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傳播性貂腦病

簡易流行病學與生物統計學
二十八傳播性貂腦病
作者吳聰賢醫師
傳播性貂腦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alopathyTME)於1947年在美國威斯康辛州(Wisconsin)首次被描述,由於以羊搔癢症(Scrapie)的病羊屍體餵食貂,經由prion的傳遞而感染,潛伏期8-12個月,症狀包括運動失調(ataxia)、強迫性啃咬(compulsive biting)、過度躁動(hyperirritability)、嗜睡(somnolence)、昏迷(coma),終至死亡,解剖病理變化與羊搔癢症(Scrapie)相似。
錄影帶見到關在籠裡的貂急躁不安,攝影鏡頭一靠近,整個身體馬上撞向籠邊,毛髮直豎,對著鏡頭張牙舞爪咆哮,類似無路可逃的貓反身對追逐的狗搏命反抗,攝影鏡頭又帶往另一籠子,裡面的貂行動怪異,好像家裡的小狗無所事事,自顧追逐自己的尾巴嬉戲,但貂則全身毛髮聳立,拼命似繞圈子追逐自己尾巴、和啃咬自己尾巴及肛門,影片旁白:「很反常的,貂的尾巴往上直豎,類似松鼠」。強迫性啃咬(compulsive biting)是啃咬自己?還是啃咬外在物品?如齧齒類動物啃咬櫥櫃、樑柱、或天花板?從錄影帶看出是啃咬自己身體,強迫性啃咬(compulsive biting)改成強迫性自殘(compulsive self-mutilation)語義會更清楚。
人類有一種性聯遺傳性疾病雷胥-奈罕氏症候群(Lesch-Nyhan syndrome),由於X染色體q26-q27HPRT 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基因突變所引起,除了強迫性自殘(compulsive self-mutilation),臨床症狀還包括先天性痛風(hereditary gout)、高尿酸血症(hyperurisemia)、高尿酸尿症(hyperuricosuria)、心智發展遲緩(mental retardation)、全身痙攣(spasticity)、舞蹈指痙病(choreoathetosis)。在日本、及台灣的台中榮總與高雄醫大均報告過此種病例,小孩會咬自己嘴唇至流血,引發下唇糜爛。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