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一六)名留千古萬世芳
作者:吳聰賢醫師
我這次15天西藏旅遊,羨煞不少親朋好友,眾人回應如潮流,洶湧澎湃,幾乎要塞爆Line軟體,有人枕戈待旦,等不及天亮,馬上要成行;有人躍躍欲試,心情高亢,興奮不已;有人既愛又恨,擔心害怕,裹足不前;有人悔恨交加,痛苦難當,也抑鬱難當!怎裹足不前?怎痛苦難當?西藏冰川湖泊美不美?美啊!西藏宗教文化神秘不神秘?神秘啊!既然如此,還有何可躊躇的?不是要起而行嗎?沒錯!如你所知的,眾人無非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沒有十足保握,擔心高原反應,哭天喊地,求助無門,甚至要葬身他鄉異域呢!加上陸方要求老年人入藏,需要有健康證明,更加重眾人的恐慌,忐忑不安地頻頻詢問,此行安全嗎?65歲以上老年人,能找到幾個沒有慢性毛病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和心血管疾病,比比皆是啊!依據個人小小意見,我是74、75歲的老頭子,我都行了,你怎會不行?我罹患20幾年的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我都行了,你怎會不行?我還不是平安歸來嗎?
關於西藏的高原反應,我舉他人實際的案例跟你分享,讓你多方評估,不要錯過人生的夢幻,導致遺憾終生。我有一位多年好友,彰化某旅行社資深導遊,去年5月,她剛帶團西藏行,也送來讓人鼓舞的回應:「我去年5月中旬,西藏行團員中,有一位年輕人,將近40歲的男性,有高山症反應,他有買氧氣罐,上到珠穆朗瑪峰的觀景處,仍無法避免,整個人都昏昏的。團員有70歲的女性,只有輕微症狀出現。我自己則是後腦勺,有點重而已。」哇!40歲年輕人比70歲老年人,還有更多的高山症反應,可見年齡不是問題,年齡不足掛慮,人生70才開始呢!還有,縱然有高山症反應,症狀也是很輕微,大不了頭昏昏的,頭重重的,不是嗎?一般人生活習慣改變,生活作息不正常,睡眠不足,不也會頭昏頭重的?就當成水土不服吧!所以,西藏行有何好擔心的?再說,清朝大臣左宗棠,為了收復新疆,不僅親自出征,還「抬棺出征」呢!你看看人家,多豪邁,多豪爽,難怪能名留千古,萬世留芳!
清同治3年,西元1864年,才161年前的事而已,中亞的浩罕國,在俄國的支持下,趁中國內亂,出兵入侵新疆,清廷內部爆發「海防論」、「塞防論」之争,李鴻章主張重海防、輕塞防,左宗棠則主張海防、塞防並重,最後清廷接受左宗棠建議,於11年後,在1875年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著手收復新疆。左宗棠在甘肅肅州整軍誓師,並且「抬棺出征」,兵分三路,於1876年,收復北疆;於1877年,收復南疆;於1881年,陳兵伊犁,逼迫俄國簽訂伊犁條約,俄國歸還伊犁,新疆全境終於完全收復。左宗棠收復新疆領土160萬平方公里,佔中國國土面積1/6,堪稱功高千古,留名青史,不計個人名聲得失,完全以國家利益為重,讓人欽佩和感恩,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軍事家,才是真正的一代偉人!
自從西藏旅遊回來後,眾人沒有半絲倦容,反而興趣勃勃地,也興致高昂地,在台灣西藏旅遊團、避冷熱人潮旅遊團等Line群組裡,紛紛談論著,不時反映著,何時安排南疆行?何時安排北疆行?好幾年來,南疆或北疆都是好行程,回族異域風光、傳統習俗和美食,博得眾人讚嘆和讚賞,相當地夯,難怪眾人蠻期待的。我也很推崇南疆或北疆,10多年前,我就去過北疆旅遊,也是收穫滿載,無限感恩。話說回來,若非左宗棠當年「抬棺出征」,哪來的南疆行或北疆行?也因為收復了伊犁,加上「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曲走紅,否則怎引發阿勒泰地區的旅遊熱潮?阿勒泰地區,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所轄,位於伊犁,土地面積11.78萬平方公里,是台灣的3倍還要大,個人建議,除了南疆和北疆外,也可考慮阿勒泰喔!提到左宗棠,必然也會想到李鴻章,中日甲午戰爭,清廷大敗,西元1895年4月17日,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5月8日正式生效,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怎又是李鴻章!若非日本野心太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無條件投降了,否則台灣仍會在日本人統治之下,長久割據的結果,必然是認賊作父,不僅改名又改姓,你我都會把長山過台灣的衆祖宗們,忘了一乾二淨,典型的數典忘祖。我家祖墳,6、7代以來,每一代墳頭上,都刻著「安溪」兩個字,你家刻的又是哪兩個字呢?
巴士來到「文成公主」歌舞秀的停車場,停車場挺大的,但車潮洶湧,人潮也洶湧,我擔著心,回程肯定大堵車,後來也真的驗證了大堵車。來到劇院廣場,廣場不大也不小,有如朝聖般,就建在山丘上,階梯式的長條型廣場,因位居高處,視野非常開闊,由於市區內極少有高樓大廈,幾乎可以俯瞰整個拉薩市,拉薩有如台灣台北,是盆地式大平原,周邊則是崇山峻嶺,崇山峻嶺下,才有無數10幾層樓高的大廈,有的仍在趕工搶建中。從廣場上俯視,可以看到很寬廣,卻到處石頭嶙峋的拉薩河,以及近旁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建在小山丘上,河水緩慢地流經布達拉宮,有如護城河般,保護著吐蕃歷史悠久的故宮,更顯得布達拉宮的宏觀和偉大。我與老伴,隨著人山人海的遊客,大半是來看歌舞秀的,沿著台階,逐步往上走,歌劇院的大門就在階梯的盡頭。只見階梯的兩旁,幾乎全是餐廳、咖啡廳或水果飲料店的,高朋滿座,生意興隆;也不時見到有街頭藝人,在旁唱歌表演,拉抬現場歡樂氛圍。哇!文成公主歌舞秀,很厲害,很感恩,大陸錢淹腳目,有錢大家賺,可帶動了整個商圈呢!
晚上8點半,劇院門口,燈火通明,人山人海,人聲嘈雜,眾人爭先恐後地,排隊準備進場。嚮導發下秀場入場券,大家的座位大抵在F區14排,F區在哪裡?14排又在哪裡?人生地不熟的,只好緊跟在嚮導後面,亦步亦趨入場,以免落單找不到座位。劇院大廳超寬廣的,擠滿人潮,人聲鼎沸,一瞬間,搞不清東西南北,不知要往前走,還是往右或往左走?我對衛生間很敏感,一看到衛生間幾個大字,雖然1個小時前才上完廁所,尿不多,也不尿急,但對一個老頭子來說,不知何時要發作頻尿,且看秀看到一半,突然尿急,挺傷腦筋的,也挺尷尬的,不知何處找衛生間去?既然眼前就有現成的衛生間,舉手之勞,縱然只有20或50c.c.尿,還是全部解放,排放乾淨,才覺得心安。我趕忙呼叫老伴:「我上洗手間,馬上出來,您等我一下!」
好理家在,我沒有攝護腺肥大問題,這也是老人家常見的痼疾,我解尿乾淨又俐落,不會枯站甚久,佔著便斗不撒尿,拖延又拉時間。幾年下來,我得了老人家常見的頻尿痼疾,也包括急尿和夜尿,只要看到廁所,忍不住,就會進去拜訪和參觀一下,邊檢查衛生環境,也邊順便撒個小尿,才覺得心安理得,愜意舒適,也精神百倍。真糟糕!我似乎有精神病?你說是不是?患有頻尿、急尿、夜尿的精神病老頭子?我怕延誤時間,怕脫了隊,怕對不起老伴,我用衝的進廁所,也用衝的出廁所,急忙牽著老伴的手,不顧一切,快馬加鞭,衝鋒陷陣,三步拼作兩步,馬上跟上隊伍。
說真的,好漢不提當年勇,老來器官機能退化,天經地義的,再自然不過了,老頭子罹患頻尿等一些痼疾,豈須丟臉或害羞?前行政院衛生福利部部長,我公職期間的中央業務指導首長,曾任台大醫院院長、台北榮總院長和亞東醫院院長,台灣著名的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醫師,他從70歲開始,就罹患了失智症,這也是老人家常見的痼疾,你說說看,林芳郁本人會覺得丟臉或害羞嗎?林芳郁的老婆林靜芸醫師,也會覺得丟臉或害羞嗎?(114年7月31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