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二九)百年樹人須永久

逐夢藏東平安歸:(二九)百年樹人須永久
作者:吳聰賢醫師

網路上旅遊日記,不管國內旅遊或國外旅遊,包括文字記錄、照片記錄、短視頻記錄等,成千上萬,成萬上億,數也數不盡,就是不勝枚舉啦!然而,只要有關西藏主題的,必然多少引人側目,誘惑眾人關注,我彰中58級老同學,就有人送來迴響:「吳兄去西藏行,真的是對極了,58年級中,也只有你能敘述遊程,且娓娓道來,沒贅字,讀理科能肚內藏文科資料,真的讓我望塵莫及。感謝58中同學能邀你參加,真的是對極了,這種身歷其境的感受,慢慢細嚼慢嚥,也能感受自己真的也去過。感恩你的文章,感恩你的頭腦!」西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神奇又神秘,號稱世界屋脊,其旅遊焦點之一,不外喜馬拉雅山脈的珠穆朗瑪峰,舊稱聖母峰,海拔8848.86米,乃世界第一高峰,不讓世人震撼和驚艷,那才是奇怪,世人側目和關注是應該的!相識數十年的老同學,同時不吝嗇地,也送來鼓勵,我豈能不莫齒難忘,來個感激涕零?

另有一位多年好友,也用Line送來回應,他的字裡行間,完全沒有提到,對西藏風光美景的渴望,或許意在不言中吧,一種不言而喻的心領神會,不說也罷!他較在意的,卻是西藏行的美食,他說:「川菜吃什麼?其實也可以分享,我想大家應該也感興趣。當然,西藏風味料理亦同,大家都沒真正品嚐見識過,需要你好好描述。」看來,這位老兄是美食界的饕餮者,出國旅遊行,看風景是其次,嚐美食才首要,也才是真道理。不過,這位老兄還挺關心我的,上回文章鋪出,提到4歲藏童離開家人,被強迫送進寄宿幼兒園學習,他鼻子挺靈敏的,馬上嗅出是非端倪,豈非牽扯到政治議題?政治話題風險大,必惹出大爭議,他擔心我被人圍剿,好心好意地,意有所指地提醒我:「不知道會不會有讀者說你台灣價值不夠?」說的也是,我這個老頭子膽小怕事,不想惹爭端,也不敢惹爭端。至於此次西藏行的美食,我不是美食專家,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到處是驚喜,每每是驚嘆,那美食介紹,有在我規劃中,我會另找時間詳述。

還有一位多年至交好友,也送來回應,說得中肯,有如法師開悟,簡直醍醐灌頂,令我頓開,讓我感激不盡,他說:「媒體報導是真是假,有時難查證;眼見耳聞是否為真?也是要有些保留。真要觀察,就要深入當地社區,看看有無四歲以上的學前兒童?瞧瞧有無小朋友在社區中玩耍?若有,報導八成是誤謬的;若無,為何?」說得有道理,不能預設立場,也不該挾持偏見,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眼睛沒看到的,不一定是假,不是嗎?我幹嘛想那麼多?我都已74、75歲的老頭子了,戰戰兢兢地,很慶幸有一次西藏行,也很感恩平安歸來,哪敢再奢望第二次西藏行?據說,75歲西藏行,可能是極限,可能是年齡的天花板,高原反應,身體狀況,都難以預料,就留待年輕人去驗證了。佛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著名偈語,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得極是,對一個老頭子來說,轉眼皆成空,一切皆夢幻,我何必去惹塵埃,其實,也沒有塵埃可惹呢。病人看多了,門診看多了,對老人家來說,明天會先到,還是意外會先到,別人無法意料,自己也難預測,就一日過一日,得過且過吧。

惠能大師(西元638-713年,享年75歲)何許人也?又作慧能大師,唐貞觀12年(西元638年)出生,唐龍朔元年(西元661年),皈依佛門,禮拜禪宗五祖弘忍大師為師,根據惠能法語整理而成的「六祖壇經」,不僅是中國本土佛教史上唯一的經書,更是研究中國和世界佛教史、文化史、思想史、哲學史的典籍。惠能大師所提的菩提、明鏡何所指?這是有典故的。五祖弘忍大師有意傳法,命弟子作偈呈上,其中一位弟子神秀作偈如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意思是說,通過不斷修行,勤加拂拭,去除煩惱,才能達到清淨的境界。惠能延伸此偈,以致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更進一步地認為,本來就沒有任何東西,哪裡有菩提?哪裡有明鏡?所以也不需要刻意去拂拭,煩惱自然不會沾染。日後,禪宗五祖弘忍大師圓寂後,六祖惠能大師能繼位,修行高低,良有以也。

不過,說句真心話,在西藏318國道旁小飯館,看到那落寞又乖巧的藏族2歲多小女生,加上聯想到早年海軍官校,那位士官長的兩位小朋友,我不禁要問:「若有免費寄宿型的幼兒園可唸,不也挺好的?」小小年紀,小小蘿蔔頭,無法在家嬉戲玩樂,家裡沒有大人照顧,須得跟隨大人去職場,亦步亦趨,謹小慎微,小心不要犯錯,勉強度日子,豈有不可憐的道理?國家花大筆錢,免費興建的,免費提供的,有吃、有喝、有穿、有住,還有人照顧,堅強自己,壯大自己,努力走出自己的人生,未來願景不可限量,有何不好呢?有學識,有見識,有能力,不僅能改變自己人生,也能改變週遭呢!你說是不是?

這次15天西藏行,扣除最後1天回來台灣,住自己溫暖的家外,總共有14晚住在中國大陸,第1晚住成都,第13晚住重慶 ,第14晚住成都,其餘的11晚,全部住在西藏自治區。這14晚裡頭,除了日喀則的巴松村,為了就近參訪珠峰大本營和絨布寺,住在較為簡陋的藏族民宿外,其餘全是高樓大廈的大酒店,住宿環境挺好的,尤其是拉薩的大酒店,幾近無可挑剔,滿意到咋舌,無法再更好了,當然是一分錢一分貨,我只有滿心感恩了。我們旅遊團前後,總共住在拉薩4晚,住同一家大酒店,酒店位於新開發郊區,較為接近拉薩河,要參訪布達拉宮、大昭寺、八廓街,以及觀看文成公主秀時,都得繞經熱鬧市區。市區確實熱鬧,跟一般的繁華大都市沒有兩樣,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或高雄市,也不過如此,不去特別說明,還以為人在台灣呢。拉薩市區,高樓林立,大廈櫛比,馬路寬廣,車水馬龍,人潮洶湧,機車也多,不時看到送外賣的年輕小哥,攛梭呼嘯而過,所以,欲走一趟市區,不堵車,不塞車,那才覺得奇怪。

拉薩市,搜尋自由維基百科,綽號是日光城,藏語意為「聖地」、「佛地」。說它是日光城準沒錯,7月夏季,艷陽天,天氣非常熱,太陽超級大,也超級猛烈,加上地勢高,離太陽近些,會把人曬得昏頭轉向,難怪藏人皮膚會那麼黑,全都是太陽公公害的。在拉薩這幾天,我這個老頭子身體虛,挺怕冷的,仍然穿長袖和短袖背心,但不少團員,跟隨著藏族嚮導,也都穿短袖上陣遊覽呢!拉薩確實是聖地、佛地,單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就是藏人一生中的信仰中心,有如麥加和麥地那,是回教徒的信仰中心一樣。拉薩市是地級市,是西藏首府,也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面積2萬9634.01平方公里,跟台灣的3萬6千平方公里有得比,市區則是3198.07平方公里,台北市才271.8平方公里,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拉薩市區海拔3663.5米,接近3952米的玉山高度。常住人口86.79萬人,若單指市區,常住人口則是60.55萬人。我台中烏日區老家人口,才8萬2050人而已,人口是烏日的7、8倍,熱鬧也是烏日的7、8倍。

我上Google搜尋網站,有相關的AI摘要資料如下。據2024年拉薩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拉薩市共有公立小學76所,其中城關區是拉薩市的核心區域,有較多的小學分布。至於國中呢?主要的國中包括拉薩國中、拉薩市實驗中學、拉薩市第二中學、拉薩市第三中學、拉薩市北京實驗中學等,我找不到整個大概數據。不過,我坐我們的旅遊巴士,經過市區時,一瞥而過,路經甚多學校門口,我似乎看過第八、第九的小學,也似乎看過第十二、第十三的國中呢!在小學或國中的校門口範圍內,看過校車進出校門,也看過家長騎著機車,在校門口等著接送小孩,跟台灣完全一模一樣,根本是同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拉薩市是大城市,人口密集,也人口聚集,小孩上下學,應該有自己的學區,不是自行走路上學,就是媽媽騎機車接送,應該用不上寄宿學校吧?你說是不是?話題未完待續。(114年8月15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