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七、系統性誤差與抽樣誤差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四十七系統性誤差與抽樣誤差
作者吳聰賢醫師
不管儀器誤差、或人為誤差統稱為系統性誤差(systematic error or systemic errorsystematic等於systemic),其他因季節、氣候、磁場、光線、噪音等因素所引起的誤差,亦稱為系統性誤差,簡單一句話:「非因隨機抽樣所引起的誤差,統稱為系統性誤差」,此種命名直接從英文字面翻譯,無法理解,不如依照二分法,稱為非抽樣性誤差(non- sampling error)較好理解,很可惜,非抽樣性誤差(non- sampling error)另有涵義,後面將述及,不可亂用。
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是以隨機抽樣(randomized sampling)的樣本統計值(statistic)來推估母群體(population)的參數(parameter),會有不可避免的誤差,稱為抽樣誤差。如中國醫藥學院全校男同學平均身高172.5公分,隨機抽樣10名男同學,計算其平均身高為169.5公分,用169.5公分來推估172.5公分免不了會有誤差,此即抽樣誤差。
樣本統計值(statistic)有人稱為樣本統計量、或簡稱為統計量,因為母群體數目一般均龐大無法計算、或不方便計算,如台灣地區20歲以上成人的平均身高,學術研究一定用樣本來計算,不會用母群體來計算,故統計量一定指樣本統計量,這種簡稱不會混淆;在statistic後面加上sstatistics)是統計學,兩者意義不同,當然,如果有2個以上樣本,其樣本統計值(statistic)必須是複數-樣本統計值們(statistics)。
母群體參數(parameter)有稱為母數、或稱為特徵量數,為空中閣樓,屬虛構數字,如台灣地區20歲以上成人的平均身高,不可能有此數字,如果屬有限數目、或容易數的母群體就不需煩勞統計學了;電腦術語參數(parameter)與此統計學參數(parameter)南海北海、風馬牛不相及,讓不少人腦筋打結,譯為母數、或特徵量數一樣不知所云。

如果不是用隨機抽樣,而採用隨意、立意、或任意抽樣的計算值(calculating value)來推估母群體的參數,其所造成的誤差可不可以稱為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當然不可以,除非扯爛污,抽樣(sampling)單指隨機抽樣,隨機抽樣才有統計學的推演意義,非隨機抽樣使統計學變成一推爛泥巴,沒有統計學的推演意義。非隨機抽樣所造成的誤差,有人稱為非抽樣誤差(non-sampling error),為避免混淆,所以系統性誤差(systematic error)不能稱為非抽樣誤差(non-sampling error);當從事無限次抽樣,理論上,抽樣誤差一定小於非抽樣誤差。

Related Posts: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一、中風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一、中風 作者:吳聰賢醫師 內科實習時,一位七十餘歲山東籍婆婆,突發中風(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昏迷月餘,接近植物人狀態,無法進食,插鼻胃管(nasogastric tube,NG-tube)灌食;不能解尿,插導尿管(F…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O、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O、全身性紅斑性狼瘡 作者:吳聰賢醫師 我當實習醫師即常面對死亡。生老病死,人生多無奈,當更珍惜生命。一位荳蔻年華可愛小女生,有早期影星彭雪芬的輪廓,文化大學一年級,很可愛,沒緊記媽媽的囑咐,枕頭上有媽媽親手繡的「不要忘記吃藥」。她臉色蒼白躺臥床上,不帶半絲血色…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四、非結構式問卷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四、非結構式問卷 作者:吳聰賢醫師 民國89年底,「彰化縣衛生局愛滋病防治輔導諮詢小組」,假衛生局三樓簡報室,召開聯繫會議。小組成員採自願方式,從27個衛生所業務承辦人中甄選出,有八位,包括:伸港鄉衛生所醫檢師郭淑玉、花壇鄉衛生所公衛護士劉淑景、埔鹽鄉衛生所醫檢…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三、散播性血管內凝血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三、散播性血管內凝血 作者:吳聰賢醫師 內科實習最後一天,下午兩點多,外面開業醫轉診一位女病患,30多歲,丈夫、公公、婆婆,及娘家父母跟著來。患者輕度發燒37.8度,血壓低BP 86/60mmHg,脈搏微弱,意識障礙,無法順利對話,皮膚多處瘀點(petechia… Read More
  •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二、中國草藥腎病變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一二二、中國草藥腎病變 作者:吳聰賢醫師 在「民眾診療服務處」實習時,一位40餘歲鄉下婦人罹患尿毒症(uremia)經年,尋遍名醫,嘗遍偏方,不但無效,反而加劇,終病入膏盲,被家屬轉送來住院。台灣人急病亂投醫,對中草藥有堅強的信心,行醫20年,這類案例俯拾皆是,尤其… Read Mo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