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三、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三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
作者吳聰賢醫師
有學員向許技正提出何為游離輻射和非游離輻射的問題(說輻射線、或簡稱輻射均可,線只是為了方便理解,除了可見光,極大部分的輻射線是眼睛看不到的),下課空檔,我曾與此學員知識分享,在此,一樣做詳盡的整理和介紹。游離輻射線和非游離輻射線的分野,專指對人的影響,身體由細胞組成,細胞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包括電子(electronelectro-表電的意思)、質子(protonproto-表第一的、主要的、最初的、原始的、最低的等意思)、和中子(neutronneutro-表中性的意思),至於物理學上的中介子(neutreto)、微中子(neutrinneutrino),我莫宰秧?當輻射線照射到人體,會引起環繞原子的電子能量增加而跑離正常軌跡者,稱為游離輻射線,否則稱為非游離輻射線。
輻射線以上下震動的方式直線前進,故有波長和頻率的區分,波長是一次震動(高峰至下一個高峰的距離、或谷底至下一個谷底的距離)的距離,頻率是單位時間(秒)的震動次數,波長和頻率的乘積等於常數,此乘積永遠等於光速,一秒跑33萬多公里;以電磁波波長最長,然後依序紅外線、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紫外線、宇宙射線等,波長越長頻率越低,波長越短頻率越高,頻率越高穿透力越強,電子越容易解離,所以波長低於紫外線者大部分為游離輻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γ射線、宇宙射線等,是否有明確的波長分界點來區分,一樣莫宰秧?
紫外線(ultra-violetUV)依波長不同分成ABC三種,UVA波長400-320nmUV B波長320-290nmUVC波長290-200nmABC三種波長範圍,我見過兩種不同的版本,不知何原因?),UVC波長最短穿透力最強,除非臭氧層(ozoneO3)有破洞,UVC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南極地區臭氧層破洞隨季節、和地區,每年均有變動,監測結果臭氧層破洞逐年擴大,是環保上一大議題,UVA波長最長穿透力最低,紙張、或夏天薄衫即可阻擋,UV B是較大問題,縱然拿洋傘、或躲在靠窗的室內,經由其他物體的反射也會造成傷害。
紫外線不分ABC,均是非游離輻射線,非游離輻射線就安全?證據醫學早已證實紫外線會造成皮膚癌,大部分位於臉部、脖子、頸部的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去氧核糖核酸(DNAdeoxy-ribosyl nuclear acid)由去氧核糖(deoxy-ribose)、磷酸(phosphate)、鹼基(base)三種成分所組成,在分子生物學發現紫外線照射會引起去氧核糖核酸的相鄰兩個鹼基以共價鍵結合,形成雙生鹼基(dimer),此雙生鹼基在染色體複製時,由於緊密結合,造成鹼基配對時,DNA聚合脢(polymerase)辨識錯誤而引起細胞突變,細胞突變加上個體有癌症易感性基因,則引發癌症肇造,或基因轉錄(transcription)時,造成鹼基配對時,RNA聚合脢(polymerase)辨識錯誤而引起生物化學大混亂。
兩個月前,媒體大量報導,引發全球性恐慌,流行病學研究發現居住高壓電下的小孩,易罹患血液性惡性腫瘤-白血病(leukemia),雖然流行病學的效度、信度問題,生物統計學的統計意義問題,均尚待釐清,但電磁波對人的影響不再容易被撇清。去年底,多數媒體的焦點,大哥大是否容易引起腦瘤,掛在腰際的大哥大是否容易引起腎臟病變,均是民眾對電磁波不斷的疑慮。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