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五十八、干擾因子
作者:吳聰賢醫師
報告結束,我第一個起立發問,首先說出自己的欽佩,沒半點虛假逢迎:「李局長專業領域夠,學識淵博,毒理學、藥理學、分子生物學均非常專精,一個教授可抵三個教授用。」,另外,我提出我的問題:「從流行病學的病例對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發現管制藥品成癮者比對照組有較高的致癌率,我的問題是病例組、與對照組是否有嚴格配對?否則生活習性(life style)的不一樣,如管制藥品成癮者有較高比率的吸菸、喝酒、熬夜、營養不良、生活頹廢等問題,這些干擾因子(confounding factor)沒有排除,將嚴重影響調查的結果。」,例如管制藥品成癮者與吸菸、喝酒關係強,因成癮者有較高比率同時吸菸、喝酒,而吸菸、喝酒眾所皆知有較高的致癌率,這吸菸、喝酒就是干擾因子。這些干擾因子要排除談何容易,再嚴謹的配對(matching,例如吸菸對吸菸,喝酒對喝酒,熬夜要如何配對?營養不良、生活頹廢又怎麼配對?)也無法完全排除,只能靠隨機抽樣來沖淡這些干擾因子,這是病例對照研究的先天缺憾,所以證據醫學(見彰化縣衛生所護理人員第3講)把隨機控制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的論文列為最高等級。
由於干擾因子(confounding factor)所造成的誤差稱為干擾因子誤差(confounding
bias,不曾見過confounding error),bias指斜線、偏見,如前述個人偏見(personal bias),系統性誤差(systematic error)、和抽樣誤差(sampling error)見過被寫成(systematic bias)、和(sampling bias),error指錯誤、誤差,不知bias、和error是否有區別,歡迎賜教,或許bias指其本質,error指其結果。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