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一三)燒屍儀式印度教
作者:吳聰賢醫師
關於西藏天葬儀式,搜尋網路結果,有一篇旅遊文章提到,世界最知名的天葬活動在直孔替寺,還「允許」外地人觀看,直孔替寺是藏文音譯,也稱作直貢替寺、直貢梯寺、直孔梯寺,連官方書面資料都沒統一,它位於拉薩附近,行車距離約3小時。據旅遊網主說,私下透過當地旅行社安排,也經過當地藏族司機願意協助,順利看到天葬喪葬儀式。我個人膽小怕事,千萬好奇不得,免得違反中國大陸相關規定,不管旅行社怎麼號召,不管旅遊司機怎麼首肯,還是不要去觀看天葬儀式,免得惹禍上身,掃了旅遊之興,甚至關入牢籠裡,有家歸不得。你說是不是?
除了藏族傳統佛教,有天葬儀式外,還有另一種相當原始的,用木材露天燒屍體的喪葬儀式,專屬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教徒,包括尼泊爾和印度,可能涵蓋錫金嗎?不!不包括錫金!1975年4月,印度師出無名,武力逼迫,用軍隊強力解散錫金的宮廷衛隊,並軟禁了錫金國王;1975年4月,錫金議會吃裡扒外,通過決議,廢除國王,並將錫金改為印度的一個邦;1975年4月,印度政府在錫金舉行全民投票,軟硬兼施,槍桿子當後盾,大多數錫金人支持併入印度;1975年5月,印度國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喜出望外,天上掉下餡餅來,正式將錫金併入印度,成為印度的第22個邦。總結來說,印度通過軍事行動和政治手段,併吞了人口有61萬的錫金王國。早期的錫金國王和人民,由西藏遷徙而來,他們信奉藏傳佛教,不信奉印度教,所以,他們不會採行焚燒屍體的喪葬儀式,應該會採用天葬的方式。不過,經過50年的併吞和同化,有如日本統治台灣50年,老祖宗的規矩沒了,錫金人宗教信仰可能更改了,入鄉隨俗,迫於情勢,說不定也是用木材焚燒屍體了吧?
這種類似火葬,又不是火葬的喪葬儀式,驚天動地,鬼哭神嚎,令人震撼,也令人驚悚,在當地人眼中,或許是洗淨身心靈,拋棄一切,回歸自然,親近神靈的宗教儀式,但在外人眼中,尤其是我眼裡,很難以苟同,更難以接受,簡直把生命當草芥!簡直把生命當螻蟻!把一條生命,把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看得很低賤和卑微,有如路邊的雜草,微小且不值錢,可以漠視,可以不尊重,可以踐踏,「去你的,你給我滾開!」有如螻蛄和螞蟻,力量微小,地位卑微,無舉足輕重的小生命,可以隨時踩死,「去你的,眼不見為淨!」目前台灣,大半是火葬,極少是土葬,雖說同樣是火葬,但兩者形式差別甚大,差了十萬八千里。台灣的火葬,至少有具薄棺材遮掩,然後推進密閉的,採用瓦斯高溫燃燒的焚化爐內,絕不會草率地,露天地,公開地,衆目睽睽之下,用雜七雜八的木材邊角料,公然焚燒屍體呢。
約20年前,我與老伴參團,前往尼泊爾旅遊。一個74、75歲的老頭子,老來癡呆難免,記憶力退化,偶爾放屁都會挫屎的情況下,我怎記得哪年去尼泊爾?我只記得是冬天過去的,因清晨寒冷,我必須穿上厚外套,才敢走出酒店大門,往街上閒逛去。公職期間,我電腦入檔,寫了20年的工作日記,也是生活日記,一日不停歇,有空閒的時間,就是寫日記,若用電腦搜尋此日記,我可以很快查出哪年哪月哪日,我去尼泊爾旅遊的詳細情形,然而,我公職退休後,家裡那台桌上型電腦,也跟著我退休,壽終正寢,不幹事了,沒有電腦軟體搜尋,300多萬言的日記,累死人了,我要怎麼逐字逐句搜尋?那次旅遊的重頭戲,就是參訪「燒屍廟」。燒屍廟是印度教廟宇,正式名稱是「帕舒帕蒂納特神廟」,位於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神廟供奉掌管生命輪迴與死亡的濕婆神,可以見證尼泊爾的燒屍儀式,不能小覷它,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可以供遊客免費觀賞燒屍儀式。
這座神廟,佔地廣大,少說有1、2公頃,一層樓的灰暗水泥建築,沒有看到金碧輝煌的佛殿,也沒看到莊嚴肅穆的佛像,卻分隔成無數小房間,陰暗和潮濕,似乎沒有燈泡,若有燈泡的話,也是5燭光的小燈泡。神廟緊鄰巴格馬蒂河,屬恆河上流的一條支流,與恆河匯合後,流過孟加拉,最終流入印度洋的孟加拉灣。恆河是印度的母親河,在印度人和印度教徒心目中,佔有極崇高的神聖地位。神廟緊鄰河邊,河流約50米寬,水流不深,也不湍急,人可以涉水而行,河水汙黑骯髒,滿是垃圾,簡直是垃圾河。河邊蓋了數層階梯,總長度將近1公里,而每隔30、40米,就建了一座平台,也就是說,總數約有30座平台,每座平台即是一座燒屍台,也就是說,30具屍體可以同時露天燃燒。我們所有團員,以及其他團的中外旅客,都在河的對岸觀賞,最讓我驚嚇的,屍體沒有棺木覆蓋,也沒有穿上華麗的葬服,連像樣的衣服也沒有,全部是破布爛布包裹,這些破爛碎布,好像從垃圾場撿來的,屍體就放進火裡燒了。
最奇葩的,也讓人心疼的,燒屍體的木材,家屬各自準備,神廟不管此事,其用料非常地隨意,半點也不莊重,除了少部分屍體,應該是有錢人家的屍體,會用上大塊的四方形好木頭外,大部分則採用木材工廠的邊角料,所謂工廠的廢棄物,長短不一,粗細不一,大小不一,有的甚至,好像是路邊撿來的枯木樹枝,也丟進裡面燃燒。燒屍台四四方方,約4、5坪大,為何建在河邊?其目的為何?你應該也想像得到!等屍體完全燃燒後,可能要燒上1、2天吧,我見到家屬,直接把灰燼和骨灰,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就近,通通或統統,全部一股腦兒,都掃進河裡去。我也見到家屬,從河裡舀水上來,把燒屍台沖洗乾淨。這種處理儀式,不僅造成空氣污染,河流不烏黑骯髒和滿是垃圾,那才是奇怪呢!
此座神廟正面,緊鄰河邊處,為何隔成整排的、無數的,無門無窗的陰暗小房間?每個房間約有6、7坪左右,不到10坪大,空空如也,沒有神案、神龕或神像,也沒有桌子、椅子或沙發,也沒看到床鋪或地毯,總之,就是沒有任何擺設,甚至,連一盞燈也捨不得裝,它是幹什麼用的?經嚮導解說後,才知道它是人將死未死的,活死人的停屍間。人接近死亡了,但尚存一口氣怎麼辦?在台灣,醫學中心總有安寧病房,大醫院總有加護病房,至少也有養護病房可以苟延殘喘,再不濟,總會待在家裡,在家屬維護下,等那最後一口氣吧?沒想到,在尼泊爾,就是丟進神廟的小房間裡,孤零零地,沒有家屬陪伴,躺在冰冷的地上等死!據嚮導說,有人住進神廟小房間等死,天啊!竟然等了7、8天才死亡,這不是病死或老死,而是活活餓死吧!你說是不是?
從藏傳佛教的天葬儀式,到尼泊爾印度教的燒屍儀式,不管是富貴尊榮的死,還是卑微低賤的死,或是為宗教慷慨激昂的死,終歸都是死,也必得要死,死是世上最公平的一件事,死得煙消雲散,死得灰飛煙滅,死得不留下任何痕跡!所以說,生前有何可計較的?有何可憤憤不平的?有何可憤世嫉俗的?任何過不了的關,或過不了的坎,最後終歸是風平浪靜。
對我那高中同學和大學同學來說,都已74、75歲了,過好每一個今天,過滿每一個今天,就是贏家,就是幸福。如何過好、過滿每一個今天?很簡單!能出國旅遊的,就出國旅遊;能吃喝玩樂的,就吃喝玩樂;能唱歌跳舞的,就唱歌跳舞等等...,完全順其自然,隨心所欲,沒有追求,沒有期待,這就是最好得了!我再強調一次,都已74、75歲老頭子了,還走得動的話,就出國旅遊去吧!不用擔心高原反應,西藏行!尼泊爾也行!...。下回主題,將是文成公主歌舞劇,敬請期待和指教。(114年7月28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