲同仁與患者愛戴。可能頭上少年白之故,我進入彰基之初,醫院上下,不管年老年少,包括院長、工友、洗衣婦等人,已經喊「阿棟伯」喊得非常親切。
彰基頂下員林百川醫院,更名員生醫院,91928日開幕,不多久,陳醫師即被調派擔任院長,同仁還是喊他「阿棟伯」。前院長兼外科主任魏克思,被尊稱「阿公仔」,可見在彰基同仁眼中,誤打誤撞,陳醫師被認定是魏醫師的嫡傳弟子,其地位更甚於許文憲與林鹿津醫師。其實,兩人比陳醫師資深好幾年。
陳醫師喜歡爬山、踢足球,足球是彰中的校球,曾有輝煌紀錄,不少彰中校友是箇中高手,早期彰基足球隊曾轉戰南北,北從馬偕醫院,南到屏東基督教醫院,都以球會友,聯絡感情;他也喜歡騎越野車健行,但與政治比起來,這些運動愛好不算什麼,他極熱中黨外運動,每回選舉,他都會上台助講。彰基整個團隊,包括醫護人員,幾乎都是黨外人士。基督長老教派似乎天生就是黨外人士。
餐會上,數年來早已滿頭白髮,不曾染髮的陳醫師見到我,握著我的手,用鼓勵的語調,輕聲地只說一句話:「你做得很好。」我口頭感謝陳醫師是不夠的,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69年,我報考彰基外科時,三人報名,只錄取兩名,三人中,除了我以外,一名是白煌銘醫師,另一名是與我同期的中國醫科。
當年,沒有筆試,只有面試。由外科主治醫師林鹿津、總醫師陳守棟陪同,上二樓,三人分別晉見美籍魏克思副院長。副院長室應該有窗戶,且面臨中華路,但當時屋內極為陰暗。那時,魏醫師談吐、舉止已顯老態龍鍾,他不多話,只用英文講了一句話,林醫師幫我翻譯,意思是為何想進彰基服務,我已忘記如何回答,約3分鐘就出來了。
後來才知道,魏醫師高齡65歲,已準備退休回籍。魏醫師綽號「阿公仔」,魏醫師年輕照片很英俊,可能老了才有此綽號。魏醫師至今仍受彰基人懷念,93129日,在彰基教學研究大樓11樓會議室,舉行「感染症防治醫療網結核病診療諮詢小組病歷審查會議」,此會議室即取名「魏克思講堂」。11樓中庭,豎有魏醫師半身塑像,神韻逼真。
白醫師世居彰化市,同樣是「小西巷」人,住家就在醫院附近,高醫高材生,也跟我同年,學生時代即在彰基實習,他當然是保證名額。依學歷,三人中我最差,照常軌我一定被排除,因陳守棟醫師的關係,我破例被錄取了。陳醫師之姑媽嫁入彰化杜家,杜家與我家有姻親關係,兩家緊鄰而居,來往密切,透過姑媽的關係,應試前,我與先母曾在杜家面見陳醫師。
我接著向前輩訴說我進入公共衛生的心得,「我進入衛生單位後,讓我視野開闊了,人生更有意義了。我不再侷限於診察室,每天去面對一百名患者,而是走入社區,面對更多的大眾,學習到如何面對、付出與關懷大眾。當社區民眾熱誠地叫我吳主任、吳課長時,我獲得肯定與鼓舞,更加體認『身在公門好修行』的犧牲奉獻。」
「我在順安一個月薪水40萬,轉到大竹區衛生所後,薪水只有6萬,但錢不是問題,學習、成長與奉獻才是最大的成就。課長是給人靠的,不僅給衛生所、衛生局同仁靠,也給所有的人靠。我身負彰化縣132萬人口的防疫工作,我是單一窗口,我的手機24小時開機,任何人打電話進來,不管有病、沒病,我都給予最好的協助和服務。最後,我再重申一句話,我進入公共衛生最大的心得是『身在公門好修行』,學習到犧牲奉獻的人生意義。」
我講完話,張醫師即刻回應,「我順安是彰化最早實施PPFdoctors fee)的醫院,醫師開刀等有額外獎勵金可拿,我沒有特別注意會計帳目,沒想到吳醫師一個月可以領到40萬。」其實,這是誇大了,我在順安最高曾領到27-28萬,但加上我在「市仔尾」的夜間門診收入,兩者合計確是有40萬收入。
公家薪水5-6萬,加上薦六25或薦七33的不開業獎金,合計8-9萬,我認為我賺太多了,前衛生局長許秀夫都沒有我多。942月,我的薪資條載明:薪俸30525元、主管加給6340元、專業加給27695元、不開業獎金33000元,合計97560元,接近10萬元,扣除所得稅8100元、退撫基金2308元、公保費764元、健保費756元,每月實領85632元,自動撥入台銀帳戶,確實花不完。
因我白天在順安上班,晚上又在「市仔尾」看夜間門診,所以張醫師向我吐槽,「我所認識的吳醫師不是這樣,他是拼命賺錢,無時無刻都在努力賺錢,完全沒有生活品味的人,今天,有這麼大的轉變,以犧牲奉獻為本,確是難得,我高興,也佩服他有這種轉變。吳課長做事認真,全心投入,是値得倚靠的人。」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