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三)複方肥料重如天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三)複方肥料重如天作者:吳聰賢醫師從去(113)年11月底、12月初,以至今(114)年2月底,我足足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費盡洪荒之力,也費盡無數心血,胼手胝足地,把田地後方一塊空地,緊鄰灌溉溝渠處,約5、60坪大,從垃圾堆積成山,又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有如荒郊野外,僅靠我一個人力量,僅靠雙手和雙腳,辛苦硬撐和苦幹,拼死拼活地,一分分,一釐釐,日復一日地堅持著,終於整理成乾淨的耕地,垃圾沒了,雜草也沒了,多麼的輕快乾爽,也多麼的賞心悅目。既然成了耕地,就必得種植, 否則不用3個月,只要1個月,又要恢復原狀了,雜草來了,垃圾也來了,不僅恢復原先面貌,甚且變本加厲,慘不忍睹呢!在這塊農地上,我花了不少心血,邊整理,邊種植,至今,我移植了不少植栽,包括3棵七里香和10餘棵羅漢松,這是長期的規劃,大致上不會再去變動,將永遠地栽種。也移植了甚多萱草,少說有上百棵,另外,也沿著...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二)斬草火燒除不盡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二)斬草火燒除不盡作者:吳聰賢醫師萵苣,屬菊科萵苣屬,1、2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亞、西亞、地中海沿岸和印度,在5世紀時,傳入中國,但嫩莖萵苣這個品種,似乎在中國演化出來的,在中國各地盛行栽種,其他地方沒有,故西方有「中國萵苣(Chinese lettuce)」之稱,另一個名稱則是直接翻譯,稱之為stem lettuce(莖幹萵苣)。萵苣品種不少,大抵分成葉用萵苣和莖用萵苣,前者如球狀萵苣、A仔菜等,後者如嫩莖萵苣。嫩莖萵苣,食用部位主要是莖,但葉子也可以食用,有如一般的葉用萵苣,惟粗糙些,纖維較多,少了點鮮嫩,但營養價值也高,棄之可惜,沒物盡其用,可說暴殄天物。我個人的經驗,嫩莖萵苣的葉子煮湯吃,有利腸道,大便較為順暢。關於莖的部位,幾乎沒有任何口味,口味清淡,淡而無味,沒有苦味、酸味、甜味、辣味或澀味,可以說沒有味道,僅能說有點青草味。至於口感呢?那可不一樣了,...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一)嫩莖萵苣好口感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一)嫩莖萵苣好口感作者:吳聰賢醫師4天前,前往田裡勞動,只做一件工作。在前一個晚上,臨睡前,躺在床上,輾轉反側,思索著明早幹啥事,除草優先,還是移植優先?當下,心裡就此打定主意,隔天目標只有一項,就是除草,只有除草一項,不做其他的事,萱草(金針花)的移植工作,不急,不忙,姑且暫緩一天,時間多的是。國曆2月18日,農曆的雨水節氣,天氣放暖了,周邊大大小小的農地,七零八落地,也都已插秧了,一排排,一列列,翠綠小稲秧,有如小蘿蔔頭般,很稚嫩,很可愛,站得很整齊,不禁讓人多瞄幾眼,代表節氣正式邁入春季,春暖花開了,萬物萌發了,所以,我去田裡的時間,也逐漸提早了,雖仍有些寒意,我還是7點半之前,就騎車出門了。同樣工作時間,早點出門,早點回家,吃午飯,睡午覺,可休閒的,才不覺得匆忙,也不會引發慌亂。田地後方,鄰近灌溉溝渠處,玉米已全部播種完畢,該種的都已種了,也陸陸續續萌發出芽...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O)健健康康免紛爭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三O)健健康康免紛爭作者:吳聰賢醫師我內向又自閉,我會堅持做相同的工作,沒有創新,沒有創意,卻也沒有壓力,永遠處在溫暖圈,也處在舒適圈,例如田裡工作、上班和寫作等,千篇一律,一成不變,漫無止境。譬如,以寫工作日記來說,我服務公職20年,也寫了近20年的工作日記,幾乎每天寫,大半時候,連假日也寫,1年365天,20年就是7300天,等同寫了7300篇日記,假設1天平均寫1000個字,會有多少個字?難怪我的工作日記,累計有7百多萬個字,每個字都是我親手敲打鍵盤,辛辛苦苦,不眠不休得來的,我很好奇,不知親朋好友們,是否有人破我的紀錄?雖說我會堅持做相同的工作,當然也會堅持自己的理念,但沒想到我周遭的好友,竟然有人比我更加堅持自己的理念,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不得不甘拜下風,也俯首稱臣了。譬如,我那位已退休的醫事人員好友,他堅信黑鬼仔菜是有毒的,他不死心,他兩次回函,廣蒐網路...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九)棋高一著爭勝負

老之將至喜相迎:(ㄧ二九)棋高一著爭勝負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提到,有一位已退休的醫事人員好友,傳來回應,說龍葵有生物鹼,具輕微神經毒,誤食會引發中毒,他似乎看透我的心思,不死心地,誠心又好意地,再次送來回應:「龍葵是普獲喜愛的民間野菜之一,食用方式多樣,但因含生物鹼,專家多建議煮熟後食用始無礙。隨意網路搜尋關於龍葵毒性問題,提供參考。」關於龍葵毒性問題,我是半信半疑,疑還多於信,農業部「農業知識入口網」都沒提到毒性,還說有農民大量種植推廣,怎會說有毒呢?我打開這位老兄隨附的網路,有一則訊息提到:「108年7月3日,衛福部食藥署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不能任意食用路旁野草,特別點名苦楝葉、美洲商陸、台灣馬桑及龍葵四項植物之中毒案例,呼籲民眾避免誤食。現場有媒體訪問出席記者會的專家學者,台北榮總內科部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楊主任表示:龍葵整株,從莖到葉、果實都含有微量龍葵鹼,若要食用可先以水燙過,最好把水濾掉,將龍葵葉煮熟後,即可安心食用。至於生的龍葵葉就有可能造成毒害,建議不要食用超過5公克,每公克龍葵鹼含量約在1.5-5.7毫克。龍葵果實成熟雖可食用,但如食用超過50顆,則很可能會導致中毒。」我當了20年公務員,腦筋都僵化了,呆頭呆鵝的,我什麼都不信,媒體的嘴巴靠不住,我只相信公家的,食藥署是中央機關,既然食藥署宣布有毒,就是鐵定有毒了,千真萬確,不容爭辯,無庸置疑了,而專家學者也說,煮熟後就可安心食用了,至於熟透的紫黑色果實,只要不超過50顆,也是可以安心採摘來吃的。所以,南部某多年好友,家裡有4分多田地,蓋了豪華堂皇的農舍,他亦送來回應:「你厲害喔!是個標準的民俗野菜專家囉!」我猜測他豪宅庭園裡,肯定也長滿了黑鬼仔菜。我馬上加以否認,我絕不是專家,我是門外漢,只是碰巧田裡多的是黑鬼仔菜,曾採摘炒來吃,發現竟然是那麼美味可口,忍不住要野人獻曝,野人獻野菜。既然黑鬼仔菜有毒,我當然要告誡他,想吃嗎?煮熟就沒問題,切記!再切記!一定要煮熟,煮熟了就不會中毒了。上篇文章,幾乎每篇文章都如此,有如趕鴨子上架般,拼命地趕路,死命地追趕,就是寫作,一刻不停留,有如著魔似地,有如瘋掉似的,不給自己留餘地,總要來個一氣呵成,才能放下胸口重擔,這種自閉又固執的個性,很無奈;也另一方面,文思泉湧,斷不了思緒,停不下敲鍵盤的手,以致近晚間10點了,最後,終於完稿了,而此刻,我尚未吃晚餐,正飢腸轆轆的,才準備要吃晚飯呢。文章晚間鋪出,隔天早上8點多,我同窗7年的某位醫學院同學,很好意地用私賴送來關心:「吳兄:早安!睡前2hrs不進食。」這位老兄,言簡意賅,簡短心意,他平時很注重身體健康,不時傳送一些養生資訊給我,其中,就有提到睡前2小時不進食。為何睡前2小時不進食?有何道理?有何根據?我不是很清楚,據說,可以避免胃食道逆流,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尤其大魚大肉的進食,可能造成腸胃道負擔、體重增加和心血管負擔等。我是我行我素,也是很鐵齒的人,啥健康議題?啥養生問題?我都不屑一顧,懶得去理會,我都認為是庸人自擾,為了避免傷身,反而傷了精神,何苦來哉?簡直得不償失!我很知足,能有衣服穿就是幸福,能有三餐吃就是幸福,能活著就是幸福,奢望那麼多幹嘛?求養生門道,好活百歲嗎?你來我門診看看,不要說活到百歲,連活到90歲,都相當地累,相當地折磨人,簡直生不如死,這些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家,氣若游絲,講不出話來,否則肯定會說:「讓我死掉算了。」如果,為了宗教理由,過午不食,這是釋迦牟尼佛,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過了中午和午時,午時指上午11點至下午1點,就不再進食,我反而更容易接受,自己省吃一口飯,節省糧食,留給別人吃,阿彌陀佛,豈非善哉?不過,好朋友的好言相勸,同學的愛心叮嚀,我豈能不聽?有的!這天,我真的聽勸了,晚間6點15分到家,先弄晚餐,等吃了晚飯,才開始坐上書桌,拿出手機敲打鍵盤。為了吃頓晚飯,必得花上半小時準備晚餐,很浪費時間,如今,老伴人在美國,一去三個月,不禁想起老伴的好,有老伴真好,一回到家,就有熱騰騰的飯菜可吃。唉!不想念我那老伴也難。上回文章,未完的接續。某位移居美國的前輩醫師,他用Line傳來回應說,這波流感疫情,美國有1萬5千人死亡,挺嚴重的,這種說辭是否誇張些?依據疾管署「台灣流感速訊」,113年流感季統計:113年10月1日至114年2月8日,累積流感併發重症死亡160例,縱然目前疫情嚴苛,整個113年度,總應不至於破五百或破一千的。112年流感季統計:112年10月1日至113年9月30日,累積流感併發重症死亡,也才408例。美國人口3億4千萬,台灣人口2342萬,美國人口是台灣人口的14.5倍,依照比例來計算,我不知道美國真實數據,美國113年上半死亡人數應為160*14.5=2320;美國112年死亡人數應為408*14.5=5916,所謂的1萬5千人是否太離譜了?不過,很難說,或許一點也不離譜呢,怎麼說?因美國的醫療制度很不親民,很糟糕的世界第一強國,醫療收費簡直在坑人,光天化日之下搶錢,某疑似心肌梗塞病患,急診入院檢查,僅住院一天,連心導管都沒做,就要花費新臺幣100萬元以上,任何平民百姓都要破產了!加上美國有1100萬弱勢的非法移民(無照移民),以及滿街落跑的遊民,加上芬太尼毒品氾濫,美國流感死亡人數是台灣的3、4倍,甚至5、6倍,都是有可能的,不算離譜,也不算誇張。美國的醫療,縱然有保險,照樣惹不起,更別說沒有保險的,以致這趟老伴美國行,每次都如此,不僅打流感疫苗,也幫她準備了克流感,至於一般的常備用藥,更是少不了。至於肺炎黴漿菌感染,美國出現了抗藥性菌株,使用日舒錠(Zithromax...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八)流感病毒劊子手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八)流感病毒劊子手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半夜近11點鋪出,隔天早上,就有不少好友,用Line送來回應,回應的內容,每個人專注不同,大抵分為兩方面,有人放在黑鬼仔菜,有人放在傳染病。一位好友的回應,他是已退休的某衛生所主任,也是屆齡退休的,他說:「記得小時候,媽媽龍葵只打個蛋花,就上桌了,很簡單的料理。」哇!加打蛋花,太棒了,我長見識了。這位前衛生所主任,年齡跟我相仿,也跟我一樣,開口閉口,就是會想起小時候的媽媽,人活到這把年紀,人生沒有來處,只剩歸途了。龍葵,俗稱黑鬼仔菜,是台灣民間很常見的野菜,初春季節,滿山遍野都是,我田裡也照樣到處叢生,因我從不噴灑農藥,讓人放心,挺安全的,左右鄰居,甚至不認識的過路人,連打招呼也省了,都會下田來採摘。往年,老伴多少會採摘一些回家,今年,剛好人在美國,我可懶得採摘,也就沒得吃了。老伴烹調很簡單,清洗乾淨,油鍋大蒜打碎爆香後,...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七)黑鬼仔菜倍鮮嫩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七)黑鬼仔菜倍鮮嫩作者:吳聰賢醫師114年2月17日,週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無所事事,整個下午,坐在書桌前,敲打手機鍵盤,雜七雜八,寫點爛東西,終於,在下午4點45分,趕在出門前一刻完稿,我固定下午5點開車出門,開往彰化,然後上6點的夜間門診。寫作、開車出門、上班等,都是我固定的行程,規律到一成不變,規律到平凡無奇,單調又無聊,且時間又抓得很準,幾乎分秒不差,我就是這樣呆板無趣的人,這種濫個性,你可不要學我,其實你也學不來。又不是啥偉大文章,僅是日常瑣事,何須字句又推又敲的,尚有點空閒時間,當然盡快用Line傳送出去,不管好與壞,分享眾親朋好友就是了。來到診所停車場,我習慣早到,為人謀,豈能不忠乎?與朋友交,豈能不信乎?我很龜毛,寧願早到,不願遲到,也因我喜歡有條不紊,喜歡慢條斯理,很討厭慌慌張張,有若敢死隊似的,有傷我個性,既然早到,當然拿出手機瀏覽Line訊息。有位好友,換算下來,已是40幾年的老友了,他在我文章鋪出後,僅隔半個多小時,就來了回響:「什麼叫黑鬼仔菜?」好問題,我又有話題可聊了。我隨手給了如下回應:明天上午,拍照給你看;自由維基百科,可以搜尋得到;清淡口味的野菜。這種小問題,小事一樁,有如舉手之勞,更像探囊取物,我輕輕鬆鬆地回覆,並告訴他,沒有時間可聊了,我要開始夜間門診了。我進診所第一件事情,就是上廁所,免得看診看到一半,又是頻尿,又是急尿,若是漏尿,那就糗大了。完全沒想到,這天晚上,是我公職退休後,轉換到臨床醫療跑道,整整8年來,最為忙亂的一次門診,忙了3個多小時,都沒時間上廁所,卻也沒發作頻尿、急尿或漏尿,好似膀胱隨著腦袋,也跟著一起打結了。這天夜間門診怎麼忙亂?打破我的紀錄,有史以來最糟糕的忙亂,因病患太多了,持續不斷地湧進來,一波又一波,一輪又一輪,多如過江之鯽,多到爆了,我夜間門診時間是,晚上6點到晚上8點半,有2個半小時的時間,平常週一,星期假日的隔天,病患原本就較多,但這天病患,卻幾乎是平常的2倍多,我根本看不完,我根本應付不了,但無論怎樣,我必得看完,完全沒有退路,這是最艱困的地方,雖千萬人吾往矣!我6點開始看診,7點半開始慌張,8點開始慌亂,8點半變成混亂,我腦筋幾乎一片空白,幾近打結了,我還擔心自己是否腦死呢?當時間來到9點,我接近崩潰邊緣,仍艱難地硬撐著,沒有A方案,也沒有B方案,不硬撐也不行!直到夜間9點16分,終於,終於,解脫了,噩夢結束了,把病人全部看完了。最後階段,我迷迷糊糊地看診,不知怎麼度過來的,我都懷疑自己是醫師,還是病人是醫師?如今回想起來,內心忍不住害怕,平安就好,沒事就好,天不怕,地不怕,除了怕無所事事,也怕醫療紛爭,甚至醫療糾紛,這是最嚇人的夢魘。說句粗俗的話:「夭壽喔!病患怎這麼多!」其實,從去年底至今,不管哪個診次,不管哪家醫療院所,病患都是很多的,多到延長門診時間,我還曾有一次,病人多到爆表,不僅便當變冷了,還差點沒空吃便當,且3分鐘吃完便當後,又接著繼續看診。這是沒有同理心的話,很沒有良心的話,病患罹病痛苦,豈是自己願意的?醫師看診看到累,病人候診不也等到累?而且,醫者仁者心,病患是醫師的衣食父母,我有資格喊累嗎?當然沒有!這年病患為何如此多?如衛福部疾管署說的,就是流行性感冒、肺炎黴漿菌感染和諾羅病毒感染,三大疫病同時爆發,我的門診就是充塞這些病患,只要發燒,不管39度或38度,流感病毒鼻咽拭子抗原快篩,10個有7、8個都是陽性的;只要咳嗽,嚴重的咳嗽,咳嗽不止,咳嗽到胸痛,咳嗽到晚上無法睡覺的,肺炎黴漿菌抽血抗體快篩檢測,10個有7、8個都是陽性的,多到快篩試劑隨時都要補貨,我有次門診,就差點斷貨。流感有特效藥,克流感Tamiflu...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六)排骨金針好口味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六)排骨金針好口味作者:吳聰賢醫師蘇東坡說:「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我跟隨風雅,撿拾蘇東坡的牙慧,亦吟唱兩句:「田地野菜千萬枝,春風水月我先知。」野菜指的是黑鬼仔菜,鮮嫩翠綠,好顏色;田地緊鄰灌溉溝渠,1米寬,1米半深,播種期間,水量正豐沛,水質也清澈,夜晚坐在溝渠邊賞月,還能舉杯共三人。我自己的文學底子,有多深,有多厚,自知甚詳,不僅是拾人牙慧,更是東施效顰,我是醜人,醜八怪,醜不啦機的,卻不知自己醜,還故意掩嘴,對人媚笑呢。從上週五,以至這週一,連著4天,都是豔陽高照天,晴空萬里,藍天白雲,雲淡風輕,陽光灑滿大地,也灑滿我田地,我坐在田裡工作,陽光灑滿全身,那份溫暖和溫馨,幸福無比,也快樂無比,有如坐臥美人膝,無盡享受。當然,亦不自禁地,要野人獻曝一番喔!漢武帝時代的霍去病,他是「醉臥美人膝,醒握殺人劍;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我不喝酒,極少喝酒,幾乎不喝酒,我不會醉臥美人膝,即便老伴目前人在美國,我照樣不敢醉臥美人膝,老都老了,都已74、75歲的老頭子,雖離行將就木,還有一段日子,惟潔身自愛,潔淨心靈,留個好名聲,留個好榜樣,最為要緊。不過,我會手握鐮刀,不是殺人,而是除草,春暖花開,我田地到處是野菜,尤其是黑鬼仔菜,說句誇張的話,可說是滿山遍野,不是千萬株,而是數不清的千萬株。每年這個時節,我不必下田耕耘,我不會碰到水,但看到黑鬼仔菜遍野生,我就知道春天到了,好個春天到來。最近Google...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三)藥理療效白茅根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三)藥理療效白茅根作者:吳聰賢醫師持續擔著心,依據中央氣象署預報,擔心連三天要下雨,已連下兩天雨了,我已兩天沒去田裡工作了,很怕第三天又下雨,沒想到我多慮了,2月14日,週五,原本預估要下雨的,結果是大晴天,可能其他縣市是雨天,但至少烏日區是大晴天。要活就要動,憋了兩天沒勞動,不單是,筋骨潰散,體力消散,連精神也萎靡了,趁晴天,當然趕集去,早上8點剛過,沒雨也沒風,天空稍微陰些,卻也算晴朗,匆忙換洗,盡快出門,往田裡騎去。在田裡幹啥事?除了除草,還是除草,尤其雨天,雜草生長最旺盛,我坐在田裡,雙手齊力,又是鐮刀,又是鏟子,把成千上萬株雜草,連根鏟除,力拔山兮氣蓋世,乾乾淨淨的,很有成就感,但回頭一望,清理乾淨的地方,連5坪都不到。不過,我卻很坦然,也很淡定,我來田裡就是要打發時間的,若雜草一次除光了,下次來田裡,我豈非要發呆,無事可幹?總要讓雜草有生存餘地,我每日才...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五)美國作孽不可活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五)美國作孽不可活作者:吳聰賢醫師我某Line群組鋪的網路文章,相當搞笑,也相當嚴肅,文筆幽默,我非常喜歡,喜歡到愛不釋手,有如跪地接聖旨般,捧為圭臬,終生奉行,希望能仿效此文筆。說它搞笑,卻有名有據,有歷史,有今昔,不是胡扯亂掰,即使是掰的,也不容易掰啊,簡直無法等閒視之!我不禁聯想到,此上等佳作,上等文筆,若參加中國大陸高考作文競賽,保證獨佔鰲頭,狀元非它莫屬,即刻保送北京大學入學。文章於2025年2月10日,刊登於超越新聞,作者是史客郎,作家筆名,專攻歷史的男人,應是中國大陸學者吧?但網路搜尋結果,史客郎不是筆名,卻是了解和學習歷史知識的網路平台。文章標題是「鑑古知今」,文章起頭自400年前,明朝崇禎年間,位於北京城的御史毛羽健,1628年的某一天,因娶妾,搞出後續一連串大事,導致16年後,李自成率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不得不在煤山上吊,最終引致明朝滅亡。毛羽健是虛構歷史人物吧?我原本是這樣想,沒想到,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裡,專門寫上這麼一句話「明亡於御史毛羽健」,明顯地,有正史記載,他不是虛構人物。保護國家的御史,竟然搞掉自己國家,昔日御史,相當於今日監察委員。毛羽健事件,讓我聯想起另一件類似的事件,民國初年,毛澤東就職北京大學圖書館助理員,嫌工資少,往上行文,要求提高薪資,因未果,憤而離職,最終率領解放軍,搞掉中華民國大片江山,僅剩的一小塊江山,還岌岌可危呢。接著,文章怎麼鑑古知今呢?文章扯上了川普,蠻有意思的,有些危言聳聽。美國地大物博,是世界第一強國,是世界最偉大的國家,美國自稱老二,沒人敢號稱老大,川普競選口號Keep...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四)抗利尿劑治頻尿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四)抗利尿劑治頻尿作者:吳聰賢醫師不停歇地,文章持續不斷鋪出,這幾天,親朋好友也持續不斷地,用Line送來回應,情深意切,讓我感動,我總要回應回去,且有話題可繼續掰下去,感謝他們的鼓勵和支持。某好友,我已退休多年的前防疫工作夥伴,比我年輕好幾歲,少說上10歲吧?竟然也受膀胱過動症所苦,他說:「科長所言膀胱過動症,我個人也有我的見解,夜間頻尿與膀胱過動症,有相互關係,與睡眠品質也有關係,越是睡眠不好,就越頻尿,您的看法呢?我有膀胱過動症,一週服三次藥,白天尿次數六、七次,但是睡眠很好時,可以一覺醒來就天亮,不必上廁所。」他的見解完全正確,越是睡眠不好,就越發頻尿,他發我所未發,說我所未說,事實真的就是如此。所謂久病成良醫,他久病,我也久病,我少說8年跑不掉,大約我65歲退休那年,兩人得病又得道,沒有雞犬升天,肯定比泌尿科醫師,更加有經驗,也更加有見解。我個人的經驗,也是如此,遇上輾轉反側,難以成眠時,或者,似醒非醒,仍賴床上時,肯定如此,越發地頻尿,甚至10分鐘、15分鐘不到,很頻繁地,就要下床尿尿,否則憋得急,憋得難受,逼得自己要下床,但尿量也不過1、2百c.c.而已。但是,若好眠的話,一覺睡到天亮,解出近5百c.c.的一大泡尿,根本沒有頻尿的問題。我個人猜測,可能自身有焦慮,或沒自認為的焦慮,導致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門扇鬥袂峇,彼此拮抗,互相戰鬥,甚至全力廝殺,引發了自律神經不協調,造成了膀胱過動症,動不動就要上廁所。老年人的頻尿、夜尿和急尿,排除急性膀胱炎、攝護腺發炎和攝護腺肥大後,大抵是自律神經失調引發的膀胱過動症,若是年輕人呢?16、17歲,或是20歲上下年輕人,則要考慮是K他命毒品的濫用者,因長期服用K他命,造成慢性膀胱炎,膀胱體積縮小,容量跟著減少,甚至容不下100c.c.的尿,以致頻繁地上廁所,有的嚴重到離不開尿壺和馬桶,成了尿壺人或馬桶人。膀胱過動症的治療,大抵使用抗焦慮藥、鎮靜安眠藥、抗自律神經藥(Uracare...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二)不談政治免紛爭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二)不談政治免紛爭作者:吳聰賢醫師不是炮竹炸元宵,而是大雨炸元宵,元宵節這天是泡湯了,不算太冷,但下雨關係,體感溫度是冷的,又濕又冷,有誰會出來逛街逍遙?今年元宵節冷清了。其實,以烏日地區來說,不算大雨,僅是小雨而已,或許說毛毛細雨吧,外出到超商繳帳單,還能讓我無需帶雨具,雨傘和雨衣全免了。天行健,自強不息,我有去田裡工作嗎?沒有!交通部氣象署天氣預報很準,前一天還是大晴天的,元宵節這天就下雨了,元宵節的隔天,也照樣下雨,依據氣象預報,會連下三天雨,直到週五以後,老天爺才會賞臉。連著兩天,三更半夜的,每隔1、2小時,趁起床尿尿的時刻,順便往窗外望去,濕答答的,雨持續下著,想天亮後,去田裡工作的盼望,肯定是落空了。不要笑我,我是一個74、75歲的老頭子,頻繁夜尿再正常不過了,等你到我這個年齡,保證你笑不出來,龜笑鱉無尾,因為你自己也夜尿了。老頭子怎會夜尿?最近看到一篇...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一)同學典範在今昔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一)同學典範在今昔作者:吳聰賢醫師因輪夜間門診,下班開車回家,開車約40分鐘左右,已經晚上9點過後了,先電鍋熱冷飯和冷菜,在來不及吃晚餐情況下,先把下午寫的文章,稍微瀏覽、修飾和更改,難免有錯別字,總算在10點以前鋪上網。太晚鋪,不少親朋好友,可能都已上床睡覺了。吃飽飯,人在舒適圈,血液多流向胃腸,不流向腦袋,精神會困頓,腦筋會遲鈍,所以,8年來,我習慣上夜間門診時,全神貫注,腦力充沛,全力以赴,必得空著肚子看診,等下班後,再回家飽餐一頓。上回文章,晚間鋪出後,隔天上午7點半,我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Line群組,就有山友送來回應:「大家早安,我很喜歡拜讀吳醫師的文章,很療癒。我也年近70,如吳醫師說的,人要活就要動,我也很落實你的這句話,謝謝你的文章。」我沉默寡言,內向又自閉,我不認得別人,別人認得我,而這位可能謀過面,但我不認識的山友,卻送來回應,真是感激不盡,未免...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二O)迎向健康冷水澡

老之將至喜相迎:(ㄧ二O)迎向健康冷水澡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鋪出,在我彰中58Line群組裡,即刻引來回響,感激不盡。有昔日同學如下回應:「聰賢醫師:每日拜讀你的大作,實在敬佩你的寫作耐力與莊稼的體力,以及每天看診的韌性,同學間實無人能出其右,在此祝福你安康呷霸二!」老同學如此抬舉,很不敢當,自慚形穢,愧不敢當,我臉都紅了,其實,我比任何一位老同學都平凡,沒有任何成就,也談不上出息,唯一的是,我盡量保握老年時光,也是晚年時光,不讓自己虛度光陰,無所事事罷了。彰中58群組,另有人給予如下回應:「謝謝吳大哥耐心、用心看診,病患有福了。生活中充滿活力,思緒文辭滿溢,讓我們享受您的文筆風采,太棒了!」感謝讚美,多溢美之辭,卻給了我甚大鼓舞和鼓勵,我公職期間,進行公衛衛教的口頭禪是「要活就要動」,如今公職退休已8年多,尤其老之已至了,我仍照樣言行一致,身體力行,活著就是要動,不僅身體要動,腦筋...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九)福利制度盼公平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九)福利制度盼公平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下班回來,盡快弄晚餐,一人吃飽全家飽,緊接著,天寒地凍下,客廳三面是門和窗戶,不冷才奇怪,坐在書桌前,接近午夜時分才完稿,趕在12聲鐘響前,盡快隨手鋪出,好盡早上床睡覺去,所謂的盡早,已是午夜12點8分了。我不單用Line,直接鋪給親朋好友,還複製貼上,利用個人的部落格,將文章傳送出去,所以,會花上個幾分鐘。沒想到,很感激,有兩位好友,也是夜貓子,忍凍受凍,捨不得睡覺,半夜剛過,就傳來回應,不過,大半親朋好友都在隔天清晨過後,才陸續送來回應,但是,很抱歉,我不得不要稍微按捺一下,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的反回應要等下回了。已經是4個回合前的老文章了,「老人福利豈公平」?有些好友送來回應,為人處事之道,禮尚往來,我總要感謝一番,勉勵嘉獎幾句,否則往後,自掃門前雪,豈有人理你嘛!然而,回應可不少,加上多少有些...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八)民脂民膏克流感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八)民脂民膏克流感作者:吳聰賢醫師114年2月6日,週四,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春節年假後第4天,也是咱診所開工第4天,雖說門診病患少了些,不再前仆後繼,一波又一波地,擠爆候診室和診察室了,我仍慌慌張張地,憋著尿,忍者氣,手忙腳亂地,使盡全力,在門診時間結束前,才能把病患勉強全部看完。在下午門診結束後,上個廁所,洗個手,然後狼吞虎嚥地,吃個便當,總共才30分鐘而已,沒有多少時間可喘個氣,緊接著,就要開始看晚間的門診。當醫師的辛苦嗎?對我來說,一點也不,反而樂此不疲,甘之如飴,總比閒閒沒事幹,無所事事,好得太多了,所謂的不亦樂乎,快樂似神仙呢!剛開始看夜間門診,第一個進來的,是一位年輕的小姐,2、30歲,在公司上班的職業婦女,很時髦,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是下班後,趕著過來,卻趕不及了,趕不上下午的門診,只好等夜間的門診。她訴說,她感冒2天了,有點發燒和惡寒,有點咳嗽和...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七)流感疫苗重中重

老之將至喜相迎:(ㄧㄧ七)流感疫苗重中重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鋪出,在我彰中58Line群組裡,引發小漣漪,有同學給了回應:「謝謝吳大哥費心、用心,寫出專業醫學知識,讓我們受益匪淺,辛苦了。」說來慚愧,很不敢當,也太過獎了,關於流感的預防,不就是戴口罩、多洗手、少去公共場所和打疫苗嗎?我沒有多大學問,不是專家或學者,也不是博士或教授,僅是一般的臨床小醫師而已,豈能說出任何驚天動地,驚濤駭浪,翻轉世人觀念的大道理來?不外是老生常談罷了。然而,以終生防疫人的立場,我公職期間,從事的就是防疫工作,在公衛端,不管中央衛福部,還是地方衛生局,關於流感的預防,還真的就是這幾樣而已,我無時無刻,當成口頭禪,從事的衛教宣導,確實就是這些,尤其是要接種流感疫苗。每年的流感季節,從10月1日起,以至隔年的3、4月,流感病毒特別地猖獗,造成重症案例的,甚至死亡案例的,都發生在此季節,特別地,死亡案例六成以上...

老之將至喜相迎:(ㄧㄧ六)平安健康避流感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六)平安健康避流感作者:吳聰賢醫師上回文章「老人福利豈公平」,鋪出隔天,很感激,有幾位親朋好友傳來回應,原本想依此回應,雜七雜八地寫點心得,打發時間,避免無所事事,也避免胡思亂想,沒想到,有突發狀況發生,他們的回應,我要延後回應了,因有更重要的事要回應,人命關天,以我臨床醫師的身份,以及終生防疫人的使命,有責任和義務,也一方面,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對目前嚴峻的流感疫情,做點小呼籲,拋磚引玉,引發眾人關心。剛下班回家,打開電燈,還沒換上居家服,我即刻插上電鍋插頭,把剩飯和剩菜,稍微電鍋熱一下,家裡有兩個電鍋,一個蒸剩飯,一個蒸剩菜,時間半點不浪費,很快就可以上桌了,接著,簡簡單單地,狼吞虎嚥地,就把晚餐打發掉了。吃飯是小事,填飽肚子即可;寫作才是正事,讓身心愉悅。飯後,吃一頓飯,大不了10幾20分鐘,餐盤和碗筷,算了,明早起床再洗了,我坐上書桌,拿出手機,打開Line...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五)老人福利豈公平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五)老人福利豈公平作者:吳聰賢醫師父母在尚有來處,父母走只剩歸途,我父母陸續走後,春節期間,尤其是除夕夜,感傷之情,油然而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不再有來處了,只剩歸途的我,何去何從?何來何往?每回在手機上,鍵打「老之將至」四個字時,總有心虛之感,都已75歲老頭子了,忍不住想更改為「老之已至」,才覺得坦然些,也心安些,但又怕我那些高中或大學老同學們,反彈又反感的,要氣得跳腳,嘴巴更是咧咧罵罵:吳聰賢搞啥東西?人生七十才開始,我可年輕呢,舞還沒跳夠,歌還沒唱夠,酒更是還沒喝夠,吃喝玩樂還等著我呢,要老嗎?自己去老啦!3、4年前,新冠肺炎正熾熱時,老岳父不讓糖尿病折騰,乾脆停止了呼吸,以92高齡,走上了人生不歸路,比岳母還多活了28個年頭,此後,老伴沒有娘家可回了,娘家在哪裡?在高雄?在美國加州?還是台中?都不是!岳父母都不在了,哪來的娘家?害得我想跟在老伴...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四)茂谷柑橘好甜蜜

老之將至喜相迎:(一一四)茂谷柑橘好甜蜜作者:吳聰賢醫師114年,乙巳蛇年,依據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公告,農曆春節,從1月25日(週六)至2月2日(週日),公家機關、銀行和證券交易所等公私單位,總共放假9天,惟1月28日除夕前一天,1月27日(週一)屬功能性調整放假,將於2月8日(週六)補上班,所以,真正的年假不是9天,僅有8天而已。我已公職退休8年了,關於年假,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其實,不管公職退或不退休,我都不挺喜歡的,因休假,只會打亂我的生活作息,亂了我的生活步調。此刻,雖公職已退休,我仍退而不休,還繼續在私人診所上班,我確實的年假,是除夕至年初五,共6天長假,年初六正式上班,又可開始正常的,規律性的生活作息了。我個性內向自閉,生活作息有如時鐘,天行健,自強不息,一成不變,分秒不差,精準到極致,沒有什麼可擔心的,就是怕亂了套,改變作息,會害得我六神無主,焦慮和忐忑不安。從1月26日(週日)小小年夜起,我開始給自己放假,不再去田裡工作了;1月27日(週一)小年夜,不去田裡;1月28日(週二)除夕,不去田裡;1月29日(週三)年初一,也不去田裡,自我放逐好幾天。我怎會自我放逐?古人說「聽某嘴,大富貴」,聽老婆的話,才能大富大貴,平安順遂,萬事如意,想安廟裡太歲,不如先安自家太座,老婆是太座,層級比太歲高,老伴在小年夜,搭機飛往美國,臨行前一刻,特別左叮嚀右交代:「除夕夜和年初一,一年的最後一天,以及一年的第一天,千萬別去田裡工作,否則會整年勞碌命,操勞又勞碌,得不償失。最好,初一至初四,都不要去田裡工作,等初五開工後,再去田裡工作。知道嗎?有沒有記下來?」老婆萬歲,老婆大人的話要聽,我溫馴地,唯唯諾諾,點頭如搗蒜,連聲稱是,知道、知道,記得、記得,但內心卻直嘀咕著,煩也不煩?縱然是勞碌命,卻活得超健康的,不也算好命嗎?我恨不得活到90歲,還能拿拐杖去田裡拔草呢!我門診就有一位老病號,90餘歲,耳聰目明,身體硬朗,都由女兒帶來看病,很有趣的,每次坐上診察椅,才剛要聽診,才剛要量血壓,他已要求打固定的針,也拿固定的藥,女兒都說,我家老爸閒不住,都拄著拐杖,每天去田裡拔草呢。我是蠻聽話的一家之主,雖然沒有老伴在身邊盯哨,除夕夜和年初一,我可乖的,都沒踏進田裡半步,更別說工作了。前幾天,在我彰中58Line群組裡,看到一則訊息,也在我個人的Line聊天室,收到他的來訊,他是我58同學會的風雲人物,熱誠、中堅又熱心的領頭大人物,是眾兄弟們,一呼萬應的矚目焦點,所以,他會不時公布他的個人行程:「一、1月30日初二行程:台中大坑風景區,中午在竹之鄉餐廳用餐。二、1月29日初一行程:到台中醒修宮參拜;至居家附近的福德正神參拜;直赴彰化市定光古佛參拜。定光古佛,早期爺爺捐獻甚多,故沿襲祖傳,每年必來敬拜。縣府已將定光古佛列入古廟神壇。」這則訊息很有用,有如撥雲見日,讓我內心蠢動。連著幾天都沒去田裡,老伴又不在身邊,行單影隻的,身體不適,精神萎靡,不知如何是好。這則訊息提醒了我,年初二的,不如也去大坑走走,大坑風景區是好地方,有如陽明山之於台北市,大坑可是台中市之後花園,必然人潮洶湧,摩肩接踵,人看人,熱鬧異常,可打發時間,而且,已經有好幾年,沒去走9號和10號步道了,不如獨自散步兼散心去?選日不如撞日,打定主意後,隔天初二早上,上午9點30分,我隨性地,單獨一人,沒揹背包,非輕車簡從,僅攜帶一瓶保溫杯,空手就出發了。我不開車,也不騎車,身上揣著台中市政府發的老人福利卡,關上自家門,就此出門了。我查過網路,大抵知道路線,我走往台中捷運九德站,約10分鐘腳程,然後搭捷運去北屯總站,再安步當車,走往大坑風景區。其實,我住家在九張犁站附近,但九張犁站在烏日區沒有引道,我只能逆向走去九德站搭車,還好的,老頭子時間多的是,不差那10分鐘,這段路程不到1公里,也算訓練腳力,避免肌少症。從九德站至北屯總站,共有16站,約30分鐘路程,網路說,出站後,沿著松竹路走,再轉東山路,約4.2公里,就能抵達大坑9號步道,但走出北屯總站,出口是敦富東街,不是松竹路,只好重回北屯總站,向服務台問路了。我往回走,走出敦富東街,來到松竹路一段,方向就很明確,不擔心迷路了。我沿著松竹路直走,跨過旱溪橋,走過環中東路高架橋,行行又行行,走著又走著,花了40餘分鐘,來到了東山路交叉路口,已看到大坑風景區的指標了。其實,大坑風景區的指標可有可無,因交叉路口上,往東山路望去,不到百米,已見到9號步道,那諾大的免費停車場了,而且人潮洶湧,人車爭道,人聲鼎沸,遊客如織,熱鬧非凡,目的地到了。走了4.2公里,老頭子一個,人累了,腳也酸了,我買了一杯摩卡咖啡,就在超商騎樓休息桌前,坐了下來,一口咖啡,一口茶,享受人來人往中的休閒。出門時,外套口袋內,我揣了一個,電鍋剛蒸過的熱包子,這時候,肉包子仍有餘溫,就在超商騎樓下,吃起肉包子,把肉包子當午餐吃。等大抵就緒,喝足,飽足,在超商上了洗手間後,我往9號步道走去。又是假日,又是春節,大人小孩,扶老攜幼,人潮之洶湧,可想而知,我跟在眾人的腳後根,隨著眾人的腳步,往9號步道走。9號步道,是老少咸宜的,親子健行步道,不陡峭,路好走,又安全,且路程短,僅有1.6公里而已,對我這個老頭子來說,算是駕輕就熟,半點也不具挑戰性。沿路攤商甚多,吆喝聲不斷,賣的東西,種類繁多,不過,仍以吃的、喝的為主,尤其是貢丸湯和煮玉米,貢丸湯好像數十年不漲價,仍然是一碗2顆10元;至於煮玉米,則是1穗30元,不便宜也不貴,符合時價。沿路,有步道工程標示,從114年2月2日至7月7日,9號步道650米至910米處,即將封路施工,近日,欲走9號步道的親朋好友們,須特別注意,不要掃興而歸喔。我走到觀音亭,雙手合掌,向亭內觀音菩薩膜拜,祈求個人,平安順遂,萬事如意,也祈求台灣,風調雨順,無災無難。觀音亭前面中庭,正工程施工中,未來欲搭建觀景休憩平台。在觀音亭上完廁所後,時候不早了,我往回走,預備走10號步道下來,10號步道約1.2公里,比9號步道還短,小事一樁,但僅走了2百米左右,欲走下坡棧道時,發現10號步道,因崩塌封閉,正在工程整修中,走不了。9號步道和10號步道,以及9-1號步道,都在附近,有指標圖示,一清二楚,若跟著別人屁股走,也不會找不到路,而走9-1號步道下山,反而更近,只有0.6公里而已。走9-1號步道下山時,在末端,近登山口,沿路兩旁有農夫市集,攤位看板上,各有農夫的名字,有販賣茂谷柑的,我喜歡吃茂谷柑,甜度夠,保證甜,又不酸,且1顆才5元,相當便宜,故買了10顆帶下山,好回家後,慢慢享口福。茂谷柑,英文名為Murco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