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一一)枕戈待旦做消防

逐夢藏東平安歸:(一一)枕戈待旦做消防
作者:吳聰賢醫師

上回文章鋪出,彰化縣鳳凰大地協會,某位多年山友送來回應:「看了文章,有如章回小說,精采絕倫,結果如何?請待下回分析!」如此褒獎,感激不盡!說到章回小說,我不禁想到「西遊記」作者吳承恩,他可是我吳家老祖宗。西遊記成書於16世紀明朝中葉,是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全書58.5萬字,共100回,是中國四大名著、四大奇書之一。好友的回應,就是最大的鼓舞,也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74、75歲的老頭子,老眼昏花,體力日衰,卻廢寢忘食的,勤於敲打手機鍵盤,若沒有些許外來的動力,還真的難以為繼,不如吃飽喝足,再加上睡足,直接躺平或睡趴算了,日復一日,日夜相隨,不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上回提到,此次西藏同行的彰中58級五位老同學中,有一位是我彰中群組的精神堡壘,也是精神標竿,他非池中物,乃國之棟樑,乃國之菁英,怎說?始于民國108年底的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疫情持續三年多,全民投入防疫,台灣「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長達1197天,而在109年初,疫情蔓延,生靈塗炭當下,全國外科口罩需求孔急,他就是建構台灣口罩國家隊的靈魂人物之一。由於他的厚愛和不嫌棄,我每回寄給他的文章,他都另存新檔,保存在他個人電腦裡,此次西藏行回來隔天,他傳來個人私賴說:「老之將至喜相迎,迄今208集,計有46萬5083字。」他如此盡心,我受寵若驚,感激莫名。「老之將至喜相迎」,是我西藏行之前,打發時間的寫作標題,每1、2天就寫1篇,沒想到竟然寫了208集,應該一整年了吧。我深受他的鼓舞,他似乎在暗示我:「既然西藏旅遊回來了,就該換個主題,寫西藏旅遊記吧。」老同學的激勵,我莫齒難忘啊!我豈能不打起精神,繼續廢寢忘食呢?

另外,還有一位好友送來回應,他是我彰化縣衛生局,多年的老同事,也是多年的老長官,他說:「我如果有機會,真的到西藏,再去跟科長請教。」西藏高山、冰川、湖泊美景,還有藏傳佛教寺院人文等,有如世外桃源,也是人間仙境,更是人間樂土,如夢似幻又神秘,很吸引人,確實值得跑一趟,豈只跑一趟?一而再,再而三,跑4、5趟都值得呢!他要向我請教什麼?很明顯地,無非要如何避免高原反應發生。這次西藏行,我有準備丹木斯,原本不想吃,但對自己的身體不敢保握,加上不服用的話,我哪有話題說「服用丹木斯心得」?關於如何預防高原反應?如何服用丹木斯?依個人經驗,我有很多很多的話要說,也只能另找時間,另尋機會了,終究文章結尾之前,要說明清楚的。主因是,我腦袋充塞,思緒混亂,想說的話題,紛至沓來,千頭萬緒,一千零一夜的兩倍或三倍,也永遠說不完。我這個腦筋混沌的老頭子,動作慢好幾拍,急不得,也慌不得,必得給點時間,慢慢整理,好好消化,才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寫出東西來,可不是嗎?

我又廢話了,我又囉嗦了!重回主題。在藏傳佛教寺院內,我第二個焦慮是什麼?我很神經質,簡直有精神病,沒錯!就是怕地震!藏傳佛教寺院,只要稍有名氣的,都是年代久遠,石砌木蓋的老舊建築,沒有鋼筋,也沒有水泥,它們能忍受天搖地動的地震嗎?它們不會瞬間崩潰坍塌嗎?不會造成屋毀人亡等慘劇嗎?布達拉宮,一座規模宏大的宮殿式建築,由土蕃王朝賛普松贊干布,為迎娶中原唐王朝文成公主入藏所建,亦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始建於西元641年,至今1384年。大昭寺,在藏傳佛教中,也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藏王松賛干布為了迎娶尼泊爾尺尊公主所建,建於西元647年,至今1378年,兩大寺院都是千年古建築。一山不能容二虎;一個廚房容不下二個女人;一間屋子容不下二個女主人,松贊干布欲享齊人之福,必得將兩位公主,安排分住兩棟房子。至於絨布寺呢?雖說地位不如布達拉宮和大昭寺,但仍有其藏傳佛教的知名地位,始建於西元1899年,至今也有126年,也是百年老建築!

你說西藏沒有地震嗎?說笑了!西藏跟台灣一樣,都有地震!台灣地震頻繁的原因是,處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交界處,受到板塊擠壓作用所致。至於西藏地震呢?也是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持續碰撞引起,不僅導致青藏高原不斷隆起,珠穆朗瑪峰每年長高4毫米,也導致地震頻繁。2025年1月7日9時5分,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定日縣,珠峰大本營所在地,發生表面波規模6.8級、地震矩規模7.1級大地震,至少2萬7248戶房屋受損、3612戶房屋倒塌;至少126人死亡、350人受傷。據中國大陸統計,1950年以來,西藏自治區拉薩地塊,共發生6級以上地震21次,最大的地震為2017年的西藏米林6.9級地震,死傷無數呢。你說說看,西藏地震不也跟台灣一樣頻繁?我每次參訪藏傳佛教寺院,都會擔心和焦慮地震問題,豈是胡思亂想?豈是精神病?豈是杞人憂天?

7月8日清晨,參訪珠峰大本營,遠眺珠穆朗瑪峰,以及参拜絨布寺後,拉長車,珠峰大本營至日喀則市區,距離約350公里,搭咱們團隊巴士,車程約7小時,重回日喀則市區,夜宿酒店。隔天,7月9日清晨,離開日喀則市區,參訪扎什倫布寺後,再次拉長車,日喀則市區至拉薩市區,距離約254公里,也是搭咱們團隊巴士,慌慌張張地,車程約6.5小時,拼命趕路,不停地趕路,趕在天黑之前,重回拉薩市區。所謂天黑之前是幾點?是下午7點多!你請放心,在夏季,拉薩市區不到下午7、8點,甚至8點半,天是不會黑下來的。我們為什麼急如星火,慌慌張張地趕路?原因簡單,就是為了趕回拉薩市區,以便順利觀賞「文成公主」大型的戶外歌舞劇,此歌舞劇訂於晚間9點半,正式隆重開演。關於「文成公主」歌舞劇,稍安勿躁,我往後會詳述。

我要說的是,從日喀則趕往拉薩的途中,不是全部走國道318公路,也不是全部走國道高速公路,更不是全部走大馬路,在定日縣偏鄉地區,走的是鄉村小路,很勉強的兩線道路,汽車要與人爭道,也要與黃牛或牦牛爭道,有時候,山羊或小羊羔也會跳出來,悠哉悠哉地擋路,一副誰怕誰的架式。當汽車與汽車相會時,麻煩來了,則要彼此禮讓,互相體貼,不是你後退,就是我後退,兩輛汽車才能順利交會,我往東,你往西,各說聲再見,才能各奔前程。

就在此定日縣偏鄉,小馬路邊,三三兩兩,偶爾出現的小村落,見到不少建築工人,因日曬而臉孔黎黑,應是藏族在地人,正忙碌地,不是在修補馬路,就是修建水溝,或者正在興建房舍,以及整建家園。嚮導看到此景,心中有所感觸,立刻拿起麥克風解說,說因地震關係,此處不少房屋損壞或倒塌,為體恤災民,苦民之所苦,疾民之所疾,由政府出錢出力,免費幫災民重建房舍。嚮導解說時,有提到是哪年的地震引起,但我有老頭子的痼疾「耳背」,加上車聲震耳,我聽不清楚他說的。西藏地區,地震也太多了,不知是哪年的地震,不過,從地理位置來說,從時序上來說,此處地震的損壞,應該是今年1月7日的定日縣大地震吧?你說是不是?有錯誤的話,還請幫忙指正。

看藏人的傳統房舍,挺有人文風格,也很有地理特色,他們房屋周邊,必然有矮牆,由石頭或磚塊堆砌,高約1米半不到,如此矮牆擋不了盜賊,為何不再堆高一點?其實,矮牆的目的,也用來堆砌牛糞,曬乾的牛糞可當柴火來燒呢!除此之外,牛糞更是財富的象徵,可當來炫耀的,牛糞越多,表示牛隻越多,也表示財富越多,是有錢的大家或望族。我看到有些富有的人家,牛糞太多了,再多幾座矮牆,也不夠堆砌牛糞,怎麼辦?只好把牛糞堆砌在庭院空地,堆成四方錐體,一落一落地,堆成好幾落,相當地壯觀。牛糞不臭嗎?據說在寒冷高海拔地區,曬乾和凍乾的牛糞,不僅不臭,還有股草香味,令人百聞不厭呢!

在藏傳佛教寺院內,我內心的焦慮還有第三種,哪種焦慮?消防問題!木造建築,加上甚多哈達或布幕,若發生火災,豈非天大的危險和災難?好理家在的,我觀察到寺院大門處,以及佛堂進門處,都設有牌板,註記消防委員人名,甚至消防委員肖像,每個人各有自己的職責和負擔,唯你是問,不能怠忽職守。而且,寺院內到處,包括一樓、二樓、三樓等各層樓,都設有消防櫃,存放各式消防器材呢!如此嚴密的消防作為,還需要我杞人憂天嗎?另外,在朝拜布達拉宮時,我還發現寺院內的停車場,甚至停了一輛消防車呢!消防車附近,也有數名全副武裝的消防員,枕戈待旦坐鎮呢!我安心了!藏傳佛教寺院的消防問題,官方可以蓋章掛保證啦!(114年7月26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