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藏東平安歸:(三七)朱拉隆功好大學
作者:吳聰賢醫師
此次西藏行,在西藏山南羊卓雍錯,萍水相逢,似乎老天的安排,很意外地,也很慶幸地,巧遇一位來自中國大陸東北的女大學生,在我這個老阿公的眼裡,是聰慧可愛的小女生,看她那開朗、獨立、自信的個性,以及樂觀、快樂、豁達的氣質,深深地吸引我,卻也讓我感觸良多,人生萬般,形形色色,人生各有命。她的先天基因,以及後天教養,所涵蓋的個性和氣質,正是我吳家兄弟姐妹,以及後代子孫輩們所欠缺的。以我為例來說,這位小女生所擁有的正面描述的反面,就是我從小到大,一成不變,維持至今,永難改變的個性和氣質,我內向、沉默、自閉,也悲觀、怕事、不開朗,奈何?又能如何?我也想開朗啊!但怎麼開朗來?我也想樂觀啊!但怎麼樂觀起?有如板上釘釘,一翻兩瞪眼,終生成定局,改變不了的事實。這是先天基因問題?還是後天教養問題?或是不同比例交互影響的問題?這是科學議題,不是任何人,任何學派,任何專家,花言巧語,自以為是地嘴巴說的算!
最近,好巧不巧地,在網路上看到某訊息,提到小孩的「富養」和「窮養」教養問題,令我不得不深思,小孩到底要如何教養才對?這個話題,剛好可以跟東北女大學生扯上關係。對我這個74、75歲的老頭子來說,一切都遲了,也都晚了,往事不是回味,而是只能唏噓,因孩子們都已長大成人了,我再如何探究,都已成過去式,於事無補了。不過,孫子們還小,正在教養階段,就讓兒媳去承擔這個深思熟慮吧。40年代,台灣剛光復,百廢待舉,基層公務員的經濟水平,何待多言?肯定是含辛茹苦、 縮衣節食度日,我家衆小孩的教養,不想窮養,難道能夠富養嗎?條件不夠,當然是窮養啦!且被父母,三不五時,耳提面命,直強調節儉度日,以及勤儉持家。以我的觀察,東北這位女大學生,從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家境應該不錯,甚至是富裕的,才能趁著暑假,獨自西藏行,此外,從開朗、樂觀、自信的個性看來,我個人猜測,她應該是富養出來的小孩。不過,我不禁要問,富養出來的小孩,要如何避免驕縱奢侈,以及目中無人的自負呢?這位東北女大學生,就沒有給人這種感覺,我才會不禁讚嘆,她會是未來中國的人才,也是未來世界的人才。
想到這位東北女大學生,我不禁想起另一位泰國的女大學生來,也是萍水相逢,似乎老天的安排,人生意外的巧遇。民國89、90年,老頭子忘記確實年份和日期,也懶得回去搜尋過往日記,就是這個日子,我正在唸研究所,碩士班第一年剛結束,班上年輕小夥子興沖沖地,碩士班還沒畢業,就開始籌劃畢業旅行,我這個考上在職專班的老同學,高齡50歲,年齡是年輕同學一倍以上,也跟著大家畢業旅行去,旅遊地點是泰國觀光勝地「普吉島」,我是在這裡遇上泰國女大學生嗎?說是,也可以說不是!活到這把年紀,不得不相信,冥冥之中,任何大小事情,都在老天的掌控和安排中。你行嗎?你厲害嗎?你能幹嗎?你自視甚高嗎?不要自欺欺人了,在老天爺的眼裡,在人生旅途上,你連一顆棋子、一粒塵埃都不如!如果,我晚3、4年去普吉島畢業旅行,正巧碰上南亞大海嘯,我們全團都在海邊遊玩,我能不死定嗎?我英年早逝,留下孤兒寡婦,人生就此了結,再也不會在此囉嗦和廢話了。但是,老天爺不讓我就此死亡,而是先讓我去認識環境,等民國93年時,重新踏上普吉島,這次不是旅遊,而是支援南亞大海嘯。時間點不對,我不是在89、90年遇上泰國女大學生,而是在93年碰上;地點是對的,就是在泰國普吉島上。
民國93年,西元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蘇門答臘北部亞齊特區外海西方,發生一場9.1級海底大地震,同時引爆大海嘯,產生超過30公尺高,足有10層樓高的巨浪,以超過每小時800公里的速度傳播,汽車以100公里時速跑高速公路,已經非常快了,800公里是100公里的8倍,這種高速波瀾來襲,人類來得及跑嗎?根本不用跑了!此南亞大海嘯,影響範圍廣泛,席捲印度洋沿岸各國家,波及印尼、印度、斯里蘭卡、泰國等14個國家,加上適逢耶誕節假期,西方不少遊客到此旅遊,造成22萬人以上死亡,其中印尼死亡人數最多,超過16萬人;斯里蘭卡,3萬5000餘人死亡;印度,1萬6389人死亡;泰國,8345人死亡...。這種天災巨變,轟動全球,人飢己飢,人溺己溺,台灣是國際社會一份子,怎可能視若無睹?政府授命衛福部啟動,指派疾病管制署全力支援,前後共分三梯次,每梯次10人左右,每梯次時程10天,除了從事社區防疫工作,避免登革熱、流感、霍亂、傷寒等傳染病爆發外,也在普吉島重災區成立醫療團隊,設立醫療急救站,進行免費醫療服務。我是縣市衛生局防疫科長,也是全國唯一具有醫師身份的科長,深感榮幸,於是被挑選指派為第二梯次支援團隊成員之一,依個人專業,專門從事醫療服務工作。
我就在普吉島醫療急救站,遇上這位泰國女大學生。她年輕漂亮,溫柔體貼,秀外慧中,很討人喜歡,尤其富有愛心和正義,更讓我欽佩。她身材高挑,超過165公分,五官端正秀麗,舉手投足和言談,端莊又得體,除了皮膚黝黑外,跟一般泰國人膚色一樣,就是較黑,因媽媽是泰國人,其餘的,就再也無可挑剔了。她的臉蛋輪廓,讓人一看,不用猜,必然認定是漢人,不會聯想到泰國人,因她的爸爸是台灣高雄人!這是怎麼回事?台灣和泰國混血?我不是很清楚,因牽涉個人隱私,我不好意思細問。她會講國語,中國大陸所謂的普通話,懂得7、8成詞彙,溝通上,大致順暢無礙,她說,她小時候,約5、6歲,或7、8歲大,去過台灣高雄,跟爸爸生活一陣子,後來就沒再去,往後,在泰國跟媽媽相依為命了。是異國情緣嗎?還是異國亂緣?爸爸有提供贍養費嗎?爸爸有來探望母女嗎?我不敢問,也不敢推敲,這是感傷的事,就讓她保留自己的隱私吧。她怎會找上我們醫療急救站?她付出個人愛心,因經濟能力,捐獻有限,只好跟學校請假,直接跑來普吉島當志工,服務眾多住在帳篷內的災民。她也說,她就讀朱拉隆功大學,仍是在學學生,來此當志工,盡一份國民的責任。她還說,自從聽到台灣有團隊來此支援後,不知何故,就有一種近鄉情怯的親切感,忍不住過來探望爸爸的故鄉人。所以,三不五時,她會過來我們醫療急救站,看是否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不知內心何滋味,是他鄉遇故知嗎?唉!命運捉弄人,很難形容的感慨喔!你說呢?
啥朱拉隆功?我第一次聽到,會不會是兩光的,名不見經傳的野雞大學?以台灣來說,最好的大學一定是台灣大學,再來就是以城市命名的大學,如台北大學、台中大學、台南大學、高雄大學等;若是泰國的話,不就是泰國大學、暹羅大學、曼谷大學或清邁大學嗎?再不然的話,不也稱呼東南亞大學、亞洲大學、世界大學或國際大學嗎?哪來兩光不兩光大學?說來汗顏,我是井底蛙,不學無術,對泰國完全不了解!據咱們醫療急救站的本地翻譯說,朱拉隆功是泰國最偉大,也是最有貢獻的泰皇,後世尊稱為朱拉隆功大帝!天啊!我孤陋寡聞,我有眼不識泰山,既然以泰皇名字命名,就等同台灣的中山大學、中正大學,必然是國立大學,甚且可能是泰國一等一的大學呢!
我不會說泰語,泰國人自然也聽不懂國語,我若勉強說最簡單的英語,泰國人也照樣聽不懂,這種語言不通的情況下,我要如何看病?當然要有翻譯隨侍在側,加以協助和幫忙,我才能進行診療工作,否則,豈非要比手畫腳?答非所問?雞同鴨講?語言不通的雙方,除非有語言翻譯機,否則語言的溝通,會是很大的鴻溝。雖然相差了一個世代多,一個是中國東北女大學生,另一個是泰國女大學生,兩人在個性和氣質上,可以看出差異來嗎?哪一個是窮養的孩子?哪一個是富養的孩子?下回再詳細討論了。(114年8月29日完稿)
0 意見:
張貼留言