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五十、敏感度、精確度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五十敏感度、精確度
作者吳聰賢醫師
效度(validity)與敏感度、精確度有關,決策分析(decision analysis),或稱敏感度分析(sensitivity analysis)亦與敏感度、精確度有關。以公共衛生立場所做的篩檢試驗(screening test),可做成下面2X2列聯表:

有病(D  無病(D

陽性檢驗(T
陰性檢驗(T
a         b
c         d
ab
cd

ac      bd
abcd
1.      敏感度(sensitivity
                  敏感度 = a /ac
敏感度是一般用語,也是流行病學用語,不少報章雜誌的大眾化醫學報導,「敏感度」用語相當浮濫,也分不清敏感度、和精確度的差異;敏感度可想成真陽性率,以愛滋病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酵素連結免疫吸附檢定法,簡稱EIAenzyme immunoassay酵素免疫檢定法)來說明,60%敏感度表示此種檢驗從100位愛滋病人中可篩檢出60位病人,另外40位篩檢不出來,此40位會被誤為健康的人,或許您會問:「增加篩檢人數是否會提高敏感度?」,增加篩檢人數會提高篩檢出的病人數,不會提高敏感度,敏感度一樣是60%,因為分子(病人數)增加,分母(篩檢總人數)也增加,分子與分母之比其結果相同。
假設愛滋病在全人口的盛行率(prevalence rate,見彰化縣衛生所護理人員在職訓練第1講)是15 / 10萬,提高敏感度會增加篩檢出的病人數,所以敏感度越高越好:
      15 / 10萬人 ×60% 9 / 10萬人
      15 / 10萬人 ×80% 12 / 10萬人
假設愛滋病在全人口的盛行率(prevalence rate)是15 / 10萬,在煙毒犯、監獄受刑人、和梅毒患者的盛行率是150 / 10萬,相同的敏感度,對高危險群(high risk group)做篩檢可檢出較多的病人,這是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強調對高危險群做篩檢的原因,也是彰化縣衛生局防疫課加強的重點:
      15 / 10萬人 ×60% 9 / 10萬人
         150 / 10萬人 ×60% 90 / 10萬人
2.      精確度(specificity
精確度 = d /bd
精確度(specificity)中文翻譯很亂,有人譯為精密度、正確度、準確度、或專一性,只能看英文註解才能了解真正涵義;精確度可想成真陰性率,同上例,70%精確度表示此種檢驗從100位健康人中可篩檢出70位健康人,另外30位篩檢不出來,此30位會被誤為愛滋病患,或許您會問:「敏感度和精確度是否有一致性,敏感度增加精確度也增加,敏感度降低精確度也降低?」,沒有,兩者互為獨立,沒有一致性,可能敏感度極高而精確度極低,或敏感度極低而精確度極高,因為兩者所篩選的次母群體(subpopulation)不一樣,不相互影響;
      150 / 10萬人 ×60% 90 / 10萬人
      150  (愛滋病患) 
      90   (被篩檢出的愛滋病患)
      150人- 90人= 60  (被誤為健康的愛滋病患)
      99850 / 10萬人 ×70% 69895 / 10萬人
      99850  (健康的人)
      69895  (被篩檢出的健康人)
      99850人- 69895人 = 29955人(被誤為愛滋病患的健康人)
      
愛滋病      無病

陽性檢驗
陰性檢驗
90         29955
60         69895
30045
69955

150         99850
100000
提高敏感度會增加篩檢出的病人數,所以敏感度越高越好;而提高精確度可以增加被篩檢出的健康人,相對降低被誤為愛滋病患的健康人,所以精確度越高越好。

Related Posts: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一、庫賈氏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一、庫賈氏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1920年德國神經精神科醫師,也是神經病理學家Creutzfeldt報告一病例,22歲年輕女性發生類似老人癡呆症病徵,發病12個月死亡(我的疑惑:庫賈氏病平均發病年齡比老人癡呆症年輕,但是22歲就發病,太過年輕,發病12個月就死亡…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傳播性貂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傳播性貂腦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傳播性貂腦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TME)於194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首次被描述,由於以羊搔癢症(Scrapie)的病羊屍體餵食貂,經由prion的傳遞而感…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九、貓海綿狀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九、貓海綿狀腦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貓海綿狀腦病(fel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FSE)於1990年在英格蘭首次被描述,至1994年已有59案例被報告,由於餵食罹患狂牛病的牛屍體雜碎,經由prion的傳遞而感染,貓的症狀類似牛…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二、新型庫賈氏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二、新型庫賈氏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西元1996年,英國爆發新型庫賈氏病(nv CJD),至2000年全球已通報101例,除法國2例、愛爾蘭1例外,其餘均發生於英國,台灣目前未發現病例,臨床症狀和病理學變化類似庫賈氏病,惟發病年齡較輕,從12歲至49歲均有,平均…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慢性消耗性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三十、慢性消耗性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慢性消耗性病(CWD)於1978年在美國首次被描述,發生於長耳鹿(mule deer,產於北美西部,尾巴成黑色,亦名黑尾鹿blacktail deer)、和落磯山麋鹿(Rocky Mountain elk)身上,疾病過程從幾個星…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